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個人所得稅

鍾進衛回覆崇禎皇帝道:“陛下,文武百官,勳貴皇親應該是京師裡面最富的一批人,但捐助的物資價值只有其他階層的一半,確認是夠讓人氣憤的。”

“有句俗話:吃飽了思淫yu,這些人生活無憂,就轉爲糜爛奢侈之風了。現在風氣已經形成,要想改變就不是一時三刻之事了。”

“自古以來,那怕是臣那個時代,事關社會風氣,人生價值取向的問題,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的。陛下需要耐心,還是之前臣所說的輿論導向問題,強行壓是壓不下去的,只能潛移默化。”

鍾進衛洋洋灑灑地說了一大堆,其實也還是沒有一針見效的方法,這些道理,其實崇禎皇帝都知道,只是氣憤這些人的不作爲。平時嘴上說的是爲國爲民,可從他們的實際行爲上卻找不到一點點的爲國爲民之法。

“鍾師傅也看到了,朕昨晚連夜讓人把安置難民所需的錢糧給算了出來,缺額是如此之大,朕剛下了聖旨,宣佈今年過年給百官的賞賜全部取消,依慣例節慶之典禮也取消,所得財物全部挪用爲軍需及安置難民之用。”

崇禎皇帝說到這裡,臉上露出一絲解恨的笑意,又對鍾進衛道:“鍾師傅,你是不知道那些臣子聽到這個決定後的神情,就像朕斷了他們命gen子一樣。”

說到這裡,發覺自己好像說的粗魯了點,有點不好意思的笑笑,然後又道:“也幸虧是有溫體仁,畢自嚴他們支持朕,才強行把旨意頒了下去。”

鍾進衛有點擔心道:“如果沒有這些賞賜,那些清官過年吃什麼?”

“平時所有辦公之費用,都是朝廷所出,不費他們一錢一糧,他們的月俸,只要不行賄,不攀比,不奢侈,就足夠用了。更何況他們平時刮的錢財還少麼?朝廷如此困難,他們還不肯捐助點,那朕就幫他們出點血好了。”

說到這裡,心中的鬱悶吐出來,舒服了點。

鍾進衛忽然卻想起一個法子,雖然不是很好,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種奢侈風氣。於是,他對崇禎皇帝道:“陛下,臣有個想法,應該可以緩解社會風氣的糜爛。”

“哦,鍾師傅又有什麼主意了,不是剛纔所說的輿論導向吧?”崇禎皇帝不大肯定鍾進衛有新的想法。

“陛下,臣是這樣想的,這些人,富起來後,就開始享樂,而貧窮的卻餓死人。臣的想法是對所有的富人都徵稅,徵收個人所得稅,而且,分等級,收入越高,徵收的比例就要越高。這樣能限制一定程度的貧富差距。”

崇禎皇帝聽了,不大確定:“鍾師傅是說所有的富人?除了商戶,還包括文武百官,勳貴皇親?”

鍾進衛點點頭,理所當然的呀。

崇禎皇帝搖搖頭,道:“商戶徵稅,這個還說的過去。但文武百官,勳貴皇親還要徵稅,聞所未聞。還有,你說的那個個人所得稅,又是什麼呢?”

“就是每個人的一年收入所得。”鍾進衛解釋道。

崇禎皇帝聽了更覺荒謬,道:“你如何得知每人收入幾何?”

鍾進衛一聽,愣了下,好像這是古代哦,這東西在自己那個年代,統計出個人所得稅也不是件靠譜的事情。當下啞口無言,過了會,訕訕地道:“臣以前的家鄉就是這麼做的?”

