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太白陰經

陳摶好奇道:“但說無妨,只要貧道知道的事情,一律悉數相告!”

趙構沉思片刻,道:“相傳道長乃是得道成仙之人,不知是真是假,天地間是否仙人的存在?”

“假亦真時真亦假,虛虛實實,一切皆有定數,天命不可違!”陳摶老祖微微一笑,道:“世人皆傳貧道得道成仙,非也;天地之間浩氣長存,有着日月精華,吸取日月精華,不可得道成仙,卻也延年益壽。”

“若你心中有神明,那就有神明,心中無神明,就無神明,心誠則靈。至於,貧道爲何活了這麼久,乃是會龜息之法。貧道一直居於武當山,追求仙道,吸取天地間自然之靈氣,會一些陰陽五行之術,也懂得天機之秘,深居簡出,常年神龍見首不見尾,故而一直流傳於貧道得道成仙。”

“實則不然,世人的壽命自有定數,有長有短。若想長生不死,那是癡人說夢,興許死後又是另外一個生命的開始,也說不定。貧道一年乃是常人一天的時間,身體機能消耗較低,使得老道壽命遠遠超過常人,又終年打坐,不理紅塵俗世,便少了一些因果,少了幾分憂愁,心中唯有浩然正氣。”

“聖鬥士星矢?”趙構情不自禁的想道,他記得在後世之中看過的動畫片,那人也是這樣,數百年過去了,依舊是昔日巔峰的境界,不曾想到陳摶老祖也會這門神奇的功法,實在是讓他有些吃驚不已,低聲唸叨一聲:“這要多強大的小宇宙才能達到這麼高深的境界,不愧是得道高人!”

“既然道長擁有龜息之法,又有推演之道,不知能否看看大宋未來的發展?”趙構緊張的問道,他最想知道的就是大宋日後的發展趨勢,對於追求長生之道沒有多大的興趣,已經死過一次的他,早已拋之於外。

陳摶老祖搖搖頭,嘆息一聲:“當初,貧道推演大宋必定會支離破碎,萬里河山被他人佔領。如今,大宋的國勢捉摸不透,也不知道未來的事情,唯一可以肯定都事,這件事與你有關。”

趙構指了指自己,驚訝道:“道長,你不是跟我開玩笑嗎?我又不是皇上,怎麼可能跟我有關呢?”

“雖然你的未來,貧道無法推測出來,心中篤定你將來會成爲大宋的皇上。”陳摶老祖微微一笑,道:“你身上的氣息捉摸不透,貧道無法推算出你的未來,也看到你身上的帝王之氣,這股氣息與大宋的國運息息相關,也就是龍脈匯聚之氣。”

“一國之君,擁有帝皇之氣,與自身的命脈有些關聯。當成爲君王時,坐擁天下,天下之氣便會匯聚在皇上身上。國運的衰弱直接影響身上的帝皇之氣,帝皇之氣強,則國強;帝皇之氣弱,則國弱。”

“當今的皇上,貧道有幸見過一面,在他登記爲帝之時,貧道就看到了他身上帝皇之氣,若有若無,虛無縹緲。大宋國運也隨之浮浮沉沉,飄忽不定。貧道知道大宋國運日衰,與他自身,以及人禍有關,只不過更多的是龍脈之氣甚微,要想大宋國運昌隆,唯有出現一代明君,方能改變此厄。”

“龍脈之氣越強,國運昌隆,帝皇之氣更甚,天下黎民百姓歸心,方是真正的國泰民安。如果失去民心,龍脈之氣就會衰弱,國運衰弱,帝皇之氣就會消失。若是帝皇之氣消失不見時,便是國破山河之際,也是天下黎民百姓受苦之期。”

“在你的身上,貧道看見了希望,你有能力改變大宋國運衰弱的困境。目前來說,大宋國勢變得虛虛實實,無法捉摸,相信一切與你身上的氣息有關。如果貧道沒有猜錯的話,你的出生,會給大宋帶來一股前所未有的風暴,至於是好還是壞,唯有後人評價,非貧道一語成鑑。”

趙構目瞪口呆的看着陳摶老祖,覺得他說的話晦澀難懂,非常的玄乎,不過他也聽出來其中的意思,那就是大宋的命運變得不再與歷史軌跡一樣,一切就寄託在他的身上。當初,他想要改變國運,卻沒有任何的方法,又聽到陳摶老祖的話語,心中不禁有些奇怪,喃喃道:“要是真如他所說的那樣,我該如何是好?要用什麼方法拯救大宋國運,讓羸弱的大宋變得強盛起來?”

