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此生無憾,含笑九泉

“二哥,你帶我來道觀做啥?”

“王爺,就算是朝拜,也不是這個時候前來吧!”

趙有恭笑道:“到了,你們自然清楚爲何來此!過了這個山峰,前面便是目的地!”

趙構、高寵二人無奈的跟隨着趙有恭的腳步前行,他們來的地方距離汴京有百餘里,乃是著名的道家聖地——龍虎山。相傳東漢中葉,正一道創始人張道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此名。

龍虎山地域極大,更是道教洞天福地之一,趙構等人前行的地方並非龍虎山上清宮,而是‘圭峰’。圭峰共有3三十六峰,八大景觀,原名‘龜峰’,地處三清山、龍虎山和武夷山之間,因山石相疊如龜,纔有這個名字。

趙構、高寵、趙有恭三人騎馬來到龍虎山,並未帶領任何侍衛以及軍隊,完全是微服私訪。此外,趙有恭叮囑趙構他們的行蹤決不能外泄,趙構也如此做了,就馬不停蹄的來到這裡。

“請問貴人前往何處?”

“尋訪故人!”

“請隨貧道前來!”

趙構什麼話也沒說,就這麼跟隨趙有恭向前走。當他們抵達圭峰半山腰時,遇到一位穿着道服的道士,見他慈眉善目,年逾四十歲,又見趙有恭對他十分恭敬,這讓趙構很是詫異。

接着,衆人跟隨那位道長一直向上走去,趙有恭又接着說道:“先生是如何知曉我們前來?”

“天機不可泄露!”那位道長笑了笑,又看了一眼趙構,道:“果然人中龍鳳,比之汝父要強不少。”

趙構疑惑道:“道長認識我?”

“當今天子,大宋第十位皇上,不知貧道是否說中?”那位道長再次道出趙構等人身份,這讓趙構很是驚訝,按照常理來說,趙構是皇上,而他是龍虎山道士,理應參拜,卻沒有任何要行禮的意思,反而像是看待晚輩一樣看趙構,這讓他有些糊塗了。

“敢問道長道號?”

“貧道正一天師道第三十代天師,名張繼先!”

“虛靖先生!”

趙構大吃一驚,他看向趙有恭像是早就猜到似的,這讓趙構更加好奇,只因‘虛靖先生’這個稱號乃是宋徽宗親自授封,而龍虎山更是得到大宋朝廷的支持,可以說歷任天師都得到皇上的賜封。

但是,趙構也清楚虛靖先生傳聞已經羽化登仙,而正一天師道第三十一代天師之位也由張朝先繼承。

“皇上是否驚訝爲何我沒死?”張繼先笑眯眯地看着趙構,道:“身體只不過是皮囊罷了,脫去這身皮囊那便是羽化,神遊太虛,自在逍遙。至於我爲何沒死,皇上見到那位客人便知曉一切緣由。”

趙構木訥地點點頭,跟隨張繼先向前走去,他又低聲問道:“二哥,你是否早就知道他就是虛靖先生?”

趙有恭瞥見趙構冷笑的模樣,他急忙搖頭道:“我也不知道,不過龍虎山藏龍臥虎,再說了歷代大宋皇上對龍虎山十分重視。縱然是皇親貴胄,遇到龍虎山天師也得尊敬,這也是皇上的旨意。”

趙構狠狠地瞪了一眼趙有恭,然後頭也不回的繼續向前走。

“殿下,恭喜你成功惹怒皇上!”

高寵竊竊私語地在趙有恭耳邊嘀咕一聲,那得意洋洋的笑容,着實讓趙有恭哭笑不得,他又不好說什麼,實際上他自己都覺得那番話是敷衍之詞,他確實是認識張繼先,要不然也不會來到龍虎山。

“伴君如伴虎啊!”趙有恭掩面痛呼一聲,高寵鄙夷地看了一眼,也不願搭理趙有恭直接離去了,將他獨自留下來。

“道兄,他們來了!”

“進來吧!”

趙構、趙有恭二人聽到那道聲音,他們面面相覷,只因這熟悉實在是太熟悉了,尤其是趙構更是深深地觸動,他急不可耐地推門而入,映入眼簾的是那張熟悉且陌生的臉龐。

那身道服穿戴在身上,難掩他身上的氣勢,可他的眼中早已沒有君臨天下的威嚴,有的只是淡然,此人便是宋徽宗趙佶,而他的身旁坐着的是趙有恭之父,還有一人也在此,那便是欽宗趙桓。

“父皇!”

