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勤王

宋江、李逵、种師中等人戰死,其他活下來的將領也是身受重傷,他們心裡很是不好過。因爲這次大戰,讓他們失去了兄弟,更是失去了曾經並肩作戰的戰友,所有人心裡都十分難過。

縱然心裡悲傷,他們還要堅守崗位,只因他們是鎮守一方的將領,這是他們的責任,更是他們的義務。抵禦金兵,並不是爲了趙桓,而是爲了天下黎民百姓,也是爲了家鄉的父老鄉親們。

大雪越來越大了,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趙構、高寵、种師道等人拖着傷重的身體,餘下的士兵也都穿戴整齊。因爲他們要送自己的兄弟最後一程,以自己最好的姿態,最莊嚴的軍裝送別。宋江、李逵等人屍首全部擺在一起,已經擺放在樹杈上。

戰場死去的將領無法實行土葬,這次大戰死去的兄弟實在是太多了。因此,趙構將他們全部放在一起實行火葬,然後再帶他們回去;种師中則單獨放一處,要將他的骨灰送到老家。

宋江、盧俊義等人皆沒有後人,故而他們的骨灰全部由趙構操辦。趙構走在前面,高寵、种師道、岳飛等人緊隨其後,所有人全部戰列在一起,就連士兵也都列好陣,只爲最後的送別。

趙構親自點起火把,當火焰升起的那一刻,衆人熱烈盈眶,任由淚水悄然的滑落下來,他們沒有哭出聲來,只是保持站立的姿態,默默地送別那些死去的兄弟們。

金兵在古北口遭受趙構率領的宋軍頑強抵抗,損失慘重,完顏宗翰更是重傷不已,已經無法指揮大軍了。與此同時,完顏宗望也與韓世忠、劉光世等人的部隊發生戰鬥。

最後的結果也是宋軍勝利了,成功的阻擋住金兵南侵的動作。金太宗完顏晟接到戰報後,整個人都愣住了,在羣臣的勸諫下,他只能下令撤軍。因此,大宋邊防暫時沒有任何危機了。

宋軍僅以數萬兵力抵擋住金兵十幾萬大軍,更是重創金兵,這讓金朝元氣大傷。完顏晟縱然想要再次舉兵南侵,也無能爲力。另外,金兵的糧倉也被偷襲燒燬,無法再支持大軍攻打大宋了。

金朝第一次南侵大宋以失敗告終,這件事也很快傳進汴京城。

此時,宋欽宗趙桓卻是坐立不安,冷汗直流,只因趙構大勝的消息傳遍至天下,可他這個皇帝居然不顧前方將士的生死,什麼都不做,這樣的行爲已經讓天下百姓怨聲載道了。

無論是汴京城的百姓,還是其他州郡的百姓對宋欽宗都是破口大罵,那些燕雲之地的百姓更是光明正大的反對,就連讀書人也開始寫書譴責趙桓的罪責,這讓趙桓很是擔心。

趙桓心裡清楚,燕雲之地的危機解除了,那麼趙構必定會回京找他算賬。若是以往,趙構還會顧及兄弟之情。現在這個時刻,趙構已經不管不顧了,這讓趙桓很是惶恐不安。

“國師,現在該怎麼辦?”

“皇上莫要慌張!”國師冷笑一聲,“燕王着實厲害,此等功績怕是大宋以來都未曾有過的。只不過他乃是臣子,皇上乃是天子,您是君他是臣,要是敢有任何不利,那便是以下犯上,更有弒君之意。”

“即便是他戰勝了金兵大軍,只要他敢對皇上有任何的不敬,就以此將他斬殺,那不是更加方便嗎?再說了,有什麼藉口比這個好。若是他敢回京,那我們便可以在宮中設下埋伏,稍有動作便可以將他們一網打盡,那個時候我們便可以以此契機與金朝求和。”

“一切都依照國師所言的去做吧!”