“包括了文武百官,勳貴皇親?”崇禎皇帝不信。

“是啊。”鍾進衛肯定的點點頭,其實他也沒看到過自己那時代的文武百官,勳貴皇親到底是不是跟自己這個打工仔一樣老實繳稅的。

崇禎皇帝覺得真是匪夷所思,但認真想想,好像誘惑很大。想了半天,最終還是放棄了。對鍾進衛說道:“此事歷朝歷代都未有過,如若頒佈,怕會起軒然大波。暫緩之吧。”

崇禎皇帝不想再繼續這個話題,誘惑力太大,但現在實在不敢討論此事,要傳出風聲的話,那些人說不定就不管建虜了,直接跟朕開戰了。

想到這裡,他轉移話題,對鍾進衛說道:“朕把你從城外軍營叫回來,一個是因爲汰兵完成,朕派鍾師傅前去幫孫師傅的目的已完成;二是戶部這兩天趕工,把鍾師傅說的紙幣圖樣給朕了,朕讓你來看看。”

鍾進衛一聽,也不再管文武百官的破事,崇禎皇帝用了兩天時間就把紙幣樣板印出來了,值得期待啊。

崇禎皇帝從御案上拿起一張紙,轉手讓內侍給了鍾進衛。

鍾進衛拿起一看,很無語。只見這個紙幣圖樣比後世普通書本還要大點。圖樣橫標“大明通行寶幣”,兩端護以火焰。花欄內上框中上印面額“壹貫”二字,中下印有十串錢貫圖案,左右疊篆“大明寶幣、天下通行”八個大字;龍紋花欄內下框印戶部奏準印造文:“戶部奏準印造大明寶幣與銅錢通行使用,僞造者斬,告捕者賞銀貳佰伍拾兩,仍給犯人財產。崇禎年月日”。計四十二字分七豎行刻印。

太沒創意了,完全是照抄了之前的大明寶鈔。

崇禎皇帝在一邊解釋道:“他們原本想把那十串錢貫換爲朕的頭像,被朕給罵了一頓。鍾師傅看看怎麼樣?”

鍾進衛苦笑着對崇禎皇帝道:“陛下,臣很無語,啊,無語就是說讓我啞口無言,這不就是大明寶鈔嘛。”

“他們給朕說這個紙幣取名爲大明寶幣,說法和大明寶鈔不一樣,就是區別了。”

其實崇禎皇帝知道這個圖樣和之前的寶鈔相差無幾,顯然不是很合適,可看看圖樣裡面的內容,好像又是每個元素都是需要有的,所以就只好把鍾進衛招來,讓他提提意見了。

“陛下,臣提幾個建議,您聽聽,看是否合理。”

崇禎皇帝點點頭,自己招他來不就是提建議的嘛。

“陛下,紙幣這東西,是代替銀兩銅錢進行流通用的,所以,第一個要耐用,第二個要精緻,難以模仿。因爲之前大明寶鈔的不良影響,所以必須要有比較大的區分才行。另外,紙幣的背面最好也利用起來,並且,這個紙幣實在太大了,攜帶也不是很方便,成本估計也高,都是不利的因素。”

鍾進衛想了下,補充道:“臣建議,最好召集全國最有名的印刷,雕刻,油墨等方面的專家,哦,專家不是磚家,是大師的意思,一起來研究這個紙幣圖案,爭取做到以上要求的幾點。”

鍾進衛已經對崇禎皇帝的神情敏感了,一看他表情就知道什麼詞可能有問題,聽不明白,順便就解釋了。

崇禎皇帝點點頭,沒想到這小小紙幣的要求還那麼高。看來辦好任何一件事情,都得下功夫才行。

他想到這裡,對鍾進衛道:“鍾師傅少待,朕把戶部尚書傳來問問。”

ωwш✿тTkan✿¢ o 很快,戶部尚書畢自嚴過來覲見了。他先向崇禎皇帝行禮,然後也向鍾進衛行了個禮,道:“多謝中興伯。”

