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毀滅序幕

隊剛剛進入北大西洋,白佑彬就收到了謝昶倫從要塞報。

英國海軍本土艦隊的“大膽”號戰列艦已經離開了撲茨茅斯港,進入了英吉利海峽。據姜瑞麟的分析,“大膽”號南下前往比斯開灣,迎戰第四艦隊的可能性不到百分之十,這艘戰艦很有可能通過海峽,進入北海,避開第四艦隊。

白佑彬並沒有因此而輕敵。

在進入開闊海域之後,他就給楊定方發去了電報,讓楊定方儘快安排好偵察工作,避免與敵突然遭遇。

其實,這道命令多少都有點多餘。

在艦隊出港之前,楊定方就已經確定好了偵察工作,並且各每個執行偵察任務的艦長都打了招呼,絕不能再次犯錯誤了。另外,白佑彬所在的“黃巖島”號巡洋艦得到了四艘最新服役的“湖”級通用巡洋艦,以及四艘驅逐艦的掩護,其編隊也在43艦隊的後面,根本不可能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

一月二日上午,第四艦隊已經到達了里斯本西南海域,正在向會合地點前進。

中午的時候,謝昶倫又發來了一封新的情報。

英國海軍四艘遭到重創的戰列艦都在沒有完全修復的情況下離開了港口,去向不明。按照姜瑞麟的分析,英國海軍已經意識到本土將受到威脅,而這四艘戰艦所在的港口受到的威脅最大,因此英國海軍很有可能把這四艘戰列艦轉移到美國去,在美國的造船廠進行維修。而按照姜瑞麟的建議,如果有機會,第四艦隊要設法將其攔截下來。

“不大可能!”于右任搖了搖頭,在海圖上畫出了二條航線,“只要英國艦隊的速度超過了十二節,且走靠近冰島的航線,我們就不無法在其到達美國本土之前將其攔截下來。而我們的破交艦隊都集中在北大西洋南部海域,根本無法搜尋英國艦隊。另外,如果追擊英國艦隊,大部分輔助戰艦都需要進行二次燃油補給,而我們的快速綜合補給艦攜帶的燃油只夠進行一次燃油補給。即便不用輔助戰艦,我們也得考慮北大西洋上的天氣情況。如果得不到確切的情報,攔截行動的成功機會不會超過百分之十。”

因爲迫切需要一個精通航海的參謀,所以白佑彬把于右任從第四艦隊要了過來。

現在。楊定方手下有好幾個能力不錯地航海蔘謀。于右任並不是不可否缺地。當然。在白佑彬跟隨艦隊一同行動地時候。他纔是艦隊地最高指揮官。楊定方自動“降級”爲作戰艦隊指揮官。

“那我們繼續照原計劃行動。”白佑彬也沒有多想。“聯繫謝昶倫。讓他儘快搞清楚英國海軍地情況。另外。我們需要地情報要儘快發過來。”

可以說。沒有能夠攔截那四艘英國戰列艦。算得上是一筆重大地損失。

這四艘戰列艦在到達美國之後。都立即被美國海軍接管。隨即美國就對其進行了全面維修。甚至還在維修中對其進行了改進。除了“勇猛”號因爲換裝十六英寸艦炮。需要對艦體動大手術。所以維修工期延長到了七個月之外。另外三艘戰列艦地維修工作都在四個月之內就完成了。

最終。這四艘戰列艦都在編入了美國海軍地戰鬥序列。

白佑彬也覺得有點遺憾。畢竟放掉了四艘還浮在海面上地戰列艦。對任何一個艦隊司令官來說。都算得上是重大損失了。

一月五日,謝昶倫發來了第三份情報。

這份情報中明確提到了四艘正在建造的“獅”級戰列艦的施工情況,因爲資源有限,且造船廠抽調工人蔘與了戰艦的維修工作,所以這四艘戰列艦都沒有能夠按時下水,全都停留在船臺上,是絕佳的打擊目標。

次日,秦孝東率領的破交艦隊與第四艦隊在亞速爾羣島東面會合。

秦孝東帶來的不僅僅是十艘大型巡洋艦(其中四艘裝備了三百毫米艦炮),還帶來了由海軍情報局提供的維克斯泰恩河造船廠、卡梅萊爾德造船廠、布朗造船廠以及費爾菲爾德造船廠的平面圖。

在四張造船廠的廠區平面圖上明確標註了建造四艘戰列艦的船臺的座標。

毫無疑問,這纔是白佑彬最需要的情報。

按照他的計劃,第四艦隊將首先炮擊這四家造船廠所在的港口,摧毀正在建造的四艘戰列艦,然後再輪番打擊英國本土的主要港口。在此期間,伴隨艦隊行動的四支破交艦隊將完成對英國本土的封鎖任務。等到另外二支破交艦隊到達之後,將與第四艦隊一同炮擊英國沿海地區的工業

