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攻玉

陳沐搖頭道:“閣老的革新,因臣久處海外,所知甚少。不過臣以爲一切應以國爲重,畢竟今世事與太祖皇帝之事已有差別,至少太祖、成祖之時,明軍可北逐元寇於大漠,如今我們在塞外做不到。”

“就像前朝《授時歷》用得不錯,但其誤差多年積攢,用上百年,便要重新測量訂正差池,定名《大統歷》,故節氣可知,倉稟可足。《詩》有云,周雖舊邦,其命維新。那個時候的人就知道這個道理,何況現在呢?”

小皇帝更加疑惑了,問道:“那靖海伯是不支持祖宗之法的說法咯?”

“並非如此,臣認爲大明開海是對的,每年爲國朝增益數百萬兩,既然是對的,誰要是在朝堂上用祖宗之法定不徵之國來寄望禁海,臣一樣會拿出先帝詔書的祖宗之法來予以還擊,因爲大海,在臣眼中就是大明的核心利益所在。”

“太祖皇帝制《大誥》,其中懲治貪官要以剝皮實草之刑,後來太祖皇帝也沒用過,但貪錢百貫凌遲、貪贓害民梟首這樣的案例數不勝數,將那些喊着祖宗之法的官吏徹查一番,他們敢嗎?”

小皇帝笑出聲,問道:“靖海伯敢麼?”

陳沐笑了笑,氣矮三分,道:“臣送過禮物,也受過禮物,不過貪朝廷銀兩?臣敢讓人查,南洋軍府一應收支皆有去處,盡數用在軍備與國中,對臣來說,需要銀兩賺就是了,比貪贓、剝削,來得容易。”

“朕不是查你帳的,朕已經到能算清賬的年紀啦。”

小皇帝顯然心情不錯,拍拍手舒舒服服地圍着陳沐溜達小半圈,擡起左手兩個指頭,右手板着道:“海外運銀,原本是沒有的,你出海,有了,就算當中多有損耗,朕還是賺了!”

看得出來,小萬曆對財務很感興趣,尤其算賬……可能也就隆慶與萬曆這段明朝財政特殊時期,纔會讓富有四海的皇帝對財務感興趣。

“不過既然你敢說出來,那朕就赦免你啦。”說着,小皇帝又不知想到什麼,居然帶着些恨意擠起眼來,道:“你可以貪財,也可以教朕道理,但目的是什麼,就要跟朕說什麼,別像那些人一樣,即使是好意,心裡想着借日食發揮規勸朕,卻說日食是昏君之相。”

“朕乃天子,便是尚且幼稚,也不能被人當傻子,你就是貪了再多銀錢,朕知你有才能一心報國,倘朕問起,你據實相告,都可赦免。切莫欺瞞,臣不欺君,君不欺臣,朕最惡欺瞞!”

陳沐能說什麼,他覺得小皇帝對朝臣的經濟狀況還是有個比較清醒的認識的,他拱拱手道:“臣多謝陛下。”

“好啦,事情都是你們做,聽老師說工科道員已經去天津修造北洋衙門,靖海伯也要過去督造,到時候就要再出海。老師常說臣爲君分憂,明君也要爲臣分憂,可朕沒什麼好做的。”

“靖海伯懂那麼多事,懂不懂如何治國,朕又該如何甄別朝臣他們的那個……”小萬曆皺着眉頭苦思冥想,最終蹦出四個字來:“核心利益!”

核心利益這個詞不易被皇帝理解,主要在於這個詞古籍裡確實沒出現過,不過好在這個時代已經開始把玩核桃,相對還容易一些,這才被小萬曆記下。

“在下會很多,但不會治國,如今名相在閣,朝中諸臣在治國經略上都比在下強得多。”

“一點兒都沒有?”小萬曆刨根問底,“朕想聽你說不一樣的,比聖賢書更細。”

這一刻陳沐想仰天長笑……他懂個屁治國呀!他和那些專精治政的官員之間的區別,不亞於獸醫與醫生。

不過爲了自己今後考慮,陳沐沒有再拒絕萬曆的求知,道:“治國臣沒什麼好教授陛下的,陛下想做一個怎樣的皇帝呢?”