“父王!”

“臣參見太上皇!”

趙構激動地喊了一聲,趙有恭卻像是往常一樣,沒有絲毫的驚訝,高寵則是以臣子之禮拜見徽欽二帝,只不過趙桓穿得不是道服,而是僧服,那一身袈裟,還有佛祖穿戴在脖子上,這讓趙構十分奇怪。

趙佶微微頷首,他上下打量起趙構,父子二人已經十餘年未曾相見,而趙構一直以爲趙佶、趙桓二人真的消失無蹤,卻不想他們二人毫髮無損,一直留在大宋境內,然而他們居然沒有發現,又看了趙似笑眯眯的模樣,趙構知道這一切是他這個十三叔所作所爲。

“起來吧!”趙佶微笑道,“我已經不在塵世之中,這些禮數就不必了。現在貧道乃是龍虎山修行的道士,並非什麼皇上。如今你纔是大宋天子,此等實在是受之不起!”

“父……爹!”趙構本想喊父皇,卻看見趙佶臉上的不悅之情,他急忙改口,這讓趙佶很是欣慰,道:“爹,您明明沒有任何事情,爲何不與孩兒聯繫,這些年您不知道我一直在尋找您們蹤跡嗎?”

“知道!”趙佶回道,“但是,我不能與你聯繫,要是你知道我與老大二人都沒有被俘虜,還活着,你就沒有藉口登基爲帝,也沒有藉口攻打金朝,更不能讓大宋有如此盛況,這些事情我們二人都沒有做到的,你卻做到了,這便是理由。”

“當初爲何會落入白蓮教徒手中?難道那個是假的?”

“似真似假,一切不過是鏡花水月!”趙佶笑道,“白蓮教攪亂朝綱,我也清楚,你十三叔也知道,就連有恭也知道,我們沒有出手管束,一直讓他恣意妄爲,我們也是在賭,贏了那便是大宋崛起,輸了那便是衰敗。”

趙構道:“這樣賭真的值得嗎?”

“想必其中緣由有恭告訴你了,不然的話你也不會登基稱帝,這個就不必多言!”趙佶道,“無論是我還是老大,我們二人都深深地被思想所侷限,也難以撼動根深蒂固的百姓思想,要想真正改變這條衰敗道路,需要一個理由,也就是槓桿敲醒衆人。”

“爲了這個槓桿,我與你十三叔暗中規劃一切,就連老大繼承皇位,也是計劃中的一部分。只不過老大確實讓我與你十三叔有些失望,本想他多少有些本事,卻不想聽信讒言,識人不清,正好藉此機會去做我們開始計劃的事情。”

“所有的事情都在我們二人掌握之中,唯一出乎意料的事情就是女真大軍攻打燕雲之地,集結二十餘萬兵力,而那個時候你手中的兵力太少,又有老大不支援,這也算是富貴中求險。”

“若是你擊退金兵,那麼你必定不會允許有人擾亂朝綱,那個時候爲了此事,有恭與你十三叔發生矛盾,最後被你十三叔親手打成重傷,要不然他決不會任由你面對如此危險,這一切你別怨有恭,他也是無可奈何。”

“要怨恨的話就怨我這個父親心狠手辣吧!你十三叔從一開始便反對我這樣做,最後也是被我逼得,你也別怨恨他。你十三叔心裡一直認爲你更加適合皇位,我也是這樣覺得,可惜你三番四次推辭不受,只有這樣的方法去逼迫你,否則以你的性子絕不會答應將大宋江山的責任背在身上。”

“當你得勝歸來,那是上蒼保佑,也是你的實力,直到你回京準備清君側,我也一清二楚,這些事情有恭都與我說了。那個時候我很開心,你終於下定決心,不過我知道還不夠,決定加把火。”

“那便是計劃讓人綁架自己?”趙構有些怨憤,他實在是想不通自己的父親是如何想的,自己的兒子帶領大軍奪取政權,反而很開心,這樣的想法着實有些奇葩。

“不錯,正是導演一出被金兵俘虜的假象!”趙佶沒有否認,直言不諱地說道:“原本沒有合適人選,正好白蓮教徒中的玄武使,他綁了我這個忙,唯一對不起的便是將老大也牽連進去,這也是計劃的一部分,唯有我們二人都失蹤了,以你在朝中的影響,還有六部、樞密院都是你的人,這樣一來你便順理成章的成爲大宋天子。”

