第407章 肉鬆

溫體仁聽了明顯一愣,心想老夫剛纔說的是大明百姓的糧食會不夠吃,你堂堂中興侯會不夠吃麼,還說什麼“也正要”,莫非中興侯又表達錯意思了?

他正想開口問個究竟,此時宮門打開,隨即就有內侍出現在他們面前,傳詔覲見。

溫體仁一見,就按捺住了想問的想法,還是先進宮見駕要緊。

“皇上也夠早的,真是勤勉啊!”鍾進衛看看東方纔露出的一點魚白,嘆了一句,然後和溫體仁一起去見駕。

當他倆進來文華殿後,發現崇禎皇帝已在御座上坐着,手中還拿着御筆批着奏章。

在御座階下右側多了一張案几,上面擺着文房四寶,王承恩垂手而立,就站在一邊。

他原本是準備一早去通州的,後來因爲商談之事需要有個記錄,就先把他留下來了。準備等此事議好之後再去,也就幾天時間。

其他內侍和宮女則一個不見,顯然崇禎皇帝已準備好了商談的環境。從中也能看出崇禎皇帝應該是不想等他們到了再讓宮女內侍出去而浪費了這個時間。

當崇禎皇帝擡起頭來時,他倆都吃了一驚。只見崇禎皇帝的精神很好,但兩隻眼睛也腫了。

“陛下,您不會也一宿沒睡吧?”鍾進衛帶着驚訝地神情問道。

“呵呵,朕睡不着啊!此事乃是影響朝廷長期的一項國策,朕得好好考慮才行。”崇禎皇帝微微有點尷尬,連忙解釋了一下,免得讓不知道的人以爲他在後宮和愛妃玩了一夜。

他說完後,發現溫體仁的眼睛也腫了。崇禎皇帝好奇地問道:“溫卿,莫非你...”

雙方眼睛一對視,都呵呵笑了起來,然後崇禎皇帝再看向鍾進衛道:“鍾師傅,就你沒心沒肺的,晚上睡那麼踏實。”

鍾進衛一聽,跟着笑了起來,過了一會才收了笑容,認真地對崇禎皇帝和溫體仁說道:“陛下,溫大人,熬夜對身體損耗甚大,還請愛惜身體。白天的時候適當運動下,晚上能睡得香。”

崇禎皇帝和溫體仁一聽,都收住了笑容點點頭。其中溫體仁還問鍾進衛道:“沒想到中興侯對養生也有探究。”

“我家鄉的信息很發達,更何況這點是常識,當然知道了。”鍾進衛解釋道。

崇禎皇帝沒有和鍾進衛去探討後世的信息如何發達的問題,他現在最關心的就是昨日所議之事。

“鍾師傅,溫卿,我們接着議吧。”崇禎皇帝吩咐道。

王承恩一聽,則坐到了邊上的座位,拿起毛筆準備當個臨時書辦,負責記錄他們所討論的內容。

“等等,陛下,臣有一事,忘記好幾次了。先說下,免得一會又忘記了。”鍾進衛一聽,連忙先說道。

崇禎皇帝一聽,有點好奇,看着鍾進衛道:“哦,如此就鍾師傅先說吧。”

溫體仁心想中興侯不會是要說御廚的事吧?

沒想到鍾進衛一開口,果然是提這事:“陛下,臣想向陛下借一御廚,指點做吃的。”

崇禎皇帝一聽,有點無語,也帶點驚訝,沒想鍾師傅竟然在這時候提這種小事。

鍾進衛看到了崇禎皇帝有點愕然的表情,心知誤會了,他連忙解釋道:“陛下,臣要御廚不是爲了給臣做吃的,而是想讓御廚來做軍糧,或者說是能長期保存的食物,運往內地賑災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有御廚來指點,就會做得好吃點,也會更受歡迎。”

崇禎皇帝聽了心想這纔是鍾師傅嘛,他怎麼可能在此時爲他自己的口腹之慾浪費商討國家大計的時間。

溫體仁一聽,也覺得這纔是他所認識的中興侯,不過他有點好奇,先問鍾進衛道:“中興侯,你這是要做什麼食物,能長期保存?”

鍾進衛轉向溫體仁,點點頭道:“肉鬆,這種東西能長期保存,放個兩三個月沒有問題,不會變質。”

崇禎皇帝在上面聽到這話,覺得有點不靠譜,插話道:“鍾師傅,大明的豬肉並不是很多,你要做肉鬆的話,恐怕做不了多少吧。”

顧名思義,崇禎皇帝就理解豬肉才能做出肉鬆了。

現在大明養出的肉供應日常所需,都是有錢一點的人家才能吃一頓。要是再拿來做肉鬆,不但價格貴,而且量也不多,恐怕對於大明,並沒有實際幫助。

“陛下,臣昨晚也想了一下昨日之事,這糧食怕是不好解決。剛纔臣還以爲中興侯有解決方法,沒想竟然是肉鬆,這無濟於事啊!”溫體仁一聽就說道,他和崇禎皇帝的想法差不多。

“等等,等等,臣的事還沒說完。陛下和溫大人都想錯了,這肉鬆不是豬肉做的。”鍾進衛一聽,連忙解釋道。

“哦,鍾師傅,難道是羊肉做的?”崇禎皇帝馬上問道。

王承恩就拿着筆,看着面前的宣紙,一動不動,聽到吃的就想起自己昨晚被中興侯餓得要死的事情,心中真想在面前的宣紙上畫個小圈圈詛咒中興侯吃飯再說話就被噎到。

“陛下,就目前大明的情況來說,做肉鬆的原料最好是魚肉,而且是大海里的魚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只要讓漁夫想多辦法,多抓魚,就能增加一個大的食物來源。”

