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許多事

“張伴伴”

御書房中突然很安靜,萬曆皇帝說完那句話之後又是安靜了一會,張誠心中糊塗,猛聽到這句問話,連忙躬身,誰知道又沒有了下文。

萬曆臉上看不出什麼表情,御書房中就這麼安靜着,直到外面有鐘鼓報時的聲音傳進來,萬曆皇帝這才說道:

“張伴伴,時候不早,你先回去歇息,朕在這邊醒醒神”

這話同樣是頗爲莫名,張誠卻不好多說什麼,只得躬身領旨,退了下去。

等張誠將門關上,趙金亮卻露頭向裡看了看,萬曆皇帝揮手招呼他進來,遲疑了下笑着問道:

“小亮,朕要問你句話,你要藏在心裡,不許對任何人說,知道嗎?”

“奴婢知道了,就算有人拿刀逼奴婢,奴婢也不會說”

“傻孩子,誰敢拿刀對你,朕可不答應,你要記得,張伴伴那邊不能說,王通那邊也不能說”

趙金亮用力的點點頭,萬曆皇帝又是頓了頓,緩聲開口問道:

“小亮,閱兵的時候你也在朕的身邊,下面過去的那些兵馬,是看朕多些,還是看王通多些?”

趙金亮跪在地上琢磨了下,頗爲肯定的開口說道:

“當然是看萬歲爺多些。”

萬曆皇帝長吐了口氣,身子向後,趙金亮又在地上說道:

“奴婢聽虎頭哥說過,說王通王大哥曾特意叮囑各軍將領對下面軍兵要求,路過高臺一定要目視陛下,這樣才顯得尊重。”

萬曆皇帝剛剛鬆下來的表情立刻板了起來,在那裡沉思了半響,才擺擺手,開口說道:

“讓李德妃今晚侍寢吧”

趙金亮臉上有點糊塗,因爲萬曆皇帝自從寵信鄭貴妃以來,已經很少去其他嬪妃那邊了,只有心情很差的時候才宣召侍寢,這一場場勝利的,怎麼突然就心情差了呢,不過趙金亮自然不會去問,磕了個頭,連忙去安排了。

吏部尚書這個位置出缺之後,張四維一黨頗爲的驚慌,雖說張四維丁憂近一年,在朝中的影響力漸漸消失,被他提拔到各個位置上的閣員和尚書、侍郎也都是逐漸分化,各有各的地盤,各有各的派系。

但大面上還是互相幫扶,而且吏部尚書這個位置,在朝中僅次於內閣首輔和次輔,有時候甚至還要高於次輔。

掌握人事大權,這是官場上最要害的權力,如果落入別人手中,那實在是被動了,原本以爲王錫爵入閣後製衡申時行,卻沒想到王錫爵和申時行走的很近,如果這個吏部尚書的位置也被他們拿去,那可就處處受制了。

不過,結果很快就出來了,在南京做禮部尚書的沈鯉在萬曆皇帝的暗示下,廷推通過,就任吏部尚書之職。

沈鯉也是張四維的徒黨,當初是張四維在京師中剛和張居正一黨相鬥的犧牲品,張四維丁憂之後,已經沒有人顧得上他,卻沒想到今日一朝翻身。

“天子年歲漸長,這是讓朝中相制啊”

不需要明眼人,稍有政治眼光的人都能看出來這個,王錫爵和申時行私下談到,大家也是哈哈一笑。

因爲萬曆皇帝的這個舉動,本來驚恐不安的張四維一黨反倒是平靜了下來,既然沒有對他們的清算和針對,那一切還是正常。

以這一干人的城府,在朝堂之上大家還是和和氣氣,談笑風生。

時間很快就到了六月,李成樑率領的大軍回師,已經快要進入大明境內,兵部點檢首級的官員已經趕了過去。

正式的捷報也已經送抵京師,和東廠的呈報沒什麼太大的區別,朝野的文人都在鼓譟,有部分是得了李家的好處,但更多的人是要把遼鎮的勝利擡起來,好讓王通的光芒不那麼耀眼。

造謠亂說,如今是要被問罪的,前段時間被流放到寧夏一帶的那些倒黴鬼就是教訓,但誇讚沒人說不行,朝野文人都是妙筆生花,將李成樑的這場大勝誇的天上地下少有,意義更是僅次於開國和靖難諸役。

