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疏忽大意

德意艦隊來說,欠缺的不僅僅是先進的戰艦與強大的

比如,德意戰列艦上使用的雷達在各項性能方面都遠遠比不上帝國海軍的雷達,另外德意而國在情報方面也有所欠缺。

雖然德國是最早研製的國家,德國海軍也早在戰爭爆發的時候就爲其主力艦配備了雷達,當時“沙恩霍斯特”號與“格奈森瑙”號還利用雷達所帶來的優勢,在北海戰場上重創了英國海軍的“聲望”號戰列艦。但是德國在雷達研究方面的投入並不多,且對雷達的認識並不深刻。

可以說,導致德國雷達技術落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戰場環境。

北大西洋常年風急浪高,海況極爲惡劣,而早期的雷達很不穩定,非常容易出故障,難以在海上維修。相對而言,太平洋上的氣候條件就要好得多,更有利於雷達的使用與維護。結果,德國海軍認爲雷達只是看得更遠的“瞭望員”,而沒有將雷達的重要性提升到火力控制系統核心技術的地位。

要想依靠引進來獲得先進技術,在任何時候都是一件不靠譜的事。

隨着雷達在戰爭,特別是海戰中大規模使用,且作用日益突出,德國也從帝國引進了好幾種雷達,並且針對北大西洋上的獨特環境進行了改進。可是,從防止技術泄密出發,帝國出售給德國的雷達基本上都是“淘汰產品”。比如,帝國海軍已經裝備了第六代搜索雷達與第五代火控雷達,並且針對不同大小的戰艦研製了不同型號的雷達,而帝國在七十六年44年)年底出售給德國的只是第四代搜索雷達與第二代火控雷達,其性能早已落後,根本無法適應戰場環境。

因爲雷達方面的欠缺,所以到現在,德國戰列艦的遠程交戰能力都不怎麼樣,“德意志”級戰列艦上仍然保留了完備的光學測量與瞄準儀器(從“省”級乙型戰列艦開始,其副光學測距儀就被取消了,只保留了一部光學測距儀,以及三部光學瞄準儀)。不得不承認,德國在光學設備方面的技術確實領先於其他國家,其生產的光學測距儀與光學瞄準儀的精確程度比帝國的同類產品高出了一個數量級。問題是,在遠距離炮戰,以及夜間戰鬥中,光學測距儀幾乎沒有發揮作用的機會。

也許正是因爲雷達方面的問題,德國海軍並沒有爲“德意志”級戰列艦引進七十二年型四百毫米艦炮,而是使用了威力明顯差了一個級別,遠程交戰能力更是差了很多的六十七年型艦炮。

情報方面的問題也相當突出。

戰爭爆發之後,德國本土就遭到了英國海軍的全面封鎖,其對外通道幾乎徹底斷絕,導致很多德國外交人員都只能借道土耳其,或者意大利出海。隨後,同盟國集團進行了戰區劃分,德國的主戰場就在歐洲大陸上。

數年下來。德國一直高度重視英國、法國、西班牙與俄羅斯地舉動。其在英國地情報網更是發揮了巨大地作用。可是。德國在美國地情報網並不完善。很多時候甚至需要依靠帝國提供地相關情報。

美國參戰之後。立即驅逐了德國地駐美外交人員。並且在其德裔聚居區事實了嚴格地軍事管制。導致幾個德國情報部門花費了幾十年才建立起來地情報網全軍覆沒。上百名諜報人員從此銷聲匿跡。而此時。帝國則利用日本戰敗。大量日本人流亡到美國地機會。向美國派出了大量情報人員。建立了數個關係廣泛地情報網。另外。加上戰前建立地情報網。整個戰爭期間。幾乎一直由帝國地情報部門在負責收集美國地重要情報。

從前面地分析可以看出。德意艦隊除了規模龐大之外。確實沒有值得驕傲地地方。

可以想像。當這支從來沒有離開過“家門”地艦隊在經歷了二次停靠補給。千里迢迢地趕赴北大西洋西部戰場之後。等待着它地絕對不是輝煌地勝利。而是一場災難。一場滅頂之災。

最嚴重地是。一直以睿智見稱地斯佩上將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在他看來。英國戰敗之後。美國已成強弩之末。美國海軍也已奄奄一息。勝利指日可待。興奮戰勝了理智。衝動掩蓋了危險。

入夜之後,德意艦隊裡就只有二部搜索雷達在運轉,其他雷達全都處於關機狀態。

這是斯佩犯的第一個錯誤,在他看來,只要有雷達在運轉,就能監視周圍數十海里範圍內的一切情況,不給敵人可趁之機。可他卻忘了一點,電子干擾早已在戰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而且二部雷達監視的範圍不足以覆蓋所有危險方向。

