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一)

時光荏苒,轉眼間便到了武舉考試,寒門學子、官吏之子、商賈之子等匯聚一堂,齊聚汴京城。一些未曾進入京城之人,儼然被眼前的繁榮吸引,紅燈綠酒,,好不熱鬧。

九省四郡的考生紛至沓來,衆多考生中有一羣人滿是歡喜,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景象,像是從未見過似的。衆人皆是瞪大眼睛,張大着嘴巴,吃驚道:“不愧是汴京,果然一片繁榮!”

衆人皆是點點頭,那人擡起頭,只見滿臉絡腮鬍子,皮膚黝黑,好似三國時期的張飛,忍不住興奮道:“嶽大哥,我們終於抵達汴京了,接下來我們便去報名,然後參加武舉考試。”

這一行人便是久違露面的岳飛等人,他們在武舉考試那天,準時抵達汴京城參加武舉考試。岳飛點點頭,道:“我們前去報名!”

於是,岳飛一行人來到了報名處,登記註冊後便離開了。他們又找了一間旅店住下,衆人圍坐在一旁,竊竊私語。岳飛像是想起了什麼事,嘆息道:“不知師弟是否已經抵達汴京了!”

衆人沉默不語,他們與趙構師出同門,又結拜爲兄弟,關係自然非常好。滿臉絡腮鬍子,皮膚黝黑的大漢接話問道:“嶽大哥,他真的如此厲害?老牛不相信他的本事比起嶽大哥來,還要厲害!”

此人便是岳飛進京途中收服的一位好漢,姓牛名皋。本來是打家劫舍的毛賊,後來被岳飛收服,又得到李縣令推薦,才能與岳飛等人一起進京參加武舉考試,此事暫且不提。

岳飛一路上討論最多的便是趙構,張顯、王貴等人也不時地說他的厲害。牛皋一直不信還有人武藝比岳飛要厲害,更別說只是年僅十二歲的少年了。

“五弟的武功一直以來,我們都不是很清楚,非常神秘。雖然我們師出同門,可他後來居上,直逼嶽大哥。當初,嶽大哥的臂力比他要很多,根本就不是大哥的對手,過了一段時日,五弟的臂力居然趕上了大哥,他所學與我們的有些不同,一直以來,我們也不清楚,只覺得五弟的武功在我們五人之中是最高的。”

張顯回憶起趙構的點點滴滴,他覺得趙構不像是表面上那麼簡單。當初,他們三人的父親看見趙構時,覺得非常怪異,總覺得趙構身上隱隱有股與生俱來的傲氣。周侗臨死前,由讓他們聽從趙構的吩咐,至於原因他們一直不明白,直到岳飛說出,趙構的武功遠勝自己時,衆人也不相信。

岳飛便將趙構與自己交手的情況說了,那時周侗已經離開人世,張顯等人也回到自己的家中,唯有趙構、岳飛兩人守靈,閒暇之餘,兩人在一起比試,從開始的旗鼓相當,到最後岳飛處於下風,全部都說了。趙構擊敗岳飛那一刻,岳飛才明白師傅臨終前說過的話,他早已知道趙構的武功是五人之中最好的,一直未曾開誠佈公,便是讓他們幾人自己明白。

“嶽大哥,不知道宗帥提及到的那人是不是五弟?”張顯出聲問道,他覺得宗澤說到的那個少年郡王是趙構。

岳飛連忙搖頭說道:“怎麼可能是五弟?那人是當今聖上最寵愛的九皇子,又是樞密院正使。雖然年紀相仿,也不可能是五弟,你想想有哪個郡王會傻乎乎的前往貧瘠的鄉村受苦,不安於享受皇宮的美酒佳餚!”

衆人想想也是,他們聽聞此次武舉考覈的主考官是年僅十二歲的少年,又與趙構同名同姓,初聽之下還真的以爲是自己的師弟,待他們聽聞他的事蹟身份後,斷然否認不是同一個人。但是,張顯覺得就是同一個人,自己也說不出來是什麼原因,總覺得就是。

岳飛見天色已晚,便讓衆人各自歇息去了,自己也躺下,心想:“五弟,你到底在哪裡?難道真的會是他嗎?”

與此同時,趙構打了一聲噴嚏,揉揉鼻子,看着報考人數,足足有上千人,然後又分門別類的整理好。當他看見熟悉的湯陰縣報上得名諱,終於看見自己想要看到的人名時,不由得咧嘴一笑,喃喃自語:“終於來了!”