誇歸誇,朝臣們暗地慫恿,可明面上絕不敢說,遼鎮的確是大捷,可首級浮誇纔敢報兩萬餘,從歸化城那邊點檢的兵部官員已經回來,歸化城那邊,實打實的首級就有五萬餘,這怎麼比。

更不要說,王通這邊徹底滅掉了俺答部,連俺答部的汗王一家都被砍了腦袋,繳獲更不必說,金山銀海啊,遼鎮那邊說什麼牲畜萬數,金銀無算,要是這十幾萬兩銀子都可以稱作無算的話,真不知道王通怎麼講,草原上的牲畜那還叫財產嗎,買也買回來了。

俺答部是什麼,那是自嘉靖中期就出現的大害,還打到過京師城下,隆慶年間議和纔算平靜了,但朝廷時時擔心,連僧格都古楞和三娘子的矛盾都要忙不迭的派人去調節,生怕被波及到。

這科爾沁部又是什麼,那是被蔑稱爲“土蠻”的韃虜,戰鬥力並不怎麼被邊鎮看得上,這幾處一比較,這個大捷外面吹的厲害,朝中卻沒有人敢提。

不過讓人比較奇怪的是,萬曆皇帝似乎對李成樑的大勝也沒什麼不滿,着實誇讚了幾句,按照宮中傳出來的消息,李家的封賞比照王通的例子,李成樑勞苦功高,又有從前的資歷,這次準備厚賞。

李成樑本來就是伯爵,這次就或許封國公,李如柏封伯,其餘一干人皆有封賞,這實在讓人有些咋舌。

但從別的方面考慮,不管是誰獲得大勝,都是對大明的江山社稷有好處,李成樑的資歷也到了,年紀也大,遼鎮面積和所轄軍民差不多等於一個省,這樣的人物,自然要厚賞,羣臣百官自然沒有異議,反倒是齊聲讚頌。

更關鍵的是,王通對這件事沒有什麼意見,據說王通還說,這是大明的勝利,對大明有好處,對陛下有好處,那就是好事。

羣臣百官私下時也是感嘆,王通這人儘管經常做些歪門邪道,這大事大節上,還是把握的住,知道自己是大明的臣子,知道好壞利害。

六月的文淵閣中,朝會已過,內閣諸人和六部尚書正在議政,有小宦官將司禮監那邊批轉過來的奏本擡入。

閣臣們按照上面的批紅進行處置,不時的詢問六部那邊具體的情況,偶爾閒聊幾句,氣氛頗爲的融洽。

內閣大學士許國拿起一本奏疏,搖頭笑着說道:

“諸位,海剛峰又上奏疏了,要求清查松江徐府侵佔百姓田土一事。”

處理政務的衆人都是擡頭,彼此對視了眼,都是搖頭笑了,王錫爵將手中的奏本放下,開口說道:

“這海瑞,還真是窮究不放,當年因爲這事倒的,現在還是盯着,這是第幾次了?”

