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來換

陳沐沒想到張居正會給自己寫信。

在他抵達宣府之後,看着千瘡百孔的萬全都司,迎沿線長城特有的塞北寒風,細細體會北邊的蒼涼與遼闊,心中倍感欣慰。

衛所依然很爛,衛軍照樣缺額缺得厲害,但宣府衛軍的缺額與南方衛軍缺額的方式不同。

儘管只有五成人馬,甚至有些衛僅有三成人馬,但這的衛官知道旗軍和家丁就是他們的命,不缺兵甲且戰力要強。鎧甲好壞不論,全往身上套;兵器精糙與否,全往手裡拿。

改不了的是他們貪渡比南方衛官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貪的更兇狠,但至少不像南方衛官那樣一點兒不給管旗軍,雖然也沒到陳將軍這種家財與衛財有些時候可以劃等號,而且還都有盈餘,卻也遠超陳沐的期待。

當然了,這是廢話。

九邊的情況就是如此,如果哪年長城沿線遊擊、參將、指揮使、總兵戰死少於三十,那麼朝臣就可以去說,今年九邊風平浪靜。

能打的不能打的都會死,九邊將官的生存才能被曠日持久的戰爭強行拉高。

比方說幾乎每個衛所都有少則三百、多則七八百的騎兵,與更多的車營軍士,或者說除了騎兵都是車營。說來有趣,陳沐沒找到任何一個衛不存在蒙古人,都有七八個甚至更多,他們充當衛所軍的騎術教頭或是將領家兵頭子。

這是如今大同總兵,過去的宣府總兵馬芳留下的痕跡。

馬芳沒有用旗軍打仗,但他同樣認識到旗軍是有潛力的,只是宣府的馬芳時代太短暫,又都是用兵之時,操持着營兵募兵就透不過氣了,哪兒有勁管旗軍?

攤子隨手一支,就忙着出關踹俺答的大營了。

現在倒便宜了大明的種田專業戶——陳沐陳總兵。

張居正的書信送到宣府時,陳沐正拉着董一奎、董一元兄弟倆副總兵沿長城視察各地駐軍,說的宣府十三萬駐軍好聽,其實也就三萬多衛軍和四萬出頭的營兵,就是把餵馬的養驢的算上,也就才足額的一半。

哥倆對陳沐不太服氣,陳沐私底下聽人說,董一元誇陳沐的旗軍練得好,董一奎跟弟弟講:那兵是不是他練的還不知道呢。

他倆也是衛軍出身,起點比陳沐高得多,宣府前衛軍戶,先祖是漢朝董仲舒,老爹做到大同參將,哥倆現在是萬全防線的左右手,一個左邊副總兵、一個右邊副總兵。

要不是陳沐,鎮朔將軍八成就要從他倆裡頭選,而且八成是稍稍年長的董一奎。

董一元是挺佩服陳沐的,但哥哥董一奎看得清楚,陳沐以前的萬全都指揮僉事他是心服口服,但這宣府總兵啊,那就是媚上媚出來的。

沒點真本事是不行的。

然後張居正的信就來了,恰到好處。

“將軍先給次輔回信,改日待咱把剩下衛所營兵看完,再議軍事也不遲。”董一奎起身抱拳道:“那我們兄弟就先退下。”

陳沐放下書信,擡手道:“不急,看軍兵有些日子,情況陳某大致也瞭解,後面三個衛及營兵差別估計也不大,大麼?”

董一元笑笑說道:“相差無幾。”

“那就是了,比陳某想象中要好,好得多,這樣一來後續事情也好辦些。”陳沐點點頭,讓董氏兄弟且坐,接着問道:“除了一眼就能看出的。宣府軍兵的問題,二位將軍又什麼能告訴陳某呢?”

陳沐太樂觀了,因爲升任宣府總兵時他非常悲觀,延慶三衛就已經很難,更別說現在要他一下管十幾個衛與一大堆營兵,那問題湊一起太多了。

但現在看來還好,至少這邊的軍隊本身就有一定戰鬥力,剩下的事比這個好解決的多。

“一眼看不出的?”

