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田義籌辦 問策王通

松江府功名縉紳無用,不免稅賦。

臨近中秋,第一個明確的消息從朝中發出,爲了增加財政收入才讓松江開埠,自然就是要向進出松江的財貨,還有在松江開設的店鋪收稅,有功名的士子還有官員的家庭,都是有免稅的特權,如果在松江府還保留這個特權的話,那朝廷這麼做,就成了給別人做嫁衣裳,何苦來哉。

天津衛就是沒有任何人免稅,松江府也照此辦理,按說這個消息是觸動文官士子這個階層的利益底線,會引起軒然,但不管是朝廷還是地方,出人意料的沒有什麼波動和反應,也就是幾個死心眼的老夫子出來鬧了下。

畢竟松江府僅僅是一個府,和大部分人的利益沒什麼相干,何苦去爭論,而且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這個消息是確認了開埠這件事。

消息從京師擴散到天下,甚至比正常消息散佈的速度還要慢了很多,因爲宮內宮外,許多大佬有意的阻礙這個消息的傳播,知道的人越少,那麼越早知道的便宜就越大。

眼下就是最穩妥保守的大佬也安排人過去了,聚寶盆就要打開,誰湊的近些,誰就能撈到更多的好處。

當然,朝廷在松江府做出這樣的安排也是有事先的考慮,江南各府,富貴人家極多,走在街上的普通行人,沒準就是朝中二三品大員的什麼親戚,想要在那邊免除功名縉紳人士的特權,那必將引起朝爭。

可松江府卻是特殊,幾年前松江府是徐家一家獨大,其餘的縉紳在那裡都沒有任何生存的空間,全府都是徐家一家的天下,但徐家勾結海盜反被反噬,一夜滅門,然後朝廷因爲他家勾結匪類,又將松江府上上下下清洗了一次,當年凡是有身份地位的鄉紳名望,誰不和徐家有些關係,都是被這次一掃而空。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松江府如今已經空了,那邊沒有什麼利益集團,完全就是一張白紙,想要怎麼塗抹都方便。

萬曆皇帝想明白這個關節之後也是感嘆,王通做事當真是滴水不漏,選定松江府,這松江府就有種種的適合之處。

宮中、朝中,方方面面的消息不斷的傳入王通這邊,新任司禮監掌印太監田義對王通的態度的確是不善,但還沒有表明明確的敵意。

按照田義私下裡的閒談和某些場合下對王通的評價,都認爲王通是個道德敗壞的奸臣,認爲王通的作爲是違背聖賢大義,引誘天子關注微末錢財之利,必將敗壞世風,必將讓人心不古云雲……

不過對於王通的能力,田義也不否認,奸臣若無能也不會稱爲奸臣,這就是田義的理論,王通這等武夫若不是有能打仗能賺錢的本事,如何能得到萬曆皇帝這般的信任。

這些話傳到王通的耳中,王通也只能是苦笑以對了,跟書呆子沒什麼道理可以講,只作沒聽見,小心提防些就是了。

當然,王通也猜測到了很深層次上的原因,田義到了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位置上,可對內廷勢力的掌控卻遠遠不如他前面幾任,局面很複雜。

馮保有不少舊部還在宮內各衙門當差,但張誠的手下的人都已經抓到了實權,鄒義更是成了司禮監提督太監,總管東廠,這是名副其實的內廷第二號人物,田義身爲內廷之首,處處卻有掣肘的人在,想必是不甘心的。

可他動不了鄒義,且不提鄒義和萬曆皇帝比他近,而且還有個趙金亮做盟友,眼下趙金亮掛着六科郎掌司的名號,權勢卻已經是個太監的權勢,很是了得。

更關鍵的是,鄒義和趙金亮都和王通有這樣那樣的關係,儘管在大明這麼說有點彆扭,可王通這個外臣的確是鄒義和趙金亮兩個內官的靠山。

田義想要讓自己的權勢伸張,就必須要打擊鄒義,要打擊鄒義,就必須讓王通失寵,可現在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天在朝會上,田義不過咄咄逼人了點,萬曆皇帝就用眼神警告了他,這還是田義在順勢而爲。

實際上,王通眼下所說的所做的,包括松江開埠這件事,都是給自己的功勞簿上再加厚重的一筆,別人說做的越多,說的越多,就錯的越多,王通這邊顯然是反過來的,田義找不到什麼機會,他無可奈何。

更尷尬的是,咄咄逼人之後,田義這邊還要求過來,求王通這邊來協助松江開埠的事情……

莫說是田義,萬曆皇帝也不想讓王通插手鬆江這邊的事情,可確定松江府的確是開埠首選之後,要進行下一步的工作,這才發現離開王通根本不行。

偌大一個府,將來幾千幾萬的商戶在那邊,港口裡肯定全是海船,江河上、道路上也都是大批的船隻車馬,要怎麼管理引導,怎麼收稅。

收稅多了狠了,那就是殺激取卵,時間不長就會敗落下去,收稅少了,那又是有違朝廷的本意。

這麼多人這麼多貨物聚集在松江府,該怎麼安置,商鋪怎麼規劃,倉庫和貨場應該在何處,掌櫃夥計客商又要住在那裡,突然出現這麼大的地方,他的吃用又要怎麼解決,甚至污物如何搬運清掃……問題多多,千頭萬緒。