此時,趙構的書案前岳飛等人的名諱赫然在列,映入眼簾。並且,在衆多的考生中,他還發現了一人,出乎意料之外,不禁皺着眉頭:“怎麼他也來參加?難道想要渾水摸魚,又或是有其它目的?無論是誰想要打亂武舉考試,那就休怪我了!……”

次日,衆多考生紛紛進入校場中。由於人數衆分爲兩個考場,將人數隔開。武舉考試自唐朝開始,又歷經改變,在大宋更加的完善。從之前只考核兵器、武功,到現在要考覈武略、兵法等,就像是科舉考試一般,也開始注重文筆。並且,宋徽宗又是酷愛書畫藝術的皇帝,故而武將更加重視書法,要是書法不錯,得到更多的分數,就連印象也會好很多,比之前武將目不識丁要好很多。

隨着一聲巨大的鑼鼓聲,衆人紛紛擡起頭,目不轉睛的看着主席臺。此次武舉考試的主考官姍姍來遲,進入校場,走進主席臺上,熟知的張俊等三人外,後面還跟着一位身穿鎧甲的中年男子。

岳飛等人看見此人相貌後,驚呼一聲:“宗帥?”

他們五人非常好奇,宗澤不知何時也成爲武舉考試考官之一。當初,他們與宗澤相識時,只聽他提及張俊等人,以及同名同姓的趙構擔任考官,不知何時他自己也是考官了。

宗澤自己也是稀裡糊塗,不明所以。實際上,這一切都是趙構安排的。四日前,趙構與宋徽宗說過此事。雖然他是正考官,不過還是擔心有人從中生事,便請求宋徽宗任命宗澤一起成爲考官之一。這也是趙構考慮四人要是有反對之聲,恐怕難以服衆。並且,他也知道張俊三人與高俅狼狽爲奸,一個人必然是勢單力孤,就算出了什麼事,無人幫忙說話,也是一件麻煩事。故而,趙構提前做好準備,他也知道宗澤爲人剛正不阿,處事公道嚴明,不會出現作奸犯科之事,特意請求宋徽宗下旨。

宋徽宗想想也是,便答應了趙構的請求,任命宗澤一起成爲武舉考試的考官之一。聖旨是武舉考試前兩天才到宗澤手中,就連他自己都愣住了,不明白宋徽宗的用意。

武舉考試這天,張俊等人見到宗澤也出現在此地,不禁有些疑惑。不過,他們也沒有詢問太多,便走了出去。即使宗澤的出現,出乎意料之外,他們想想也覺得無關緊要,不予理會。

他們四人率先出線,緊接着趙構的弱小的身子出現在衆人的視線之中。岳飛等人看見一身便服,熟悉的臉龐,張大着嘴巴,驚駭不已,衆人齊齊地想道:“還真的是師弟?師弟居然會是此次武舉考試的主考官,那麼他便是當今聖上的九皇子了?”

衆人瞠目結舌,趙構出現的那一刻,比宗澤要驚訝的太多。他們都聽說會有一位郡王成爲主考官,年紀十二歲,看到趙構稚嫩的臉龐時,衆人方纔相信一切都是真的,並非謠言。

趙構步伐穩健的走到主席臺上,坐在正中央,微笑的看着衆人,掃視一眼衆人,又看了一眼一旁的侍衛,點點頭道:“武舉考試正式開始!”

