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戰爭動員

任何大規模的軍事調動與戰役準備工作都不可能做到徹底保密。

當帝國海軍與海軍陸戰隊積極準備發動新的戰役時,遠在江南造船廠的白佑彬等人都收到了風聲。準確的說,通過江南造船廠加快戰艦建造速度,以及工人在空出來的大型船臺上鋪設新的戰艦龍骨,這幫子年輕軍官都嗅到了大戰迫近的味道。

對這些年輕軍官來說,在繁忙之餘,談談所見所聞是他們最大的愛好,也是唯一的娛樂。

“聽說,二號與三號船臺上建造的是一種以前沒有過的新式戰艦。”

“你怎麼知道的?”

“昨天無意間聽到兩個工程師提到了三十五節,七十一年式三百毫米艦炮,還有……還有新型蒸汽輪機。你說,這些數據哪些戰艦上有?戰列艦的速度不可能達到三十五節,而巡洋艦用不上三百毫米艦炮。所以,我推測只有可能是一種介於戰列艦與巡洋艦之間的新式戰艦。”

“我也看到了,那兩艘戰艦的船臺建造好像下個月就將結束。”

“不對,不可能是這種高不成低不就的戰艦。我也聽說了,海軍下達了新的訂單,好像是訂購了更多的戰列艦。而且從那兩艘戰艦的長度與吃水上看,其排水量肯定在三萬噸以上,我推測爲快速戰列艦。”

“怎麼可能?”

“怎麼不可能?”

“海軍才下訂單,難不成江南造船廠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自籌資金,提前爲海軍建造兩艘快速戰列艦?就算江南造船廠實力雄厚,財力強大,也不可能做出這種冒險的舉動吧。再說了,戰艦可不是誰想造就能造的,如果沒有海軍的批文。造船廠根本拿不到動力設備與武器裝備,造出來的也只是空殼子,而不是真正的戰艦。”

“對哦,肯定不是快速戰列艦。另外,四號船臺與五號船臺已經開工建造新的戰艦了,恐怕那兩艘纔是海軍才訂購地快速戰列艦吧?”

“這麼說來,海軍今年的建造經費肯定增加了一倍。不然哪來這麼多錢訂購新戰艦?”

“管他的,反正不會拿我們的津貼去建造戰艦。再說了,造的戰艦越多,我們今後成爲艦長的機會就越大,你們說是不是?”

“對,對,到時候。我們哥幾個一人指揮一艘戰列艦,白長官就是我們的艦隊司令!”

“你小子,是不是訂上艦隊參謀長地位置了?”

“誰說的?等白長官當上了戰區司令,我就是艦隊司令,到時候你就是我的參謀長。”

“放你的狗屁,你纔是我的參謀長呢!”聽到隔壁幾個手下的“寢間閒聊”,白佑彬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來到江南造船廠後不久,白佑彬就向汪華華打聽了二號船臺與三號船臺上正在建造的是什麼型號地戰艦。

當時。他也很疑惑。

二號船臺與三號船臺都是三萬噸級的大型船臺(戰艦在船臺建造階段,其重量遠遠低於下水舾裝後的排水量。所以三萬噸級船臺足以建造排水量達到五萬噸的大型戰艦),按理說。只承擔主力艦的建造工作。而當時帝國海軍訂購的第二批快速戰列艦的首艦正在一號船臺上建造,另外三艘則分別在其他三家造船廠建造。

也就是說,帝國海軍並沒有訂購新的主力艦。

汪華華並沒有隱瞞,而是直接將該型戰艦地設計書給白佑彬看了。

這是一種設計排水量二萬八千噸,設計航速超過三十三節,裝備有九門三百毫米重炮,防護性能略強於“果敢”號戰列巡洋艦的大型戰艦。按照《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地規定,該艦屬於主力艦範疇。

當然,帝國海軍不會將只裝備三百毫米主炮的戰艦劃爲主力艦。

看完設計書之後。白佑彬立即想到。這種戰艦隻有兩個任務,一是襲擊敵人地海上貿易航線。成爲商船與護航戰艦的殺手;二是保護己方的海上貿易航線,扮演敵襲擊艦剋星的角色。

當時,德國海軍建造的“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的性能指標與該艦極爲相似。

在德國海軍中,“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的主要任務就是海上破交。

聯想到三年前帝國海軍制訂的戰艦發展規劃,白佑彬立即明白了過來,這就是那份規劃中提到的大型巡洋艦。只是當時他主要負責快速戰列艦地戰術性能規劃,所以對大型巡洋艦地設計與建造工作不是太瞭解。

當然,最讓白佑彬感到興奮的還是四號與五號船臺上開工建造地快速戰列艦。

第二級快速戰列艦的首批四艘早在去年就已經下了訂單,而且船臺建造工作進展得非常順利,很多工序都提前完成,有望在年底下水。海軍在此時訂購了第二批,而且很有可能是一次訂購八艘,足以證明海軍拿到了足夠的建造經費。

如果這十二艘快速戰列艦按時完成,帝國海軍的實力將急劇提升。

這些,讓白佑彬想到了上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帝國海軍瘋狂的造艦速度。

雖然沒有親身經歷過那段歲月,但是從海軍的衆多文獻,以及檔案資料中,白佑彬完全可以感受到,當時爲了打造出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帝國幾乎動員了全國之力,海軍經費佔到了每年財政總支出的百分之二十五!當時,幾乎每年都有足以組建一支艦隊的戰艦下水服役!