本來想要用治理地方的手段,可細想下卻發現,大明管理那些大城市的方法,用在這等開埠之地未必合適,到時候沒有辦法理順還好說,還很容易出亂子。

既然是萬曆皇帝如此關注的開埠之事,想要應付是不行的,想要不懂裝懂,到時候出了岔子和亂子,問責起來也是要倒黴的。

思前想後,也顧不上太多,只能是找個有經驗的人問問,這天底下也只有一個人有經驗,也就是定北侯、錦衣衛都指揮使王通了。

京師裡瞞不住什麼事情,他田義對王通的敵意,京師大部分人都是知道,有的人知道具體的原因,有的人猜都能猜的出來。

都知道看不順眼,可還要上門求教,這感覺實在是不好,但恩怨是一回事,萬曆皇帝的關注纔是最大,既然田義被安排抓總此事,那也只能是厚着臉皮笑顏登門了。

“…….人流、物流、財貨彙集,這第一件事就是先要規劃,居民區和商業區要分開,居民區和商業區要留出足夠的空間,預備着今後擴張,也要預備着某些非常時候的救助和疏散……下水道要修,明溝和暗溝都要有,要專門有人清掃垃圾,不然的話,又是南方,人多聚集,很容易發生疫病……”

“…….這上面不要擔心花錢,讓住在港口區那邊的人繳納費用就可以,但要嚴控,這點小錢很容易被人藉由頭變成斂財的手段,衛生反倒是沒人去搞……要多準備郎中,畢竟南來北往的,很容易有什麼病況出現,到時候郎中就能派上用場,藥店和藥商可以免稅給些優惠……”

“你說叫什麼名字好?上海這名字如何……哦,已經有上海縣了……”

田義從王通府上離開的時候,神色很是微妙,他實際上有點糊塗,王通年紀不大,但是城府很深,權謀上也是狠辣果決,這次詢問他本來是做好了被刁難的準備,而且還提防心思很重,生怕王通說什麼錯的方式坑害。

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王通知無不言,開始田義還心存提防,但他也是聰穎無比的角色,立刻能聽明白王通所說的都是良方良策,然後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記憶,生怕漏下了一點,田義博聞強記,這個倒是不難。

“……人手可以從天津衛各處挑選,王某就不去挑選了,田公公這邊自行辦理就是……”

王通還打了這樣的包票,如果是王通幫忙選人,還有插手的可能,可這句話說出,姿態無疑做了個十足。

不過田義也明白,就算王通在挑人上不伸手,天津衛被他經營的鐵桶一塊,自己挑選出來的人手也會有王通的影子。

但王通這個態度卻未免太熱心了些,田義甚至還想,難道王通真是一心爲國,對自己的態度毫無芥蒂,不過,田義立刻是否定了這個判斷。

“也說不上爲他人做嫁衣裳,咱們家的船隊現在規模已經是坐大,三江系統的資本也是越來越多,有松江府這麼一個新設的地方,對咱們好處多多,何況咱們在徐家那件事之後,在松江府已經有了安排佈置,這次松江府開埠已經是造起了聲勢,各方利益已經摻了進去,已經不可能停下,不過到現在有一件事可以確定了,這次開埠,咱們得益最大。”

王通對楊思塵這般說道,八月的京師沒有什麼事,錦衣衛在河南抓回了兩名三江商行的掌櫃,他們本來被派往寧夏那邊辦差,卻拿着銀子私自逃走,準備找個地方快活一輩子,不過很快就被錦衣衛抓到。

三江系統的上層覺得這是老人骨幹,不如讓他們交回銀兩,帶罪辦差,王通的批示很簡單:

“抄家殺頭!

