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主動伏擊

雖然在前面的戰鬥中,聯合艦隊已經擊沉了對方三艘戰列艦,重創三艘(實際上是擊沉四艘,重創兩艘),另外還擊傷一艘,自身只損失了兩艘戰列艦,聯合艦隊已經獲得了戰術上的勝利。但是對於“家底”本來就不夠殷實的日本海軍來說,這個結果意味着戰略上的失敗。

也就是說,如果高野不能將另外四艘戰列艦帶回日本,他將成爲日本海軍的罪人。

出於這種原因,在決定撤退的時候,高野將保護戰列艦當作了首要任務。

在敵人快速戰鬥羣去向不明的情況下,聯合艦隊要想“逃回”本土,必須儘快趕走南面那支討厭的艦隊,與敵人脫離接觸。

聯合艦隊快速轉向,並且由驅逐艦發動魚雷攻擊,都是爲了達到這個目的。

換句話說,高野並沒有想過要從南面突圍。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向南航行必須經過馬魯古海與班達海,航程多了幾千海里。如果敵人的快速戰鬥羣窮追不捨,聯合艦隊不但逃不掉,還有可能在某處海峽遭到伏擊。

另外,南面的那支艦隊也不會讓聯合艦隊輕易南下。

如果在混戰中又有戰列艦受損而降低速度,聯合艦隊更不可能全身而退了。=

見到敵人派出驅逐艦,高野立即命令艦隊回到了原來的航向上,並且讓第一艦隊的第6戰隊與第三艦隊、第四艦隊聯手對付敵人的驅逐艦,同時第一艦隊的第1水雷戰隊在主力艦編隊前面開路,第3水雷戰隊在主力艦東北警戒。

從這一部署就能看出,高野確實準備從西面突圍,而且選擇的肯定是巴西蘭海峽。

後來,很多人都在猜測,一向喜歡冒險的高野爲什麼不在這個時候向東前進,爭取儘快與近藤信竹的第二艦隊會合,然後一同向東突圍?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向東突圍的危險性肯定更大一些。

站在高野的立場上,快速戰鬥羣脫離戰鬥之後。要麼跟隨主力戰鬥羣一起南下,要麼殺入達沃灣。去對付近藤信竹地第二艦隊,從而避免陸戰隊遭到更大的損失。如果快速戰鬥羣能夠殲滅第二艦隊,就算放走了高野,也算得上立下了重大戰功。

如此一來,快速戰鬥羣很有可能在薩蘭加尼島與卡爾卡拉隆羣島間等待機會。

聯合艦隊如果向東突圍。就很有可能撞上快速戰鬥羣地炮

可同樣的,快速戰鬥羣也有可能前往巴西蘭海峽,在那邊等待機會。只是,按照當時地戰局,快速戰鬥羣有多少可能放棄達沃灣內的第二艦隊,不管陸戰隊的死活,跑到幾百海里外的巴西蘭海峽去等待機會?

至少,一個正常的艦隊指揮官不會這麼做。

另外,日本海軍對帝國海軍攻打達沃港地行動做出的錯誤判斷也對高野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就算當時高野已經在懷疑攻打達沃港只是“佯攻”,敵人的目的是殲滅聯合艦隊。

問題是。日本海軍,特別是大本營海軍部一直認爲帝國攻打達沃港的目的是要拔除日本在南洋地區的據點,切斷日本前往澳洲的戰略航線(這是日本獲取鐵礦石與銅礦石的主要航線),完成對日戰略封鎖地關鍵戰役行動。

如此一來。在主力戰鬥羣追擊聯合艦隊的時候,快速戰鬥羣很有可能殺回達沃灣。

綜合這些情況,高野有足夠的理由選擇向西突圍。

當然,高野並沒有掉以輕心,不然不會派將兩支水雷戰隊派往北面與東北面。

到天亮的時候,由“青葉”號率領地日本巡洋艦與驅逐艦驅散了那些尾隨其後的敵艦,然後轉向北上,追趕已經走遠了的聯合艦隊。

這時候。“青葉”號的艦長犯了一個極爲嚴重的錯誤。

輕視雷達在海戰中的重要作用!

當時。李玉民派出的一艘輕巡洋艦並沒有走遠,而是一直在遠方用雷達監視着“青葉”號以及其他日本戰艦的一舉一動。並且非常及時地報告了這些日本戰艦地行蹤。最重要的是,該艦不但向主力戰鬥羣做了報告,還向快速戰鬥羣做了報告!

到二十一日下午地時候,聯合艦隊與近藤信竹的第二艦隊在莫羅灣南部順利會師。

當時,近藤信竹接到高野的電令時,第二艦隊已經離開了達沃灣,正在向南返航。結果在到達薩蘭加尼島附近海域的時候,遇到了三艘敵艦。****戰鬥沒有持續多久,那三艘驅逐艦(實際上是電臺出了故障的,沒有一同向西追擊日本艦隊的“涪水”號輕巡洋艦,以及兩艘負責打撈落水官兵的“江浙”級驅逐艦),就被強大的第二艦隊給嚇跑了。

近藤信竹帶回來的這一消息更加堅定了高野的判斷。

同時,驅逐艦發出的敵情報告也堅定了祖壽清的判斷。如果聯合艦隊不向西突圍,第二艦隊爲什麼會出現在薩蘭加尼島附近,而且還在向西航行呢?