鍾進衛的回答讓崇禎皇帝和溫體仁都恍然大悟,自己把魚肉給忘記了。不過誰讓鍾進衛說是肉鬆,如果說是魚鬆,自己就不會想錯了。

溫體仁點點頭道:“不錯,如若能長期保存魚肉,則確實是個好東西。”

“鍾師傅,你知道做法?”崇禎皇帝有點吃驚,沒想鍾進衛連廚房之事都懂,心想還有什麼是鍾師傅所不知道的呢?

鍾進衛見崇禎皇帝那微微吃驚的表情,心中有那麼一點點滿足感。心想你皇上叫我師傅,那我這師傅也得有點料才行。

“大致知道怎麼做,就是從來沒做過。這口味就難保證了,因此才向陛下要一個御廚來研究研究。”

鍾進衛這才道出了要御廚的真正用意,讓一邊的溫體仁爲自己一開始懷疑中興侯的動機,而稍微感到有點不好意思。

崇禎皇帝很有興趣,如果能把大洋中的魚都抓來,做成一個能長期保存的食物。而且聽鍾師傅所說,口味也會好,那對大明目前因爲天災所引起的糧食減產,將是一個很好的補充。

他正想問之時,溫體仁已經先問鍾進衛了:“鍾師傅,這肉鬆是如何個做法?”

魚類在古代是很難保存與運輸,原因就是其在陸上無法存活,**的速度極快。海魚更是如此。

在港口或者河邊城市也就罷了,一般只要超過一天路程的地方就吃不到魚。因此古代纔會有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說法,這是把魚的獲取難度和熊掌等同起來了。

薰魚或者魚乾倒也是有,但太難吃了,也從沒有人想到大規模的生產這些東西來賑災或作爲軍糧。

魚鬆肉鬆這樣的東西原本是在咸豐同治年間才被髮明,也就是說,此時本來是沒有的。

也因此,溫體仁雖不過問廚房之事,卻也很好奇其做法如何。

第451章 可惜了火藥技術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540章 大明萬勝第604章 六王議政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827章 海上緝私隊第16章 面聖第133章 歷史教訓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792章 在北方推廣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22章 攻守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83章 喜從天降第323章 死營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75章 汰兵完成第561章 找到了第384章 登萊戰略第422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145章 推薦甘薯第135章 與民爭利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71章 親近第79章 斷人財路第483章 設立大型補給點第493章 藩王會議(3)第503章 生員之禍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699章 三路齊進打建虜第340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770章 絕了最後的希望第733章 荷蘭人的反應第49章 扁人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22章 攻守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647章 空城計第618章 憂心第169章 內閣風波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841章 暴乳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第349章 黃雀在後第353章 忒大的玻璃第464章 內聖外王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582章 男兒本色第713章 燈下黑第639章 嚴管報紙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116章 陶瓷廠第500章 掃尾小會第464章 內聖外王第695章 心肝疼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369章 危險機會第82章 你家出大事了第487章 何以知道賤號第80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27章 薊州第856章 用兵何處第123章 解析裹腳第82章 你家出大事了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195章 長槍火槍陣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19章 中計第383章 登萊巡撫第90章 危機四伏第262章 血債血償第86章 理想第772章 高瞻遠矚第132章 開民智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7章 變故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357章 報應第854章 請罪第360章 災情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務第68章 老少合謀第92章 瀕臨絕境第547章 有喜了第206章 牴觸攻城第26章 再坑第394章 月黑風高夜
第451章 可惜了火藥技術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540章 大明萬勝第604章 六王議政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827章 海上緝私隊第16章 面聖第133章 歷史教訓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792章 在北方推廣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22章 攻守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83章 喜從天降第323章 死營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75章 汰兵完成第561章 找到了第384章 登萊戰略第422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145章 推薦甘薯第135章 與民爭利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71章 親近第79章 斷人財路第483章 設立大型補給點第493章 藩王會議(3)第503章 生員之禍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699章 三路齊進打建虜第340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770章 絕了最後的希望第733章 荷蘭人的反應第49章 扁人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22章 攻守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647章 空城計第618章 憂心第169章 內閣風波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841章 暴乳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第349章 黃雀在後第353章 忒大的玻璃第464章 內聖外王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582章 男兒本色第713章 燈下黑第639章 嚴管報紙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116章 陶瓷廠第500章 掃尾小會第464章 內聖外王第695章 心肝疼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369章 危險機會第82章 你家出大事了第487章 何以知道賤號第80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27章 薊州第856章 用兵何處第123章 解析裹腳第82章 你家出大事了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195章 長槍火槍陣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19章 中計第383章 登萊巡撫第90章 危機四伏第262章 血債血償第86章 理想第772章 高瞻遠矚第132章 開民智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7章 變故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357章 報應第854章 請罪第360章 災情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務第68章 老少合謀第92章 瀕臨絕境第547章 有喜了第206章 牴觸攻城第26章 再坑第394章 月黑風高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