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碗 談判結束 大功告成

“多謝種大人,救命之恩,下官沒齒難忘……”王鈺說着說着,就回過頭去看戰場那邊。种師中就帶了這麼點人來,萬一被遼軍打敗怎麼辦?

种師中很明顯看出來王鈺的擔憂了,微笑道:“王大人不必擔心,本將帶來的人馬都是精銳之師,估計我們再說會兒話,那邊就結束了。”如此自信!王鈺雖然有些懷疑,可聽到他這句話,心裡也稍稍安定了些。

“王大人,本將有句話想問,但又礙於制度,不便多言。只是……嗨,戍邊幾十年,無時無刻不在盼望光復故土,日前聽到傳言。說是王大人您提議與遼廷和談,要贖回幽雲十六州,不知道,事情談得怎麼樣了?”种師中欲言又止,最後還是說了出來。王鈺倒是能夠理解他的心情。這些武將都是精忠報國的人,租借幽雲十六州這麼大的事情,他自然十分關心。當下便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了他,种師中聽聞遼帝已經同意租借,具體條件已經開始談判,不由得喜上眉梢。

“好!太好了!大人雖爲文臣,但有勇有謀,爲國家出生入死,請受種某一拜!”說罷,一掀衣襬就要拜下去。若是別人也就算了,可這位將軍是一代名將,王鈺哪敢在他面前裝大。所以一把扶住,連聲說道:“種大人太客氣了,下官承受不起!”

种師中拉着王鈺的手,激動得眉飛色舞:“大人,你恐怕不知道,若得幽雲,我大宋百年來的頹勢必將成爲歷史!等談判成功,王大人回到京師,聖上必定重重有賞,到時加官進爵,名垂青史……”

王鈺卻沒有他這種興奮勁兒,不要說什麼加官進爵,現在最重要的是保住命再說吧。嘴裡隨口應承了幾句,仍舊不時的回頭張望。

就在此時,先前立於王鈺身旁的大鬍子提着滿是鮮血,已經卷口的大砍刀衝了進來,對兩位大人一揖,粗聲粗氣的說道:“大人,遼軍已經死傷過半,我等本想一鼓而殲,但斥候回報,三裡之外有大批遼兵趕來,不知是否敵人援兵!”

种師中略一沉吟,向王鈺問道:“王大人,會不會是耶律大石的援兵到了?”

王鈺一想,極有可能,鎮南王全力追趕自己,不大可能再派人回遼京調兵。再說這場兵變,遼帝肯定已經知曉,他鎮南王縱有通天的本事,也絕不可能再從遼京調來一兵一卒。必是耶律大石援兵趕到。

“好,既如此,本將先帶人馬撤離,以免去不必要的麻煩。王大人,你多保重,日後有機會到真定府來,還望在軍營中來看看老夫。”种師中一拱手說道,王鈺點了點頭,兩人互道珍重。不遠處,陣陣馬蹄之聲傳來,援兵已經到了。

濃霧已經漸漸散去,种師中帶來的人馬消失在密林之中。王鈺記掛耶律南仙傷勢,轉身奔了回去。只見耶律南仙正席地而坐,氣色已經好了許多。

“放下兵器!放下兵器!”果然不出王鈺所料,耶律大石帶着大軍趕來救援。鎮南王的殘部此時已經被繳了械。

耶律大石騎着一匹黑馬,走到鎮南王面前,盯了他一眼,仍舊是那不急不徐的口吻:“皇上有旨,鎮南王擁兵自重,意圖謀反。現削去王爵,廢爲庶人,着耶律大石立即拘押,帶回京城發落。所有參與兵變的士卒,敢膽反抗者,格殺勿論!”

鎮南王慘笑一聲,扔掉手中雙鐗:“罷了,天要亡我大遼,豈是人力可以抗拒的。只是連累了我這些兵啊,本王,對不住你們……”

“王大人!”一聲驚呼,軍陣中奔出韓毅來,連滾帶爬從馬上跳下來,跑到王鈺跟前。

“哈哈!韓將軍,你沒事吧?”王鈺又驚又喜,本以爲韓毅步行脫逃,肯定凶多吉少。老天有眼啊,韓毅沒事。

“下官向西南方向逃出,沒多久便被對方追上,仗着一身本事與敵周旋,幸好耶律大人的援軍來得快,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劫後餘生,兩人都是感慨萬千。

耶律大石在馬上衝王鈺施了一禮,晃眼望見自己的女兒耶律南仙,倒是問也沒有問一句,下令部屬牽過馬來給兩位宋使,便收兵回京。

這場兵變,驚動了宋遼兩國,遼帝大爲震怒。鎮南王被押解進京後,以謀逆罪處以滿門抄斬之刑,參與此次兵變的將士也全部被處死,受牽連者到千人之衆。一時,遼都內人心惶惶,文武百官人人自危,先前反對遷都的聲音,從此便告消失了。而遼帝耶律延禧經此一變,遷都之心更爲迫切。