斯佩犯的第二個錯誤是將前出的偵察艦召了回來。

按照計劃,艦隊將在夜間十二點左右,在百慕大羣島以東大概五百海里處與帝國海軍第四艦隊會合。而在八點過的時候,前出的偵察艦已經到達了指定會合海域,並沒有發現第四艦隊,也沒有發現敵情。結果斯佩在九點前就讓偵察艦趕了回來,而不是讓其繼續執行前進偵察任務。

顯然,斯佩認爲,在即將與第四艦隊會合的情況下,根本不需要提高警惕。

斯佩犯的第三個錯誤是沒有提高艦隊的戰備級別。

雖然德國海軍並不是“遠洋海軍”,其軍規體制並不完善,但是按照帝國海軍的作戰條令,艦隊在越過了大西洋中線之後,就得進入戰備狀態,所有官兵都得做好隨時與敵人交戰的準備工作。

此時,德意艦隊裡的大部分官兵仍然按照平常的作息制度在執勤!

十點四十五分,“日耳曼”號戰列艦上的雷達探測到了出現在西北方向上,距離大概二十五海里的一支艦隊。

隨後,斯佩才下令啓動“德意志”號上的雷達,並且聯繫了後方的意大利艦隊。

到此,斯佩犯了第四個錯誤。

他認爲那是趕來會合的第四艦隊,因此沒有提高警惕,更沒有下達戰鬥命令,甚至連聯絡艦艇都沒有派出去。更要命的是,在發給意大利艦隊的電報中,斯佩讓意大利艦隊指揮官不要驚慌!而當時,“維內託”號上的雷達操作員已經起了疑惑,畢竟那支艦隊是突然出現的,而搜索雷達對大型戰艦的最短探測距離都有四十海里,怎麼可能等到距離只有二十五海里的時候才被發現呢?

可以說,這一切都是斯佩大意輕心的結果。

直到十點五十五分,當雙方距離不到二十海里的時候,那支艦隊由向東南方向航行轉爲向南航行的時候,斯佩纔有所懷疑。

而在這個時候,斯佩犯了第五個錯誤,也是最嚴重的錯誤。

當時,他並沒有將下達戰鬥命令,而是讓通信軍官發出了詢問電報,要求對方儘快趕來會合。直到十一點過五分,斯佩纔派出了一艘驅逐艦,去聯絡已經到達的“第四艦隊”。而此時,雙方的距離已經不到十七海里了。

更重要的是,德意艦隊此時在向西前進,而西面的那支艦隊則在向南航行。

也就是說,如果那支艦隊不是第四艦隊,而是美軍作戰艦隊,那麼美軍作戰艦隊已經佔據了丁字頭,並且獲得了最有利的戰位。此時,德意艦隊如果迅速轉向,還有可能避開危險,至少不至於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斯佩卻沒有下達轉向的命令,只是發出了詢問電報,派出了聯絡艦艇。

到十一點十五分的時候,前方的艦隊已經到達了“德意志”號的一點鐘方向(也就是以航向爲軸向的三十度方向),且並沒有鑽爲向西航行的意圖。此時,雙方的距離已經縮短到了十四海里。

十四海里約和二萬六千米。

在這個距離上,美軍的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彈可以毫不費力的擊穿德意艦隊裡任何一艘戰列艦的裝甲。

當時,斯佩已經預感到了麻煩,通信參謀在發了三次詢問電報之後都沒有收到回電!

十一點十七分,瞭望員報告,前方海面上出現了微弱的閃光,可是瞭望員並沒有說明是不是炮口閃光。

二分鐘後,前出的驅逐艦發回了一份含糊不清的報告。

到此,斯佩終於醒悟了過來,並且迅速下達了戰鬥命令。隨後,“德意志”號戰列艦開始左轉向。

而在這個時候,斯佩又犯了一個錯誤,他沒有命令滿舵轉向,而是以三分之一舵轉向。大概,斯佩也不敢肯定出現在前方的一定是美軍作戰艦隊。或者說,斯佩認爲與第四艦隊的聯絡頻道出了問題,所以他在下令轉向的時候,還讓通信參謀按照之前收到的聯絡代碼去檢查了通信電臺的聯絡頻段。

毫無疑問,指揮官犯的一系列錯誤最終將德意艦隊推向了深淵。

十一點二十分,瞭望員拉響了戰鬥警報。

這次的報告很明確,炮口閃光,而且是大口徑艦炮的炮口閃光!

