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背水之戰

攻打長崎的戰鬥打得並不順利,甚至可以說非常艱難。

七月四日,登陸作戰的第一天,到傍晚的時候,陸少豐已經先後安排五批登陸部隊上岸,而且全是作戰部隊,工程人員只有不到五百人。夜間,爲了能夠向作戰部隊提供足夠的彈藥,以及用來修建簡易防禦工事的設備,陸少豐讓登陸艇運載着物資與設備衝上海灘,甚至讓一艘載滿了工程設備的貨船直接衝上海灘擱淺。

到當天晚上,陸戰隊已經投入了一個半師的兵力。

顯然,兵力投送速度遠遠沒有達到陸少豐的預期,主要是日軍的抵抗非常猛烈,當天下午就發動了一次反擊,還調動部署在港口附近的重炮轟擊了登陸場,導致剛剛送上海灘的一批作戰物資損毀。

另外,在白天的戰鬥中,至少有二十四艘登陸艇被日軍炮兵擊毀。

大概,連陸少豐都沒有預料到,日軍的抵抗會如此頑強。

當天中午,陸少豐就在電話中對羅清遠大發脾氣,指責第1艦隊沒能按照任務要求,摧毀日軍的重炮部隊。結果,當天下午第11艦隊逼近海岸線,向長崎港日軍重炮陣地開火。\\\\\在與岸防炮的戰鬥中,至少有一艘巡洋艦與兩艘驅逐艦被炮彈擊中,不得不在傍晚後撤出戰鬥,現行返航。戰鬥打到這個地步,羅清遠也很是惱火。

說白了,陸少豐策劃的登陸作戰太直接,難度太大了。

也許,唯一比較出色的完成了任務的就是第12艦隊。在第五大隊偵察兵的引導下。在十多個小時內,從大村方向趕過來地日軍,沒有一支成建制的部隊到達前沿陣地,而且至少有上萬名日軍被第12艦隊的炮火炸死炸傷。

問題是。第12艦隊的遮斷炮擊只能阻擋大村方向地日軍,而不能阻擋長崎本地的日軍。

相對於白天的戰鬥,夜間地戰鬥更加麻煩。

經過一天的激戰。第11艦隊與第12艦隊的主力艦與巡洋艦都需要退回去補充彈藥,並且讓疲憊不堪的炮手獲得寶貴地休息時間,只能留下爲數不多的驅逐艦繼續爲陸戰隊提供炮火支援。

毫無疑問,日軍會抓住這個極爲難得地機會發動反擊。

似乎早有預料。天黑前,陸少豐就到了前線。\\\\\\並且命令所有進攻部隊停止推定,原地駐防。當時,他還在前線指揮所的外面豎起了他的將旗,並且告訴戰場上的兩萬多名陸戰隊官兵,他將堅守在前線指揮所,絕不後退一步!

這就是陸少豐。既值得敬佩,又不值得模仿。

作爲南方戰區司令(現由郭懷平代任),作爲陸戰第七軍軍長,作爲陸戰隊中將,竟然像一名普通士兵,衝到了第一線。也許所有的陸戰隊官兵都會以他爲榜樣,也許他的舉動能夠激起所有官兵地鬥志與士氣。可是隻要一顆槍子。一塊彈片就足以幹掉他。在當時的情況下,誰能頂替他的位置?

當天晚上的戰鬥完全可以用慘烈來形容。

駐守長崎的四個日本陸軍師團。還有從大村趕來的兩個陸軍師團先後向登陸場發動了進攻。整整十一萬軍,在一個晚上,十個小時的時間內,對僅僅只有兩萬多名陸戰隊官兵防守地登陸場發動了二十一輪進攻!

這是什麼概念?幾乎每半個小時就有一輪進攻。

或者說,日軍地進攻就沒有停止過。\\\\\\

陸戰隊的官兵不怕死,被逼到了絕路,被武士道精神所麻痹地日軍官兵也不怕死。

戰鬥打到最激烈的時候,日軍的進攻部隊距離海岸線不到五百米。打光了子彈的陸戰隊官兵衝出了掩體,用刺刀,陸戰隊軍刀,軍用鏟,匕首,乃至寫家書用的鋼筆與日軍進行白刃戰。

當時,陸少豐帶來的警衛連都被派上了戰場。

也許,僅僅用慘烈已經無法形容這個晚上的戰鬥了。

陸戰隊官兵身後就是大海,無路可退。每一個陸戰隊官兵在進入新兵營的時候就被這麼教育,就知道他們是背水戰鬥的勇士。

日軍身後就是長崎港,是九州島最重要,也是唯一的大型軍港,退回去,他們將失去最後的機會,甚至將被長官以臨陣脫逃罪處決。

戰爭就是這麼殘酷,對戰場上的軍人來說,只有向前,向前,再向前。

凌晨五點半,率先完成彈藥補給的第12艦隊返回戰場。半個小時後,第11艦隊返回戰場。直到這時,日軍的瘋狂反撲才被艦隊炮火頂了回去。

天亮時,在第六波陸戰隊官兵踏上海灘的時候,沙灘已經被鮮血染紅了,海水成了暗紅色的,到處都是屍體,都是肢體碎片,四周傳來了傷員的呻吟,還有低聲的咒罵。槍炮聲已經遠去,爆炸聲漸漸低落,呈現在這批陸戰隊官兵面前的是一片鮮血與生命遺蹟的地獄,是兩萬名陸戰隊官兵用鮮血與生命守住的陣地。

