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天賜良機

趙構定下攻城的行軍部署之計,又心知方臘軍中猛將如雲,不可硬碰硬,強攻傷亡必定是慘重,唯有智取,思索之際,軍師吳用卻獻上一計。

“元帥,我軍自南下征討方臘,接連不斷數次大戰,死傷不少兄弟。若是強攻必定再增傷亡,我軍兵力比之賊軍要強盛,也不可如此做。”

趙構嘆息道:“我又何嘗不知不可強攻,唯有智取才行。眼下,不知軍師可有破敵良策?”

吳用氣定神閒,娓娓道來:“元帥行軍部署已然做好,就以此作爲,不知元帥以爲如何?”

趙構見吳用賣起關子,道:“軍師就不要賣關子了,有話直說便是!”

吳用笑道:“既然元帥已經部署好作戰兵力以及方向,那北關門乃是杭州城大門,元帥親自前去攻打,勢必那裡的兵力部署也是非同小可。如此一來,元帥可佯攻就好,不必真的進攻,待其他先鋒進攻即可。”

“此話何解?”

“其他先鋒軍進攻各個城門,齊齊進攻必然會引起方臘的警惕,必定會派兵出來迎敵,我軍卻不與之正面交鋒,佯輸詐敗,將敵軍引誘出城,遠離杭州城,那時候只要成功引出來,便可以炮爲號,正式反攻,齊頭並進,只要有一支先鋒軍攻入城中,便可放火爲訊號,那時候賊兵想要回城接應,已經晚了!”

趙構大讚道:“此計甚妙!”

於是,衆將領紛紛點頭答應,依計行事。

與此同時,杭州城內也緊急召開會議,商討對策。宋軍主力軍悉數前來,大軍已然聚集一處,卻不知趙構採取何種措施進攻,憂心忡忡。

方臘沉聲道:“今日宋軍前來進攻,分別攻打四門,打得我軍措手不及,又折了一位虎將,接下來宋軍必然會選擇各個擊破,不得不防!”

“傳朕的旨意,所有將領務必守好城門,決不允許讓宋軍進城半步。”

“遵旨!”

方臘點點頭,吩咐衆人下去後,又出聲道:“太子留下來,朕有事與你商量!”

方天定好奇的回望着自己的父皇,也不知是何事留下自己。但是,方臘的命令也只得遵從了。至於,他們說了些什麼根本就無人知曉,唯有他們父子兩人心中清楚,直到次日宋軍進攻纔出現在衆人的視線中。

次日,趙構率先命令關勝帶領一些軍馬,前去北關門城下叫陣;城上擂起戰鼓,石寶引軍出城,與關勝再次交鋒。只不過,兩人交戰戰不過十個回合,關勝就敗下陣來,慌忙領兵逃走,石寶見關勝不是自己的對手,自信滿滿的率領大軍追擊而去。

關勝見石寶率軍追擊自己,心裡一喜,立即跑的更快了。石寶見關勝夾着尾巴被自己擊敗,更是高興不已,直接點起號炮,以示慶祝,卻不想正中關勝下懷,他知道軍師吳用的計謀成功了,也就守在城外,不再攻擊。

石寶不知情的點起號炮,卻是告訴宋江可以進攻了,也使得大軍接二連三的攻城。

且說副先鋒盧俊義率領大軍攻打候潮門,大軍已然抵達城下,卻看見城門未關,就連吊橋也放下來了,不禁皺起眉頭,沉思道:“爲何城門不關?或是有什麼奸計不成?”

盧俊義狐疑不已,他覺得事情並非那麼簡單,然而劉唐卻站出身來,請命道:“盧先鋒,末將願親身前來,一探究竟!”

盧俊義搖搖頭道:“劉唐兄弟,恐防有詐,不可深入!”

劉唐本來被分到花榮攻打軍艮山門,卻不想燕青欣然前往,趙構也就同意人員調換,將岳飛調至自己的身邊,劉唐跟隨盧俊義身邊攻打潮門,他接着說道:“盧先鋒,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盧俊義見劉唐如此堅定,非去不可,也就同意他獨自前往。於是,劉唐獨自一人乘坐戰馬,提着一口大刀便殺入城中。原來杭州城乃是錢王建都,有三重門:關外一重閘板,中間兩扇鐵葉大門,裡面又是一層排柵門。

雖然劉唐勇猛無敵,率先進入城中,哪能敵得過千軍萬馬,待他走進城去,上面便將閘板放下,直接封死了劉唐的退路。聽到閘門放下的聲音,盧俊義知道劉唐中了奸計,誤入陣營,急忙趕去只看見劉唐獨自一人面對賊軍士兵,親眼目睹他被殺死的過程。

盧俊義見劉唐慘死當場,又無法及時救援,只得命令士兵暫時撤退,守在城外,不得隨意進入城中。與此同時,劉唐戰死的消息也傳至趙構處,黑旋風李逵聽聞後,怒吼道:“這廝該死,暗算俺的兄弟,定要將之殺了!”