宋遼兩國之間的談判,也因爲這場兵變暫時中止達一月之久。一個月後,和談重開,兩國使節你來我往,爭執不下。兩國使節費盡脣舌,據理力爭,最後終於達成了共識。

大宋政和八年,這是一個註定要被載入史冊的日子。經宋使王鈺與遼使耶律大石談判後,兩人代表各自的國家締結條約。大宋租借幽雲十六州,期限爲十年,每年租金六百萬貫,十年共計六千萬貫,分三次付清。第一筆款項,需於締結條約之後三月內交付。大宋在幽雲各州所駐兵馬,不得超過六萬,並不得舉辦團練等帶有軍事性質的地方武裝。大遼一切軍隊,機構,及相關人員,三月之內撤出幽雲十六州。

幽雲十六州,在離開中原王朝百年之後,又回到了大宋的版圖之上。談判結束之後,王鈺立即上奏朝廷報喜。消息傳到汴京,皇帝趙佶佈告四海,大赦天下,大宋舉國沸騰,百姓奔走呼告,而這一切,都是因爲一個號稱二十歲的小夥子,王鈺。

第125碗 柴進堂打進汴京第一百八十一碗 古今罕見第一百碗 保衛幽雲第七十五碗 王鈺“神勇”破賊寇第兩百九十四碗 軍隊人事變動 大燕“軍校”創立第一六十五碗第123碗(下)巾幗不讓鬚眉!耶律南仙威武!第兩百零七碗 林沖回師救援第十七碗 驚聞林沖有難第三百零四碗 王鈺病危 羣魔亂舞第118碗 王鈺開始亮劍了第七十一碗 傳授官場之道第一百零二章 清除異己第兩百一十三碗 灤河大捷第一百九十三碗 趙廣拼死上金殿第129碗 柴進堂泄露天機第四十二碗 遼人激起民憤第兩百八十二碗 先打越南?第五十一碗 暗潮涌動之下第兩百三十二碗 王鈺的苦心第八十二碗 飄香閣裡肉飄香第一百九十三碗 趙廣拼死上金殿第五碗 初見趙大嫖客第七十碗 所謂“皇恩浩蕩”第十碗 王氏歪理邪說第兩百七十章 開始倒趙第兩百二十七碗 宋蒙兩軍衝突第113碗 朋黨之爭第四十五碗 大宋英雄王鈺第四十六碗 連升三級官職第兩百七十七碗 政治風暴 席捲朝廷第兩百零五碗 保護攝政王第二十七碗 鼓動如簧之舌第八十六碗 朝廷風雲突變第兩百零二碗 劍拔弩張第一六十五碗第四十四碗 最野蠻的比賽第132碗 大軍南下第二百八十五碗 吳用病逝 王鈺哀悼 鐵騎出徵 直撲草原第二十七碗 鼓動如簧之舌第兩百五十九碗 契丹人翻臉搶城第一百八十五碗 有驚無險第一百五十一碗 趙桓暴斃第兩百七十九碗 禪讓皇位第128碗 八賢王領軍來歸第六十一碗 刀光劍影照亮前程第一百六十八碗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兩百二十一碗 岳飛追擊金帝第兩百二十七碗 宋蒙兩軍衝突第123碗(上) 趙佶駕崩 王鈺涉險第一百八十四碗 飛鳥未盡,良弓已藏?第兩百九十二碗 兩面夾擊 敵酋被俘第一百五十五碗 傳說中的蒙古第兩百一十碗手機戰第116碗 “大宋水師”起航第三百一十二碗 皇帝大婚受囑託 林府赴宴生情愫第八十四碗 史上最年輕兵部尚書第五十五碗 驚聞遼國遷都第三百零六碗 王戰登基 鐵木真現身第一百五十碗 稱臣 納貢 裁軍 遣太子爲質第123碗(上) 趙佶駕崩 王鈺涉險第二十九碗 誓要揚我國威第七十八碗 一笑傾城第六十四碗 患難相扶持第三百一十一碗 阻裁軍力挽狂瀾 比武藝邂逅嬌娘第三十七碗 吃五十殺威棒第一百零四碗 國之將亡 必出妖孽第一百四十四碗 排兵佈陣 瞞天過海第一百六十碗 踏平南方 直逼越南第139碗 天字第一號大貪官第七十七碗 招安梁山泊第兩百零二碗 劍拔弩張第一百零三碗 遼國滅亡第115碗 洞房花燭夜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128碗 八賢王領軍來歸第九十一碗 兵臨城下第五十七碗 三分天下有其一第114碗 皇帝賜婚第兩百四十四碗 劍拔弩張 千均一發第兩百二十三碗 寧願戰死第九碗 淫蕩的高衙內第兩百零五碗 保護攝政王第七十二碗 梁山賊寇進京第138碗 秀才遇到兵第二十三碗 王老爺高中了第兩百四十六碗 林沖屠殺十萬降卒第四十四碗 最野蠻的比賽第一百六十三碗 血戰居庸關第三百零一碗 王軾臨危受命第三十六碗 受封爲承事郎第兩百六十一碗 蒙古兩路攻宋第兩百七十六碗 王鈺表態 善待趙家第三碗 李師師的澡盆第七十七碗 招安梁山泊第十六碗 詭異的小童童第三十九碗 被逼立軍令狀第一百五十三碗 丞相,你作朕的父皇好不好?第兩百九十六碗 十五年後第一百九十九碗 暗潮下的危機
