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戎服

紫禁城,東宮。

宮人將宮紗帷幔放下,向立在殿前的陳沐微微頷首,腳步輕輕向後退去。

遵照太后詔書,陳沐在入宮後將蟒衣換下,穿上北洋軍府的軍服甲冑,在四名持金瓜挎雕弓的大漢將軍看護下在慈慶宮覲見太后。

陳沐有一種預感,李太后這次找他來,是要罵他的,上次被罰了兩年官俸,弄不好這次靖海伯的食祿也保不住了。

耳邊安靜地聽不見動靜,殿前四名金甲大漢將軍立得紋絲不動,只能聽見遠處傳來細微蟬鳴,不時一陣涼風穿過殿前檐廊,給人在乾熱的夏季帶來些許慰藉。

這是萬曆在登基前的住所,有時是太后宮、有時是太子宮,如今作爲每月經筵講學之處。

陳沐靜立,直至他聽見殿中傳來紛踏腳步,雖未見鳳輦,但宮人宦官已自殿後上前侍立,帷幔後隱約顯出人影旋身落座,他聽見立在御前的宦官高聲唱名,招他入殿。

“外臣靖海伯陳沐,拜見慈聖皇太后!”

“免禮。”

隨後便是有點嚇人的安靜。

帷幕後的太后半晌沒有說話,就放陳沐端端正正地立在殿中,他也不好擡眼去無禮地直視帷幕,腦袋裡一直斟酌着思慮要不要問問叫自己過來做什麼。

同時心裡還惡趣味地想着,太后會如何自稱呢?

哀家?本宮?老身?

他並不知道,帷幕後的李太后一直以一種審視的目光看着他身上的甲冑與大漢將軍身上的金甲,似乎在衡量兩種鎧甲究竟哪個更合適儀制。

四名大漢將軍,甲制武備略有不同,儘管各個體態威武、腰間抱肚皆爲紅綢、頭頂皆戴鳳翅紅纓盔,但衣甲上分爲兩種,一爲北邊總兵官時常穿戴的那種銀鱗金邊罩甲,二爲山紋金葉甲,嚴格來說,這兩種鎧甲其實都近於禮服,注重裝飾,同野戰制式鎧甲模樣不同。

陳沐曾向徐爵打聽過,這幫隸屬錦衣的大漢將軍也辛苦着呢,每日下班要把鎧甲交還,擦拭保養乾淨才能出宮,否則會因此受到責罰。

過了很久,帷幕後的太后纔開口,以一種陳沐從未想到過的自稱,並且還問出一個非常令人詫異的問題,道:“予不曾想,北洋新軍連鎧甲都是新的……此甲,能擋銃炮?”

予?

這跟張居正寫信自稱僕一樣令人詫異。

“回慈聖皇太后,時至今日,只要距離夠近,天下沒有任何鎧甲能完完全全擋住銃子,要想擋住銃子甲就要夠厚,極厚的甲人是走不動道的,臣穿的這件胸甲能在三十步擋銃子,如內襯鎖甲衣,可在二十步保中銃不死,十步之外,也有些許生存可能。”

“這是南洋衛軍器局匠人、廣州講武堂研究經過測算、實驗後在士卒累贅與防護之間選取最合適的結果。”

陳沐口中的‘生存可能’與甲冑質量無關,只於運氣有關。這麼近的距離,銃子肯定要破甲打進身子裡,最常見的銃子材料是鉛與倭鉛,也就是鉛和錫,當場不死後續帶來的麻煩很讓很多人死掉。

李太后的語調有些好奇,儘管話還沒說完就矜持地又恢復清冷嗓音,還是能爲人所知:“測算、實驗?”

“太后聖明,不看華麗裝飾,鎧甲的防禦與鋼鐵厚度有關,鋼鐵厚度關係到重量,同樣甲冑形制,十六斤與三十二斤防禦當完全不同,在保證士卒能穿戴甲冑作戰、行軍的前提下儘量將甲做厚,需大量測算並做出鎧甲認真檢驗。”

“予明白了,甲冑先不說,有話問你。”帷幕後的李太后似乎對想要問詢的事極爲好奇,道:“聽說先帝當年於京師大閱便與靖海伯有關,如今皇帝又要再言大閱,且於天津大沽東洋軍起航之時,靖海伯爲何執着於皇帝閱兵這種勞民傷財的事。”

“靖海伯一向爲朝廷做事盡心盡力,予雖婦人也知此舉必有緣由,這是爲何?”