宋欽宗想起數萬大軍面對十幾萬人時的場面,他的心都在顫抖着。現在他已經沒有任何注意了,完全失去了方寸,尤其是趙構凱旋而歸,哪怕是沒有聖旨召見,勢必會回京興師問罪的,這讓他很是恐懼。

趙構能率領數萬大軍抵禦住金兵攻勢,這讓趙桓完全驚呆了。現在他真的有些後悔,當初要是派遣援兵,也不至於被趙構逼得如此地步。如果派遣援兵,趙桓根本就不需要擔心了。

“黃公公,父皇還在那院子裡嗎?”國師走後,趙桓又對身邊的太監低聲說道。

“回皇上,太上皇在呢!”

趙桓點點頭,然後示意黃公公帶路,今日他要面見父皇。因爲這次事件,趙構勢必不會善罷甘休。如今他體會到皇上的樂趣,豈能心甘情願的將皇位拱手於人。

在他看來,只有自己的父皇能挽回這一切。若是趙構不遵從聖旨,私自從前線回京,那麼他就是找自己的。爲了以防萬一,趙桓只能提前做好準備,他真的有些害怕了。

“太上皇口諭,一人做事一人當,吾兒已經是一國之君了,理應有國君姿態!”陪伴在宋徽宗身邊的太監恭敬地說道,“皇上,您還是回去吧!太上皇已經不理朝政了,這是太上皇讓奴才給您捎的話。”

趙桓心有不甘地離開了,他被宋徽宗趙佶拒之門外,根本就不願意見他,那意思也就是這一切都讓他自己去辦。趙桓垂頭喪氣的轉身離去了,他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辦纔好。

其實,國師乃是最擔心的。因爲這件事的幕後元兇是他一手導演的,趙構必定會追究。若是趙構查到任何蛛絲馬跡,也是難逃一死。現在與趙構的仇恨徹底結下了,後面的事情只能提前安排纔好。

因此,國師慈照真人早早的回府。至於趙桓之後的所作所爲,他全然不知。因爲他做夢都沒想到趙構有這樣的本事,萬人之中取敵人首級,這讓他更是驚恐。從這樣的情況來說,趙構的武功根本就不是他能反抗的。若是趙構真的回京了,那麼他真的難逃一死。

於是,國師暗中安排一切,回京的道路上設下埋伏,定然不能讓趙構回京。如果在前方大將沒有聖旨的情況下回京,那便是謀逆之罪,這是一個很好的藉口,這讓他更是肆無忌憚的殺了趙構,哪怕是太上皇會怪罪,也不會有任何的問題。

“王爺,您真的準備回京?”

“嗯,回去,必須要回去!”趙構斬釘截鐵地回道,“這筆血債必須姚永學才能償還,我要爲戰死的兄弟們討一個公道,不然兄弟們都白白枉死了,我絕對不答應!”

衆人沉默了,他們都心知肚明,這一次趙構回去不是那麼簡單地處理問題。以他這樣的態度回京,只怕是又會引起朝廷震盪。雖說他們也不甘心那些人在京城之中呼風喚雨,自己等人卻在生死搏鬥。

但是,趙構真的那樣做了,就會揹負謀逆之罪。另外,趙構身上的殺氣一直沒有收斂,也可以看出他內心深處的恨意。只怕趙構回京後,那真的是一場大屠殺。

吳用皺着眉頭,道:“但是,沒有皇上的聖旨或是口諭,貿然回京,那便是叛亂的罪名。”

“叛亂又如何?他們還能拿我怎麼樣?”趙構殺氣騰騰地說道,“既然他不仁,那就休怪我不義。我在前方大戰,他卻在京城飲酒作樂,枉顧將士的生死,不顧大宋江山社稷,這樣的人留之何用,乾脆一刀殺了!”

“王爺,此事萬萬不可草率行事!”吳用被趙構嚇到了,他急忙說道:“如果真的斬殺了他,只怕大宋將會大亂,王爺得民心也會失去民心,這樣做的結果便是被百姓唾棄,還有誰願意支持王爺呢?”

“這些都不重要,只要爲兄弟們的死討個公道,哪怕是我死了,也在所不惜!”

种師道勸諫道:“王爺,軍師所言甚是啊!若是您真的那樣做了,別說兄弟們戰死也是白死,那個時候金兵來襲,又有誰來抵擋住呢?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兄弟們又爲何死守古北口?”