當然,今日非同往日,快速戰列艦不但噸位更大,而且建造難度也提高了不少,其建造工期很難縮短到一年半之內,能夠在一年半之內完成船臺建造就非常不簡單了。如果首輔及時啓動第二階段戰爭動員,船臺建造週期很有可能縮短到一年左右。到時候整艦的建造週期將控制在兩年之內。

作爲軍人,白佑彬並不知道這對帝國,特別是帝國的經濟有多大的影響。

他只知道,隨着越來越多的戰艦服役,帝國海軍年輕軍官將擁有更多的機會,並且獲得更好地成長條件。

對軍人來說,只有戰爭才能徹底體現出其存在的價值。

相對而言。一艘“果敢”號算得了什麼?

躺在牀上,想着那些連夜趕工建造的新式戰艦,即便忙了一整天,白佑彬也翻來覆去的睡不着。

設想一下,當十多艘,甚至數十艘快速戰列艦在大海上馳騁,誰還是帝國海軍的對手?

“小白。睡不着嗎?”

聽到謝昶倫的聲音,白佑彬嚇了一跳。“你也沒睡着?”

“肖定邦那嗓門,能讓人睡着嗎?”謝昶倫從牀板上爬了起來,“而且這天氣也夠悶的,才四月份就這麼熱。”

白佑彬也從牀上爬了起來。“反正睡不着,我們出去轉轉。”

此時,住在隔壁地肖定邦等人早就進入了夢鄉,而且還發出了震天般的鼾聲。

因爲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到了“果敢”號的改進工作中。所以白佑彬等人沒有去造船廠爲他們安排的賓館,而是在船廠工人臨時宿舍旁的兩間小屋內落腳。當然。條件很簡陋,讓江南造船廠都覺得有點對不住這些海軍軍官。

雖然已經是半夜了。但是江南造船廠內仍然是一片“繁華”景象。

幾乎每處戰艦建造工地都是燈火通明,人流如梭。作爲大型造船廠,江南造船廠並不承擔中小型戰艦的建造工作,除了一些大型貨輪與郵輪之外,建造的全是帝國海軍訂購地大型戰艦。進入戰爭時期之後,江南造船廠更是將民用與商用船隻的建造工作全部移交給了崇明造船廠(實際上,崇明造船廠是江南造船廠按照《反壟斷法》分割出去的一家造船廠,與江南造船廠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全力負責爲海軍建造大型戰艦。

與白佑彬等人不一樣。造船廠的工人都是輪班工作的。每班八小時,每工作三班休息一天。並且在下次輪班的時候順推一次。比如,上了三天早班之後,下次就上三天白班,再下次爲三天晚班。

按照《戰爭動員法》,帝國的戰爭動員分成了四個階段,現在爲第一階段。如果實施第二階段戰爭動員,三天輪班間地休息將被取消,工人將在工作九天之後休息一天。如果實施第三階段戰爭動員,一天三班制將改爲一天兩班制,每班工作時間爲十二小時,且每個月只有一天的休假。最後就是全面戰爭動員,該階段與第三階段戰爭動員地最大區別是,工人將進行強制勞動,而且只領取最低生活保障。

歷史上,帝國只實施過一次第三階段戰爭動員,那就是上次世界大戰的最後兩年。

上次世界大戰末期,內閣正準備進行全面戰爭動員,戰爭就結束了。所以,《戰爭動員法》生效以來,帝國還沒有真正實施過全面戰爭動員。

以帝國地經濟實力與工業規模,如非絕對必要都不會實施全面戰爭動員。說白了,工人也是人,如果長期高強度的勞動,最終只能導致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工作事故急劇上升,同時還會降低工人對帝國的信心,最終得不償失。

當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帝國內閣政府會有選擇的實施全面戰爭動員的某些政策。比如只將每天的工作時間延長到十二小時,而減少休假時間,生活物資事實配給制,而且直接與工作貢獻掛鉤。

不管怎麼說,在帝國面臨威脅的時候,不管是軍人,還是工人,都要爲帝國做出貢獻!

繼續求票,有票票的兄弟快砸啊,月票上去了有補更地!