陳沐點頭,算是迴應董一元的問題,在他看來這對兄弟是宣府地頭蛇,有什麼問題他們應當都明白。

董一元半天嘣不出個屁,但董一奎思襯片刻成竹在胸,道:“將軍別高看他們,他們看起來能打,也確實能上戰場。但與北虜交兵,城外野戰只有死路一條;萬全防線之所以難以被攻破,是因爲各部將領的家丁。”

“他們能擋住北虜,野戰,能擋住甚至勝過北虜。但沒人願意打,一支精銳家丁,三五百人,撕開敵陣缺口,後續三五千軍兵一擁而上,就能打出一場大勝,家丁太貴了。”

“除此之外,就是田和錢。”董一奎面容嚴肅,但看向陳沐的眼神有些戲謔,“軍田不足五成,而且收不回來。因爲佔田的不是延慶那種衛官,最多的是延慶官府。”

陳沐的眉頭皺起,官府佔軍田是什麼狗屁道理?這比軍田在海里還過分。

“養廉田,朝廷要給邊將養家丁,家丁很有效,但養廉田從哪出?宣府百姓外逃,寧可去塞外種地也不在塞內,因爲宣府沒地,百姓僅餘的田不足三成,許多地都被劃做邊將養廉田,地方不夠給朝廷交田稅,就與諸衛交換,部分軍田出賦稅,將領則有養廉田養家丁,能守邊,朝廷也高興。”

陳沐繃不住笑出聲來,因爲董一奎說對了,這田他還真收不回來。

他笑是因爲想到不久前和譚綸說的話,維持,又是維持,宣府上上下下也和朝堂諸公一樣,也在維持。

看起來這不是個好事,但實際上他們已經盡力了,盡力維持戰力,維持穩定。

“錢呢,錢的問題在哪?”

“將軍還看不出來?”董一奎也笑了,攤手道:“一半旗軍,耕一半軍田,還要保持戰力,不然北虜就騎着馬衝進長城砍頭;將官只能撈油水武裝家丁,可這事是無底洞,永遠沒夠兒。不論將軍想做什麼,都沒有新的錢。”

沒有新的錢?

陳爺幹嘛的?

破地方要錢沒錢,要地沒地,看不到一點兒希望。

這不就逼着人往大工廠方向走麼?這事太好辦了!

“銀子?我就說一個事,宣府鎮要開軍器局,不在諸衛開,就在宣府一家,諸衛留下基本修理甲械的匠人,其他匠人全部要派到宣府來。陳某奉陛下旨意,要造炮。”

陳沐手指重重在桌上頓了一下,“但除了火炮,鳥銃、鎧甲、手雷、地雷、火箭,宣府都造;爲防止邊軍將這些軍械賣到塞外,全部以物易物,宣府諸軍一視同仁,想要銃炮?羊毛、煤、金銀銅鐵鉛礦、棉布棉花、獸皮馬匹,來換。”

“不知道怎麼弄這些東西,我寫書教他們。”

“一年半載,誰軍械不足,也換,換人!”

跟誰提錢兒呢?