“種老說的是啊!還請王爺從長計議!”岳飛等人也紛紛勸說。

“難道你們忘了他們的死嗎?”趙構怒吼一聲,“如果不是朝廷不派援兵,我們又怎麼會選擇這樣下下之策。既然不顧將士們的生死,那就讓他親自下去謝罪吧!”

“兄弟們戰死,我心裡也很痛苦!”吳用嘆息一聲,“但是,兄弟們是光榮戰死,是爲了大宋江山,爲了天下黎民百姓而死,他們死的重於泰山。身爲將領戰死沙場在所難免,現在我們要想的是如何穩住局面,如何讓朝廷派兵增援,要是金兵捲土重來,我們根本就無力抵擋了。”

“王爺,我們兄弟跟隨在你的身後,不是爲了功名利祿,而是爲了保家衛國。現在他們死了,也算是達成了自己夙願。如果這個時候王爺不顧一切真的做了謀逆之事,那兄弟們的死又有什麼意義?”

“可我心有不甘啊!”

趙構仰天大喊一聲,他的眼睛滿是血絲,這些日子他的腦海中都是死去的兄弟模樣,還有那些默默無聞的士兵們全部倒在血泊中的畫面,他根本就無心睡眠,滿腦子都是要爲他們討回公道。

原本趙桓是自己的大哥,趙構也不想同室操戈,更不想真的將他殺了。因此,他屢屢退後,也知道趙桓是歷史上宋欽宗,這是歷史不能改變太多。但是,他的退縮居然付出了這樣慘痛的代價,這讓趙構反思自己的行爲了。

如果早知道是這樣的結果,趙構寧願同室操戈,奪得皇位,也不會讓兄弟們白白戰死了。盧俊義、林沖等人都是自己的師兄,林沖更是傳授他武功的第一位師傅,傾囊相授,這些年來林沖也沒有過上好日子,居然就這麼死去了,這讓他無顏面對他們。

“王爺,我有一個建議!”吳用接過話,一字一句的說道:“勤王!”

原本吳用想說的是‘清君側’,只是這個詞是用在反叛大軍的身上,這樣做的話也就宣佈趙構起兵造反,給了朝廷更好誅滅的藉口,故而才用‘勤王’二字,這樣名正言順一點。

“勤王?”衆人面面相覷,他們不明白的看着吳用。

吳用接着說道:“‘勤王’乃是唯一的名正言順的藉口,以皇上身邊有小人、奸佞之人等,都可以用這個理由回京,要不然的話貿然進京便是真的犯上作亂了,只怕王爺還未到京城便被朝廷的大軍俘獲了。”

趙構是明白人,吳用說的話他哪有不懂得道理。如果他回京的話,在沒有聖旨的情況下是犯了死罪。若是以此爲藉口,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回京,而且還可以做自己想做的,因爲他第一個要殺的人便是國師。

若非他從中作梗,也不會是這樣慘痛無比的代價。可以說,趙構對他的恨那真的是恨之入骨,恨不得立即將他殺了。

本站重要通知:請使用本站的免費小說app,無廣告、破防盜版、,會員同步書架,請關注微信公衆號gegegengxin(按住三秒複製)下載免費閱讀器!!

