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百日宴

大宋國內相傳位於西嶽華山,有個處士陳摶,名喚希夷先生,是個道高德行仙人。一日,陳摶仰望天空看見五色祥雲,忽然大笑一聲,道:“莫道世間無真主,一胎生下二龍來。”自此,大宋王朝自太祖開國至徽宗,共傳八帝,乃是: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哲宗,神宗,徽宗。

陳摶老祖算是見證了大宋的建立以及興衰,雖然他成爲道士,從不插手人間之事,閒魚野鶴。相傳他早已得到成仙,還是睡夢中得道,是真是假不可而知。至於,他到底多少歲,也無人知曉,鬚髮白眉,老態龍鍾的端坐在棋盤上,慢條斯理的下着。

倏爾,東方天空中出現一道五彩霞光,立即吸引住他的目光,手中的白子落了下來,掉落在棋盤上,驚呼道:“東京居然出現真龍?……這不可能!……”

“老祖,何事如此震驚?”身旁的道童見陳摶老祖目瞪口呆的凝望着東方紅光,不解的問道。

陳摶老祖皺着眉頭,低聲細語道:“數年前,有大鵬降臨人間,給予人間百姓福祉,實乃天數,不是人力可以做的。爲何,今日居然出現一道霞光,這道霞光晦澀難明,若隱若現;與昔年大宋開國之君的霞光相比,弱了很多。”

“怎麼會這樣?當年的皇上乃是上界長眉大師轉世,只知享樂,不理朝政。如此一來,大宋的江山必定危矣,已經成爲定局。不曾想到,再次出現這種霞光,難道大宋的氣數未盡?又或是有什麼人敢私自進入紅塵?”

“當年,貧道與當年的皇上有一面之緣,還贈予他一則箴言,想要爲他指點迷津。那個時候大宋的氣勢已然衰弱,爲何今日東方出現紅光,此乃吉兆。如此一來,貧道要前往東京走一遭,看看此子究竟是誰。”

陳摶老祖喃喃自語,擡起頭,瞥了一眼身旁的道童,道:“清風,你與明月在此地看護山門,老祖我要出去一趟。”

清風恭敬地點點頭,道:“老祖何時返回?”

“長則一月,短則半月,老祖必回!”陳摶老祖低頭沉思片刻,笑道:“老祖去也!”

清風還想詢問幾聲,擡起頭已經看見陳摶老祖興致勃勃的走下山去,無奈的搖搖頭,嘆息一聲:“天下多事之秋,真是苦了老祖。數年前,老祖說大鵬轉世,前去點化於他,一走便是兩月有餘;如今前往東京,不知道老祖何時能回來!……”

趙構出生時,天有異象,東京內出現紅光,此乃吉兆。宋徽宗在房門外等候時,一目瞭然,看得真切,故而他對趙構的出生心中甚至驚訝,又懷抱着趙構,見他不哭不鬧,瞪大着小眼睛凝視自己,趙佶感覺非常的驚訝,又有些激動。

於是,宋徽宗趙佶神清氣爽的急召衆臣進宮面聖,實際上想要對衆大臣說出心中的喜悅,又細細的想了之後,覺得表現出過於關愛,對於趙構不利。因此,宋徽宗趙佶才說早已想好趙構的名諱,實則轉移衆人的目光,又看見衆人吃驚的模樣,暗道:“朕之過也,不能讓衆人得知朕的心意,大宋的未來唯有仰仗此子,必須隱忍不發纔是。”

接着,宋徽宗趙佶啞然笑道:“朕想修建一座園林,不知愛卿可有什麼好的意見?此園林必須以花石建造,依山傍水,沒有水,那就開鑿出來;至於,園林的樣式要突破秦漢以來的格局,不知愛卿可有什麼好的計策?”

蔡京等人聽聞宋徽宗趙佶提及艮嶽的建造情況,心中才放心下來。趙佶在他們的眼裡一直以來都是驕奢淫逸,揮霍無度之人。當他們聽到宋徽宗提及皇子名諱,還有一些不可思議;如今,宋徽宗提及此事,他們反而覺得趙佶一塵不變,還是那個他們認識的皇上。

艮嶽的建造乃是宋崇寧四年,即1105年由蔡京提議出來的,還推薦朱勔擔任負責人。當時宋徽宗垂意於奇花異石,朱勔奉迎上意,搜求浙中珍奇花石進獻。此人的確有些才學,善於堆山造園,號稱“花園子”,也是宋徽宗趙佶的寵臣,被授予應奉局督監。

朱勔躬身道:“皇上,此事臣已經再緊急督辦之中。若是建造與秦漢以來相似的園林,無法體現出聖上的英明神武,臣一直都在蒐集花石,以花石爲基礎,建造此園林。只不過,花石的數量遠遠不夠,無法動工,唯有集結大宋所有的花石,運送汴京方可。”

宋徽宗趙佶聽聞花石,顯得非常興奮,連忙問道:“還需要多少花石?”

