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碗 來個明升暗降

趙佶在前,高俅在後,帶着幾個隨從向場中走來。王鈺沒想到皇上竟然會親自來視察訓練,恰好又被他看到這一幕,不知道會不會怪罪自己?

“小弟……臣王鈺,拜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這些君臣之間的禮儀,童貫童大人是一再教過的,是以王鈺現在也不似先前那般什麼也不懂了。那些國隊隊員們一見,紛紛跪倒一片,口稱萬歲。幾名禁軍士兵也放開了柳三腳,只是他剛捱了幾十棍子,只能撅着屁股在那兒直哼哼。

“起來吧,王小寶,這是怎麼回事?”趙佶徑直到椅子上坐了下來,隨口問道。

王鈺起身,望了高俅一眼,拱手回答道:“回聖上,今日是國隊集訓第一天。這傢伙故意挑起內訌,百般刁難臣,所以,臣不得不給他一點顏色看看。”

趙佶一聽這話,看了趴在地上的柳三腳一眼,皺眉問道:“果有此事?王小寶乃是朝廷命官,又兼國隊總教頭。你好大的膽子,竟敢故意挑起內訌!”

那柳三腳暗呼完蛋,沒想到收了高太尉些錢,本以爲王鈺年少,應該很好對付。卻沒想到是個狠角色,現在是有命弄錢沒命花。於是磕頭如搗蒜,連連說道:“陛下饒命!陛下饒命!草民不是有心衝撞王大人!”

高俅在一旁也是如芒刺在背,不時打量皇上的神色。見趙佶似乎動了真怒,心裡十分焦急。沒想到那猢猻竟然事情託給這樣一個蠢才,才集訓第一天就讓王鈺這小子收拾成這樣。看來此人留不得!

一念至此,高俅上前進言道:“陛下,此人竟敢衝撞總教頭,如此惡劣,怎能同心同德?還談何破遼?臣以爲,此人必須嚴辦,臣請陛下,將此人交於我殿帥府處置。”

王鈺在旁聽得眉頭緊鎖,就算這柳三腳衝撞了自己,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罪過,屬於人民內部矛盾,內部解決即可。這高太尉爲什麼急着要把柳三腳弄到他手裡?莫不是想殺人滅口?他的所作所爲,是你高俅指使的?

反而倒是那柳三腳,聽高俅這麼一說,以爲高俅是在保護他。因自己的行爲,都是照太尉的意思辦,太尉怕自己落在王鈺手裡,早晚會吐出實情。

那邊趙佶尚未答話,王鈺又急着上前進言道:“聖上,這種小事情,怎麼敢麻煩高太尉?再說我已經處罰過他了,況且,這柳三腳雖然衝撞了我,可他技術過硬,又有大賽經驗,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臣建議,升柳三腳爲,大宋國隊副教頭,做臣的副手,與臣一起指導國隊訓練。”

高俅聞言,百思不得其解,王小寶這一手是用何意?

“難得,難得小寶年紀輕輕,便有如此胸襟。朕嘗言,做臣工的,都是朕的左膀右臂,要胸懷天下,克己奉公。小寶不過區區八品承事郎,都能懂得這個道理。高愛卿,你們兩人以後要多加親近纔是啊。”趙佶被王鈺一席話說得龍顏大悅,以爲王鈺胸襟寬廣,氣度不凡。

高俅嘴上雖然連聲答應,心裡卻恨得牙癢。以前真是小看這潑皮了,玩這一手明升暗降,把柳三腳排除在國隊之外,不能再參加宋遼之戰。還在聖上面前討了便宜,惹得龍顏大悅,這小子不簡單,必須得除掉他,要不然,我兒豈不是白白成爲廢人?

