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抵達泰安

趙構早已做好準備,等候着衆人前來。宋徽宗讓他帶上一千名御林軍,趙構也將這些人悉數集合在東門前,岳飛、湯懷等人率先前來,接着劉琦、楊沂中、吳璘也紛紛前來,組成的招安使團,年歲最小官級最高的是趙構。

一眼望去,就算有千人御林軍,平均年齡也不過二十。大宋開國以來,最年輕的樞密使,又是最年輕的當朝二品大員,也成爲永載史冊的光輝一筆。宋徽宗挑選出來的全部都是身手矯健,年紀在二十歲左右的,並未派出年長、資歷頗豐的,一切都交給趙構一人掌控,以免影響趙構的權威,也使得這支使團完全由趙構說的算。

從汴京出發到濟南府,走陸路需要七天時間。一路上,趙構等人都能看見從濟南府逃亡的百姓,只因戰火連天。通過打聽,趙構得知濟南府已經有一半被宋江等人佔領了。於是,趙構調整路線,不準備前往濟南府,一路向東前去,直接抵達泰安軍。

泰安位於山東省中部,乃是泰山的所在地,又隸屬於兗州襲慶府,泰安軍隸京東西路大軍。宋江等人已經與京東東路大軍交過鋒,京東東路大軍潰不成軍,又率領大軍攻打京東西路大軍。

此時,京東西路大軍乃是天章閣待制、歙州知州曾孝蘊,出身晉江曾氏。父親曾公亮是仁宗天聖二年進士,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歷官知縣、知州,知府、知制誥、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參知政事,樞密使和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加封兗國公,魯國公,卒贈太師、中書令,配享英宗廟廷,賜諡宣靖,爲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另外,曾公亮還是中國古代第一部官方編纂的軍事科學百科全書,《武經總要》的編撰人之一。因此,曾孝蘊出身名門望族。大宋軍隊戰鬥力不差,錯就錯在軍隊將領沒有實權,一切都有文官掌控。

趙構等人進入泰安軍中,曾孝蘊親自相迎。趙構也知道曾孝蘊是忠臣,也是笑臉盈盈的回禮。當趙構進入營帳內,衆人都坐下後,開門見山道:“曾大人,我前來想必你已經接到聖旨,不知曾大人以爲如何?”

曾孝蘊忠厚老實,頗有其父的風采,只不過他並非嫡長子,沒有繼承爵位,也不過是知州罷了。但是,趙構沒有任何的架子,更沒有擺官威,讓他有些錯愕,慌忙道:“回稟大人,依下官之見,宋江等人未必會接受朝廷招安。”

趙構問道:“還請大人不吝賜教!”

“根據探子探得情報,梁山叛軍共有三十六人,除了人人知曉的宋江外,還有另外三十五。至於,他們的名諱,全部記錄在冊。”曾孝蘊取出一本名冊,恭敬的交到趙構手中,順勢接了過來,他又繼續說道:“三十六人中,有名有姓,有事蹟的,只有十幾人,其他人都是一些對外稱呼,還有就是名諱,並沒有詳細的記載,時間緊迫也查無所獲。”

“呼保義宋江,智多星吳用,玉麒麟盧俊義,大刀關勝,活閻羅阮小七,赤發鬼劉唐,沒羽箭張清,浪子燕青,病尉遲孫立,浪裡白條張順,船火兒張橫,立地太歲阮小二,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鐵鞭呼延綽,混江龍李俊,九紋龍史進,小李廣花榮,霹靂火秦明,黑旋風李逵,小旋風柴進,插翅虎雷橫,神行太保戴宗,急先鋒索超,短命二郎阮小五,青面獸楊志,賽關索楊雄,一直撞董平,兩頭蛇解珍,美髯公朱仝,沒遮攔穆橫,拚命三郎石秀,雙尾蠍解寶,鐵天王晁蓋,金槍班徐寧,撲天雕李應。”

趙構目不轉睛的看着手中的三十六人名單,看到一些曾經在《水滸傳》中出現的人物,不禁有些疑惑,暗想道:“《水滸傳》中記載的是一百零八位將領,分爲天罡三十六星、七十二地煞,此乃人盡皆知之事,爲何只有三十六人登名在冊。”

“曾大人,真的只有三十六人嗎?有沒有一些我們未曾查到的消息?”趙構情不自禁的問道。

曾孝蘊有些疑惑,還是躬身回道:“回稟大人,下官與宋江等人交戰數十次,也與這些將領有過照面。經過探子報上來的名字,只有這三十六人,真正能堪大用的人基本上沒有了。只有這三十六人各個武藝高強,連傷我麾下好幾員猛將。”