“如此宏大的工程,粗略估算也需要搜盡天下名花奇石,方能完成!”朱勔附和道。

宋徽宗沉聲道:“傳朕旨意:凡民家有一木一石、一花一草可供玩賞的,應奉局皆能派人以黃紙封之。朕乃是當今天子,大宋子民皆是朕的子民,爲朕貢獻出花石,實乃榮幸之至,速速着辦,不得延誤!”

朱勔興奮不已,他等的就是宋徽宗趙佶這句話,連忙高呼道:“吾皇聖明!”

蔡京等人也附和一聲,他們相視一笑,一副奸計得逞的模樣。衆人都是一丘之貉,狼狽爲奸,上滿聖上,下欺百姓,斂財乃是他們的宗旨。如今,宋徽宗趙佶的聖旨讓他們可以放開手腳的大幹一場,也正是因爲趙佶酷愛花石,又頒佈聖旨,以致於後來大宋國內民不聊生,朱勔成爲應奉局的督監,更是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他們情不自禁的笑了。

宋徽宗趙佶吩咐下去後,便讓衆人離去了,獨留下他一人坐在龍椅上,面無表情,就連內侍楊戩也被宋徽宗趙佶下去了。衆人都離去後,趙佶臉上浮現出一絲無奈,還有一絲歉疚,目光看着棋盤上的圍棋,情不自禁的低聲道:“雅懷素態,向閒中、天與風流標格;綠鎖窗前湘簟展,終日風清人寂;玉子聲幹,紋楸色淨,星點連還直;跳丸日月,算應局上銷得。

全似落浦斜暉,寒鴉遊鷺,亂點沙汀磧。妙算神機,須信道,國手都無勍敵。玳席歡餘,芸堂香暖,贏取專良夕。桃源歸路,爛柯應笑凡客。”

尚在襁褓中的趙構,迷迷糊糊的酣睡着,期間時而清醒,時而迷糊,只因年紀尚幼,剛剛出生不久,無法讓他一直清醒着。時光飛逝,不知不覺間,趙構的“百日”到了。如今,趙構能夠睜開眼睛,也不需要長時間的休息,經過宮中御醫、御廚的配合,讓他紅光滿面,胖乎乎的,眼見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壯,有點補充過度的跡象,心想:“在這樣吃下去,肯定要胖死,這可如何是好!”

宋徽宗趙佶瞄了一眼看見愁容滿面的趙構,微微一愣,隨即笑了。趙構“百日”,趙佶傳旨辦宴席,所有的文武大臣悉數到場,就連臥病在牀的大臣都不得不趕到皇宮中,前來參加皇宴。

“今日,朕的皇子誕生百日,依照慣例,授予定武軍節度使、檢校太尉,封蜀國公。”宋徽宗興高采烈地說道,“賜名‘趙構’,字德基!‘德’乃德行,內外之稱;在心爲德,施之爲行也。”

衆臣高呼道:“吾皇萬歲萬萬歲!”

宋徽宗趙佶賜予趙構名諱後,便讓衆臣一起飲酒慶賀。由於趙構的生母韋氏,乃是女子,又是婉容,身份地位非同一般。自從趙構出生後,韋氏想要抱抱自己的兒子也只有在無人之時,只要有大臣或是其他嬪妃,趙構都是交於奶孃抱着。

身爲母親的韋氏,此時不再前殿,在後堂,身爲女子的她沒有資格前去參與,況且他不是皇后。如果韋氏是皇后,便有資格,只能隱身在後堂之中。當宋徽宗趙佶賜予自己兒子名諱時,又見他加封爲國公,韋氏的淚水止不住的流了出來,難掩心中的喜悅之情,懸着的心終於安定了。

趙構被加封爲蜀國公,他的目光從宋徽宗趙佶身上挪開,目不轉睛的看着所有的大臣。只見殿內清一色的文官,沒有任何的武將在場,嘆息一聲:“大宋王朝的‘重文抑武’政策還真是名不虛傳,難怪宋朝將士的戰鬥力低下,皆是文臣當道,把持朝政,又有奸臣誤國,必須要扭轉乾坤方可,否則大宋危矣。”

宋徽宗趙佶好奇的看着趙構,見他臉上沒有絲毫的喜悅之情,不禁有些疑惑,又見他目光掃視羣臣,就像是大人似的,低頭沉思不語,啞然失笑,暗想道:“此子便是大宋的未來,一切都要寄託於他的身上了。如今,朕給予你的唯有此物,待你長大後,朕的江山必定會傳位於你。”

如果蔡京等人知道宋徽宗此時的想法,必定大吃一驚,就連趙構都會被趙佶的想法嚇一跳。可是,宋徽宗趙佶的想法,隨着時間的流逝,以及不可捉摸的因素,使他當初的想法沒有實現,此事暫且不提。

