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廉政公署

“陛下,不知您是否還記得臣跟您提過的事,就是有關臣家鄉成立廉政公署的事?”鍾進衛問崇禎皇帝道。

崇禎皇帝點點頭道:“記得,鍾師傅說了後,朕和你說準備有合適的機會就學學。你的意思是,現在是合適的機會?”

溫體仁是第一次聽說廉政公署的名稱,不知道具體是什麼,就問鍾進衛。

於是,鍾進衛就又向溫體仁解釋了一遍。

然後他又轉向崇禎皇帝,誠懇地說道:“陛下,眼下的處境和臣家鄉廉政公署成立的背景極其相像,臣覺得該是學廉政公署做法的時候了!”

“鍾師傅不是說要以百姓都有舉人學識,舉報纔會有理有據,正確識別官吏犯法與否麼?”崇禎皇帝記起當時的場景,帶着疑惑問鍾進衛道。

鍾進衛馬上回答:“事急從權!”

溫體仁聽到這裡,笑着插話說:“中興伯之前想法的要求太高了。貪官污吏之事,不要求百姓事事都能監督、辨別。只要能舉報影響大的貪污腐化之事,就能震懾貪官污吏了。至於中興伯所說的那種境界,可以慢慢地實現。”

鍾進衛一聽,醒悟過來自己之前的說法是太理想化了。

崇禎皇帝帶着將信將疑的態度問道:“這樣可以麼?”

“陛下,太祖當年有令百姓知某官犯事,可直接糾之押送京師,敢阻攔者夷其九族。”溫體仁給兩位科普了下當年的反腐手段。

鍾進衛一聽,直覺一股王八之氣撲面而來,夷其九族,好大的手筆,這也只有太祖能有這個魄力頒佈這樣的命令了!

然後鍾進衛又覺得後世的某一場運動好像搞的形式和這差不多,當然程度更深,廣度更廣,持續時間更久,用意是不是一樣就不知道了。

崇禎皇帝聽溫體仁這麼一說,對於百姓學識這塊就不再有疑問。

他接着問鍾進衛道:“這廉政公署該如何實行爲好呢,朕以爲廠衛已有此職能,需要另加一處衙門?”

崇禎皇帝說到這裡,又馬上補充道:“現在廠衛也有涉及貪腐一事,這又該怎麼解決呢?”

到了問題解決的關鍵步驟了,溫體仁不再悠哉地捋那鬍子,專心聽中興伯怎麼說。

“陛下,這其實是涉及監督機制的問題。臣覺得現在的監督機制存在重疊冗餘之處。”鍾進衛分析道。

“哦,怎麼講?”崇禎皇帝的神態專注。

“您看,御史監察文武百官,錦衣衛又監察文武百官,東廠還監察文武百官,雖然各自的重點略有不同,但差別不是太大,這是不是重複冗餘了?”

“那鍾師傅的意思是要調整這三處的職能?”崇禎皇帝猜道。

“正是。”鍾進衛大聲肯定道。

“那依鍾師傅之見,該如何調整?”

“根據監察對象的不同進行分工。官分文武,其職能各不相同,因此其貪腐的特點就不一樣。臣以爲,都察院專職監督文臣,錦衣衛專職監督武官,會比較好。”

“那東廠呢?”崇禎皇帝提醒道,這文武百官都被監察,東廠還能監督誰。

“東廠專職監督都察院和錦衣衛。”

“那豈不是東廠獨大,這好像不符合鍾師傅之前所說的廠衛平衡吧?”崇禎皇帝還記得鍾進衛當初給過的提議,就提醒他道。

“陛下,情況不一樣,所以臣覺得需要改一下。而且,東廠也不會獨大,它只能監督都察院和錦衣衛,其他文臣武將之事無權干涉。”

鍾進衛說到這裡,又補充說明好處:“這麼一來,三個監督機構各自監察一塊,彼此之間以及被監察對象的隸屬都不相干,有利防止貪腐的漫延。”

溫體仁聽得皺起了眉頭:“那東廠由誰來監督?”

鍾進衛轉向溫體仁,回答道:“成立廉政公署,由它來監督。”

“又多一個衙門?”溫體仁皺着眉頭道。

“我設想的這個廉政公署不是普通的衙門,我是這麼想的,這個廉政公署存在於東廠,但沒有辦公場地,人員名單保密,甚至東廠提督也不知道誰是廉政公署的人,只有陛下知道。這樣,能保證最高級監督的衙門保持清廉,因爲誰想着幹壞事的時候,都要考慮下身邊的人是否是廉政公署的人。”

鍾進衛的說法很新穎,溫體仁一下拿不準好壞,就沉思起來。

“這廉政公署的人也是會監督都察院和錦衣衛麼?”還真被溫體仁想到了鍾進衛話裡沒提到的一點,就問道。

“不是,廉政公署的人只監督東廠。”

“那這個廉政公署是否可以部署到都察院和錦衣衛中,讓都察院和錦衣衛也不敢有貪贓違法之事,這樣不也可以?”崇禎皇帝問道。

“陛下,這種暗地裡監督的事情不是越多越好,否則人人自危。俗話說,做多錯多,辦事的官吏就可能會轉變爲寧可少辦事,也不能辦錯事。這對大明來說,並不是一種好的現象。”

鍾進衛都是想着說着的,剛說完又想起一個理由,就繼續補充道:“而且,都察院和錦衣衛已有東廠監督,如果再加廉政公署進去的話,監督職權又會重複,浪費了人力物力財力。”