“呃,時日尚早,高愛卿,你也是內行,就指點這些國腳們一二。朕與王小寶商議一下戰略戰術問題。”趙佶揮了揮手,把王鈺叫到一旁。高俅無奈,只得裝模作樣,與國腳們切磋起來。

行至場邊角落,趙佶方纔停下,轉身對王鈺小聲說道:“小寶,朕最近國事繁忙,不便到你堂姐那裡去,你把此物帶給她。”說完,從袖中掏出一物,遞與王鈺。那似乎是一副畫卷,王鈺知道,這位風流皇帝治國不怎麼樣,卻堪稱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不論詩詞韻律,丹青書法,都造詣非凡。好像書法界還把這位皇帝的一種書法命名爲什麼“受精體”。

“陛下放心,臣一定送到。”王鈺收好畫卷,小聲說道。

“好,你年紀輕輕,本事倒不小,好好辦差吧。”趙佶拍了拍他肩膀,轉身離去了。

王鈺玩了一手明升暗降,把柳三腳排除在國隊之外,那廝似乎也是個明白人,第二日便稱病告假,王鈺還假惺惺的慰問了一番,方纔準了他的假,讓他回家歇息。轉身就重新挑選了一位隊員,補上柳三腳的空缺。自此,整個國隊一心一意,按照王鈺的戰法演練開來。

王鈺排出“二一二”的陣形,攻守兼備,又從童樞密那裡討了一道手札,命軍器監趕製護具。有了這道手札,軍器監的大小頭頭們自然不敢怠慢,連夜趕工。用上好的象皮製作護甲等物,內襯細棉,以減輕衝擊。護具做好,王鈺卻不滿意,又讓軍器監用最好的鑌鐵打造護腿,放置於護膝之內。諸事準備完畢,王鈺的國隊,也演練得如火如荼,朝廷非常重視此事,趙佶三天兩頭會派親信大臣過問訓練事宜。

甚至連那位名震京城的出雲郡主,也幾次三番跑到齊雲社來。名義上雖說是視察,卻纏着王鈺教他蹴鞠。王鈺沒想到這位出雲郡主竟然也是足球愛好者,欣然同意。一來二往,與這位郡主混得熟了,趙出雲也不似先前那般給王鈺臉色看。

這一日,訓練結束,衆人都十分疲憊。王鈺見狀,宣佈了一項重大決定。明日放假一天,今天晚上,集體到飄香閣尋歡,由本大人買單。這決定一下,整個大宋國隊歡聲雷動,都說王教頭體恤下屬,是歷任國隊教頭中,最通情理之人。