陳摶老祖彷彿知道他的心中所想一樣,接着說道:“要想改變羸弱的大宋,必須要破除一切陳舊的思念。太祖制定的方法,沒有錯,錯在了以自身去思考他人,少了那份坦蕩,重文輕武,又篤信術士之言,忽略人定勝天的道理。”

“無論是孔孟之道、佛道兩教,皆有存在的道理,學會與之融合,一國之君乃是大權在握,生殺大權皆可一言而定,如同神明。身爲一國之君,當以民爲重,奢侈浮誇之風不可留,不理朝綱,實乃不務正業,非明君之舉。”

“若想要改變大宋羸弱的局面,唯有破局,徹底顛覆大宋根深蒂固的重文輕武的思想,武能安邦定國,文能治理國家,文武兼備纔是一國走向昌盛的前提,還有統帥一切的皇上,用人之道方能改變。”

“然而,孔孟之道乃是人之常倫,要是改變這種局面,就要學會壯士斷腕一樣,揹負着千古罵名,違背祖訓。如此一來,功過參半,宋神宗年間王安石變法,也不過是治標不治本,根本原因就是不敢違背祖訓,徹底廢除那些不該存在的條例,變法乃是註定失敗,成果也不過是暫時,尤其是皇親國戚、大臣的利益受到損害,便會有反對之聲,一直留到了當今皇上這裡,還是無法改變。”

“當年的皇上,雄心萬丈,親政以來,雄心勃勃,也無能爲力,後來又沉浸在書畫之中,不理朝政,國勢更加衰弱,又有奸臣當道,更一步加身國勢衰弱。若想要改變眼前的困境,唯有掌握大權,從根本上一點點的改變,陰陽平衡之道在繁榮昌盛時,乃是上上之選,在亂世時,根本就是雞肋,唯有獨攬朝綱,哪怕是揹負着千古罵名,一心爲民,國便牢不可破,家便幸福安康,國運昌盛。”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趙構情不自禁的接話道。

從一開始,趙構也知道要想改變羸弱的大宋,唯有從根本上改變才行,必須要違背祖訓,爲了天下黎民百姓,也是爲了大宋江山,唯有破除陳舊的思念,徹底改變重文輕武的思念纔可以,就算是皇上有時候也會身不由己,當衆人都在反對之時,唯有硬着頭皮,迎難而上,困難是暫時的,未來纔是關鍵,並非看重眼前利弊,眼光要放長遠。

陳摶老祖的話,一語驚醒夢中人,趙構一直在思索着大宋如何改變,卻沒有真正的實權,只想着成爲一方大將,保住萬里河山,不受金國侵犯,也不想歷史的悲劇再次重演。然而,陳摶老祖告訴於他,唯有掌握大權,方能徹底改變,否則國勢衰弱也改變不了。

趙構誠摯的看着陳摶老祖,躬身道:“多謝道長指點迷津,小子知道該怎麼做了!”

陳摶的話也傳達了另外一層意思,那邊是趙構的身份已經被他知道了,必定是皇子。既然陳摶老祖猜到他的身份,那麼說這一切也實屬正常。只不過,趙構沒有以郡王自居,在高人指點迷津時,唯有尊重纔是真正的謝禮。

“孺子可教也!”陳摶老祖捋了捋長長的鬍鬚,眉開眼笑的望着趙構,神秘的笑道:“你要尋找的人在湯陰縣,那時你還可以得到一份意想不到的禮物。”

“禮物?”趙構低頭沉思,喃喃道:“難道說的是岳飛?”