“事情都按照我們部署的一樣,一步步的實行,只是沒想到玄武使居然不走陸路,走的是水路,這是我們沒有料到的。那個時候皇兄以及老大二人被綁縛着,而老大整個人都嚇破了膽,皇兄也受傷,我帶領一支秘密隊伍不斷地搜查終於在他們快要離開大宋截住他們,最後在海上發生爭鬥,那船隻也被毀壞,我們三人便流落至荒島之上。”

趙有恭接話說道,“當時,我們三人都受了傷,尤其是我們來到了一座無名荒島,正好避開了所有人。無論是漢人,還是女真人,而玄武使在最後一刻居然與我們同歸於盡,這才讓我們不得不棄船而逃。”

趙構驚疑道:“十三叔,你們流落的荒島不會是有很多毒蛇的地方吧!”

“你怎麼知道的?”

“因爲那座荒島我也曾經在那裡待過!”

趙有恭等人驚訝萬分,他們的確是在那座荒島上遇到很多毒蛇,甚至有時候毒蛇會襲擊他們,不過說實話也幸虧那裡有很多毒蛇,同樣也有許多草藥,這讓他們養好了傷。

頓時,趙有恭、高寵二人也想起了趙構有段時間消失不見,他們都出去尋找後,終於在那座荒島上遇到趙構,將他接回來。只是沒想到趙佶等人居然也在那座荒島待過,實在是有緣。

“難怪那座荒島上像是有人到過的痕跡,四處搜尋卻看不到半個人影!”趙桓恍然大悟,他才明白這些都是趙構的傑作,還是許久之前的。若是真的算起來,那座荒島還真是有名,居然宋朝三位皇帝都在那裡待過。

“爹,那您們是如何脫困的?”

趙佶笑道:“這事還得感謝張道長!”

“虛靖先生!”趙構撇過頭看向張繼先,他不明白這事怎麼又跟他聯繫上了。

張繼先回道:“此事說來也巧,貧道知曉他們被俘虜後,決定避世而居,不再進入塵世之中,之後便四處雲遊,正好路過那座荒島,遇到了他們便一同回來了。”

“道長是如何知曉那座荒島的?”趙構開門見山地指出核心問題,就算是張繼先要雲遊四海,也不可能孤身前往那座荒島,那裡是真的渺無人煙,危機四伏,根本就不可能閒來無事前去,除非是早就知道有人在那裡。

“不愧是陳摶老祖的弟子!”張繼先愣了一下,又接着說道:“是你的師傅算出來他們會遇難,也明白他們的苦心,知道我與皇上關係較好,就囑咐我隨行,那便一同前去了。”

“師傅?”趙構愣了一下,他已經許久未見陳摶老祖,要知道他今日武功有這樣的地位,一大半都是這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師傅所賜,急忙說道:“師傅他也在龍虎山?”

“老祖四處雲遊,貧道也不知他在何處。”張繼先搖搖頭,道:“不過老祖臨行前,讓我轉告你一句話,若想知道前因後果,還得再進一步,唯有跳出方能解脫。”

趙構大惑不解,他真的不明白自己師傅所說的那番話,直到十幾年以後,趙構才真正明白陳摶老祖留給他的這句話是何意思,那個時候他見到了陳摶老祖,所有的事情都清楚明白。

“當我安然無恙的回來時,你已經按照我們設想的那樣,終於繼承皇位,也看到你這些年作爲天子爲大宋子民帶來了希望,而我們也知道這一切是值得的,也正因爲你的所作所爲是我們無法做到的,才能讓大宋徹底崛起。”

趙佶繼續說道:“當我們二人都被金人俘虜,此乃奇恥大辱,以你的性子絕不會善罷甘休,也不會輕易地頹廢,勢必會讓你更加用心的改變大宋社會風氣,讓大宋百姓過上國泰民安的生活,現在你已經做到了,作爲父親,我以你爲榮。”

“看着如今的大宋,我們算是真的放心。其實,有恭也是最近才知道我們沒死,一直在你眼皮底下。因爲你那個時候便有遷都打算,不過那次沒有正式提出來,而我們也清楚。”

“縱然你攻破會寧府,滅了金朝都不曾露面,便是讓你更加堅定覆滅金朝的決心,而不願意告訴有恭,也是怕他忍不住心中的歡喜,將這事告訴於你,會影響你的決策。”