“他們只有三十六人,各個都是能征善戰的大將,就算是下官手中掌控的兵力,也無法與他們真正抗衡。最多,也不過是支撐片刻後就會敗下陣來。並且,根據下官得知,這三十六人之中,排名前十的武藝都是以一敵十的將領,衝鋒陷陣,無人能出其右。”

“因此,下官纔會奏明朝廷,希望派遣將領前來。如果不是將領的話,想要從他們手中討的便宜,就會有些困難。另外,這些人下手從不留情。整個濟南府、泰安很多百姓也紛紛加入,一些江湖人士也加入其中,使得聲勢浩大。如果再不及時處置的話,興許叛亂大宋的局勢會越來越不利。”

“下官上奏的奏章,無一例外全部石沉大海,沒有任何的下聞。不僅如此,就連其他幾位大人的奏章,也是沒有回訊,又不敢私自調遣大軍,只能退守在此,嚴陣以待。如果朝廷再無任何得消息,恐怕京東西路大軍都會遭受重創!”

“數日前,朝廷纔派人前來,我等纔在此等候,不敢有任何的行動,唯有等候大人前來,再做商議!下官以爲,這些盜匪理應給予他們狠狠的打擊,讓他們見識到大宋軍隊的厲害之處。”

趙構聞言,沉默不語,深深得嘆息一聲。他知道大宋的軍隊元帥都需要聽從文官,要是那位文官與他齊心協力,還沒事,就怕兩人不和,貽誤戰機,不僅然讓大軍損失慘重,受苦的還是百姓。並且,大宋軍隊沒有得到朝廷的命令,只能退守,不得調集大軍前去攻打,私自調遣士兵,按叛國罪論,處以極刑。

“曾大人,要不是有你鎮守泰安,想必他們已經攻下城池。這份功績,理當記首功,我會如實記錄下來,待回到京城,必定爲大人請功!!”趙構懷着誠摯的謝意,鄭重的說道。

曾孝蘊躬身回道:“下官不敢居功,此乃泰安將領們的功績。下官只不過是出謀劃策罷了,真正作戰的是他們,要是沒有他們抵禦梁山叛軍,下官豈能有機會與大人再次相談!”

“既然如此,那麼我定當如實稟報朝廷!”趙構見曾孝蘊不居功,不由得佩服他,給他一個承諾,又問道:“此時,梁山叛軍在何處?宋江等人的佔據何地?此次,我前來,乃是奉了聖旨,前來招安!”

曾孝蘊沉聲道:“據下官所知,宋江等人爲首的梁山叛軍已經攻佔河朔,又進攻京東東路大軍,此時攻打濟南府,佔據了青州,不在水泊梁山安營。如果要去找他,可去青州。”

“青州?”

趙構低頭沉思,他知道青州距離濟南府非常近,此行本來也是去濟南府,只不過後來改變路線,那裡戰火蔓延,百姓生活潦倒,有些百姓也紛紛加入梁山叛軍,有一部分百姓則逃離。既然宋江等人在青州,那麼趙構也不願在此等待,準備前往濟南府。

“大人,下官以爲您留在泰安即可,不必前往濟南府。”曾孝蘊見趙構想去濟南府,不禁嚇了一跳,連忙勸諫道:“濟南府戰事頻繁,也不知目前的情況,還是留在此地。下官打探到,宋江等人準備發兵南下,在此地等候乃是上上之選。”

曾孝蘊的話不無道理,泰安擁有泰安軍,又有京東西路大軍作爲屏障,還有泰山,退可守,進可攻,又位於中間。無論是傳遞信息,還是調度都比較方便。

趙構想了想,也覺得說的對,便打消前往濟南府的念頭,又想起宋徽宗交代的任務,問道:“我親自修書一份,送與青州,不知哪位將領願意前往?”

岳飛、劉琦等人都上前高聲喊道:“下官願意前往!”

曾孝蘊見狀,全部都是年紀不大的少年,不禁皺着眉頭。他不曾知道岳飛、劉琦等人都是通過武舉考試的考生,更不知道前三甲都來了,還如此年輕,憂心忡忡地想道:“他們都是初出茅廬,不一定能很好的處理此事!若是有任何的差池,便是大戰!……”