他想起來了,湯陰縣正是岳飛的故鄉,周侗在湯陰縣實屬正常。如果按照書中記載,岳飛乃是大鵬神鳥降臨,想要改變大宋的局面,以致於一路上結怨了不少仇家。但是,真實的情況具體是什麼,趙構無法斷定,有時候也不過是藝術加工。

“貧道與你有緣,便贈予你一份禮物,希望這份禮物在日後之中,能夠給予你一定的幫助!”陳摶老祖笑道,趙構好奇的擡起頭,只見他從懷中取出一本泛黃的書籍,趙構雙手接過,又聽到他說道:“此書乃是貧道的師傅流傳下來,今日貧道便傳於你。”

“太白陰經!”

趙構看着書頁上撰寫的大字,然後翻開一頁,只見上面寫道:“太古之時,人不識其父,蒙如嬰兒。夏則居巢,冬則居穴,與鹿豕遊處。聖人以神任四時、合萬物於無形而神知之矣!過此以往非,神不足以見天地之心,非心不足以知勝敗之術。夫心術者,尊三皇、成五帝;賢人得之,以伯四海、王九州;智人得之,以守封疆、挫勍敵;愚人得之,以傾宗社、滅民族,故君子得之固窮,小人得之傾命。是以,兵家之所秘而不可妄傳,否則殃及九族。”

“這是一部兵書!”趙構驚呼道。

“不錯,此乃一部兵書!”陳摶老祖微微點點頭,道:“人謀籌策、攻城器械、屯田、戰馬、營壘、陣圖,括囊無遺,秋毫無錄。其陰陽、天道、風雲、向背,雖遠人事,亦存而不忘,小及錐刀,大至城堡,智周乎萬物,而道濟乎三軍!轅門有之,雖桴鼓之吏、廝養之卒,亦可爲萬人之將。言無文飾、理探玄微,十載修成,四方兵起,識者以爲濟時之用。”

“此書乃是貧道的師傅達觀子所寫,他生於前唐,乃是借用天文異象、陰陽五行之術加以變化的兵書,曾經上書於唐玄宗,卻被奸人排擠,也沒有流傳於世。因此,此書你纔是他真正的第一人,希望這本兵書對你以後有幫助。”

趙構鄭重其事的謝道:“多謝道長贈予,小子自當竭盡全力!”

陳摶老祖出現在他面前時,趙構已經非常驚訝了,又不曾想到陳摶老祖會傳授於他一部兵書。雖然這本兵書,趙構未曾瞭解過,不過他知道陳摶老祖的盛名,也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他師傅也不是凡人,必定是有大神通之人,心中更加渴望,想要看看此兵書到底如何。

