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徽宗賜名

大觀元年五月乙巳日,即公元1107年6月12日,趙構出生的日子。趙狗的記憶中,他的生母乃是在大觀二年才被封爲婉容。如今,整整提早了一年時間,尤其是史書中沒有記載宋徽宗趙佶對他特別的賞識。

如果趙構出生後,就得到趙佶的賞識,下一代的皇帝必定是趙構,而非趙恆。趙構迷迷糊糊的再次睡着了,就算他的年紀有三十歲,身體還是剛剛初生的嬰兒,細嫩的皮膚,粉面玉琢,就像是瓷娃娃似的,酣然入睡。

韋氏因生產後身子虛弱,也沉沉的睡了過去。縱然她再怎麼擔心,也無濟於事。宋徽宗賜予她的,也無力拒絕。畢竟,身子虛弱,精神又疲憊不堪,她也抱着趙構睡了過去。只因趙構出生時,並非順產,而是難產,也是她第一次初爲人母。

“爲何,陛下對九皇子如此的恩寵?”

宋徽宗趙佶龍行虎步的離開了,身邊跟隨着太監低頭沉思。他跟隨在趙佶身邊很久了,一直深得趙佶的信任。從一位宦官成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心裡有些得意洋洋。自以爲對宋徽宗瞭如指掌,還是不懂趙佶的心意。

“除了皇長子出生後,陛下欣喜若狂外,其它的皇子、公主出生,皇上也是興奮,卻沒有行爲失常,也不曾欣喜如狂。如今,九皇子出生後,居然得到了皇上的青睞,就連韋婕抒受到恩寵,進爲婉容。”

宋徽宗趙佶心情非常的好,面帶笑容的大步向前,偷偷瞥了一眼身旁的太監,見他緊皺眉頭,淡然一笑,問道:“愛卿何事煩憂?”

太監躬身,疑惑道:“皇上,您爲何會對九皇子如此青睞?難道您就不擔心皇后娘娘,晉妃娘娘那裡不好交代嗎?”

“此事,就不需要擔心了,朕自有安排!”宋徽宗趙佶笑而不語,輕描淡寫的說道:“朕累了,回去歇息吧!”

太監急忙問道:“皇上是去皇后那裡,還是晉妃娘娘的寢宮呢?”

宋徽宗趙佶沉默片刻,沉聲道:“朕累了,回書房,不想任何人打擾朕!”

太監大吃一驚,他知道宋徽宗喜歡詩詞,也喜歡文人雅士的墨寶。可是,宋徽宗趙佶也是首次沒有去後宮,而是前往書房之中。他自問對趙佶的喜好以及性格及其瞭解,這一刻他也摸不透了。

直到宋徽宗趙佶身影走遠了,他纔跟上去,待趙佶真的踏進書房中,他才相信宋徽宗所言是真的。他急忙跟上前去,卻被宋徽宗讓他在外等候,也不要讓任何人前去打擾他。於是,他只能待在門外,靜靜地等候着,他喊了身旁的太監過來,低聲細語幾句,就看見那太監匆忙離去。

宋徽宗趙佶回到書房後,直接鎖上門,就連他平日裡喜歡的書畫等棄之一旁,不予理會,雜亂無章的隨處擺弄。趙佶在衆多書畫中翻查了許久,似乎像是找什麼,眉頭緊鎖,想了一會又再次尋找起來,咕噥一聲:“怎麼沒有?朕明明記得放在書房中的,難道隨手一丟就不見了嗎?”

“終於找到了!”趙佶找了半個時辰,終於找到了一張破碎的泛黃的紙張,只見上面寫道:“蓋棺定,功罪分;茫茫海宇見承平,百年基業渾如夢;南朝金粉太平春,萬里山河處處青。”

宋徽宗趙佶默默地念叨着:“當年,朕出遊,還未登基爲帝時,一位老道士曾經贈予朕預言,預示着大宋的未來。朕記得那個時候,那個人曾說過,大宋的危機唯有一人能解開,此人不是朕,是朕的子女。”

“當初,朕見到恆兒出生,以爲是他,欣喜若狂,最後發現恆兒不是那位道士說過的。朕一次次的失望,沒想到九子讓朕的腦海中想起了那位老道士說的話。朕一直不信道家之言,只遵佛道,卻不想那位老道士居然說中了。”

“自從朕登基之日起,國運日益衰落,外有強敵,內有憂患,民怨四起,大宋危矣。有些事情,朕也無能無力,只能隨波逐流,寄情於文人墨客之間,非朕所願。朕身爲大宋第八位君主,身爲趙家的子孫,祖宗之法不可破矣,朕之錯也!”