“直到你想將首都遷至幽州,我們才聯繫上有恭,讓他將事情與我們說清楚,這才讓他帶你與我們見面,也算是了卻你心中的顧忌。當初我們被俘虜,你差點入魔,這事也清楚,要是再不出現就怕沒有太多時間了。”

趙佶感慨萬千,看着眼前的趙構,回想起昔日那孩童模樣,卻堅持自己的做法,這樣的兒子他真的很欣慰,嘆息一聲:“汴京城乃是太祖皇帝定都的地方,有了太祖皇帝纔有大宋如今的開始,而現在你的功績甚至超越太祖皇帝,那麼你遷都至幽州,我與你大哥都支持你,你想怎麼做就隨你去做,你只要記住一件事,大宋天子是你,你與我們不同,不必顧忌太多,有利於大宋百姓,有利於大宋江山的事情就放手去做吧!”

趙構見自己的父親說的話,就像是交代遺言一樣,仔細的打量了一下,發現自己的父親臉色有些蒼白,像是生了重病似的,他二話不說爲自己的父親把脈,驚道:“爹,你……”

“你發現了,我也不隱瞞了!”趙佶風輕雲淡地笑了笑,道:“虛靖先生也爲我診治,命該如此,天命難違。縱然是你的師傅,也是束手無策。若非我的時日不多,也不想你留下遺憾,便與你見上一見,此次見面便是永別,自此以後大宋只有你一位皇上,你大哥已經出家爲僧,不再理會凡俗之事。”

若是大宋還是羸弱,趙佶也不放心,死不瞑目。現在大宋國力強盛,儼然成爲中原霸主地位,四方臣服,趙佶安心了。對於生死他早已置之度外,修道這些年讓他的心格外平靜,面對生死早已無懼。

“爹!”

趙構熱淚盈眶,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此刻趙構忍不住淚流滿面,他的心很是苦澀,因爲他把脈後發現自己的父親已經病入膏肓,難以救治,這讓他心裡很是痛苦,什麼也做不了。

“看着現在的大宋,我已經無憾了!”趙佶輕輕地擦拭着趙構的淚水,拍了拍他的肩膀,猛然間想起一事,急忙問道:“構兒,我幾年遇到了一位女子帶着孩童,那孩子的模樣與你幼年一般無二,莫不是他與你有關係?”

“您說的是摩尼教教主?”

趙佶點點頭,他看見摩尼教教主方金芝,還以爲是南宮羽落轉世,無論是容貌還是身材都是一般無二,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一樣,唯一的不同是方金芝身上多了豪氣,而南宮羽落更多是端莊賢淑。

並且,方金芝身邊還有一個男孩,那孩子的模樣與趙構幼年時差不多,這讓趙佶很是詫異,趙似看見她們母子那一刻也愣住了,最後探查才知道是摩尼教教主,不過她的孩子卻不知來歷,尤其是她的夫君是何人,也不清楚,可他有些懷疑這事與趙構有些關係。

當初,趙構生下兩女,趙佶有些失望,只因大宋後繼無人,後來生下一對雙胞胎兒子,這讓趙佶很是開心,認爲大宋後繼有人了。於是,他與趙有恭、張繼先三人一同出去雲遊,正好來到了昔日與南宮羽落相遇的地方,回想起一切。

此時的趙佶、趙有恭都穿成道士服飾,方金芝也沒有說什麼,尤其是張繼先在外面名頭甚是響亮,方金芝也是以晚輩自居,至於趙佶、趙似二人則與孩子玩耍。

趙佶看到孩子身上的玉佩,這個玉佩他曾在趙構身上看見過,而趙似卻與孩子玩耍見他身手,居然很是利索,而且身體內有一股內力,招式乃是大宋皇族不傳的拳法,只有皇室之人才有資格習練,這讓他們二人一肚子疑惑,卻又得不到答案。

“那孩子正是孩兒的長子!”趙構如實回答,沒有任何隱瞞。

趙佶大喜過望,哈哈大笑道:“我沒有完成的心願,你倒是替我完成了,哈哈!……我心寬慰啊!……”

當初,趙佶與南宮羽落相遇,他便一見傾心,就算是身爲皇上,後宮佳麗三千人,他的心只屬於南宮羽落。現在趙構與南宮羽落的女兒相遇,更是生下一子,這讓趙佶真的很開心,他心中已經沒有任何遺憾。