想成爲怎樣的皇帝?

這世上從來沒人這樣問過他,馮大伴只知道說他要做個明君,這與母親李太后的意見基本一致,而老師則一直在教他如何做個明君……但是從來沒人問過萬曆,他想做個什麼樣的皇帝。

儘管這樣給萬曆選擇權的問題讓他覺得自己在這個瞬間成長了,但事實上也只在這一個瞬間,他攤開小手道:“沒人教朕如何做個庸主,朕只能做明君,靖海伯也說過,朕與大明正逢此代,自然要做讓九州共貫六合同風的明君,做大明的中興之主!”

陳沐點頭示意皇帝他知道了,他停下腳步,皇帝也停下腳步,其後跟隨的宦官與錦衣驚訝於他的大膽,但沒人會多說什麼,在衆多與皇帝單獨閒談的朝臣中,他們只見過張居正會在與皇帝同行中停下腳步。

陳沐對此並無意識,一大一小止步在乾清宮前廣闊露臺,他說道:“陛下生逢此代,哪怕什麼都不做,只要朝廷維持正常運轉,大明近十年都將是國力鼎盛之時,張閣老才學爲世間少有,更是大明首屈一指的名相,只要聽從他的教導,明君不難。”

“但要想九州共貫、六合同風,做大明承上啓下的中興之主,這很難。”陳沐擡擡手又指指頭腦,最後手定在心口,道:“武臣是陛下握銃的手,文臣是陛下治理天下的手,僅有這兩樣就能治國,但天下的本身,陛下不能忽視。”

“天下的本身,武臣與文臣?”

“不,握銃的手是武臣,但銃不是;治理天下的手是文臣,但天下不是。”

“臣練兵出身,對維持士卒的戰力用過許多手段,爲他們準備最好的餐食、儘可能提高戰功賞賜、施行最嚴厲的軍法,都有收效,但若說對旗軍起到最大作用的,還是兩樣——效忠皇室爲家國而戰、以及官兵一體官民一體的制度,這兩樣,都是榮譽。”

小萬曆眯着眼睛,說不上是疑惑還是頓悟,喃喃道:“官兵一體、軍民一體?”

“官兵同吃同住,不是近百年來說的一個時間吃,而是臣吃什麼、將校便吃什麼、旗軍便也吃什麼,或者反過來說,因爲旗軍吃這些,所以陳某吃的也是這些,沒有特例;軍民一體,則是在駐營地方不得干擾百姓之外,百姓需要軍隊便有義務去幫忙別管是治病救人還是渡厄解困,而非過去借老鄉腦袋去領個軍功。”

“這天下的本身是百姓,官是百姓、商是百姓、匠是百姓、軍是百姓、民更是百姓,陛下所需做的,臣以爲便是體恤民情了。”陳沐說着拱手抱拳道:“至於國中那些天下皆知的積弊,還請陛下給臣一些時間,一定能在海外想出解決國中積弊的辦法!”