說起李太后對陳沐這句‘盡心盡力’,確實和陳沐在南洋爲朝廷解決錢糧問題沒有關係。

南洋事情做的再好,同宮中的太后沒有絲毫關係,她身居後宮不幹朝政只管家事,即便皇帝年幼也將事情盡數託付張居正,宮內宮外一道宮牆隔絕開兩個世界,外邊縱然狂風暴雨,又與宮內有什麼關係呢?

這在於早年隆慶帝登基沒錢,陳沐從京裡賣煤球,好生糟了一頓罵名,末了錢全交到皇帝的內庫裡,儘管這造成宮內物價再一次飛漲,隆慶皇帝也沒因這些銀兩實質上過得多舒服,但李太后是記着的。

“臣是老兵出身,幸蒙先帝賞識提拔於行伍,後來躋身將帥,先帝大閱時臣人微言輕,不過順水推舟。臣下南洋本意就是想爲先帝賺些錢來,補貼宮中用度,出海後才知道天下竟有如此之大,臣還要爲先帝取些疆域,卻不料在途中聽聞先帝駕崩的喪訊。”

“先帝大閱時臣在城下率兵五百操練,許多旗軍知曉先帝在城上看着,便激動落淚神情不能自制,那時臣就知道,皇帝能給軍隊帶來非凡的士氣與戰無不勝的勇氣。後來那些人許多都做了千戶、指揮甚至總兵官,爲皇帝統帥成千上萬的軍隊,他們比哪個軍兵都對朝廷更忠心。”

“他們知道自己在爲皇帝而戰,他們見過皇帝。”

“陛下雖年少,但陛下是皇帝,臣以爲皇帝制御天下,掌握一切權力,自然也包括軍權,不過這次陛下要大閱,臣確實是在皇帝決定之後才知道的,但臣非常贊同,有此明君朝廷當不復有庚戌之禍的憂慮。”

李太后靜靜聽着,只在陳沐稱自己是老兵出身時笑了一下。

人家馬芳纔是真老兵,你至多說自己是個小軍官出身。

“今時不同往日,臣出洋爲朝廷尋來新的財源、糧源,解決舊的問題也帶來新的問題,大明在海外需要許多駐軍,作爲開拓者,他們會遇到難以想象的困難與誘惑,他們比誰都需要知道,他們所付出的代價是爲了什麼。”

“臣以爲,讓他們知道自己在爲皇帝而戰、在爲大明而戰比什麼都重要。”

說罷,陳沐行禮拱手,李太后才帶着笑意說道:“靖海伯很知人之憂慮。”

從頭至尾,李太后沒有提起過皇帝要穿新衣服的事,但陳沐已經把這個問題解答了。

問題的關鍵根本不在做一套皇帝戎服或甲冑的問題,世宗皇帝在位是就做了一套武弁服,萬曆皇帝再做一套也沒什麼不可。

“陛下要在靖海伯啓程之時大閱軍兵,予以爲靖海伯製作這身戎服甲衣再合適不過,稍後你去見皇帝吧,不過還有一件事。”

帷幕後的身影起身,留下一句話。

“皇帝可以上朝也可以親政,但國家大事都要過問閣老,就請靖海伯轉達陛下。”