“九弟,我身爲大哥,一直都沒有做到大哥的責任,相反恭弟倒是做到了!”趙桓目不轉睛的注視着趙構,又看了看趙有恭,淡淡的說道:“一直以來,我都覺得你會與我爭奪皇位,尤其是看到父親對你的寵愛,內心十分羨慕又嫉妒,而恭弟不是親子,父親對他也是十分信任,唯有我這個長子始終不受寵。”

“這個想法一直存在於我的心中,久久揮散不去,以致於那個時候你面臨危機時,我身爲皇上卻不曾派兵援助,讓你孤立無援。直到你回京後,讓我做一個閒散皇上,反而我看的比誰都透徹,也徹底想開一切緣由。”

“直到後來父親與我一同被俘虜,已經不在人世的十三叔再次出現,我才知道一切都是騙局,那個是我恨過父親,更加恨你。在那座荒島上,父親、十三叔也將事情真相告訴於我,我不信任你會讓大宋更加強大,後來親眼目睹才知道自己是被憤怒衝昏了頭腦,從一開始你的確更適合,確沒有認清自己的價值,要是與你不爭奪皇位,或許也不會有這麼多事情。”

“九弟,你是否還怨恨我當初沒有救援你嗎?恭弟,你是否還介意當初藉機打壓之事?”

趙構、趙有恭二人都齊齊的搖頭,他們早已放開,這些事他們根本就不在乎。現如今趙桓身上感受最深的是佛家的從容淡然,還有看破紅塵。趙桓落髮爲僧,便放下了所有的前塵往事,四處雲遊,過着苦行僧的日子,卻看到了人世間在趙構治理下的大宋日益強盛,以及百姓豐衣足食的生活,他真的放下曾經的執念,從此再無欽宗。

當天晚上,趙構、趙有恭、高寵留在圭峰山住了一晚,就連高寵都一併坐在位置上,這裡已經沒有身份的芥蒂,就像是一家人一樣坐在一起吃一頓飯。衆人暢所欲言,哪怕是削髮爲僧的趙桓,張繼先天師等人都破戒喝酒。

趙佶也向衆人談論起以前的往事,尤其是與南宮羽落相遇的事情,還有趙構、趙有恭、趙桓三人幼年時的模樣,時不時的傳來一陣陣歡笑聲,放下所有的責任與負擔,有的是歡聲笑語,這一刻趙佶、趙有恭二人是最開心的時候。

次日,趙佶在睡夢中安然辭世,而趙有恭也在同一天傷勢復發也與世長辭,就連張繼先也在同一天羽化登仙。

趙桓、趙有恭、趙構三人爲他們處理身後事,爲了不讓他人發現,趙桓與他們二人商議,將他們三人的屍首放在棺木中,直接送到龍虎山懸棺墓葬所在地,他們的屍身也不至於遭到破壞。

龍虎山懸棺之謎本就是不解之謎,將他們三人屍身放在那裡,也得以保存。

處理好身後事,趙桓便與他們辭別,至於去了何處,誰也不知道。自此以後,再也沒有聽到趙桓的消息,而趙構、趙有恭等人啓程回京。另外,他也封了龍虎山上清宮的天師先生稱呼,也算是回饋張繼先對自己父親等人的照顧。

