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緊迫性

鍾進衛一邊回憶一邊說道:“大明自從實施一條鞭法以來,就規定一切賦稅都必須用銀兩來交,問題就出在了這上面。”

溫體仁聽了就插話道:“可是銀錢不夠交賦稅之需?”他對此已有耳聞,因此纔有如此一說。

鍾進衛轉向溫體仁點點頭,然後繼續說道:“是的。陝西地處內陸,商業不是很發達,因此銀兩的流通並不很活躍。而每年賦稅都收銀兩,導致陝西境內的銀兩越來越少。”

他說到這裡,又轉回頭看着崇禎皇帝,給他解釋一個基本現象道:“銀兩少,則銀兩會升值,反之銀兩就賤,這點其實和紙鈔是一樣的。只不過兩者的區別是紙鈔能無限地發行,而銀兩的開採有限。因此紙鈔貶值的程度可以無限大,而銀兩卻有一個上限,不可能無限貶值。”

崇禎皇帝聽了點點頭,這道理他明白。

“因此在陝西,銀兩越來越貴,原本百姓種一畝田所得,可能只需要一半的產出來換成銀兩繳稅就足夠了。但後來因爲銀兩貴了,就需要大半、甚至全部或者全部都還不夠兌換足夠的銀兩來繳稅,導致百姓因爲交不起賦稅最終走上了賊路。”

鍾進衛說到這裡,面色有點沉重,對崇禎皇帝和溫體仁又道:“有田地的都交不起稅,那些靠租種的就更是如此。而且這種現象有普遍性,其現象會遍及所有缺少足夠銀兩的地方。臣記得,好像這種情況最終會蔓延到全國,整個大明都會發生大規模的銀荒。”

溫體仁皺着眉頭,鼻翼微張,心想這真是一件麻煩事。不過他心有疑惑,就問鍾進衛道:“中興侯,你說大明全境都會有這個現象,難道你說江南地區也會麼?”

江南是大明最繁華的地區,如果這裡也發生銀荒,後果將是災難性的。崇禎皇帝面色也嚴肅起來,略微有點緊張地盯着鍾進衛,看他怎麼答覆。

只見鍾進衛對溫體仁點點頭道:“是的,江南也會發生,因爲江南的銀兩最大的來源是海外貿易而不是銀礦開採。不知道溫大人還記得我之前講得世界形勢麼?”

溫體仁不知道鍾進衛怎麼又說到這方面了,不過他還是點點頭道:“都記得。”

“西洋人通過掠奪那些落後國家的財富,獲得足夠多的銀兩黃金等物,然後和大明交換瓷器、絲綢等物再販賣回國內,能大賺一筆,也就是說,銀兩通過西洋人的手,流通到了大明境內。”

鍾進衛把自己在網上看來的這段歷史一一說給他們聽:“如此一來,這些西洋人所獲得的銀子就到了大明,很少運到本國。而他們本國的經濟發展起來的話,就必須要有足夠的銀兩,否則會限制他們國家有更大的發展。也就是說,銀兩的不足會限制他們國家發展。一開始的時候,他們不覺得,但最終他們還是會發覺的。”

崇禎皇帝聽到這裡,不由問道:“因此他們皇帝就命令他們所得銀兩隻能運回國內?”

鍾進衛衝崇禎皇帝點點頭道:“正是,好像是西班牙吧,臣記得不是很清楚了,首先發出命令,要求西班牙在全世界的總督必須把銀兩運回國內,導致輸入大明境內的銀兩慢慢減少,造成了大明的銀荒。”

崇禎皇帝的眉頭就皺得厲害了,這種事情,他現在還沒有能力去改變。

“中興侯,這也是他國對大明發動的貨幣戰爭吧?”溫體仁忽然出聲道。

鍾進衛聽了一愣,隨即點點頭,溫體仁真得好厲害,自己還沒想到這方面去:“是的,不過他們這種不是刻意的,只是因爲自身所需而產生的一種對大明的副作用。我相信現在這個世界,還沒有人能瞭解貨幣戰爭,不會主動發起或者防範這種貨幣戰爭。”

這事其實又涉及了貿易順差和逆差的概念,不過鍾進衛沒有提,免得眼前的兩人又聽不明白而發問,現在他的重點不是給他們傳授經濟概念。

“鍾師傅,朕決定了,一定要加快紙鈔替換銀兩的進程,這大明皇家銀行,就按照你說得做。”

崇禎皇帝說話堅定有力,他相信鍾進衛,這事沒有必要騙他。而且這裡面的邏輯都說得通,就算現在沒有發生,在將來也是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崇禎皇帝不能容忍這種情況發生,因此就有了這個決斷。

鍾進衛見崇禎皇帝有了決定,心中高興,又說道:“陛下,大明皇家銀行作爲龍頭老大後,雖然不再辦理普通業務,但還可以有另外一項業務,通過這項業務來操作國內金融,解決剛纔臣說得貨幣多寡問題。”

這點鐘進衛之前其實已經說過,但具體的方法還是比較模糊的。因此,崇禎皇帝關心地問道:“什麼業務?”