王鈺卻沒有料到,他這項體恤下屬,收買人心之舉,差點給他帶來禍事。

第七十七碗 招安梁山泊第兩百三十五碗 鐵腕鎮壓第兩百六十二碗 王鈺嚴令 往死裡打第一百九十五碗 趙頡繼任攝政王第兩百零六碗 血洗平川關第一百八十三碗 師從趙匡胤第兩百二十五碗 “忠心耿耿”的大宋屬國——蒙古第兩百五十一碗 狂風呼嘯 黃沙漫天 宋金兩軍 決戰大漠第三百一十七碗 天策上將 總統全國軍隊第120碗 亮劍行動開始了第一百九十五碗 趙頡繼任攝政王第117碗 金兵南下岳飛:漢旗指處 望風逃遁 北滅女真 西平党項第一百八十五碗 有驚無險第兩百九十八碗 太子人選 當立何人第三百二十一碗 鬥智鬥勇 薑還是老的辣第兩百一十二碗 兀朮識破第一百一十一碗 變法圖強第七十六碗 你勾我姐我搭你妹第四十六碗 連升三級官職第兩百二十五碗 “忠心耿耿”的大宋屬國——蒙古第八十九碗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四十九碗 又惹牢獄之災第136碗 醒掌天下權第140碗 大開殺戒第兩百三十一碗 喬銳告發 禍起蕭牆第七十一碗 傳授官場之道第兩百七十五碗 輿論大戰 利劍出鞘第一百八十二碗 將星閃耀第一百九十六碗 王鈺要離京?第兩百一十八碗 國殤—古來征戰幾人還第三百零三碗 恭王神射 震憾西京第一百一十碗 趙佶退位第122碗 政治獻金第兩百四十六碗 林沖屠殺十萬降卒第二百八十四碗 提前到來的蒙古大決戰第一百四十三碗 王鈺來歷之謎第兩百九十四碗 軍隊人事變動 大燕“軍校”創立第一百四十八碗 千鈞一髮第三百零九碗 王軾權知吏部事 朱武醉酒授機宜第九十三碗 孤軍奮戰第九十三碗 孤軍奮戰第六十六碗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三百二十一碗 鬥智鬥勇 薑還是老的辣第132碗 大軍南下第一百零七碗 造反?回京?第五十八碗 一代梟雄耶律大石第兩百六十二碗 王鈺嚴令 往死裡打第三十八碗 來個明升暗降第兩百八十九碗 林沖親作誘餌 引蛇出洞第六十八碗 談判結束 大功告成第136碗 醒掌天下權第一百零九碗 一聲驚雷震天地第一百零三碗 遼國滅亡第三百零八碗 蒙古朝聖表忠心 大燕威王初涉政第六十碗 脣槍舌劍爲國爭第兩百六十碗 大宋第一位省級行政長官第兩百二十七碗 汴京城皇陵崩塌第122碗 政治獻金第一百零四碗 國之將亡 必出妖孽第三十四碗 夜遇刀疤殺手第三百零一碗 王軾臨危受命第五十一碗 暗潮涌動之下第一百七十七碗 蒙古騎兵第兩百七十六碗 王鈺表態 善待趙家第六十八碗 談判結束 大功告成本書內容簡介第六十三碗 巾幗不讓鬚眉第兩百七十九碗 禪讓皇位第兩百一十三碗 灤河大捷第六十九碗 兩情若是長久時第兩百四十九碗 西北大漠 遼軍忽現第二十九碗 誓要揚我國威第一百零七碗 造反?回京?第二十三碗 王老爺高中了第兩百七十二碗 趙頡紅眼 棄卒保帥第四十碗 王小寶的兵器第132碗 大軍南下第兩百三十六碗 新春賀歲之北伐開始!第兩百三十五碗 鐵腕鎮壓第十六碗 詭異的小童童第一百四十一碗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三百一十碗 政事堂慷慨陳詞 攻吐蕃誓保國土第六十七碗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五十六碗 大宋第一功臣第三百零九碗 王軾權知吏部事 朱武醉酒授機宜第兩百四十一碗 宋代馬謖第三百一十一碗 阻裁軍力挽狂瀾 比武藝邂逅嬌娘第兩百四十四碗 劍拔弩張 千均一發第一百六十六碗 苦等十二年 盼回“負心郎”第一百五十七碗 巾幗不讓鬚眉——梁紅玉第一百九十六碗 王鈺要離京?第兩百一十三碗 灤河大捷第兩百零三碗 五千漢軍迴歸大宋第一百七十二碗 我的野蠻老婆第126碗(上) 趙桓偷出皇宮第一百七十四碗 中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對外用兵第九十五碗 南府軍威武第兩百八十一碗 王鈺稱帝第兩百五十四碗 女真人最後的一戰