第五百八十五章 因爲值得第五百七十四章 有備無患,雙重保險第483章 太祖皇帝第418章 出水芙蓉(一)第186章 借酒澆愁愁更愁第五百八十六章 有舍纔有得第38章 瀝泉神槍(一)第542章 人亡城破第17章 林沖是我師傅?第146章 李代桃僵(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出乎意料第六百三十六章 亂世將起第175章 不辭而別第五百九十四章 劍拔弩張第351章 榜上有名第六百六十六章 斬秦檜第350章 誰是第一?第195章 多情自古傷離別第五百七十二章 裂縫第145章 獨臂擒賊第499章 掛帥出征第340章 舌戰羣臣(三)第320章 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第422章 如夢似幻第412章 與衆不同第359章 大宋第一槍第148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69章 各司其職第9章 讓我給你加點料第543章 過三關第544章 破釜沉舟第六百六十六章 斬秦檜第512章 無路可退第442章 再掀風雨第59章 趙構VS琥珀山莊(三)第43章 武舉考覈(二)第六百一十四章 宮中來人番外篇 第四章 離別第283章 你是王雲?第84章 朝野震盪(一)第212章 慌了第358章 趙構VS陳廣第10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2章 權傾朝野第六百四十三章 勤王第471章 心腹大患第365章 貢院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若不死,血債血償第421章 悸動第278章 這本來就是一個圈套第188章 回眸一笑百媚生第466章 平分秋色第135章 危在旦夕,老祖再現第213章 皇上不急,急死太監第27章 吃閉門羹第256章 秘辛(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大戰岐溝關第421章 悸動第231章 東窗事發第六百四十七章 二帝被俘,歷史重演第106章 那人是誰?(一)第121章 巧渡長江(三)第五百五十五章 落葉歸根第520章 榮辱與共第224章 取證據第503章 調虎離山第510章 三路夾攻第6章 徽宗賜名第37章 志明長老來信第110章 授封(一)第六百二十三章 魔刀神刀第五百八十六章 有舍纔有得第79章 武狀元之爭(四)第471章 心腹大患第534章 秋後算賬第76章 武狀元之爭(一)第六百七十八章 遷都幽州第358章 趙構VS陳廣第513章 銀面戰神第257章 承諾第六百二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五百九十一章 天上人間第345章 改頭換面第353章 指點第476章 挾持第六百二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425章 憐香惜玉第287章 靜觀其變第412章 與衆不同第357章 坦白身份第402章 槍分五家第138章 大戰開啓第178章 一見傾心第314章 命不久矣第五百八十章 悔不當初第六百二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388章 下落第57章 趙構VS琥珀山莊(一)第147章 李代桃僵(二)第236章 出乎意料
第五百八十五章 因爲值得第五百七十四章 有備無患,雙重保險第483章 太祖皇帝第418章 出水芙蓉(一)第186章 借酒澆愁愁更愁第五百八十六章 有舍纔有得第38章 瀝泉神槍(一)第542章 人亡城破第17章 林沖是我師傅?第146章 李代桃僵(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出乎意料第六百三十六章 亂世將起第175章 不辭而別第五百九十四章 劍拔弩張第351章 榜上有名第六百六十六章 斬秦檜第350章 誰是第一?第195章 多情自古傷離別第五百七十二章 裂縫第145章 獨臂擒賊第499章 掛帥出征第340章 舌戰羣臣(三)第320章 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第422章 如夢似幻第412章 與衆不同第359章 大宋第一槍第148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69章 各司其職第9章 讓我給你加點料第543章 過三關第544章 破釜沉舟第六百六十六章 斬秦檜第512章 無路可退第442章 再掀風雨第59章 趙構VS琥珀山莊(三)第43章 武舉考覈(二)第六百一十四章 宮中來人番外篇 第四章 離別第283章 你是王雲?第84章 朝野震盪(一)第212章 慌了第358章 趙構VS陳廣第10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2章 權傾朝野第六百四十三章 勤王第471章 心腹大患第365章 貢院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若不死,血債血償第421章 悸動第278章 這本來就是一個圈套第188章 回眸一笑百媚生第466章 平分秋色第135章 危在旦夕,老祖再現第213章 皇上不急,急死太監第27章 吃閉門羹第256章 秘辛(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大戰岐溝關第421章 悸動第231章 東窗事發第六百四十七章 二帝被俘,歷史重演第106章 那人是誰?(一)第121章 巧渡長江(三)第五百五十五章 落葉歸根第520章 榮辱與共第224章 取證據第503章 調虎離山第510章 三路夾攻第6章 徽宗賜名第37章 志明長老來信第110章 授封(一)第六百二十三章 魔刀神刀第五百八十六章 有舍纔有得第79章 武狀元之爭(四)第471章 心腹大患第534章 秋後算賬第76章 武狀元之爭(一)第六百七十八章 遷都幽州第358章 趙構VS陳廣第513章 銀面戰神第257章 承諾第六百二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五百九十一章 天上人間第345章 改頭換面第353章 指點第476章 挾持第六百二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425章 憐香惜玉第287章 靜觀其變第412章 與衆不同第357章 坦白身份第402章 槍分五家第138章 大戰開啓第178章 一見傾心第314章 命不久矣第五百八十章 悔不當初第六百二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388章 下落第57章 趙構VS琥珀山莊(一)第147章 李代桃僵(二)第236章 出乎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