第463章 何人所爲第694章 京師嚴打之政第737章 臨戰行軍法 王通不聽勸第89章 早佈局 晚見人第1009章 我能記住的第46章 小事見真章第582章 恩威只爲此乎第259章 進一步退一步第846章 吳縣運河邊第186章 治安司終相見第533章 未必不知 清白百姓第560章 治安嚴厲 鎮海下水第1015章 本來要成爲汗王第1012章 困獸第904章 聰明 定盟第491章 雄心壯志第941章 寧夏鎮第464章 千金之子 何必垂堂第180章 天子撒潑 首輔直言第945章 以彼之道 還施彼身第946章 打羣架第258章 虎狼入城第27章 小揭盅第262章 時候未到第186章 治安司終相見第184章 肥缺乎高升乎第850章 燒了乾淨第378章 直言相勸負荊請罪第1080章 細述敗因第787章 或爲親情或爲權謀第368章 挑錯總是很容易第728章 炒家該殺第217章 遲來的年禮第492章 意料之外合乎情理第89章 早佈局 晚見人第376章 天子未必是天下之主第978章 萬事俱備 大軍開拔第600章 曉以利害第446章 成敗自知 千頭萬緒第181章 天子無奈遠小人第110章 內閣朝會第371章 分而不破納悶怪人第736章 圍殺 特別白第223章 操練偶遇第187章 無不散 未必離第408章 以津爲鑑第54章 過年了第263章 御書房金花銀第541章 人危漸亂 似人非人第485章 番人議明軍第378章 直言相勸負荊請罪第110章 內閣朝會第965章 袖手旁觀第450章 斷人財路爲大仇第940章 絕不放過不變不行第1134章 傳教士的筆記第159章 老將講武 童言無忌第1037章 國公府前第23章 跛腳的小胖子第1039章 潤物細無聲第220章 務虛的大年三十第9章 不後悔第596章 屋外風雨屋內急第224章 打 放手打第405章 永站此邊 好久不見第1014章 破賊終擒王第974章 誰說蠻夷不知兵第518章 值得不見第656章 炫技求晉身第395章 合則兩利 魯官通賊第23章 跛腳的小胖子第1042章 海上第236章 去蕪存菁 快刀剜瘡第516章 三路齊至大勝在即第1094章 定策 戰起第556章 內外有隙 且等不急第810章 一比就知道了第322章 無好處一席談第1030章 大明南北事第1013章 兜住第665章 衆笑王通 恩威並施第332章 此消彼長真乃賢王第756章 火炮 投石機第474章 關門容易後續繁第689章 又有新秀來第689章 又有新秀來第1034章 萬曆十七年初第135章 武夫總有殺人時第99章 不回頭第800章 痛陳利害第264章 申時行楊思塵第1087章 御書房慈寧宮第848章 你是誰啊第544章 京師大案 易查難辦第392章 積沙成塔扶危救難第1058章 張誠第515章 死傷重見勝仍死攻第75章 大翻盤第1076章 各有算計第594章 海河大道富貴齊得
第463章 何人所爲第694章 京師嚴打之政第737章 臨戰行軍法 王通不聽勸第89章 早佈局 晚見人第1009章 我能記住的第46章 小事見真章第582章 恩威只爲此乎第259章 進一步退一步第846章 吳縣運河邊第186章 治安司終相見第533章 未必不知 清白百姓第560章 治安嚴厲 鎮海下水第1015章 本來要成爲汗王第1012章 困獸第904章 聰明 定盟第491章 雄心壯志第941章 寧夏鎮第464章 千金之子 何必垂堂第180章 天子撒潑 首輔直言第945章 以彼之道 還施彼身第946章 打羣架第258章 虎狼入城第27章 小揭盅第262章 時候未到第186章 治安司終相見第184章 肥缺乎高升乎第850章 燒了乾淨第378章 直言相勸負荊請罪第1080章 細述敗因第787章 或爲親情或爲權謀第368章 挑錯總是很容易第728章 炒家該殺第217章 遲來的年禮第492章 意料之外合乎情理第89章 早佈局 晚見人第376章 天子未必是天下之主第978章 萬事俱備 大軍開拔第600章 曉以利害第446章 成敗自知 千頭萬緒第181章 天子無奈遠小人第110章 內閣朝會第371章 分而不破納悶怪人第736章 圍殺 特別白第223章 操練偶遇第187章 無不散 未必離第408章 以津爲鑑第54章 過年了第263章 御書房金花銀第541章 人危漸亂 似人非人第485章 番人議明軍第378章 直言相勸負荊請罪第110章 內閣朝會第965章 袖手旁觀第450章 斷人財路爲大仇第940章 絕不放過不變不行第1134章 傳教士的筆記第159章 老將講武 童言無忌第1037章 國公府前第23章 跛腳的小胖子第1039章 潤物細無聲第220章 務虛的大年三十第9章 不後悔第596章 屋外風雨屋內急第224章 打 放手打第405章 永站此邊 好久不見第1014章 破賊終擒王第974章 誰說蠻夷不知兵第518章 值得不見第656章 炫技求晉身第395章 合則兩利 魯官通賊第23章 跛腳的小胖子第1042章 海上第236章 去蕪存菁 快刀剜瘡第516章 三路齊至大勝在即第1094章 定策 戰起第556章 內外有隙 且等不急第810章 一比就知道了第322章 無好處一席談第1030章 大明南北事第1013章 兜住第665章 衆笑王通 恩威並施第332章 此消彼長真乃賢王第756章 火炮 投石機第474章 關門容易後續繁第689章 又有新秀來第689章 又有新秀來第1034章 萬曆十七年初第135章 武夫總有殺人時第99章 不回頭第800章 痛陳利害第264章 申時行楊思塵第1087章 御書房慈寧宮第848章 你是誰啊第544章 京師大案 易查難辦第392章 積沙成塔扶危救難第1058章 張誠第515章 死傷重見勝仍死攻第75章 大翻盤第1076章 各有算計第594章 海河大道富貴齊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