第七十七碗 招安梁山泊第兩百三十五碗 鐵腕鎮壓第兩百六十二碗 王鈺嚴令 往死裡打第一百九十五碗 趙頡繼任攝政王第兩百零六碗 血洗平川關第一百八十三碗 師從趙匡胤第兩百二十五碗 “忠心耿耿”的大宋屬國——蒙古第兩百五十一碗 狂風呼嘯 黃沙漫天 宋金兩軍 決戰大漠第三百一十七碗 天策上將 總統全國軍隊第120碗 亮劍行動開始了第一百九十五碗 趙頡繼任攝政王第117碗 金兵南下岳飛:漢旗指處 望風逃遁 北滅女真 西平党項第一百八十五碗 有驚無險第兩百九十八碗 太子人選 當立何人第三百二十一碗 鬥智鬥勇 薑還是老的辣第兩百一十二碗 兀朮識破第一百一十一碗 變法圖強第七十六碗 你勾我姐我搭你妹第四十六碗 連升三級官職第兩百二十五碗 “忠心耿耿”的大宋屬國——蒙古第八十九碗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四十九碗 又惹牢獄之災第136碗 醒掌天下權第140碗 大開殺戒第兩百三十一碗 喬銳告發 禍起蕭牆第七十一碗 傳授官場之道第兩百七十五碗 輿論大戰 利劍出鞘第一百八十二碗 將星閃耀第一百九十六碗 王鈺要離京?第兩百一十八碗 國殤—古來征戰幾人還第三百零三碗 恭王神射 震憾西京第一百一十碗 趙佶退位第122碗 政治獻金第兩百四十六碗 林沖屠殺十萬降卒第二百八十四碗 提前到來的蒙古大決戰第一百四十三碗 王鈺來歷之謎第兩百九十四碗 軍隊人事變動 大燕“軍校”創立第一百四十八碗 千鈞一髮第三百零九碗 王軾權知吏部事 朱武醉酒授機宜第九十三碗 孤軍奮戰第九十三碗 孤軍奮戰第六十六碗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三百二十一碗 鬥智鬥勇 薑還是老的辣第132碗 大軍南下第一百零七碗 造反?回京?第五十八碗 一代梟雄耶律大石第兩百六十二碗 王鈺嚴令 往死裡打第三十八碗 來個明升暗降第兩百八十九碗 林沖親作誘餌 引蛇出洞第六十八碗 談判結束 大功告成第136碗 醒掌天下權第一百零九碗 一聲驚雷震天地第一百零三碗 遼國滅亡第三百零八碗 蒙古朝聖表忠心 大燕威王初涉政第六十碗 脣槍舌劍爲國爭第兩百六十碗 大宋第一位省級行政長官第兩百二十七碗 汴京城皇陵崩塌第122碗 政治獻金第一百零四碗 國之將亡 必出妖孽第三十四碗 夜遇刀疤殺手第三百零一碗 王軾臨危受命第五十一碗 暗潮涌動之下第一百七十七碗 蒙古騎兵第兩百七十六碗 王鈺表態 善待趙家第六十八碗 談判結束 大功告成本書內容簡介第六十三碗 巾幗不讓鬚眉第兩百七十九碗 禪讓皇位第兩百一十三碗 灤河大捷第六十九碗 兩情若是長久時第兩百四十九碗 西北大漠 遼軍忽現第二十九碗 誓要揚我國威第一百零七碗 造反?回京?第二十三碗 王老爺高中了第兩百七十二碗 趙頡紅眼 棄卒保帥第四十碗 王小寶的兵器第132碗 大軍南下第兩百三十六碗 新春賀歲之北伐開始!第兩百三十五碗 鐵腕鎮壓第十六碗 詭異的小童童第一百四十一碗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三百一十碗 政事堂慷慨陳詞 攻吐蕃誓保國土第六十七碗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五十六碗 大宋第一功臣第三百零九碗 王軾權知吏部事 朱武醉酒授機宜第兩百四十一碗 宋代馬謖第三百一十一碗 阻裁軍力挽狂瀾 比武藝邂逅嬌娘第兩百四十四碗 劍拔弩張 千均一發第一百六十六碗 苦等十二年 盼回“負心郎”第一百五十七碗 巾幗不讓鬚眉——梁紅玉第一百九十六碗 王鈺要離京?第兩百一十三碗 灤河大捷第兩百零三碗 五千漢軍迴歸大宋第一百七十二碗 我的野蠻老婆第126碗(上) 趙桓偷出皇宮第一百七十四碗 中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對外用兵第九十五碗 南府軍威武第兩百八十一碗 王鈺稱帝第兩百五十四碗 女真人最後的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