第三章 行刑第二百九十九章 火地島第二百九十七章 哭樹第七十一章 截擊第七章 麻煩【爲艦隊提督文若加更】第二十四章 狠毒第六十三章 稍安第五十二章 攻寨第四章 關銃第一百九十五章 寒冷第四百五十二章 好運第一百零八章 白陶第一百零八章 援軍第五十八章 地雷第一百一十四章 改土第九十八章 狹路第一百六十二章 復古第七十六章 急行第四十七章 歡呼第五十八章 紅果第四百零一章 行吧第二十六章 傳警第一百一十章 詔書第四百七十二章 子母甲第一百九十九章 顯聖第一百三十一章 比劃第一百三十八章 艾蘭第二十二章 焙礁第三百五十三章 醫師第九十七章 君瓚第六十七章 愈烈第四十一章 賑災第十二章 銀子第二百六十六章 秩序第八章 橋第九十三章 太一第四十一章 地盤第一百零九章 衰弱第二百九十三章 幕賓第八十四章 軍匠第四百章 正義第六十六章 媒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教諭第三十三章 尾巴第三百二十二章 報應第十九章 圖紙第二十四章 好壞第四百二十章 小道第二百九十六章 勞塔羅今天章節晚上發第九十一章 雪酒第三百一十一章 神仙第二百八十章 吸納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日第一百四十二章 右京第一百八十六章 選侯第一百一十五章 旨意第八十一章 關島第二百九十六章 勞塔羅第九十五章 會戰第一百零一章 浩蕩第一百九十一章 棺材第二十三章 倒戈第十八章 告狀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寶第七章 一騎第二百九十五章 杭蓋第四十五章 重銃第三百四十五章 愛屋及烏第二十六章 節制第四百一十五章 集權第八十六章 長壽第二百二十六章 單位第二百八十章 吸納第二百二十六章 單位第四十八章 摒棄第十九章 圖紙第二百一十四章 借道第一百零九章 衰弱第一章 大沽第二十七章 三處第二十二章 火藥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下第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巨銃第三百零七章 明白第一百章 樣炮第二百二十二章 獻計第二百三十章 度量第二百五十八章 難上加難第四百八十二章 登島第一百一十四章 改土第七十五章 蜀藩第二十三章 慎重第二百九十二章 野性第七十四章 不時第七十七章 年貢第十章 得罪第七十九章 會議第五十八章 唯我第二百六十九章 褒獎
第三章 行刑第二百九十九章 火地島第二百九十七章 哭樹第七十一章 截擊第七章 麻煩【爲艦隊提督文若加更】第二十四章 狠毒第六十三章 稍安第五十二章 攻寨第四章 關銃第一百九十五章 寒冷第四百五十二章 好運第一百零八章 白陶第一百零八章 援軍第五十八章 地雷第一百一十四章 改土第九十八章 狹路第一百六十二章 復古第七十六章 急行第四十七章 歡呼第五十八章 紅果第四百零一章 行吧第二十六章 傳警第一百一十章 詔書第四百七十二章 子母甲第一百九十九章 顯聖第一百三十一章 比劃第一百三十八章 艾蘭第二十二章 焙礁第三百五十三章 醫師第九十七章 君瓚第六十七章 愈烈第四十一章 賑災第十二章 銀子第二百六十六章 秩序第八章 橋第九十三章 太一第四十一章 地盤第一百零九章 衰弱第二百九十三章 幕賓第八十四章 軍匠第四百章 正義第六十六章 媒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教諭第三十三章 尾巴第三百二十二章 報應第十九章 圖紙第二十四章 好壞第四百二十章 小道第二百九十六章 勞塔羅今天章節晚上發第九十一章 雪酒第三百一十一章 神仙第二百八十章 吸納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日第一百四十二章 右京第一百八十六章 選侯第一百一十五章 旨意第八十一章 關島第二百九十六章 勞塔羅第九十五章 會戰第一百零一章 浩蕩第一百九十一章 棺材第二十三章 倒戈第十八章 告狀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寶第七章 一騎第二百九十五章 杭蓋第四十五章 重銃第三百四十五章 愛屋及烏第二十六章 節制第四百一十五章 集權第八十六章 長壽第二百二十六章 單位第二百八十章 吸納第二百二十六章 單位第四十八章 摒棄第十九章 圖紙第二百一十四章 借道第一百零九章 衰弱第一章 大沽第二十七章 三處第二十二章 火藥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下第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巨銃第三百零七章 明白第一百章 樣炮第二百二十二章 獻計第二百三十章 度量第二百五十八章 難上加難第四百八十二章 登島第一百一十四章 改土第七十五章 蜀藩第二十三章 慎重第二百九十二章 野性第七十四章 不時第七十七章 年貢第十章 得罪第七十九章 會議第五十八章 唯我第二百六十九章 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