趙構哀傷不已,又收斂心神,下令攻打北關門,大軍來到北關門下,擂鼓搖旗搦戰。但是,城牆上再無方臘的身影,只有敵軍將領的身影,不禁有些疑惑:“難道方臘龜縮在杭州城中,不敢出來?”

李逵火急寥寥的來到雜地,舉起雙斧,立在馬前,也是擂鼓搖旗叫陣。此次,他要爲兄弟報仇,直接來到關勝處替換,成爲攻擊石寶的主要將領。關勝叮囑李逵一聲,便率領軍馬去了他處攻城。

只見城上鼓響鑼鳴,石寶騎着一匹瓜黃馬,拿着劈風刀,引兩員首將,出城來迎敵,上首吳值,下首廉明。方臘軍有三員將領出城來,李逵根本就滿不在乎,他可是真正的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大吼一聲愣是一人與他們三人幹上。

石寶等三人見李逵一人殺來,譏笑連連的看着他,認爲他是找死。既然李逵有意尋思,那麼石寶等人豈能不助他一臂之力。於是,他們三人直接對上了李逵。石寶舉起劈風刀朝着李逵攻擊,不想他大意之下看輕了李逵,反倒是被李逵一斧砍斷馬腳,直接摔倒在地。

接着,李逵又將廉明、吳值的戰馬砍斷馬腿,徑直跌倒在地。此時,李逵就像是戰神似的,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將石寶棄之一旁,反倒是一斧子劈向了廉明,躲閃不及,橫屍當場。

石寶、吳值二人見李逵如此威猛,一招便殺死了廉明,着實心驚膽戰,二人想也沒想立即拔腿就跑,慌忙的逃回陣營中,不敢輕易出來。李逵立即追上,剛到城下卻發現有檑木、炮石從城上拋下來,無奈之下只得退避,不敢與之交鋒。

一時間整個戰局變成僵局,宋江攻不進去,方臘軍也攻不出來,兩軍就這麼對峙着。趙構望着厚實的城牆,以及敵軍將士,心裡憂心不已,要是再沒有任何收穫,兄弟們又接着戰死,他這個元帥有着推卸不掉的責任。

恰逢其時,解珍興奮地向趙構報喜,道:“小弟與林沖、魯智深等人前去攻城,一路上走到南門外二十餘里,地名範村,只見江邊泊着一連有數十隻船。林將軍下去問時,原來是富陽縣袁評事解糧船。”

“小弟本想直接把他殺了,不曾想那廝卻說自己是大宋良民,更是被方臘逼迫,唯有聽命行事,要是不遵從便被殺害,爲了保命他才聽從調遣。小弟覺得他也是情有可原便把他放了,沒想到他知恩圖報,告知於小弟一件天大的喜訊。”

趙構急忙問道:“到底是何喜訊?”

“那廝是奉了方天定令旨,行下各縣,要刷洗村坊,着科斂白糧五萬石。老漢爲頭,斂得五千石,先解來交納。只不過,我軍將杭州城圍困住,不敢前去,只能將船隻停靠在此處。”解珍興奮道,“特來稟告元帥,該如何做?”

“此乃天意,果真是喜訊!”吳用聞言興奮道。

趙構疑惑道:“軍師此舉是何意?”

吳用說道:“回稟元帥,我軍要想攻破杭州城,唯有依仗這些糧船。只要假扮艄公、艄婆,隨船進入城中,然後伺機而動,殺他個措手不及。只要進入城中,再打開城門,便可以讓我軍進入其中,以此爲契機破城。”

直到此時,趙構才明白喜從何來,這樣一來還真的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大笑道:“果真是‘喜訊’!”