邊上一個內閣中書連忙起身回答說道:

“回王閣老,這是第九封了。”屋中諸人又是笑,若說嘉靖年到萬曆年這些年間,有什麼名人的話,海瑞絕對是榜上有名。

在嘉靖年的種種剛直之事就不必說了,他這次上疏所說的,卻和隆慶三年的一件事有關,海瑞在隆慶年得大用,爲應天巡撫,海瑞一直堅持一個主張,就是豪強兼併,特別是那些有功名的人兼併田土,對國家是大害。

所以到了南京之後,對江南地方上的豪強多有裁抑,而江南又是大明兼併最厲害,豪強勢力最大的地方。

江南各府,其中兼併最厲害的地方是松江府,松江府最大的地主就是前任內閣首輔,鬥倒了嚴嵩的徐階。

松江府本就不大,但江南水鄉處處都是良田,又都是多年的熟田,這裡一畝地頂得上其他處幾畝甚至十幾畝。

徐階回鄉之後,在他家名下的田產共有四十多萬畝,田地託庇在有功名的士紳名下可以免稅,徐階更是一品大臣的身份,松江府和相鄰府縣的人都有不少將田地託庇在他名下的,但尋常人家這麼做可以,徐家那是一等一的豪門,這等便宜送上門來,他只會一口吞下,不會吐出。

海瑞到任之後,狀告徐家侵佔田地的人絡繹不絕,海瑞也將徐家看做要打擊的豪強,幾次相逼,徐家吐出了不少侵佔的田地,但海瑞的意圖是徹查,這就觸及了徐家的底線。

徐家賄賂當時的吏科都給事中戴鳳翔,戴鳳翔上疏彈劾海瑞不法,張居正也覺得海瑞太過,徐階畢竟是張居正的恩師,在朝中順水推舟,將海瑞去職。

等張居正爲內閣首輔,儘管一直有讓海瑞復出的呼聲,可張居正卻始終不許,擔心放出海瑞來會傷到自己。

張居正病死之後,張四維上臺,作爲對張居正政策的反動,也將海瑞提拔爲南京的右都御使,這也是個閒差,不過海瑞卻還是從前那摸樣,沒有解決的案子一定要解決,這徐家侵佔田土之事,他自然盯住不放。