“不曾想到,七年以後,終於等到了能夠讓趙家的江山萬里山河處處青了。老道士曾言明,天下大亂之日不遠矣,朕以爲他危言聳聽,以大宋如今的趨勢,必定是大亂。朕已經無力迴天,唯有靠你們了,唯一能做的事,就是護你周全,讓你順着自己的方式走下去,帶領大宋再次崛起,達到先祖未曾達到的目標。即使朕死後留有罵名,又如何,一切只需要趙家江山安然穩固,天下太平。”

宋徽宗低聲細語,愁雲慘淡彷彿撥開雲霧見青天,一切豁然開朗,等待了七年時間。終於等到了繼承大統之人,那個人便是尚在襁褓中的趙構。趙佶雙眼中略顯安慰,微微一笑,取來火燭,直接將黃紙放在火盆裡焚燒,化爲灰燼。

“來人!”宋徽宗看着化爲一堆灰燼的黃紙條,猛地大喝一聲,門外的太監一直附耳貼着,想要聽清楚趙佶做什麼,又不好做的太明顯。恰好,宋徽宗趙佶的聲音傳來,他急忙的衝了進去,只見趙佶厲聲道:“傳朕旨意,讓童大人、蔡大人等即可進宮!”、

太監急急忙忙的出去了,又吩咐其它宦官前往各個大人的府上。皇宮中的侍衛都瞪大着眼睛看着,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宋徽宗看着他們匆匆的下去後,低聲說道:“這麼多年,朕一直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曾與你們計較,就用此事看看你們的想法。如果包藏禍心,朕必殺之。”

一個時辰後,衆人都穿戴朝服來到了宋徽宗的書房內,恭敬地跪在地上,高呼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宋徽宗微微一笑,示意衆人全部起身,輕描淡寫道:“愛卿,朕今日喜得皇子,甚是高興。今日讓愛卿前來,是想想此子用何名諱?不知,衆卿可有好的建議!若是符合朕意,必定重重有賞!”

身爲宰相的蔡京早已得知宋徽宗趙佶對九皇子格外疼愛,也從趙佶身邊的太監——楊戩那裡得知了此事。由於蔡京八面玲瓏,又寫得一手好書法,深得宋徽宗趙佶的信任。如今,貴爲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即右相。

蔡京得知宋徽宗疼愛九皇子,也就是韋婕抒生下的皇子,不曾想到趙佶會爲了九皇子的名諱召見當朝重臣,就連他這個右相都急召入宮。雖然他心裡做好準備,親眼所見趙佶對九皇子的喜歡,蔡京還是有些驚訝。

宋徽宗趙佶瞥了一眼,看見低頭沉默不語的蔡京,和顏悅色道:“愛卿,平日裡就你的主意甚多,且文采風流,不如爲朕分憂,爲老九想一個名諱如何?”

蔡京冷汗直流,論文采他的確有幾分本事。如果是其他人他必定沾沾自喜,可這話從趙佶的口中說出來,他心裡咯噔一下,誠惶誠恐道:“臣的文采與皇上相比,實在是不入流的玩意,有皇上在此,臣哪敢文采風流!”

蔡京的話並沒有說錯,論及文采、詩詞等無人能與當今皇上趙佶相提並論,如同李後主的風範。當初,宋徽宗趙佶降生之前,其父宋神宗曾到秘書省觀看收藏的南唐後主李煜的畫像,望着李後主的畫像,見他樣貌儒雅,不禁有些惋惜。不久之後,趙佶就出生了。

興許趙佶真的是李後主轉世,他的身上的確有李煜的影子。宋徽宗趙佶自幼愛好筆墨、丹青、騎馬、射箭、蹴鞠,對奇花異石、飛禽走獸有着濃厚的興趣,尤其在書法繪畫方面,更是表現出非凡的天賦。

蔡京的一番話,讓趙佶不禁有些得意,朗聲笑道:“老九的名諱,朕早已想好了,待百日時,朕再當衆宣佈!”

衆人微微一愣,面面相覷,吃驚不已,心想道:“九皇子居然能得到皇上親自賜名?”