第22章 指點迷津第447章 皇后出面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兒子番外篇 第一章 龍遊天下第338章 舌戰羣臣(一)第137章 身知第29章 錯把周侗當賊人第65章 殺雞儆猴(二)第356章 一言既出,四馬難追第六百六十八章 全面反攻第180章 刁難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京失守,晉王戰死第347章 解惑第64章 殺雞儆猴(一)第六百六十三章 十二道金牌第87章 抵達泰安第286章 明白了何事?第304章 當年往事(一)第441章 東山再起第521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417章 ‘王妃’第541章 反間計第六百四十六章 羊入虎口第139章 武松斷臂第105章 吐露身份第340章 舌戰羣臣(三)第331章 脣槍舌戰第546章 排兵佈陣第六百五十章 傳位詔書第29章 錯把周侗當賊人第2章 三十而終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160章 主帥之戰(一)第五百七十四章 有備無患,雙重保險第415章 賴上不走了第39章 瀝泉神槍(二)第339章 舌戰羣臣(二)第437章 看兒媳婦第90章 初次交鋒(二)第541章 反間計第532章 犒賞三軍第362章 不看僧面看佛面第五百六十七章 逃亡漠北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意失薊州第61章 妙手仁心(一)第358章 趙構VS陳廣第238章 刺殺第406章 談談情說說愛第143章 定計攻城第六百六十六章 斬秦檜第116章 蔡王的沉默第34章 贈送寶馬第538章 首嘗失利第349章 院試第546章 排兵佈陣第17章 林沖是我師傅?第169章 深夜造訪第六百一十二章 洞房花燭夜第306章 愛在心口難開第五百八十四章 我養你第220章 雙管齊下第445章 高俅伏法第114章 驃騎大將軍第5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429章 紅顏禍水(二)第520章 榮辱與共第8章 無良父親第236章 出乎意料第104章 初露鋒芒第530章 直搗黃龍第117章 戰前部署第五百五十九章 大戰岐溝關第543章 過三關第74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四)第81章 一門忠烈,楊家後人第六百三十一章 無風不起浪第456章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74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四)第115章 位高權重,任重道遠第215章 任重而道遠第398章 單挑第250章 父子相見第294章 再傳人證第349章 院試第213章 皇上不急,急死太監第431章 他是好人第311章 皇兄,我要娶她爲妃!第244章 逼宮(三)第262章 替罪羔羊第219章 線索第433章 祭祖、請安第158章 大戰前夕第142章 花和尚VS寶光國師第544章 破釜沉舟第265章 再次入朝第147章 李代桃僵(二)第204章 情報爲王第180章 刁難第221章 朱氏父子第487章 險死還生
第22章 指點迷津第447章 皇后出面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兒子番外篇 第一章 龍遊天下第338章 舌戰羣臣(一)第137章 身知第29章 錯把周侗當賊人第65章 殺雞儆猴(二)第356章 一言既出,四馬難追第六百六十八章 全面反攻第180章 刁難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京失守,晉王戰死第347章 解惑第64章 殺雞儆猴(一)第六百六十三章 十二道金牌第87章 抵達泰安第286章 明白了何事?第304章 當年往事(一)第441章 東山再起第521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417章 ‘王妃’第541章 反間計第六百四十六章 羊入虎口第139章 武松斷臂第105章 吐露身份第340章 舌戰羣臣(三)第331章 脣槍舌戰第546章 排兵佈陣第六百五十章 傳位詔書第29章 錯把周侗當賊人第2章 三十而終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160章 主帥之戰(一)第五百七十四章 有備無患,雙重保險第415章 賴上不走了第39章 瀝泉神槍(二)第339章 舌戰羣臣(二)第437章 看兒媳婦第90章 初次交鋒(二)第541章 反間計第532章 犒賞三軍第362章 不看僧面看佛面第五百六十七章 逃亡漠北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意失薊州第61章 妙手仁心(一)第358章 趙構VS陳廣第238章 刺殺第406章 談談情說說愛第143章 定計攻城第六百六十六章 斬秦檜第116章 蔡王的沉默第34章 贈送寶馬第538章 首嘗失利第349章 院試第546章 排兵佈陣第17章 林沖是我師傅?第169章 深夜造訪第六百一十二章 洞房花燭夜第306章 愛在心口難開第五百八十四章 我養你第220章 雙管齊下第445章 高俅伏法第114章 驃騎大將軍第5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429章 紅顏禍水(二)第520章 榮辱與共第8章 無良父親第236章 出乎意料第104章 初露鋒芒第530章 直搗黃龍第117章 戰前部署第五百五十九章 大戰岐溝關第543章 過三關第74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四)第81章 一門忠烈,楊家後人第六百三十一章 無風不起浪第456章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74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四)第115章 位高權重,任重道遠第215章 任重而道遠第398章 單挑第250章 父子相見第294章 再傳人證第349章 院試第213章 皇上不急,急死太監第431章 他是好人第311章 皇兄,我要娶她爲妃!第244章 逼宮(三)第262章 替罪羔羊第219章 線索第433章 祭祖、請安第158章 大戰前夕第142章 花和尚VS寶光國師第544章 破釜沉舟第265章 再次入朝第147章 李代桃僵(二)第204章 情報爲王第180章 刁難第221章 朱氏父子第487章 險死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