鎮。

當天晚上,莫懷成率領的十艘大型巡洋艦也趕了過來。

在爲二支破交艦隊補充了燃油之後,由一支作戰艦隊,四支破交艦隊組成的龐大艦隊羣離開了錨泊海域,殺向英國本土。

到一月八日,四支破交艦隊先後與第四艦隊分離,各自去執行作戰任務。

當天晚上,白佑彬所在的“司令編隊”也脫離了第四艦隊,與後勤保障艦隊編在了一起。按照楊定方的要求,白佑彬不能參加前線作戰任務,只需要在後方遙控指揮,其他的事情都應該由艦隊司令官,而不是戰區司令官負責。

對此,白佑彬也沒有理由反對。

當然,作爲戰區司令官,白佑彬還必須隨時關注其他方向上的戰鬥。

一月九日凌晨,剛剛到達戰場的44艦隊替換下了二支破交艦隊,開始炮擊菲格拉斯附近的美軍陣地。當時,帝國海軍已經生產出了三百五十毫米遠程炮彈,只是其威力只與三百毫米遠程炮彈相當,遠不如四百毫米遠程炮彈。

在研製三百五十毫米遠程炮彈的時候,帝國的工程師想了一個最簡單的辦法。

在三百毫米遠程炮彈外增加二道“彈環”,然後對三百五十毫米艦炮的彈膛做一些修改,從而使其能夠用三百五十毫米艦炮發射。如此一來,不但研製工作極爲順利,而且生產成本也降了下來。當然,在對彈膛做了修改之後,老式戰列艦上的三百五十毫米艦炮將無法使用以往的彈藥,特別是穿甲彈,從而基本上喪失了對海作戰能力。

相對而言,這個代價是值得的。

在大批快速戰列艦服役,且老式戰列艦很少參加一線海戰,基本上都在爲陸戰隊提供炮火支援的情況下,有沒有對海作戰能力的影響都不大。另外,在使用三百五十毫米炮彈的情況下,老式戰列艦對付巡洋艦與驅逐艦還是綽綽有餘的,只是無法對付敵人的大型巡洋艦與戰列艦而已。

可以說,如果不是掛着“戰列艦”的招牌,恐怕帝國海軍早就把這些老式戰列艦移交給陸戰隊,讓其成爲名副其實的火力支援艦了。

九日夜間,第四艦隊首先炮擊了撲茨茅斯港。

雖然“黃巖島”號巡洋艦所在的後勤保障艦隊距離第四艦隊大概有二十多海里,根本不可能看到前方的炮戰情況,但是從北面夜空中不斷閃現的橘紅色光芒來看,炮戰打得很激烈,也許英國岸防部隊的反擊也很猛烈。

當時,最讓白佑彬感到惱火的不是距離太遠,而是楊定方沒有參加將官培訓。

結果,楊定方仍然以每十五分鐘到半個小時的間隔發回一次戰報,而不是像培訓中提到的那樣,應該實時彙報戰鬥情況。

第一輪針對英國岸防炮兵的炮戰持續了大概二個小時。

因爲要炮擊港口內的造船廠,所以必須首先幹掉英國的岸防火炮,然後才能抵近開火,而不能從一開始就使用遠程炮彈對港口進行覆蓋式炮擊。

在這二個小時內,英國岸防部隊進行了頑強的抵抗。

只是,這些抵抗多多少少都顯得沒有意義。面對四艘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戰列艦,英國岸防部隊裝備的十二英寸與十四英寸火炮根本沒有多少意義。不說別的,就算在八千米的距離上,十四英寸穿甲彈都很難打穿“省”級乙型戰列艦的裝甲。

成功幹掉英國岸防炮兵之後,炮擊進入到了**。

除了四艘戰列艦之外,還有十六艘配備了一百七十五毫米艦炮的巡洋艦參加了炮戰,甚至成爲了炮戰的主角。其實,在對付港口基礎設施的時候,除了某些特別堅固的目標之外,一百七十五毫米炮彈完全能夠勝任。當然,前提是敵人的岸防火力被徹底摧毀,不然抵近開火的巡洋艦很容易成爲敵人的報復對象。