在這個晚上的戰鬥中,陸戰隊共陣亡官兵四千七百三十六人,傷一萬八千九百二十一人。

如同所表現出來的勇敢一樣,陸少豐也在戰鬥中受了傷,而且還用自衛用的手槍擊斃了兩名妄圖衝進指揮部的日軍士兵。

大概,也只有陸少豐這樣的將領纔會讓本來只有裝飾意義的將官佩槍具有戰鬥價值吧。

這場戰鬥,是陸戰隊在日本戰場,乃至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傷亡做爲慘重的單場戰鬥。如果按照戰鬥的傷亡時間比,其創造的紀錄至今沒有被打破。

當然,日軍付出的代價更爲巨大。

參加反擊地六個日軍師團全部被打殘。其中五個師團的傷亡率超過了百分之八十,另外一個師團的傷亡率也超過了百分之六十。也就是說,傷亡的日軍官兵超過了八萬人。

後來,陸戰隊在打掃戰場地時候。一共找到了一萬七千八百二十九具屍體。

這還是完整的,或者足以辨認的日軍屍體。那些被炸成了碎片地殘缺肢體根本沒有計算在內!

戰後,陸少豐在提交的戰鬥報告中主要提到了火力支援嚴重不足。投送力量不夠,以及後勤保障難以爲繼,並且將這三點歸納爲陸戰隊進攻長崎行動遭受重大挫折的主要原因。同時,陸少豐也據此提出。陸戰隊要擁有自己的火力支援艦隊,加強登陸艦隊地建設與新式登陸戰艦的研製工作。並且擴大後勤保障能力,採用更多地先進設施,以便在條件惡劣的情況下保證陸戰隊能夠在上岸之後及時獲取足夠的戰鬥物資。

這些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而且陸戰隊後來也確實採納了陸少豐的建議。

比如,將老式登陸艦與大型貨輪改裝爲炮火支援船;發展大型船塢登陸艦、醫療船,並且由陸戰隊出資建造更多的登陸艦;徵用民用船隻。並且對民用船隻進行改進;研製人工碼頭,採用預製件地方式迅速搭建臨時港口等等。

可是,陸少豐沒有提到,很有可能是故意沒有提到一個極爲關鍵的問題。

那就是,登陸作戰前,情報判斷不準確,對敵人的兵力。戰鬥意志。以及反擊力度都沒有做出正確的估計,結果導致陸戰隊在上岸之前準備非常不充分。

不說別的。當時海軍情報局提供的情報是,駐紮在長崎的日軍只有三個師團。

實際數據幾乎是情報數據地一倍。另外,駐紮在大村,以及長崎半島地日軍也有四個師團。也就是說,日軍在這邊集中了至少十個師團的兵力。即便其中至少有七個師團是臨時組建,而且沒有完成所有訓練地丙類師團,可是其總兵力仍然高得嚇人。

另外一個嚴重的情報錯誤是,日軍部署在長崎的岸防炮兵並沒有撤走。

戰爭爆發前,長崎不但是日本重要的軍港,造船基地,而且還是在上次世界大戰中遭到帝國艦隊突然襲擊的港口,所以這裡是日本岸防最爲嚴密的港口之一。按照情報部門的判斷,帝國陸戰隊在房總半島登陸之後,日軍將部署在長崎的大部分岸防炮兵抽調到了關東地區,長崎港的防禦炮兵部隊並不多。

顯然,實際結果並不是如此。

經過了登陸初期的混亂之後,日軍炮兵在當天下午就對陸戰隊造成了巨大的威脅,並且導致數百噸彈藥被毀。對晚上的戰鬥來說,這數百噸彈藥比上千名陸戰隊官兵的生命還要重要!

當然,陸戰隊經受住了最艱難,也是最沉重的考驗。

陸少豐的價值也在戰鬥中體現了出來,如果換了其他指揮官,恐怕在登陸的當天下午就打了退堂鼓。

因爲第一天的反擊打得過於猛烈,所以第二天,日軍幾乎沒有大的舉動。

隨着另外兩個陸戰師在第二天上岸,加上工程兵架好了第一座浮式碼頭,大量軍火物資送上了海灘,日軍要想將陸戰隊趕下大海已經不太可能了。

只是,迅速攻佔長崎的目的已經不可能達到。

按照當時的情況,在佔領了登陸場,並且鞏固了登陸場,陸戰隊能夠在五天之後向長崎進軍就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

當然,誰也料不到陸少豐這個“瘋子”接着打出的會是一張什麼樣的牌。票,特此加更一章!