和鍾進衛說話,新名詞也一個接一個的學會了。

“臣不說票號、錢莊了,統一用銀行代替。”鍾進衛每次都要說兩個名字,讓來自後世的他很是彆扭。

崇禎皇帝並不糾結這點,點點頭讓他繼續。

“普通銀行最常見的是辦理存款、貸款業務,通過存款給百姓利息,貸款收取百姓利息的利息差...”

鍾進衛還沒說完,就被溫體仁打斷了:“中興侯,這存款也要給百姓利息?現在大明好像都是收取銀兩保管費,是向百姓收錢的。”

鍾進衛聽得一怔,原來銀行還沒有進化完全。他微微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道:“啊,原來現在大明的銀行也還在最初的階段。這種不行,以後肯定會變成付百姓利息的。”

崇禎皇帝一聽,奇怪了,問道:“鍾師傅,如此一來,豈不是虧了,這些開銀行的應該不至於這麼傻吧?”

鍾進衛聽到就笑了,崇禎皇帝雖然聰明,但也不是所有事情一點就通的。

他詳細地解釋道:“陛下,銀行最大的憑藉是什麼,就是他們手頭有多少錢可以借貸出去。如果他們收取存款保管費,那麼有錢的百姓把錢存到銀行的意願就小,銀行手中可以貸出去的錢就少。如果銀行付一點點利息給願意存款的百姓,那麼可以想象,錢不但放銀行會比較安全,而且還有利息可以拿。如此一來,自然會有更多的百姓願意存錢到銀行來了。”

這個事情在後世的人來說,是個常識,可對大明的人來說,還是挺新穎的。

不過殿內的兩人都是聰明人,鍾進衛這麼一解釋,就都明白過了。溫體仁就問鍾進衛道:“這關鍵就在於貸款的利息足夠高,就可以彌補存款所付出的利息是吧?”

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309章 前功盡棄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229章 下有對策第85章 密謀第545章 是勝是敗第190章 火攻昌黎行麼第400章 藩王會同意麼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266章 屠城第355章 不聽勸的後果第649章 跳雷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129章 保密問題第334章 不擺譜第119章 輕視復社第769章 關注第686章 大明水師學堂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478章 禁言反彈第805章 義善社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299章 新五軍營第420章 利用菸草第511章 泥模鑄炮第40章 軍需官第247章 思海戰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583章 霹靂行動第312章 你有口福了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375章 斷其根本第158章 彷徨和驕蠻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855章 僱傭兵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564章 登萊的士氣第500章 掃尾小會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292章 會師第214章 萬人敵第43章 早朝第92章 瀕臨絕境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323章 死營第622章 全功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654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92章 瀕臨絕境第739章 建虜的現狀第842章 徐霞客的詫異第112章 一條龍第720章 比喬布斯牛的吳又可第153章 府內見聞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523章 一網打盡第557章 閉關鎖國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148章 教育部第669章 危急萬分第287章 反勝爲敗第138章 永平第195章 長槍火槍陣第191章 都是以權謀財第321章 三千營的考驗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265章 伏擊中興侯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553章 新軍擴編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208章 全軍覆沒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374章 巡撫衙門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838章 糧食危機始解第863章 有無學問第163章 山海關前的笑話第459章 錦衣衛政委第34章 閻應芳第775章 文明的進步第295章 獻俘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139章 潛行失敗第508章 要撥款先出力第494章 藩王會議(4)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68章 老少合謀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235章 顯微鏡的重要性第607章 一招打建虜第194章 爲國除奸第547章 有喜了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760章 老驥伏櫪
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309章 前功盡棄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229章 下有對策第85章 密謀第545章 是勝是敗第190章 火攻昌黎行麼第400章 藩王會同意麼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266章 屠城第355章 不聽勸的後果第649章 跳雷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129章 保密問題第334章 不擺譜第119章 輕視復社第769章 關注第686章 大明水師學堂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478章 禁言反彈第805章 義善社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299章 新五軍營第420章 利用菸草第511章 泥模鑄炮第40章 軍需官第247章 思海戰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583章 霹靂行動第312章 你有口福了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375章 斷其根本第158章 彷徨和驕蠻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855章 僱傭兵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564章 登萊的士氣第500章 掃尾小會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292章 會師第214章 萬人敵第43章 早朝第92章 瀕臨絕境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323章 死營第622章 全功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654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92章 瀕臨絕境第739章 建虜的現狀第842章 徐霞客的詫異第112章 一條龍第720章 比喬布斯牛的吳又可第153章 府內見聞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523章 一網打盡第557章 閉關鎖國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148章 教育部第669章 危急萬分第287章 反勝爲敗第138章 永平第195章 長槍火槍陣第191章 都是以權謀財第321章 三千營的考驗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265章 伏擊中興侯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553章 新軍擴編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208章 全軍覆沒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374章 巡撫衙門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838章 糧食危機始解第863章 有無學問第163章 山海關前的笑話第459章 錦衣衛政委第34章 閻應芳第775章 文明的進步第295章 獻俘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139章 潛行失敗第508章 要撥款先出力第494章 藩王會議(4)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68章 老少合謀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235章 顯微鏡的重要性第607章 一招打建虜第194章 爲國除奸第547章 有喜了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760章 老驥伏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