直到天亮,炮戰才結束。

撤回來補充彈藥的時候,楊定方親自到“黃巖島”號巡洋艦上,面對面的向白佑彬彙報了炮戰的經過。

補給工作還沒有結束,負責判斷炮擊結果的二艘驅逐艦發回了消息:撲茨茅斯港的基礎設施,以及造船廠已經被徹底摧毀,不用繼續對其進行炮擊了。

當然,這個結果多多少少都在白佑彬與楊定方的預料之內。

下午四點過,第四艦隊離開了補給海域,向海峽西南航行,下一個目標將是康沃爾半島南面的普利茅斯。

第38章 嗜血狂鯊第20章 突襲突襲第5章 電子干擾第37章 臨機應斷第6章 全面動員第40章 全面突擊第14章 致命誤判第49章 於公於私第34章 以命相搏第68章 海軍之夢第7章 慘重損失第18章 軍歌嘹亮第27章 信心決心第31章 戰術規劃第14章 輕質原油第18章 絕對優勢第51章 疑雲重重第36章 反道而行第68章 疑惑不解第20章 勇追窮寇第24章 司令職責第5章 陰差陽錯第11章 網開一面第43章 新貌舊顏第38章 適得其反第22章 敵人現身第37章 提前謝幕第45章 變化因素第16章 兄弟感情第23章 響亮耳光第34章 創新戰術第18章 戰鬥到底第3章 血與烈火第3章 快人快語第36章 指揮角力第44章 艦隊司令第31章 破交艦隊第23章 熟人見面第23章 慘烈代價第34章 艦隊拆分第35章 誘敵出戰第33章 實力選手第34章 以命相搏第16章 重量對手第36章 反道而行第9章 海軍精神第25章 主動伏擊第44章 支柱崩潰第5章 爲何自信第16章 乘勝追擊第20章 只欠敵人第29章 最後通牒第38章 新年新相第4章 引蛇出洞第12章 自私代價第24章 進軍美洲第21章 仁者無敵第14章 調整狀態第2章 艦隊改制第8章 固若金湯第17章 禍福相依第4章 將官培訓第31章 意外驚喜第41章 頭陣落敗第15章 謹慎爲先第16章 困難重重第27章 以艦換艦第45章 蛇形航線第8章 海軍癌症第27章 英國特色第22章 攔截行動第36章 情勢反轉第13章 別無選擇第3章 戰爭動員第6章 帝國首輔第46章 一軍二帥第22章 主力戰線第52章 等待機會第40章 無路可退第45章 戰艦代溝第29章 特殊任務第25章 戰術意圖第17章 重拳出擊第45章 俄國戰敗第14章 必死決心第18章 突然襲擊第25章 主動伏擊第16章 傷愈歸隊第26章 江南之行第1章 掐敵咽喉第68章 疑惑不解第1章 最高榮譽第51章 雙蛟鬧海第32章 前途艱辛第46章 進退兩難第55章 主角上場第37章 柳暗花明第18章 燙手美差第5章 技術轉讓
第38章 嗜血狂鯊第20章 突襲突襲第5章 電子干擾第37章 臨機應斷第6章 全面動員第40章 全面突擊第14章 致命誤判第49章 於公於私第34章 以命相搏第68章 海軍之夢第7章 慘重損失第18章 軍歌嘹亮第27章 信心決心第31章 戰術規劃第14章 輕質原油第18章 絕對優勢第51章 疑雲重重第36章 反道而行第68章 疑惑不解第20章 勇追窮寇第24章 司令職責第5章 陰差陽錯第11章 網開一面第43章 新貌舊顏第38章 適得其反第22章 敵人現身第37章 提前謝幕第45章 變化因素第16章 兄弟感情第23章 響亮耳光第34章 創新戰術第18章 戰鬥到底第3章 血與烈火第3章 快人快語第36章 指揮角力第44章 艦隊司令第31章 破交艦隊第23章 熟人見面第23章 慘烈代價第34章 艦隊拆分第35章 誘敵出戰第33章 實力選手第34章 以命相搏第16章 重量對手第36章 反道而行第9章 海軍精神第25章 主動伏擊第44章 支柱崩潰第5章 爲何自信第16章 乘勝追擊第20章 只欠敵人第29章 最後通牒第38章 新年新相第4章 引蛇出洞第12章 自私代價第24章 進軍美洲第21章 仁者無敵第14章 調整狀態第2章 艦隊改制第8章 固若金湯第17章 禍福相依第4章 將官培訓第31章 意外驚喜第41章 頭陣落敗第15章 謹慎爲先第16章 困難重重第27章 以艦換艦第45章 蛇形航線第8章 海軍癌症第27章 英國特色第22章 攔截行動第36章 情勢反轉第13章 別無選擇第3章 戰爭動員第6章 帝國首輔第46章 一軍二帥第22章 主力戰線第52章 等待機會第40章 無路可退第45章 戰艦代溝第29章 特殊任務第25章 戰術意圖第17章 重拳出擊第45章 俄國戰敗第14章 必死決心第18章 突然襲擊第25章 主動伏擊第16章 傷愈歸隊第26章 江南之行第1章 掐敵咽喉第68章 疑惑不解第1章 最高榮譽第51章 雙蛟鬧海第32章 前途艱辛第46章 進退兩難第55章 主角上場第37章 柳暗花明第18章 燙手美差第5章 技術轉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