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翻倍

陳沐心中不知有多少方法,但他不說。

他只是露出恰到好處的錯愕與難以置信,張口道:“在下不知,若閣老有意,一定能勸導百官行事,陳某隻是武將,做好爲國盡忠的準備也就罷了。”

吳兌有些訝異,失笑道:“從拒馬河到萬全都司,陳帥可不像沒主意的人。”

“陳某一直很有主意,讓旗軍食飽力足、讓銃炮堅利耐用,給朝廷省軍費、爲諸公省麻煩。如你所見,陳某一直很有主意。”

陳沐在茶案示手,似乎其手下茶壺就是萬全防線、就是軍器局,隨後給茶碗倒滿一杯,道:“陳某能拿所有主意且有把握做好,但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那不是在下能拿的主意。”

“可陳帥似乎已經拿主意了。”

吳兌無聲地嘆息,蓋上茶杯,對陳沐道:“將軍回不回南洋衛,在南洋可動金銀達四十萬兩之巨,在北疆同樣每年有二十餘萬兩進帳,倘若再過兩三年,這筆銀兩當多達百萬兩。”

“吳某觀將軍之衣食,與常人無異,日常取用除家丁供養、禮尚往來外不過一二兩,既不買田也不置地,開銷尚不及官俸廉田十一。倘將軍不爲南征,藏百萬金銀又有何用?”

讓吳兌沒想到的是,面前端坐的陳將軍居然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道:“已經這麼多了嗎?”

吳兌突然就不想繼續和陳沐說話了。

他做了十幾年京官,就在年前終於狠心咬牙存夠了在北京買套大些宅子的錢,就這還沒敢買,因爲仕途到了關鍵時刻,買宅子的錢裡到底有這些年京軍贈禮一類的添湊。

家裡哪怕一個子兒,吳兌都記得清清楚楚。

你陳沐剛剛說什麼,已經這麼多了,嗎?

一副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錢的樣子——吳巡撫衡量了一下雙方體格、年歲、武藝差距,決定不跟小輩計較。

哼,吳某要是年輕二十歲,明天官場就有巡撫暴揍鎮將的大新聞!

“讓吳兄見笑了,那些金銀不是陳某的,是陳某爲朝廷南洋衛、爲萬全防線代管,因爲陳某認爲與其讓旁人將這些金銀揮霍掉,不如陳某把它們取用在更重要的地方。”

“只可惜武舉海事疏,並未得到朝廷迴應,否則南洋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朝廷年底太倉,也應有些餘銀。”

“在下懂的不多,那官吏之難、兆黎之苦,陳沐一概不懂,只會佔着官身的便宜,經略些許賈事,做做兵器。但我是大明的將軍,就像馬將軍最懂北疆戎事一般,在下也關心南洋海事。”

“國家到這個地步,發給南方衛所的火銃不知何時會炸膛,北虜犯邊太倉卻沒有餘銀支付來年邊軍餉銀——海外有錢。”

陳沐覺得自己現在的表情一定是痛心疾首,他確實很痛,他覺得自己用刁鑽脣舌欺騙吳巡撫這樣的老實人,他的良心在隱隱作痛,但他還是非常熟練地張開手臂錘在茶案上,慷慨道:“別人不造海船我來造,別人不制銃炮我來制,朝廷無銀撥款我自己把它賺來,都放在衛所的賬上。”

“怕遭人猜忌,陳某人在廣東都沒有房子,若非陛下賜我宅邸,解職後在廣東都沒有半面牆爲我遮風擋雨,那是因爲別人不知道的我知道。”

“在南洋,那些番夷跨過同大明土地一樣寬闊的大海,從馬六甲到濠鏡澳、從濠鏡澳到日本國,從日本國到呂宋,再從馬六甲開回他們的國家,一個乞丐駕片板,到濠鏡就能買一艘福船,當他從日本國回到濠鏡,買賣間所積攢的財富就夠買下十艘大福船,當他載着茶葉、瓷器、絲綢漂洋過海,就能躋身鉅富。”

陳沐對上吳兌難以置信的神色,認真點頭道:“大多數這麼幹的人,都死了。”

“海難、海盜、還有沿途各國官兵,殺死他們輕而易舉,歷盡劫難,十個人中也許只有一個能活着回去。但這一個人,有買下一千個人的財富,等他再來,就會駕載滿亡命之徒、鳥銃火炮的大船乘風破浪,沒有人能殺死他們。”