徐階萬曆十年的時候病死,張居正也已經病死,戴鳳翔現在在南京閒居,當事人都已經散去,海瑞卻還在堅持。

也難怪內閣諸臣都在笑

第63章 天地三陽會第337章 造船難求公道第318章 怒斥發善心第1112章 決心和結果第876章 征服者第433章 滴水不漏 初一十五第49章 籌辦第1092章 廷議入朝第1071章 氣定神閒第1014章 破賊終擒王第1096章 兵臨城下第582章 恩威只爲此乎第405章 永站此邊 好久不見第179章 臨頭不自知尺書有真義第709章 嚴打數月 送匾上門第208章 莫非撞鐵板第360章 何苦來第751章 試攻第1083章 人選第314章 沒想到城內城外第1069章 大明之東三島天下第866章 王通在臨清州第990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693章 照本宣科 天子撒潑第187章 無不散 未必離第303章 幾家歡樂一家愁第137章 似乎如此第763章 慢攻城第251章 敲打勾結城外第408章 以津爲鑑第1052章 分贓大會第456章 大搖大擺第991章 出格的要求第388章 殺賊夜第107章 非要追你出來第1082章 夜議第103章 火燒界凡寨第359章 金山銀海齊聚津門第590章 送上門的罪證第774章 投名狀第1014章 破賊終擒王第71章 權閹再登門第779章 佔住抓住 長久經營第596章 屋外風雨屋內急第894章 祖母親孫 親情權謀第1337章 史書多曾言第362章 保安團惹上門第108章 帝心如海 尚有淺灘第55章 初一的哭聲第1073章 被開革的老部下第396章 潑天一般的收錢第1094章 定策 戰起第171章 工部任主事第609章 血夜第109章 恩怨分明好兒郎第856章 人證物證第677章 且等你靠山來第474章 關門容易後續繁第698章 名將亦** 嚴打立見功第232章 萬事要開頭第786章 一事動 萬事動第361章 公道患難皆見人心第131章 真相似大白第412章 有客自澳門來第668章 上任如衝陣第914章 京師好大雪第740章 薊兵意外糧草相托第420章 上諭邊鎮練兵第937章 從容應對不足一提第1128章 開始第379章 天津衛的五月初第703章 法前無貴賤第287章 鐵彈攔河第458章 清丈大功 侄子不孝第670章 盛氣凌清望第697章 敢言不敢聽 也有人相托第951章 大敵臨寧夏第1086章 風漸疾第1110章 馬踏倭寇血如泥第550章 不滅餘寇不回鄉第1090章 戰前更像年前第430章 木牆如礁石 敵兵如海浪第970章 田義籌辦 問策王通第32章 兩尺窄幅第1009章 我能記住的第230章 正氣浩蕩文淵閣第229章 或是巧合不敢言第639章 道不同相爲謀第923章 見清流第652章 赴京無所懼第915章 此時客來 厚禮十萬第672章 土雞瓦狗一般第1121章 海戰第175章 見風使舵方爲能第15章 月例銀子 心機重重第517章 大勝大勝大勝第101章 無心所爲第357章 三才上疏大奸王通第583章 刑求萬全 馬棟上任第1102章 餘糧沒有
第63章 天地三陽會第337章 造船難求公道第318章 怒斥發善心第1112章 決心和結果第876章 征服者第433章 滴水不漏 初一十五第49章 籌辦第1092章 廷議入朝第1071章 氣定神閒第1014章 破賊終擒王第1096章 兵臨城下第582章 恩威只爲此乎第405章 永站此邊 好久不見第179章 臨頭不自知尺書有真義第709章 嚴打數月 送匾上門第208章 莫非撞鐵板第360章 何苦來第751章 試攻第1083章 人選第314章 沒想到城內城外第1069章 大明之東三島天下第866章 王通在臨清州第990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693章 照本宣科 天子撒潑第187章 無不散 未必離第303章 幾家歡樂一家愁第137章 似乎如此第763章 慢攻城第251章 敲打勾結城外第408章 以津爲鑑第1052章 分贓大會第456章 大搖大擺第991章 出格的要求第388章 殺賊夜第107章 非要追你出來第1082章 夜議第103章 火燒界凡寨第359章 金山銀海齊聚津門第590章 送上門的罪證第774章 投名狀第1014章 破賊終擒王第71章 權閹再登門第779章 佔住抓住 長久經營第596章 屋外風雨屋內急第894章 祖母親孫 親情權謀第1337章 史書多曾言第362章 保安團惹上門第108章 帝心如海 尚有淺灘第55章 初一的哭聲第1073章 被開革的老部下第396章 潑天一般的收錢第1094章 定策 戰起第171章 工部任主事第609章 血夜第109章 恩怨分明好兒郎第856章 人證物證第677章 且等你靠山來第474章 關門容易後續繁第698章 名將亦** 嚴打立見功第232章 萬事要開頭第786章 一事動 萬事動第361章 公道患難皆見人心第131章 真相似大白第412章 有客自澳門來第668章 上任如衝陣第914章 京師好大雪第740章 薊兵意外糧草相托第420章 上諭邊鎮練兵第937章 從容應對不足一提第1128章 開始第379章 天津衛的五月初第703章 法前無貴賤第287章 鐵彈攔河第458章 清丈大功 侄子不孝第670章 盛氣凌清望第697章 敢言不敢聽 也有人相托第951章 大敵臨寧夏第1086章 風漸疾第1110章 馬踏倭寇血如泥第550章 不滅餘寇不回鄉第1090章 戰前更像年前第430章 木牆如礁石 敵兵如海浪第970章 田義籌辦 問策王通第32章 兩尺窄幅第1009章 我能記住的第230章 正氣浩蕩文淵閣第229章 或是巧合不敢言第639章 道不同相爲謀第923章 見清流第652章 赴京無所懼第915章 此時客來 厚禮十萬第672章 土雞瓦狗一般第1121章 海戰第175章 見風使舵方爲能第15章 月例銀子 心機重重第517章 大勝大勝大勝第101章 無心所爲第357章 三才上疏大奸王通第583章 刑求萬全 馬棟上任第1102章 餘糧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