鍾進衛知道他是爲能汰兵如此之多,助其減輕了沉重的後勤壓力而謝自己。當下也不敢託大,光論年齡,都是自己的一倍還多,連忙還禮。

崇禎皇帝對畢自嚴不先聽自己說召見他的原因,而去和鍾進衛先客套的行爲,也不以爲意,畢竟這是非正式場合。

其實,哪怕是正式場合,明末的臣子也不怎麼講君前禮節的。

有人總結過一句話:明朝前期欠文臣的,明朝後期文臣來討債的。只是,這討債,就討的太狠了點,把大明都給討沒了。

第385章 開封府第792章 在北方推廣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591章 不做死不會死第612章 血債血償第691章 雖遠必誅不是口號第866章 看稀奇第530章 招降盧象升第372章 一石二鳥第821章 狀告孫傳庭第299章 新五軍營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404章 大明工業化第208章 全軍覆沒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377章 叮囑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478章 禁言反彈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639章 嚴管報紙第114章 官員俸祿第639章 嚴管報紙第767章 訣別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409章 微服私訪第450章 明末火藥第624章 勳章第863章 有無學問第443章 中興侯的鬼點子多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354章 競拍第164章 定期體檢第180章 三法獨立第19章 中計第593章 殺明軍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744章 狙擊手部隊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679章 新軍能行麼第3章 相信(1)第385章 開封府第536章 峽谷大撤退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793章 蒸汽機的進度第788章 朕要了第245章 無敵炒股法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726章 太不象話了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4章 相信(2)第593章 殺明軍第344章 白杆軍現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564章 登萊的士氣第795章 糧食危機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253章 數學的應用第816章 爲人母親的不易第721章 鄭芝龍出使日本第393章 最後一戰第20章 趙率教第18章 算計第484章 運幾船回大明如何第641章 建虜反撲第765章 瀋陽城破第584章 海灘演講第567章 煩惱第696章 終於盼到了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種部隊第460章 冰棍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81章 廢墟新棚第679章 新軍能行麼第756章 攻陷險關第269章 阻擊建虜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356章 死亦無憾第291章 我們贏了第83章 喜從天降第499章 藩王會議(9)第372章 一石二鳥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549章 生員之論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73章 汰兵插曲第636章 研究蒸汽機的最佳人選第805章 義善社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604章 六王議政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179章 兵書
第385章 開封府第792章 在北方推廣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591章 不做死不會死第612章 血債血償第691章 雖遠必誅不是口號第866章 看稀奇第530章 招降盧象升第372章 一石二鳥第821章 狀告孫傳庭第299章 新五軍營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404章 大明工業化第208章 全軍覆沒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377章 叮囑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478章 禁言反彈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639章 嚴管報紙第114章 官員俸祿第639章 嚴管報紙第767章 訣別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409章 微服私訪第450章 明末火藥第624章 勳章第863章 有無學問第443章 中興侯的鬼點子多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354章 競拍第164章 定期體檢第180章 三法獨立第19章 中計第593章 殺明軍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744章 狙擊手部隊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679章 新軍能行麼第3章 相信(1)第385章 開封府第536章 峽谷大撤退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793章 蒸汽機的進度第788章 朕要了第245章 無敵炒股法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726章 太不象話了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4章 相信(2)第593章 殺明軍第344章 白杆軍現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564章 登萊的士氣第795章 糧食危機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253章 數學的應用第816章 爲人母親的不易第721章 鄭芝龍出使日本第393章 最後一戰第20章 趙率教第18章 算計第484章 運幾船回大明如何第641章 建虜反撲第765章 瀋陽城破第584章 海灘演講第567章 煩惱第696章 終於盼到了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種部隊第460章 冰棍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81章 廢墟新棚第679章 新軍能行麼第756章 攻陷險關第269章 阻擊建虜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356章 死亦無憾第291章 我們贏了第83章 喜從天降第499章 藩王會議(9)第372章 一石二鳥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549章 生員之論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73章 汰兵插曲第636章 研究蒸汽機的最佳人選第805章 義善社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604章 六王議政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179章 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