第212章 慌了第354章 酒後吐真言第171章 回憶往昔第六百六十一章 自掘墳墓第35章 大夏龍雀第283章 你是王雲?第五百九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352章 傳授槍術第232章 鐵證如山第391章 我服了!第五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談判第五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談判第124章 深入敵後第六百二十一章 半路遇險第344章 銷聲匿跡第六百七十九章 此生無憾,含笑九泉第214章 不吝賜教第271章 打蛇打七寸第265章 再次入朝第253章 兩全之策第401章 平分秋色第290章 苦惱第五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談判番外篇 第二章 我來了!第六百六十三章 十二道金牌第346章 何爲王?何爲制?第五百七十七章 隆恩浩蕩第136章 魂遊地府第394章 趙構懵了第315章 遺言第六百五十二章 傳國玉璽第五百六十六章 婉拒招安第87章 抵達泰安第472章 行動第158章 大戰前夕第371章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第103章 相視一笑泯恩仇第7章 百日宴第407章 心如鹿撞第59章 趙構VS琥珀山莊(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路可退第六百一十三章 少爺,虎鞭酒!第344章 銷聲匿跡第302章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126章 攻打常州(二)第312章 得償所願第5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240章 金匱之盟第534章 秋後算賬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若不死,血債血償第五百七十七章 隆恩浩蕩第76章 武狀元之爭(一)第380章 創造紀錄第106章 那人是誰?(一)第528章 屍橫遍野第331章 脣槍舌戰第207章 東風來了第448章 養不教,父之過第488章 與蛇爲伍第214章 不吝賜教第275章 悔不當初第462章 水到渠成第五百五十六章 認祖歸宗第481章 我死了嗎?第417章 ‘王妃’第六百一十七章 告知真相第535章 操練第507章 狐假虎威第六百四十章 血戰第310章 別怕有我,沒人敢欺負你!第五百七十二章 裂縫第420章 金屋藏嬌第350章 誰是第一?第376章 姜果然是老的辣第112章 伴君如伴虎第518章 收復軍心番外篇 第五章 齊聚汴京第五百七十四章 有備無患,雙重保險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空任鳥飛第68章 趙似的教誨第184章 緣由第六百四十四章 殺你,只要一刀!第552章 廬山真面目第495章 不謀而合第108章 師叔?第276章 斬草除根第65章 殺雞儆猴(二)第532章 犒賞三軍第106章 那人是誰?(一)第61章 妙手仁心(一)第447章 皇后出面第375章 麻煩來了第123章 分兵而圍,孤軍深入第423章 怒第198章 反目成仇第547章 武侯八陣第294章 再傳人證第44章 武舉考覈(三)第五百九十二章 御筆匾額第486章 鯊魚來襲
第212章 慌了第354章 酒後吐真言第171章 回憶往昔第六百六十一章 自掘墳墓第35章 大夏龍雀第283章 你是王雲?第五百九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352章 傳授槍術第232章 鐵證如山第391章 我服了!第五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談判第五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談判第124章 深入敵後第六百二十一章 半路遇險第344章 銷聲匿跡第六百七十九章 此生無憾,含笑九泉第214章 不吝賜教第271章 打蛇打七寸第265章 再次入朝第253章 兩全之策第401章 平分秋色第290章 苦惱第五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談判番外篇 第二章 我來了!第六百六十三章 十二道金牌第346章 何爲王?何爲制?第五百七十七章 隆恩浩蕩第136章 魂遊地府第394章 趙構懵了第315章 遺言第六百五十二章 傳國玉璽第五百六十六章 婉拒招安第87章 抵達泰安第472章 行動第158章 大戰前夕第371章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第103章 相視一笑泯恩仇第7章 百日宴第407章 心如鹿撞第59章 趙構VS琥珀山莊(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路可退第六百一十三章 少爺,虎鞭酒!第344章 銷聲匿跡第302章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126章 攻打常州(二)第312章 得償所願第5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240章 金匱之盟第534章 秋後算賬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若不死,血債血償第五百七十七章 隆恩浩蕩第76章 武狀元之爭(一)第380章 創造紀錄第106章 那人是誰?(一)第528章 屍橫遍野第331章 脣槍舌戰第207章 東風來了第448章 養不教,父之過第488章 與蛇爲伍第214章 不吝賜教第275章 悔不當初第462章 水到渠成第五百五十六章 認祖歸宗第481章 我死了嗎?第417章 ‘王妃’第六百一十七章 告知真相第535章 操練第507章 狐假虎威第六百四十章 血戰第310章 別怕有我,沒人敢欺負你!第五百七十二章 裂縫第420章 金屋藏嬌第350章 誰是第一?第376章 姜果然是老的辣第112章 伴君如伴虎第518章 收復軍心番外篇 第五章 齊聚汴京第五百七十四章 有備無患,雙重保險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空任鳥飛第68章 趙似的教誨第184章 緣由第六百四十四章 殺你,只要一刀!第552章 廬山真面目第495章 不謀而合第108章 師叔?第276章 斬草除根第65章 殺雞儆猴(二)第532章 犒賞三軍第106章 那人是誰?(一)第61章 妙手仁心(一)第447章 皇后出面第375章 麻煩來了第123章 分兵而圍,孤軍深入第423章 怒第198章 反目成仇第547章 武侯八陣第294章 再傳人證第44章 武舉考覈(三)第五百九十二章 御筆匾額第486章 鯊魚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