第三百四十九章 炮彈第一百零一章 新船第二百三十八章 來路第三十五章 總旗第九十五章 使犬第一百七十七章 國寶第九十五章 代價第四十章 面子第六章 倭婆第一百四十七章 便宜第二百三十五章 攜手第四百五十五章 老實第三百六十五章 鐵馬第三十九章 大港第三十一章 志願第三百八十一章 課程第一百五十四章 感激第八十一章 抗命第四百一十八章 阿克巴第四章 伏擊第三十八章 石炮第一百零四章 異狀第九十四章 賭博第三十七章 銀山第二百二十八章 深入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備第三百零七章 誇誇第一百九十二章 車城第八十七章 功績第十一章 共舞第三百零一章 天壤之別第一百二十九章 五千第八十九章 爆炸第一百零八章 雄主第七十九章 神目第二百三十二章 折返第三百二十八章 有緣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朝上國第三百九十四章 新時代第十六章 爆破第七十七章 裡甲第八十七章 遠航第五十九章 裡甲第一百七十二章 印刷第三百三十三章 陰影今天章節晚上發第九章 控制第六十三章 四王第三百七十三章 枷鎖第四十四章 徵兵第七十一章 天荒第四十四章 黑死病第三十章 國名第二百六十四章 避難第十章 走廣第四百三十三章 文盲第二百二十章 城隍第六十一章 開光第十一章 岱善第二百四十八章 推理第一百零七章 承惠第七十五章 大王第三百六十八章 燈線第六十八章 室山第一百八十八章 憨愚第五十二章 攻寨第五十四章 庫存第三百六十六章 花錢第一百三十三章 黑洞第三百八十三章 沙盤第九十五章 失算第三十三章 登澳第四十二章 威望第八十九章 將門今天章節晚上發第二百四十二章 除害第三百一十八章 三角貿易第一百二十章 共治第八十六章 指揮第三十三章 貴族第三百一十九章 啓發第九十一章 後效第二十七章 教堂第二百六十九章 褒獎第三十二章 金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新敵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生第三百八十二章 信朕第八十二章 柱石第三百六十七章 威信第一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四十三章 立場第六十九章 火炮第三百三十一章 核心第二百三十七章 改造第六十九章 旅途第二百七十章 塞城第十章 清野第一百九十章 團結第二百零七章 誰慫誰孫子
第三百四十九章 炮彈第一百零一章 新船第二百三十八章 來路第三十五章 總旗第九十五章 使犬第一百七十七章 國寶第九十五章 代價第四十章 面子第六章 倭婆第一百四十七章 便宜第二百三十五章 攜手第四百五十五章 老實第三百六十五章 鐵馬第三十九章 大港第三十一章 志願第三百八十一章 課程第一百五十四章 感激第八十一章 抗命第四百一十八章 阿克巴第四章 伏擊第三十八章 石炮第一百零四章 異狀第九十四章 賭博第三十七章 銀山第二百二十八章 深入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備第三百零七章 誇誇第一百九十二章 車城第八十七章 功績第十一章 共舞第三百零一章 天壤之別第一百二十九章 五千第八十九章 爆炸第一百零八章 雄主第七十九章 神目第二百三十二章 折返第三百二十八章 有緣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朝上國第三百九十四章 新時代第十六章 爆破第七十七章 裡甲第八十七章 遠航第五十九章 裡甲第一百七十二章 印刷第三百三十三章 陰影今天章節晚上發第九章 控制第六十三章 四王第三百七十三章 枷鎖第四十四章 徵兵第七十一章 天荒第四十四章 黑死病第三十章 國名第二百六十四章 避難第十章 走廣第四百三十三章 文盲第二百二十章 城隍第六十一章 開光第十一章 岱善第二百四十八章 推理第一百零七章 承惠第七十五章 大王第三百六十八章 燈線第六十八章 室山第一百八十八章 憨愚第五十二章 攻寨第五十四章 庫存第三百六十六章 花錢第一百三十三章 黑洞第三百八十三章 沙盤第九十五章 失算第三十三章 登澳第四十二章 威望第八十九章 將門今天章節晚上發第二百四十二章 除害第三百一十八章 三角貿易第一百二十章 共治第八十六章 指揮第三十三章 貴族第三百一十九章 啓發第九十一章 後效第二十七章 教堂第二百六十九章 褒獎第三十二章 金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新敵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生第三百八十二章 信朕第八十二章 柱石第三百六十七章 威信第一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四十三章 立場第六十九章 火炮第三百三十一章 核心第二百三十七章 改造第六十九章 旅途第二百七十章 塞城第十章 清野第一百九十章 團結第二百零七章 誰慫誰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