緊接着,瞭望員又發出了報告,開火的敵艦有八艘之多,而且都是大型戰艦。

留給斯佩的時間也就只有最後的一分多鐘了,首先遭到集中炮擊的就是航行在主力編隊最前方的“德意志”號。而在敵人開火的時候,“德意志”號距離其戰列線僅僅只有二萬三千米。

在這個距離上,即便是沒有多少經驗的炮手也不會讓炮彈偏得太遠。

第20章 窮途末路第6章 談婚論嫁第7章 擴軍計劃第41章 頭陣落敗第17章 報仇雪恨第32章 危險機會第41章 如意算盤第15章 超級難題第20章 偷天換日第5章 陰差陽錯第11章 節外生枝第4章 後生待遇第20章 炮擊樂章第65章 戰鬥收尾第14章 專業狼羣第3章 軍事技術第11章 鬼使神差第21章 最新敵情第29章 節外生枝第44章 艦隊司令第3章 致命絕殺第63章 運氣無敵第15章 烈火焚城第40章 老當益壯第12章 奮起直追第36章 烏合艦隊第42章 庸人自擾第9章 遭遇之戰第3章 持續推進第50章 當頭棒喝第4章 海軍准尉第37章 戰雲密佈第17章 天降奇兵第54章 最後衝刺第24章 明確表態第11章 盡職盡忠第27章 信心決心第34章 咎由自取第42章 炮轟東京第19章 毫釐不差第41章 鑄造榮譽第26章 初試身手第2章 陸戰雙雄第16章 談判之門第31章 炮火兇猛第27章 英國戰敗第2章 閉門會議第38章 突然遭遇第5章 全力以赴第15章 刺刀見血第4章 歸隊報道第1章 全面進攻第19章 料敵如神第21章 海軍結症第16章 有勇有謀第15章 各爲其主第54章 擒賊擒王第10章 痛失親人第47章 解開心結第39章 情勢不明第39章 偵察前哨第5章 十年規劃第13章 混亂之戰第43章 無果而終第45章 鉅艦末路第26章 摸黑遊戲第39章 偵察前哨第40章 大敵當前第18章 燙手美差第8章 速度紀錄第18章 一炮斬首第12章 再逢敵手第14章 局勢漸明第8章 速度紀錄第15章 野心膨脹第35章 信心崩潰第19章 冒險收益第1章 大洋孤狼第31章 搶先開火第18章 鳴金收兵第61章 以多打少第28章 義無返顧第3章 替人出頭第4章 歸隊報道第32章 喪鐘齊鳴第20章 側翼突擊第48章 無果之戰第63章 運氣無敵第4章 元帥到訪第41章 全新霸權第37章 疏忽大意第42章 海上賽跑第12章 繞來繞去第32章 戰爭難民第1章 喜憂並存第43章 打打跑跑第44章 內心矛盾第27章 以艦換艦第24章 東洋南洋第1章 未雨綢繆
第20章 窮途末路第6章 談婚論嫁第7章 擴軍計劃第41章 頭陣落敗第17章 報仇雪恨第32章 危險機會第41章 如意算盤第15章 超級難題第20章 偷天換日第5章 陰差陽錯第11章 節外生枝第4章 後生待遇第20章 炮擊樂章第65章 戰鬥收尾第14章 專業狼羣第3章 軍事技術第11章 鬼使神差第21章 最新敵情第29章 節外生枝第44章 艦隊司令第3章 致命絕殺第63章 運氣無敵第15章 烈火焚城第40章 老當益壯第12章 奮起直追第36章 烏合艦隊第42章 庸人自擾第9章 遭遇之戰第3章 持續推進第50章 當頭棒喝第4章 海軍准尉第37章 戰雲密佈第17章 天降奇兵第54章 最後衝刺第24章 明確表態第11章 盡職盡忠第27章 信心決心第34章 咎由自取第42章 炮轟東京第19章 毫釐不差第41章 鑄造榮譽第26章 初試身手第2章 陸戰雙雄第16章 談判之門第31章 炮火兇猛第27章 英國戰敗第2章 閉門會議第38章 突然遭遇第5章 全力以赴第15章 刺刀見血第4章 歸隊報道第1章 全面進攻第19章 料敵如神第21章 海軍結症第16章 有勇有謀第15章 各爲其主第54章 擒賊擒王第10章 痛失親人第47章 解開心結第39章 情勢不明第39章 偵察前哨第5章 十年規劃第13章 混亂之戰第43章 無果而終第45章 鉅艦末路第26章 摸黑遊戲第39章 偵察前哨第40章 大敵當前第18章 燙手美差第8章 速度紀錄第18章 一炮斬首第12章 再逢敵手第14章 局勢漸明第8章 速度紀錄第15章 野心膨脹第35章 信心崩潰第19章 冒險收益第1章 大洋孤狼第31章 搶先開火第18章 鳴金收兵第61章 以多打少第28章 義無返顧第3章 替人出頭第4章 歸隊報道第32章 喪鐘齊鳴第20章 側翼突擊第48章 無果之戰第63章 運氣無敵第4章 元帥到訪第41章 全新霸權第37章 疏忽大意第42章 海上賽跑第12章 繞來繞去第32章 戰爭難民第1章 喜憂並存第43章 打打跑跑第44章 內心矛盾第27章 以艦換艦第24章 東洋南洋第1章 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