第243章 逼宮(二)第20章 江湖路,孤膽行第8章 無良父親第155章 大破歙州城第五百九十八章 我忘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佈局啓動第71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一)第534章 秋後算賬第五百五十六章 認祖歸宗第213章 皇上不急,急死太監第78章 武狀元之爭(三)第六百三十五章 太子登基第29章 錯把周侗當賊人第238章 刺殺第67章 重整樞密院第445章 高俅伏法第31章 趙構拜師第104章 初露鋒芒第六百零三章 集體相親第五百六十七章 逃亡漠北第五百九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398章 單挑第521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493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488章 與蛇爲伍第249章 恭兒,投降吧!第32章 達摩秘功第527章 血流成河第180章 刁難第六百二十四章 來歷不凡第339章 舌戰羣臣(二)第219章 線索第108章 師叔?第508章 投名狀第168章 宋徽宗的態度第500章 薪火相承第166章 加官進爵(一)第113章 紛爭再起第六百五十八章 喜得公主第23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五百九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五百五十九章 大戰岐溝關第99章 夜襲青州,宋江兵敗(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出乎意料第282章 計行言聽第524章 損失慘重第339章 舌戰羣臣(二)第436章 微服出宮第六百六十四章 計中計第316章 臭道士,你找死!第六百六十八章 全面反攻第78章 武狀元之爭(三)第96章 兩軍交鋒(四)第402章 槍分五家第192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70章 暗流涌動,各方部署第468章 父債子還第517章 王者之風(二)第343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六百七十六章 金朝滅亡第210章 監察御史第157章 守株待兔第六百四十三章 勤王第153章 攻破烏龍嶺,睦州失陷第415章 賴上不走了第454章 籌劃第242章 逼宮(一)第389章 二人相見第246章 計中計第360章 不辭而別第五百八十六章 有舍纔有得第74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四)第169章 深夜造訪第308章 我怕鬆開了,你便會離去番外篇 第六章 猜測第428章 紅顏禍水(一)第368章 你是主考官?第168章 宋徽宗的態度第156章 御駕親征第105章 吐露身份第299章 母愛如水第68章 趙似的教誨第45章 喜得良緣,贈送良駒第134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五)第108章 師叔?第五百八十九章 四海人家第419章 出水芙蓉(二)第325章 吃出‘禍事’(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兵圍慶州第160章 主帥之戰(一)第341章 趙構被貶第398章 單挑第529章 一鼓作氣第474章 快走第411章 相邀第30章 決心收徒第269章 百密一疏第211章 吃了秤砣鐵了心第56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
第243章 逼宮(二)第20章 江湖路,孤膽行第8章 無良父親第155章 大破歙州城第五百九十八章 我忘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佈局啓動第71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一)第534章 秋後算賬第五百五十六章 認祖歸宗第213章 皇上不急,急死太監第78章 武狀元之爭(三)第六百三十五章 太子登基第29章 錯把周侗當賊人第238章 刺殺第67章 重整樞密院第445章 高俅伏法第31章 趙構拜師第104章 初露鋒芒第六百零三章 集體相親第五百六十七章 逃亡漠北第五百九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398章 單挑第521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493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488章 與蛇爲伍第249章 恭兒,投降吧!第32章 達摩秘功第527章 血流成河第180章 刁難第六百二十四章 來歷不凡第339章 舌戰羣臣(二)第219章 線索第108章 師叔?第508章 投名狀第168章 宋徽宗的態度第500章 薪火相承第166章 加官進爵(一)第113章 紛爭再起第六百五十八章 喜得公主第23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五百九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五百五十九章 大戰岐溝關第99章 夜襲青州,宋江兵敗(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出乎意料第282章 計行言聽第524章 損失慘重第339章 舌戰羣臣(二)第436章 微服出宮第六百六十四章 計中計第316章 臭道士,你找死!第六百六十八章 全面反攻第78章 武狀元之爭(三)第96章 兩軍交鋒(四)第402章 槍分五家第192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70章 暗流涌動,各方部署第468章 父債子還第517章 王者之風(二)第343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六百七十六章 金朝滅亡第210章 監察御史第157章 守株待兔第六百四十三章 勤王第153章 攻破烏龍嶺,睦州失陷第415章 賴上不走了第454章 籌劃第242章 逼宮(一)第389章 二人相見第246章 計中計第360章 不辭而別第五百八十六章 有舍纔有得第74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四)第169章 深夜造訪第308章 我怕鬆開了,你便會離去番外篇 第六章 猜測第428章 紅顏禍水(一)第368章 你是主考官?第168章 宋徽宗的態度第156章 御駕親征第105章 吐露身份第299章 母愛如水第68章 趙似的教誨第45章 喜得良緣,贈送良駒第134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五)第108章 師叔?第五百八十九章 四海人家第419章 出水芙蓉(二)第325章 吃出‘禍事’(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兵圍慶州第160章 主帥之戰(一)第341章 趙構被貶第398章 單挑第529章 一鼓作氣第474章 快走第411章 相邀第30章 決心收徒第269章 百密一疏第211章 吃了秤砣鐵了心第56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