月底了,繼續求票,

第10章 走馬上任第16章 前進誘敵第3章 戰爭動員第17章 超級禮物第27章 英國戰敗第70章 名將獻禮第27章 以儆效尤第29章 痛殲逃敵第16章 困難重重第48章 前仆後繼第34章 悻悻而歸第7章 走馬上任第12章 友誼鉅艦第2章 正面缺失第12章 繞來繞去第6章 一錘定音第14章 決死膽量第22章 正式宣戰第28章 杞人憂天第12章 戰術規劃第37章 冰火兩極第23章 滿載而歸第26章 骨牌效應第45章 變化因素第24章 司令職責第21章 交錯編隊第17章 超級禮物第22章 等君入甕第27章 主動迎戰第8章 固若金湯第8章 鉅艦逞威第1章 大洋孤狼第29章 繡花枕頭第32章 漏洞百出第7章 絕對虐殺第7章 風雲驟起第41章 指東打西第35章 德軍將領第40章 獵與被獵第7章 絕對虐殺第19章 料敵如神第36章 明顯差距第19章 窮途末路第49章 趕赴戰場第20章 只欠敵人第36章 明顯差距第60章 趁機揀漏第22章 除惡務盡第24章 擇機而戰第30章 戰略影響第17章 過度冒險第44章 調兵遣將第9章 遭遇之戰第36章 一石千浪第28章 最後機會第10章 痛失親人第55章 主角上場第22章 等君入甕第29章 繡花枕頭第46章 進退兩難第31章 破交艦隊第33章 突擊部隊第11章 主力上陣第9章 戰局突變第1章 最高榮譽第27章 最高要求第22章 唯一任務第43章 戰後重建第60章 無力招架第4章 罵纔是愛第21章 交錯編隊第38章 撲朔迷離第59章 迎頭痛擊第7章 秘密任務第19章 誘敵送死第29章 下定決心第1章 未雨綢繆第41章 環環相扣第61章 全面圍攻第6章 全面動員第9章 關鍵失誤第3章 戰爭動員第26章 蹲點守候第61章 完美戰果第9章 實際測試第16章 談判之門第27章 最高要求第14章 戰爭橫財第14章 改頭換面第31章 自露馬腳第32章 海軍形象第41章 全新霸權第38章 撲朔迷離第21章 絕殺敵酋第15章 烈火焚城第11章 主力上陣第22章 敵人現身第4章 將官培訓第38章 新年新相
第10章 走馬上任第16章 前進誘敵第3章 戰爭動員第17章 超級禮物第27章 英國戰敗第70章 名將獻禮第27章 以儆效尤第29章 痛殲逃敵第16章 困難重重第48章 前仆後繼第34章 悻悻而歸第7章 走馬上任第12章 友誼鉅艦第2章 正面缺失第12章 繞來繞去第6章 一錘定音第14章 決死膽量第22章 正式宣戰第28章 杞人憂天第12章 戰術規劃第37章 冰火兩極第23章 滿載而歸第26章 骨牌效應第45章 變化因素第24章 司令職責第21章 交錯編隊第17章 超級禮物第22章 等君入甕第27章 主動迎戰第8章 固若金湯第8章 鉅艦逞威第1章 大洋孤狼第29章 繡花枕頭第32章 漏洞百出第7章 絕對虐殺第7章 風雲驟起第41章 指東打西第35章 德軍將領第40章 獵與被獵第7章 絕對虐殺第19章 料敵如神第36章 明顯差距第19章 窮途末路第49章 趕赴戰場第20章 只欠敵人第36章 明顯差距第60章 趁機揀漏第22章 除惡務盡第24章 擇機而戰第30章 戰略影響第17章 過度冒險第44章 調兵遣將第9章 遭遇之戰第36章 一石千浪第28章 最後機會第10章 痛失親人第55章 主角上場第22章 等君入甕第29章 繡花枕頭第46章 進退兩難第31章 破交艦隊第33章 突擊部隊第11章 主力上陣第9章 戰局突變第1章 最高榮譽第27章 最高要求第22章 唯一任務第43章 戰後重建第60章 無力招架第4章 罵纔是愛第21章 交錯編隊第38章 撲朔迷離第59章 迎頭痛擊第7章 秘密任務第19章 誘敵送死第29章 下定決心第1章 未雨綢繆第41章 環環相扣第61章 全面圍攻第6章 全面動員第9章 關鍵失誤第3章 戰爭動員第26章 蹲點守候第61章 完美戰果第9章 實際測試第16章 談判之門第27章 最高要求第14章 戰爭橫財第14章 改頭換面第31章 自露馬腳第32章 海軍形象第41章 全新霸權第38章 撲朔迷離第21章 絕殺敵酋第15章 烈火焚城第11章 主力上陣第22章 敵人現身第4章 將官培訓第38章 新年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