(本章完)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第360章 不辭而別第291章 憤怒第5章 喜得皇子第六百四十四章 殺你,只要一刀!第292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209章 重整朝綱第362章 不看僧面看佛面第152章 大戰烏龍嶺(四)第246章 計中計第159章 以一敵四第417章 ‘王妃’第87章 抵達泰安第193章 我心依舊第六百一十五章 燕王第515章 英雄冢第五百九十一章 天上人間第392章 善意謊言第五百八十五章 因爲值得第313章 鐵血柔情,愛屋及烏第498章 一錘定音第六百零二章 老夫人發飆第六百五十二章 傳國玉璽第六百六十五章 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第160章 主帥之戰(一)第526章 下戰書第8章 無良父親第532章 犒賞三軍第五百七十八章 出乎意料第458章 完顏晟第37章 志明長老來信第173章 切磋武藝第54章 委以重任(二)第142章 花和尚VS寶光國師第153章 攻破烏龍嶺,睦州失陷第527章 血流成河第327章 我姐姐喜歡你哦!第104章 初露鋒芒第114章 驃騎大將軍第182章 方臘現身第284章 好險第334章 廢除三舍法(二)第六百六十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五百九十五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195章 多情自古傷離別第496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380章 創造紀錄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其不備第六百章 你真傻!第223章 初見端倪第397章 煽風點火第519章 抉擇第六百零八章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大人第482章 仗勢欺人第532章 犒賞三軍第369章 你可相信否?第13章 蔡京罷相第99章 夜襲青州,宋江兵敗(一)第226章 幕後之人露面第86章 招安使團,前往梁山第539章 惺惺相惜第六百六十三章 十二道金牌第491章 羣蛇圍攻第226章 幕後之人露面番外篇 第五章 齊聚汴京第174章 結義第五百六十七章 逃亡漠北番外篇 第三章 誰敢欺負我娘!第115章 位高權重,任重道遠第五百八十一章 正合我意第144章 天賜良機第74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四)第158章 大戰前夕第7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五)第500章 薪火相承第444章 人生如茶第348章 多此一舉第520章 榮辱與共第344章 銷聲匿跡第236章 出乎意料第200章 凌遲處死第六百一十二章 洞房花燭夜第40章 瀝泉神槍(三)第40章 瀝泉神槍(三)第五百八十八章 商業藍圖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379章 第一場考試第135章 危在旦夕,老祖再現第473章 刺殺第54章 委以重任(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佈局啓動第15章 爲了大宋江山,一切都是值得第266章 太子之恥第六百七十五章 轟炸會寧府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124章 深入敵後第324章 勸說從軍第六百三十七章 宋金大戰第223章 初見端倪第513章 銀面戰神第205章 神運昭功石
第360章 不辭而別第291章 憤怒第5章 喜得皇子第六百四十四章 殺你,只要一刀!第292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209章 重整朝綱第362章 不看僧面看佛面第152章 大戰烏龍嶺(四)第246章 計中計第159章 以一敵四第417章 ‘王妃’第87章 抵達泰安第193章 我心依舊第六百一十五章 燕王第515章 英雄冢第五百九十一章 天上人間第392章 善意謊言第五百八十五章 因爲值得第313章 鐵血柔情,愛屋及烏第498章 一錘定音第六百零二章 老夫人發飆第六百五十二章 傳國玉璽第六百六十五章 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第160章 主帥之戰(一)第526章 下戰書第8章 無良父親第532章 犒賞三軍第五百七十八章 出乎意料第458章 完顏晟第37章 志明長老來信第173章 切磋武藝第54章 委以重任(二)第142章 花和尚VS寶光國師第153章 攻破烏龍嶺,睦州失陷第527章 血流成河第327章 我姐姐喜歡你哦!第104章 初露鋒芒第114章 驃騎大將軍第182章 方臘現身第284章 好險第334章 廢除三舍法(二)第六百六十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五百九十五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195章 多情自古傷離別第496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380章 創造紀錄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其不備第六百章 你真傻!第223章 初見端倪第397章 煽風點火第519章 抉擇第六百零八章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大人第482章 仗勢欺人第532章 犒賞三軍第369章 你可相信否?第13章 蔡京罷相第99章 夜襲青州,宋江兵敗(一)第226章 幕後之人露面第86章 招安使團,前往梁山第539章 惺惺相惜第六百六十三章 十二道金牌第491章 羣蛇圍攻第226章 幕後之人露面番外篇 第五章 齊聚汴京第174章 結義第五百六十七章 逃亡漠北番外篇 第三章 誰敢欺負我娘!第115章 位高權重,任重道遠第五百八十一章 正合我意第144章 天賜良機第74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四)第158章 大戰前夕第7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五)第500章 薪火相承第444章 人生如茶第348章 多此一舉第520章 榮辱與共第344章 銷聲匿跡第236章 出乎意料第200章 凌遲處死第六百一十二章 洞房花燭夜第40章 瀝泉神槍(三)第40章 瀝泉神槍(三)第五百八十八章 商業藍圖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379章 第一場考試第135章 危在旦夕,老祖再現第473章 刺殺第54章 委以重任(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佈局啓動第15章 爲了大宋江山,一切都是值得第266章 太子之恥第六百七十五章 轟炸會寧府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124章 深入敵後第324章 勸說從軍第六百三十七章 宋金大戰第223章 初見端倪第513章 銀面戰神第205章 神運昭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