第115章 位高權重,任重道遠第306章 愛在心口難開第64章 殺雞儆猴(一)第338章 舌戰羣臣(一)第264章 學無前後 達者爲師第267章 栽贓陷害,揹負罪名(一)第468章 父債子還第287章 靜觀其變第259章 未雨綢繆第398章 單挑第318章 宋青的決定第196章 決裂(一)第457章 刁難第464章 以退爲進第13章 蔡京罷相第520章 榮辱與共第157章 守株待兔第373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9章 讓我給你加點料第五百七十四章 有備無患,雙重保險第190章 拜會嫂嫂第178章 一見傾心第六百六十一章 自掘墳墓第243章 逼宮(二)第312章 得償所願第85章 朝野震盪(二)第508章 投名狀第150章 大戰烏龍嶺(二)第124章 深入敵後第六百六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464章 以退爲進第六百六十六章 斬秦檜第五百六十章 瓦橋關之戰第151章 大戰烏龍嶺(三)第212章 慌了第六百六十四章 計中計第202章 皇叔,你來了!第55章 樞密院第128章 不打不相識第278章 這本來就是一個圈套第481章 我死了嗎?第550章 割地求和第82章 脣槍舌戰第462章 水到渠成第六百零二章 老夫人發飆第106章 那人是誰?(一)第298章 忐忑第385章 雞蛋裡挑骨頭第542章 人亡城破第129章 炮火連天第454章 籌劃第171章 回憶往昔第213章 皇上不急,急死太監第六百四十章 血戰第422章 如夢似幻第158章 大戰前夕第203章 佈局第189章 一吻定情第45章 喜得良緣,贈送良駒第六百五十八章 喜得公主第201章 兄弟們的擔憂第250章 父子相見第159章 以一敵四第525章 三軍會合第354章 酒後吐真言第326章 吃出‘禍事’(二)第282章 計行言聽第430章 兩美相見第386章 和盤托出第141章 攻破獨鬆關第439章 軒然大波第151章 大戰烏龍嶺(三)第179章 戀戀不捨第237章 茅塞頓開第493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意失薊州第222章 白忙活了?第81章 一門忠烈,楊家後人第453章 和談使第345章 改頭換面第五百六十六章 婉拒招安第五百七十九章 父子反目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路可退第六百零三章 集體相親第343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300章 姨娘?第492章 火攻、蛇膽第30章 決心收徒第204章 情報爲王第367章 孺子不可教也第346章 何爲王?何爲制?第509章 斬首示衆第六百六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138章 大戰開啓第500章 薪火相承第464章 以退爲進第221章 朱氏父子第六百三十二章 弒兄奪位第18章 林沖授藝第132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三)
第115章 位高權重,任重道遠第306章 愛在心口難開第64章 殺雞儆猴(一)第338章 舌戰羣臣(一)第264章 學無前後 達者爲師第267章 栽贓陷害,揹負罪名(一)第468章 父債子還第287章 靜觀其變第259章 未雨綢繆第398章 單挑第318章 宋青的決定第196章 決裂(一)第457章 刁難第464章 以退爲進第13章 蔡京罷相第520章 榮辱與共第157章 守株待兔第373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9章 讓我給你加點料第五百七十四章 有備無患,雙重保險第190章 拜會嫂嫂第178章 一見傾心第六百六十一章 自掘墳墓第243章 逼宮(二)第312章 得償所願第85章 朝野震盪(二)第508章 投名狀第150章 大戰烏龍嶺(二)第124章 深入敵後第六百六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464章 以退爲進第六百六十六章 斬秦檜第五百六十章 瓦橋關之戰第151章 大戰烏龍嶺(三)第212章 慌了第六百六十四章 計中計第202章 皇叔,你來了!第55章 樞密院第128章 不打不相識第278章 這本來就是一個圈套第481章 我死了嗎?第550章 割地求和第82章 脣槍舌戰第462章 水到渠成第六百零二章 老夫人發飆第106章 那人是誰?(一)第298章 忐忑第385章 雞蛋裡挑骨頭第542章 人亡城破第129章 炮火連天第454章 籌劃第171章 回憶往昔第213章 皇上不急,急死太監第六百四十章 血戰第422章 如夢似幻第158章 大戰前夕第203章 佈局第189章 一吻定情第45章 喜得良緣,贈送良駒第六百五十八章 喜得公主第201章 兄弟們的擔憂第250章 父子相見第159章 以一敵四第525章 三軍會合第354章 酒後吐真言第326章 吃出‘禍事’(二)第282章 計行言聽第430章 兩美相見第386章 和盤托出第141章 攻破獨鬆關第439章 軒然大波第151章 大戰烏龍嶺(三)第179章 戀戀不捨第237章 茅塞頓開第493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意失薊州第222章 白忙活了?第81章 一門忠烈,楊家後人第453章 和談使第345章 改頭換面第五百六十六章 婉拒招安第五百七十九章 父子反目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路可退第六百零三章 集體相親第343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300章 姨娘?第492章 火攻、蛇膽第30章 決心收徒第204章 情報爲王第367章 孺子不可教也第346章 何爲王?何爲制?第509章 斬首示衆第六百六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138章 大戰開啓第500章 薪火相承第464章 以退爲進第221章 朱氏父子第六百三十二章 弒兄奪位第18章 林沖授藝第132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