第一百二十章 共治第六十九章 京營第七十七章 貨車第四百三十三章 文盲第二章 蠢賊第四百一十一章 六邪第七十一章 燒七第三百一十九章 霹靂第二十二章 老幺第一百三十四章 消息第三百三十章 變革第二百二十章 城隍第三十九章 木津第五十六章 木炮第八十一章 自給第一百七十三章 迷茫第六十五章 來換第一百八十一章 勝負第二百章 石堡子第二十七章 指揮第三百零三章 翁立安第三百五十章 懂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利第七十三章 戲精第三百二十四章 重任第二百七十三章 乾瞪眼第四百二十章 小道第二百五十七章 艦隊第四十七章 然後第二百九十三章 幕賓第十三章 後路第三百四十五章 桃花源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化第二十章 趁虛第四百五十八章 利息第二百九十八章 實現第六十四章 十倍第三百二十五章 開葷第一百零六章 敵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塞契第二百一十八章 重整第五十八章 援軍第七十九章 霹靂第三百一十七章 起兵第五十七章 肖恩第八十六章 陳條第三百三十八章 改名第三百八十章 殺陣第二十五章 互利第一百零九章 衰弱第三百九十五章 羔羊第六十九章 漁利第八章 養子第四百六十六章 天罰第三百四十七章 盼望第一百二十一章 周瘸第二百六十八章 鹿谷第六十八章搶掠第二百三十章 鬼域第三十章 營房第四百七十一章 錯覺第九十五章 巡撫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備第三百九十九章 都有第三百零二章 快跑第一百七十章 迎接第四十八章 不情第五十一章 文化第二十二章 首戰第二百零九章 邀請第二百一十九章 假幣第三十四章 大風第二百一十四章 占卜第八十一章 抗命第二百六十四章 教諭第四十九章 奇觀第七十九章 走私第二百三十二章 折返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港第二十四章 行軍【盟主‘厚朴1‘加一更】第一百四十五章 防僞第四百三十九章 劣勢第一百三十三章 黑洞第二百五十九章 深思熟慮第三百一十一章 神仙第一百二十四章 春筍第一百零七章 暗室第一百零二章 國門第七十三章 美食第三十九章 利馬第九十二章 舒服第四百四十章 朝貢第一章 三司第六十二章 煩第一百三十八章 艾蘭第六十三章 破城第六章 貿易第四百章 正義第一百零八章 腔圓第七十章 混亂
第一百二十章 共治第六十九章 京營第七十七章 貨車第四百三十三章 文盲第二章 蠢賊第四百一十一章 六邪第七十一章 燒七第三百一十九章 霹靂第二十二章 老幺第一百三十四章 消息第三百三十章 變革第二百二十章 城隍第三十九章 木津第五十六章 木炮第八十一章 自給第一百七十三章 迷茫第六十五章 來換第一百八十一章 勝負第二百章 石堡子第二十七章 指揮第三百零三章 翁立安第三百五十章 懂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利第七十三章 戲精第三百二十四章 重任第二百七十三章 乾瞪眼第四百二十章 小道第二百五十七章 艦隊第四十七章 然後第二百九十三章 幕賓第十三章 後路第三百四十五章 桃花源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化第二十章 趁虛第四百五十八章 利息第二百九十八章 實現第六十四章 十倍第三百二十五章 開葷第一百零六章 敵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塞契第二百一十八章 重整第五十八章 援軍第七十九章 霹靂第三百一十七章 起兵第五十七章 肖恩第八十六章 陳條第三百三十八章 改名第三百八十章 殺陣第二十五章 互利第一百零九章 衰弱第三百九十五章 羔羊第六十九章 漁利第八章 養子第四百六十六章 天罰第三百四十七章 盼望第一百二十一章 周瘸第二百六十八章 鹿谷第六十八章搶掠第二百三十章 鬼域第三十章 營房第四百七十一章 錯覺第九十五章 巡撫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備第三百九十九章 都有第三百零二章 快跑第一百七十章 迎接第四十八章 不情第五十一章 文化第二十二章 首戰第二百零九章 邀請第二百一十九章 假幣第三十四章 大風第二百一十四章 占卜第八十一章 抗命第二百六十四章 教諭第四十九章 奇觀第七十九章 走私第二百三十二章 折返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港第二十四章 行軍【盟主‘厚朴1‘加一更】第一百四十五章 防僞第四百三十九章 劣勢第一百三十三章 黑洞第二百五十九章 深思熟慮第三百一十一章 神仙第一百二十四章 春筍第一百零七章 暗室第一百零二章 國門第七十三章 美食第三十九章 利馬第九十二章 舒服第四百四十章 朝貢第一章 三司第六十二章 煩第一百三十八章 艾蘭第六十三章 破城第六章 貿易第四百章 正義第一百零八章 腔圓第七十章 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