“那這廉政公署,朕怎麼去做?”崇禎皇帝不明白具體的做法。

“比如,陛下從東廠中選出甲乙兩人,這兩人不知道彼此已被陛下定爲廉政公署的頭目。再由甲乙分別從東廠中擬出他們認爲可以作爲廉政公署人的名單,交由陛下最終裁決。陛下由這兩份名單中劃去一些重複的或者不中意的人名。然後由甲乙再去通知對方入選廉政公署。這些人只能單線和甲或者乙聯繫,必要時,有權直接覲見陛下。”

“鍾師傅,對於這做法,朕有幾個疑問。”

“陛下,請說。”

“這頭目是要有甲乙兩人?”崇禎皇帝問道。

“陛下,這個可以由您看情況而定,如果東廠比較清廉,少有犯法違紀之事,您可以只定兩個或者一個,如果犯法違紀之事比較多的話,您可以適當增加。但是,不能讓他們知道一共存在多少個頭目。”

“這是爲了讓他們自身也感到有人在監督其做事,不得貪贓枉法是麼?”崇禎皇帝按照自己的理解,問鍾進衛道。

“是的,陛下。”

“那爲何要給朕一份名單,等確認後再去告知對方成爲廉政公署一員呢?”崇禎皇帝問出了第二個問題。

“如果不這樣的話,可能有個人會被甲乙兩人都看中,都去通知,這麼一來,這個人就知道了那兩個通知他的人是廉政公署的頭目,不利於保密。”鍾進衛解釋道。

“那爲何又要讓他們可以直接面見於朕呢?”

“這個可以限定覲見條件,只有發現他在廉政公署的上司有不法行爲,纔有權覲見陛下。這也是爲了讓甲乙在拉其手下做犯法之事時,要掂量掂量其是否會告發。”鍾進衛馬上解釋了崇禎皇帝的這個問題。

“哦,是這樣。”崇禎皇帝沒問題了,就在腦中過一遍剛纔鍾進衛所說的這一套內容。

鍾進衛看崇禎皇帝在思考,就轉向溫體仁道:“溫大人,您有關這廉政公署的事,有什麼看法麼?”

“中興伯,你不是說廉政公署接受百姓舉報麼,如果此機構轉爲暗處,則百姓如何舉報?”溫體仁還真是有問題,剛好鍾進衛來問他,就順勢問道。

第714章 想要釜山第805章 義善社第379章 李自成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247章 思海戰第19章 中計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1章 相遇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841章 暴乳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625章 下一次戰事第531章 登陸遼東第383章 登萊巡撫第227章 投石報信第443章 中興侯的鬼點子多第662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618章 憂心第199章 推波助瀾第66章 汰兵第652章 接受水營第57章 貨幣第356章 死亦無憾第382章 菸草第430章 死營得安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60章 猛虎出籠第347章 戰場逃生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57章 貨幣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851章 朝貢之策第612章 血債血償第391章 海蘭珠第597章 勝利者第642章 擴招錦衣衛政委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616章 天羅地網第205章 昌黎第四戰(5)第344章 白杆軍現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48章 結賬第319章 份內之事第778章 戰後困境第207章 禍福難料第80章 通州路上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162章 戰前氣氛第124章 話劇第576章 大灰狼第227章 投石報信第317章 弱國無外交第74章 汰兵歸去第139章 潛行失敗第129章 保密問題第12章 傳言第605章 背後捅刀子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96章 滅口第515章 持久戰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769章 關注第268章 原來是你第142章 惡有惡報第10章 遇刺第732章 那中興侯本王認識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778章 戰後困境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76章 個人所得稅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701章 獻寶第413章 火燒通行寶鈔第250章 紅衣大炮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539章 戰後第510章 到西洋送禮第172章 鹽政會議(2)第61章 佈告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667章 攻勢受挫第48章 結賬第269章 阻擊建虜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593章 殺明軍第799章 過揚州嘆
第714章 想要釜山第805章 義善社第379章 李自成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247章 思海戰第19章 中計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1章 相遇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841章 暴乳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625章 下一次戰事第531章 登陸遼東第383章 登萊巡撫第227章 投石報信第443章 中興侯的鬼點子多第662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618章 憂心第199章 推波助瀾第66章 汰兵第652章 接受水營第57章 貨幣第356章 死亦無憾第382章 菸草第430章 死營得安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60章 猛虎出籠第347章 戰場逃生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57章 貨幣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851章 朝貢之策第612章 血債血償第391章 海蘭珠第597章 勝利者第642章 擴招錦衣衛政委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616章 天羅地網第205章 昌黎第四戰(5)第344章 白杆軍現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48章 結賬第319章 份內之事第778章 戰後困境第207章 禍福難料第80章 通州路上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162章 戰前氣氛第124章 話劇第576章 大灰狼第227章 投石報信第317章 弱國無外交第74章 汰兵歸去第139章 潛行失敗第129章 保密問題第12章 傳言第605章 背後捅刀子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96章 滅口第515章 持久戰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769章 關注第268章 原來是你第142章 惡有惡報第10章 遇刺第732章 那中興侯本王認識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778章 戰後困境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76章 個人所得稅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701章 獻寶第413章 火燒通行寶鈔第250章 紅衣大炮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539章 戰後第510章 到西洋送禮第172章 鹽政會議(2)第61章 佈告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667章 攻勢受挫第48章 結賬第269章 阻擊建虜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593章 殺明軍第799章 過揚州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