另外,高野也在當天錯過了最後一次避開厄運的機會。

當時,第二艦隊繞過薩蘭加尼島向西航行的時候,正是從快速戰鬥羣的屁股後面通過的。最近的時候,兩支艦隊的距離不超過四十海里!

在茫茫大海上,四十海里算得了什麼?

如果再近一點,第二艦隊就將撞上快速戰鬥羣的炮口,從而讓高野知道快速戰鬥羣也在向巴西蘭海峽前進。

結果,在與第二艦隊會合之後,高野認爲已經甩掉了敵艦隊,隨即就率領聯合艦隊直奔巴西蘭海峽。當時聯合艦隊的速度是十四節,以此速度,將在夜間十一點半之後到達巴西蘭海峽的東端。

同時,快速戰鬥羣在聯合艦隊西北面大概一百五十海里處,速度十六節,將於傍晚進入巴西蘭海峽,佔據伏擊陣位。

同時,尾隨在“青葉”號重巡洋艦身後的那艘帝國輕巡洋艦也在漸漸靠近聯合艦隊。

當然,高野絕不是一個自大狂,更不會在戰場上掉以輕心。他知道,在艦隊進入港口之前,隨時都有可能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

正是如此,傍晚,聯合艦隊距離巴西蘭海峽還有大概六十海里的時候,高野命令近藤信竹派出第二艦隊狀況最好的第5戰隊脫離編隊,偕同第一艦隊的第1水雷戰隊到前方探路,或者說提前進入巴西蘭海峽。

第5戰隊的速度立即提高到了二十四節。

由此計算,第5戰隊與第1水雷戰隊將比後面的戰列艦提前大概一個半小時進入巴西蘭海峽,即進入快速戰鬥羣的炮火打擊範圍。

可以說,這是快速戰鬥羣參加戰鬥之後,高野做出的最正確的決策。

當時,“太宗”號戰列艦上,白佑彬等參謀軍官還在爲應該埋伏在海峽的東面,還是埋伏在海峽的西面進行爭論。

巴西蘭海峽北面棉蘭老島西端的三寶顏半島,南面是蘇祿羣島中面積最大的巴西蘭島。

海峽整體呈東西寬,中間窄的態勢。另外在海峽東端有薩科爾島等幾座小島,西面的海域比較寬闊,最近的小島還在五十多公里之外。

部分參謀建議艦隊埋伏在三寶顏半島南端的東南面,炮口指向南面,可以在最塊的時間內發現聯合艦隊,並且發動攻擊。到時候,即便聯合艦隊強行闖關,快速戰鬥羣也可以憑藉速度優勢搶先進入海峽,並且在海峽西端佔領有利位置。這樣埋伏的好處是,不管聯合艦隊向東,還是向西突圍,都逃不出快速戰鬥羣的追擊範圍。

另外一部分參謀則建議直接在海峽西端設伏,等日本聯合艦隊進入海峽最狹窄處再突然開火。如此一來,聯合艦隊必然混亂不堪,而且在狹窄的海峽內難以迅速轉向,只能硬着頭皮衝上來。當然,壞處是,聯合艦隊可以犧牲部分護航戰艦,讓主力艦有機會調頭,而快速戰鬥羣則難以向東追擊。

當時,白佑彬堅持後一種戰術安排。理由很簡單,快速戰鬥羣很難高速追擊逃跑的聯合艦隊。即便在東面設伏,只要聯合艦隊拼死突圍,快速戰鬥羣也不見得能夠追上。所以,還不如堵死聯合艦隊西逃的線路。就算打不死聯合艦隊,只要迫使聯合艦隊返回蘇拉威西海,仍然有機會殲滅聯合艦隊。

權衡利弊之後,祖壽清選擇了後一種戰術。

他的觀點與白佑彬相同,快速戰鬥羣能夠維持十八節的戰鬥航速就已經非常不錯了,很難全力追趕聯合艦隊。

做出決定後,快速戰鬥羣在夜幕的掩護下通過了巴西蘭海峽。

八點剛過,快速戰鬥羣就在海峽西面,距離海峽最狹窄處大概二十公里的海域佔據了有利位置,並且將航速降低到了十二節(在這個速度下,“皇帝”級戰列艦的炮擊準確率將達到最高)。

隨後,祖壽清命令“黑龍江”號與“鄂嫩河”號輕巡洋艦率領的護航編隊撤到了戰列艦編隊的後方,沒有在海峽內留下偵察艦艇。說白了,四艘戰列艦上的雷達足以監視海峽內的情況,如果留下偵察艦艇還有可能打草驚蛇。