第125碗 柴進堂打進汴京第一百八十一碗 古今罕見第一百碗 保衛幽雲第七十五碗 王鈺“神勇”破賊寇第兩百九十四碗 軍隊人事變動 大燕“軍校”創立第一六十五碗第123碗(下)巾幗不讓鬚眉!耶律南仙威武!第兩百零七碗 林沖回師救援第十七碗 驚聞林沖有難第三百零四碗 王鈺病危 羣魔亂舞第118碗 王鈺開始亮劍了第七十一碗 傳授官場之道第一百零二章 清除異己第兩百一十三碗 灤河大捷第一百九十三碗 趙廣拼死上金殿第129碗 柴進堂泄露天機第四十二碗 遼人激起民憤第兩百八十二碗 先打越南?第五十一碗 暗潮涌動之下第兩百三十二碗 王鈺的苦心第八十二碗 飄香閣裡肉飄香第一百九十三碗 趙廣拼死上金殿第五碗 初見趙大嫖客第七十碗 所謂“皇恩浩蕩”第十碗 王氏歪理邪說第兩百七十章 開始倒趙第兩百二十七碗 宋蒙兩軍衝突第113碗 朋黨之爭第四十五碗 大宋英雄王鈺第四十六碗 連升三級官職第兩百七十七碗 政治風暴 席捲朝廷第兩百零五碗 保護攝政王第二十七碗 鼓動如簧之舌第八十六碗 朝廷風雲突變第兩百零二碗 劍拔弩張第一六十五碗第四十四碗 最野蠻的比賽第132碗 大軍南下第二百八十五碗 吳用病逝 王鈺哀悼 鐵騎出徵 直撲草原第二十七碗 鼓動如簧之舌第兩百五十九碗 契丹人翻臉搶城第一百八十五碗 有驚無險第一百五十一碗 趙桓暴斃第兩百七十九碗 禪讓皇位第128碗 八賢王領軍來歸第六十一碗 刀光劍影照亮前程第一百六十八碗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兩百二十一碗 岳飛追擊金帝第兩百二十七碗 宋蒙兩軍衝突第123碗(上) 趙佶駕崩 王鈺涉險第一百八十四碗 飛鳥未盡,良弓已藏?第兩百九十二碗 兩面夾擊 敵酋被俘第一百五十五碗 傳說中的蒙古第兩百一十碗手機戰第116碗 “大宋水師”起航第三百一十二碗 皇帝大婚受囑託 林府赴宴生情愫第八十四碗 史上最年輕兵部尚書第五十五碗 驚聞遼國遷都第三百零六碗 王戰登基 鐵木真現身第一百五十碗 稱臣 納貢 裁軍 遣太子爲質第123碗(上) 趙佶駕崩 王鈺涉險第二十九碗 誓要揚我國威第七十八碗 一笑傾城第六十四碗 患難相扶持第三百一十一碗 阻裁軍力挽狂瀾 比武藝邂逅嬌娘第三十七碗 吃五十殺威棒第一百零四碗 國之將亡 必出妖孽第一百四十四碗 排兵佈陣 瞞天過海第一百六十碗 踏平南方 直逼越南第139碗 天字第一號大貪官第七十七碗 招安梁山泊第兩百零二碗 劍拔弩張第一百零三碗 遼國滅亡第115碗 洞房花燭夜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128碗 八賢王領軍來歸第九十一碗 兵臨城下第五十七碗 三分天下有其一第114碗 皇帝賜婚第兩百四十四碗 劍拔弩張 千均一發第兩百二十三碗 寧願戰死第九碗 淫蕩的高衙內第兩百零五碗 保護攝政王第七十二碗 梁山賊寇進京第138碗 秀才遇到兵第二十三碗 王老爺高中了第兩百四十六碗 林沖屠殺十萬降卒第四十四碗 最野蠻的比賽第一百六十三碗 血戰居庸關第三百零一碗 王軾臨危受命第三十六碗 受封爲承事郎第兩百六十一碗 蒙古兩路攻宋第兩百七十六碗 王鈺表態 善待趙家第三碗 李師師的澡盆第七十七碗 招安梁山泊第十六碗 詭異的小童童第三十九碗 被逼立軍令狀第一百五十三碗 丞相,你作朕的父皇好不好?第兩百九十六碗 十五年後第一百九十九碗 暗潮下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