趙構的命令傳出,銅鑼再次被敲響了,衆人紛紛落座,準備接下來的筆試。趙構則慢條斯理的看着,顯得氣定神閒。

第368章 你是主考官?第248章 趙構VS趙有恭第383章 盡人皆知第六百零五章 李師師第542章 人亡城破第40章 瀝泉神槍(三)第392章 善意謊言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其不備第509章 斬首示衆第169章 深夜造訪第253章 兩全之策第148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五百八十三章 矢志不渝第274章 你能送我回家?第277章 朕是昏君嗎?第238章 刺殺第六百二十一章 半路遇險第五百五十九章 大戰岐溝關第495章 不謀而合第371章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第79章 武狀元之爭(四)第五百九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五百五十九章 大戰岐溝關第430章 兩美相見第133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四)第42章 武舉考覈(一)第274章 你能送我回家?第366章 主考官是誰?第六百六十四章 計中計第158章 大戰前夕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是不是錯了第170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267章 栽贓陷害,揹負罪名(一)第391章 我服了!第448章 養不教,父之過第345章 改頭換面第520章 榮辱與共第391章 我服了!第541章 反間計第六百三十一章 無風不起浪第239章 及時趕到第六百七十六章 金朝滅亡第299章 母愛如水第381章 另眼相看第24章 太白陰經第464章 以退爲進第六百零五章 李師師第五百七十二章 裂縫第六百三十五章 太子登基第53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352章 傳授槍術第537章 縉陽軍第460章 夜探氈帳第391章 我服了!第385章 雞蛋裡挑骨頭第六百二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228章 我要一道聖旨第六百一十四章 宮中來人第146章 李代桃僵(一)第237章 茅塞頓開第425章 憐香惜玉第530章 直搗黃龍第218章 天子之怒第68章 趙似的教誨第267章 栽贓陷害,揹負罪名(一)第430章 兩美相見第503章 調虎離山第232章 鐵證如山第六百一十三章 少爺,虎鞭酒!第223章 初見端倪第331章 脣槍舌戰第314章 命不久矣第六百五十七章 是忠還是奸第六百六十三章 十二道金牌第547章 武侯八陣第195章 多情自古傷離別第469章 去死吧!第186章 借酒澆愁愁更愁第29章 錯把周侗當賊人第233章 撲朔迷離第517章 王者之風(二)第472章 行動第547章 武侯八陣第315章 遺言第348章 多此一舉第498章 一錘定音第69章 各司其職第90章 初次交鋒(二)第489章 身份暴露第367章 孺子不可教也第551章 揚眉吐氣第290章 苦惱第252章 免死金牌第五百九十二章 御筆匾額第219章 線索第54章 委以重任(二)第五百八十章 悔不當初第285章 圍魏救趙第440章 契機
第368章 你是主考官?第248章 趙構VS趙有恭第383章 盡人皆知第六百零五章 李師師第542章 人亡城破第40章 瀝泉神槍(三)第392章 善意謊言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其不備第509章 斬首示衆第169章 深夜造訪第253章 兩全之策第148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五百八十三章 矢志不渝第274章 你能送我回家?第277章 朕是昏君嗎?第238章 刺殺第六百二十一章 半路遇險第五百五十九章 大戰岐溝關第495章 不謀而合第371章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第79章 武狀元之爭(四)第五百九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五百五十九章 大戰岐溝關第430章 兩美相見第133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四)第42章 武舉考覈(一)第274章 你能送我回家?第366章 主考官是誰?第六百六十四章 計中計第158章 大戰前夕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是不是錯了第170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267章 栽贓陷害,揹負罪名(一)第391章 我服了!第448章 養不教,父之過第345章 改頭換面第520章 榮辱與共第391章 我服了!第541章 反間計第六百三十一章 無風不起浪第239章 及時趕到第六百七十六章 金朝滅亡第299章 母愛如水第381章 另眼相看第24章 太白陰經第464章 以退爲進第六百零五章 李師師第五百七十二章 裂縫第六百三十五章 太子登基第53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352章 傳授槍術第537章 縉陽軍第460章 夜探氈帳第391章 我服了!第385章 雞蛋裡挑骨頭第六百二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228章 我要一道聖旨第六百一十四章 宮中來人第146章 李代桃僵(一)第237章 茅塞頓開第425章 憐香惜玉第530章 直搗黃龍第218章 天子之怒第68章 趙似的教誨第267章 栽贓陷害,揹負罪名(一)第430章 兩美相見第503章 調虎離山第232章 鐵證如山第六百一十三章 少爺,虎鞭酒!第223章 初見端倪第331章 脣槍舌戰第314章 命不久矣第六百五十七章 是忠還是奸第六百六十三章 十二道金牌第547章 武侯八陣第195章 多情自古傷離別第469章 去死吧!第186章 借酒澆愁愁更愁第29章 錯把周侗當賊人第233章 撲朔迷離第517章 王者之風(二)第472章 行動第547章 武侯八陣第315章 遺言第348章 多此一舉第498章 一錘定音第69章 各司其職第90章 初次交鋒(二)第489章 身份暴露第367章 孺子不可教也第551章 揚眉吐氣第290章 苦惱第252章 免死金牌第五百九十二章 御筆匾額第219章 線索第54章 委以重任(二)第五百八十章 悔不當初第285章 圍魏救趙第440章 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