大觀元年八月丁丑日,在大慶殿中,趙構被宋徽宗趙佶賜名,且授予定武軍節度使、檢校太尉,封蜀國公。

自此以後,趙構便正式成爲歷史上的“趙構”。

第六百七十六章 金朝滅亡第124章 深入敵後第六百五十七章 是忠還是奸第185章 郎有情妾無意第321章 落井下石第211章 吃了秤砣鐵了心第119章 巧渡長江(一)第394章 趙構懵了第465章 宿命對決第333章 廢除三舍法(一)第六百七十章 反客爲主第102章 宋江之死(二)第30章 決心收徒第92章 調兵遣將,大戰將起(二)第341章 趙構被貶第五百七十章 悽慘的下場第501章 戰前部署第167章 加官進爵(二)第294章 再傳人證第433章 祭祖、請安番外篇 第四章 離別第58章 趙構VS琥珀山莊(二)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婚之喜 2第六百零二章 老夫人發飆第359章 大宋第一槍第五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談判第32章 達摩秘功第410章 認可第273章 百口莫辯第22章 指點迷津第242章 逼宮(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登基稱帝第360章 不辭而別第六百四十六章 羊入虎口第93章 兩軍交鋒(一)第147章 李代桃僵(二)第377章 作弊第84章 朝野震盪(一)第136章 魂遊地府第73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三)第140章 殺!第175章 不辭而別第123章 分兵而圍,孤軍深入第159章 以一敵四第122章 大破潤州城第185章 郎有情妾無意第36章 周侗的教誨第10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84章 緣由第160章 主帥之戰(一)第285章 圍魏救趙第468章 父債子還第481章 我死了嗎?第481章 我死了嗎?第45章 喜得良緣,贈送良駒第70章 暗流涌動,各方部署第309章 你動她試試!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神共憤第281章 捷足先登第354章 酒後吐真言第11章 加封郡王第21章 父子約定第26章 抵達湯陰,得知住處第六百零五章 李師師第266章 太子之恥第147章 李代桃僵(二)第347章 解惑第272章 請君入甕第102章 宋江之死(二)第252章 免死金牌第216章 貪污案第108章 師叔?第212章 慌了第391章 我服了!第307章 你這個登徒子第525章 三軍會合第六百零九章 上門送禮第424章 我不後悔第287章 靜觀其變第114章 驃騎大將軍第455章 綢繆未雨第295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六十五章 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第536章 猛虎出籠第328章 我願意!第340章 舌戰羣臣(三)第280章 正主來了第311章 皇兄,我要娶她爲妃!第六百四十二章 慘勝如敗第288章 我要登基爲帝?第353章 指點第528章 屍橫遍野第392章 善意謊言第六百六十二章 莫須有之罪第98章 大軍抵達,圍剿叛賊(二)第501章 戰前部署第79章 武狀元之爭(四)第158章 大戰前夕第六百七十三章 兵圍慶州第121章 巧渡長江(三)
第六百七十六章 金朝滅亡第124章 深入敵後第六百五十七章 是忠還是奸第185章 郎有情妾無意第321章 落井下石第211章 吃了秤砣鐵了心第119章 巧渡長江(一)第394章 趙構懵了第465章 宿命對決第333章 廢除三舍法(一)第六百七十章 反客爲主第102章 宋江之死(二)第30章 決心收徒第92章 調兵遣將,大戰將起(二)第341章 趙構被貶第五百七十章 悽慘的下場第501章 戰前部署第167章 加官進爵(二)第294章 再傳人證第433章 祭祖、請安番外篇 第四章 離別第58章 趙構VS琥珀山莊(二)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婚之喜 2第六百零二章 老夫人發飆第359章 大宋第一槍第五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談判第32章 達摩秘功第410章 認可第273章 百口莫辯第22章 指點迷津第242章 逼宮(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登基稱帝第360章 不辭而別第六百四十六章 羊入虎口第93章 兩軍交鋒(一)第147章 李代桃僵(二)第377章 作弊第84章 朝野震盪(一)第136章 魂遊地府第73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三)第140章 殺!第175章 不辭而別第123章 分兵而圍,孤軍深入第159章 以一敵四第122章 大破潤州城第185章 郎有情妾無意第36章 周侗的教誨第10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84章 緣由第160章 主帥之戰(一)第285章 圍魏救趙第468章 父債子還第481章 我死了嗎?第481章 我死了嗎?第45章 喜得良緣,贈送良駒第70章 暗流涌動,各方部署第309章 你動她試試!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神共憤第281章 捷足先登第354章 酒後吐真言第11章 加封郡王第21章 父子約定第26章 抵達湯陰,得知住處第六百零五章 李師師第266章 太子之恥第147章 李代桃僵(二)第347章 解惑第272章 請君入甕第102章 宋江之死(二)第252章 免死金牌第216章 貪污案第108章 師叔?第212章 慌了第391章 我服了!第307章 你這個登徒子第525章 三軍會合第六百零九章 上門送禮第424章 我不後悔第287章 靜觀其變第114章 驃騎大將軍第455章 綢繆未雨第295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六十五章 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第536章 猛虎出籠第328章 我願意!第340章 舌戰羣臣(三)第280章 正主來了第311章 皇兄,我要娶她爲妃!第六百四十二章 慘勝如敗第288章 我要登基爲帝?第353章 指點第528章 屍橫遍野第392章 善意謊言第六百六十二章 莫須有之罪第98章 大軍抵達,圍剿叛賊(二)第501章 戰前部署第79章 武狀元之爭(四)第158章 大戰前夕第六百七十三章 兵圍慶州第121章 巧渡長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