接下來要做的,仍然是等待。只是這次等待的時間不會太久。

第21章 仁者無敵第17章 超級禮物第10章 大難不死第3章 少有所爲第4章 開赴那霸第3章 快人快語第7章 彈如雨下第25章 噩運戰艦第10章 代參謀長第11章 老將交鋒第34章 單刀赴會第40章 二十分鐘第25章 最後起航第6章 前期準備第30章 實力爲證第24章 擇機而戰第4章 引蛇出洞第7章 戰艦動員第22章 除惡務盡第32章 漏洞百出第15章 萬變不離第36章 靜觀其變第3章 軍事技術第8章 牽制行動第11章 最後考覈第17章 兵力調整第58章 優柔寡斷第50章 當頭棒喝第33章 實力選手第21章 當機立斷第63章 羣毆強敵第27章 第一印象第3章 持續推進第9章 殘酷現狀第6章 重重險阻第28章 超難考卷第61章 以多打少第46章 進退兩難第2章 超大手筆第27章 亂成一鍋第21章 最新敵情第5章 大型軍演第17章 超級禮物第4章 歸隊報道第10章 簡單決定第2章 超大手筆第25章 兩害相權第41章 環環相扣第61章 全面圍攻第54章 民主日本第5章 對美宣戰第30章 爭先搶前第8章 分秒必爭第1章 喜憂並存第17章 家世背景第16章 有勇有謀第5章 技術轉讓第28章 最後機會第10章 重新編排第58章 出奇制勝第18章 一炮斬首第35章 信心崩潰第46章 頂級戰俘第11章 最後考覈第25章 敵情分析第52章 喜憂參半第16章 歪打正着第30章 戰略影響第7章 擴軍計劃第45章 鉅艦末路第4章 罵纔是愛第14章 各打各的第19章 提前轉向第43章 最後死戰第25章 摸黑前進第18章 初爲人父第38章 雙雙捱揍第53章 謝幕演出第27章 最高要求第34章 咎由自取第29章 長遠規劃第13章 偷樑換柱第46章 進退兩難第4章 時來運轉第14章 羣策羣力第13章 奇思妙想第21章 意外來客第46章 進退兩難第45章 俄國戰敗第20章 單向屠殺第31章 炮火兇猛第51章 疑雲重重第10章 爲人精明第67章 全殲死敵第14章 戰爭橫財第30章 時不待己第15章 繞道而行第7章 秘密任務第6章 全面動員第4章 引蛇出洞
第21章 仁者無敵第17章 超級禮物第10章 大難不死第3章 少有所爲第4章 開赴那霸第3章 快人快語第7章 彈如雨下第25章 噩運戰艦第10章 代參謀長第11章 老將交鋒第34章 單刀赴會第40章 二十分鐘第25章 最後起航第6章 前期準備第30章 實力爲證第24章 擇機而戰第4章 引蛇出洞第7章 戰艦動員第22章 除惡務盡第32章 漏洞百出第15章 萬變不離第36章 靜觀其變第3章 軍事技術第8章 牽制行動第11章 最後考覈第17章 兵力調整第58章 優柔寡斷第50章 當頭棒喝第33章 實力選手第21章 當機立斷第63章 羣毆強敵第27章 第一印象第3章 持續推進第9章 殘酷現狀第6章 重重險阻第28章 超難考卷第61章 以多打少第46章 進退兩難第2章 超大手筆第27章 亂成一鍋第21章 最新敵情第5章 大型軍演第17章 超級禮物第4章 歸隊報道第10章 簡單決定第2章 超大手筆第25章 兩害相權第41章 環環相扣第61章 全面圍攻第54章 民主日本第5章 對美宣戰第30章 爭先搶前第8章 分秒必爭第1章 喜憂並存第17章 家世背景第16章 有勇有謀第5章 技術轉讓第28章 最後機會第10章 重新編排第58章 出奇制勝第18章 一炮斬首第35章 信心崩潰第46章 頂級戰俘第11章 最後考覈第25章 敵情分析第52章 喜憂參半第16章 歪打正着第30章 戰略影響第7章 擴軍計劃第45章 鉅艦末路第4章 罵纔是愛第14章 各打各的第19章 提前轉向第43章 最後死戰第25章 摸黑前進第18章 初爲人父第38章 雙雙捱揍第53章 謝幕演出第27章 最高要求第34章 咎由自取第29章 長遠規劃第13章 偷樑換柱第46章 進退兩難第4章 時來運轉第14章 羣策羣力第13章 奇思妙想第21章 意外來客第46章 進退兩難第45章 俄國戰敗第20章 單向屠殺第31章 炮火兇猛第51章 疑雲重重第10章 爲人精明第67章 全殲死敵第14章 戰爭橫財第30章 時不待己第15章 繞道而行第7章 秘密任務第6章 全面動員第4章 引蛇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