第37章 冰火兩極第15章 繞道而行第28章 特種部隊第24章 戰略佈局第34章 將計就計第34章 單刀赴會第2章 正面缺失第43章 猜疑連連第15章 野心膨脹第24章 關鍵情報第9章 主次顛倒第18章 燙手美差第24章 實戰考驗第6章 主動挑釁第13章 別無選擇第69章 角色轉變第34章 以命相搏第39章 搶先出手第35章 優勢劣勢第4章 罵纔是愛第15章 萬變不離第11章 透視真相第11章 主力上陣第55章 危機並存第38章 突然遭遇第38章 適得其反第36章 前臺演員第14章 輕質原油第7章 慘重損失第4章 元帥到訪第30章 嶄新任務第25章 戰術意圖第21章 見死不救第17章 禍福相依第32章 轉移重點第3章 替人出頭第35章 優勢劣勢第16章 未戰先敗第23章 響亮耳光第20章 垂死掙扎第14章 改頭換面第35章 忙中出錯第19章 重新佈局第9章 戰略投送第15章 主力破交第40章 獵與被獵第9章 關鍵失誤第23章 無理要挾第8章 上帝之手第21章 仁者無敵第13章 絕不放棄第45章 寶貴經驗第54章 最後衝刺第49章 趕赴戰場第3章 再開戰局第4章 開赴那霸第7章 戰艦動員第45章 俄國戰敗第35章 最後豪賭第29章 勢均力敵第5章 大型軍演第4章 將官培訓第29章 最後通牒第10章 走馬上任第43章 默契無間第18章 尊重對手第5章 對美宣戰第50章 戰略合作第31章 海陸並進第20章 勇追窮寇第24章 關鍵情報第25章 最後起航第24章 決不放棄第25章 最後起航第9章 戰略投送第14章 決死膽量第30章 快速專家第43章 打打跑跑第5章 技術轉讓第10章 死亡威脅第6章 重重險阻第41章 決戰在即第13章 最後機會第36章 靜觀其變第14章 致命誤判第20章 垂死掙扎第4章 引蛇出洞第9章 爭取主動第45章 戰艦代溝第11章 推波助瀾第19章 毫釐不差第20章 勇追窮寇第20章 只欠敵人第58章 出奇制勝第15章 各爲其主第19章 奔赴戰場第48章 軍人職責第10章 爲人精明第26章 心情大好第30章 中立法案
第37章 冰火兩極第15章 繞道而行第28章 特種部隊第24章 戰略佈局第34章 將計就計第34章 單刀赴會第2章 正面缺失第43章 猜疑連連第15章 野心膨脹第24章 關鍵情報第9章 主次顛倒第18章 燙手美差第24章 實戰考驗第6章 主動挑釁第13章 別無選擇第69章 角色轉變第34章 以命相搏第39章 搶先出手第35章 優勢劣勢第4章 罵纔是愛第15章 萬變不離第11章 透視真相第11章 主力上陣第55章 危機並存第38章 突然遭遇第38章 適得其反第36章 前臺演員第14章 輕質原油第7章 慘重損失第4章 元帥到訪第30章 嶄新任務第25章 戰術意圖第21章 見死不救第17章 禍福相依第32章 轉移重點第3章 替人出頭第35章 優勢劣勢第16章 未戰先敗第23章 響亮耳光第20章 垂死掙扎第14章 改頭換面第35章 忙中出錯第19章 重新佈局第9章 戰略投送第15章 主力破交第40章 獵與被獵第9章 關鍵失誤第23章 無理要挾第8章 上帝之手第21章 仁者無敵第13章 絕不放棄第45章 寶貴經驗第54章 最後衝刺第49章 趕赴戰場第3章 再開戰局第4章 開赴那霸第7章 戰艦動員第45章 俄國戰敗第35章 最後豪賭第29章 勢均力敵第5章 大型軍演第4章 將官培訓第29章 最後通牒第10章 走馬上任第43章 默契無間第18章 尊重對手第5章 對美宣戰第50章 戰略合作第31章 海陸並進第20章 勇追窮寇第24章 關鍵情報第25章 最後起航第24章 決不放棄第25章 最後起航第9章 戰略投送第14章 決死膽量第30章 快速專家第43章 打打跑跑第5章 技術轉讓第10章 死亡威脅第6章 重重險阻第41章 決戰在即第13章 最後機會第36章 靜觀其變第14章 致命誤判第20章 垂死掙扎第4章 引蛇出洞第9章 爭取主動第45章 戰艦代溝第11章 推波助瀾第19章 毫釐不差第20章 勇追窮寇第20章 只欠敵人第58章 出奇制勝第15章 各爲其主第19章 奔赴戰場第48章 軍人職責第10章 爲人精明第26章 心情大好第30章 中立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