陳沐張開五指,對吳兌道:“那是五十年前屯門之戰,葡夷剛來時的情況,他們總有一天還會捲土重來。當陳某還是清遠衛小小總旗時,時任兩廣總督軍門的吳侍郎拔陳某爲香山千戶,那時他讓在下遏制番夷,據守濠鏡。”

他們當然會捲土重來,陳沐心中十分清楚,就算他們不想來,陳沐也要創造條件讓他們來。

“陳某瞭解番夷,知道他們一定會捲土重來,當他們兵船重來,在下將確保讓他們和其先人一樣葬身海底。”

吳兌不知應怎樣迴應陳沐,是該說其太過杞人憂天?還是該寬慰他不要多想呢?

不管怎麼說,吳兌都覺得這不是他該對陳沐說的話,該說這些話的是高拱,不是他吳兌。

陳沐面容慷慨,但心裡有點打鼓。

吳兌是不是看出來什麼了,不然他怎麼不說話?

他又咬咬牙,道:“何時發兵、何時打仗,那是高閣老要做的決定。陳某能做只是在發兵之時,讓陛下與閣老無軍費之難、軍械之憂。”

“陳某不知什麼以德服人,只知道咱是大明朝的將軍,大明朝現在沒錢,海外有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是隔着海,那也是王土。”

“如果朝廷要用,幾位閣老只要一封信來,陳某隻留一百兩,一百兩夠陳某瀟灑活着了,餘下銀兩即刻交送戶部。如果朝廷不用,陳某再籌備兩年,籌出百萬金銀,練雄兵、制銃炮、修鉅艦,只等陛下與諸位閣臣議定南征,不費朝廷一兩銀,助朝廷再下南洋。”

這話不是對高拱說的,因爲陳沐知道,高拱在閣內待不到那麼久,他的皇帝,恐怕也活不到那麼久。

但這話有意義,因爲有意義的話只能說給能聽懂的人聽。

“廣東的俞帥、湯帥,名將如雲,有他們下南洋,諸夷之輩,不足爲慮,一年少說爲朝廷交送五十萬兩白銀,陳某也能在京中享人間樂事,何其快哉?”

“如果這不夠,在下不才,征戰不強於諸帥。”

“但用我。”陳沐說着起身,擡起兩根手指,輕笑一聲,微微揚起臉:“銀兩翻倍。”

早上好,獻祭一本《三國之主宰中原》

第三十二章 督軍第九十八章 大略第十五章 毒物第二百零六章 鵝絨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備第八十六章 長壽第二百七十七章 鐵路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第七十四章 聚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茶館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第九十七章 翻倍第一百一十一章 西傳第三十二章 緣由第二百七十七章 鐵路第三十四章 革漕第三百零七章 誇誇第八十六章 炮彈第二百二十七章 引弓第四章 速報第四十三章 望遠第六十八章 鼓舞第二百零七章 快活第二十八章 賠償第十七章 胭脂第三百二十五章 開葷第一百四十六章 代鑄第四十二章 泛海遭風第六十一章 重現第九十二章 馳援第七十一章 截擊第五十章 海難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日第一百五十章 服務第二十一章 計劃第六十四章 黑市第四十章 人禍第五十五章 龍擡頭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壞第四十一章 亂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戰痘第九十八章 日上第十五章 學校第四百一十四章 清華園第一百一十章 詔書第三章 行刑第十八章 祖法第三十三章 登澳第九十八章 日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隻雞第二十一章 光棍第三十四章 革漕第四十七章 然後第三十六章 飛奔第十九章 硫磺第二百二十六章 覺悟第一百七十五章 證據第一百九十九章 顯聖第一百八十三章 亦力八里第四百三十二章 暴風第六十五 換鐵第二百七十八章 畫師第七十七章 幕府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花第八十二章 李氏第五章 競賽第五百章 飢餓第三百五十一章 攙和第二章 南洋第二百二十六章 單位第一百零二章 國門第一百九十二章 舞劍第一百三十七章 恨意第一百零三章 腸衣第二百八十三章 獵場第二百九十一章 使命第一百零八章 大盜第一百一十章 驚喜第七十六章 急行第二百二十九章 渡鴉第二十三章 初戰第七十三章 歡喜第三章 狗剩第二百六十一章 血統第八十八章 頭疼第一百零二章 國門第三百三十六章 長島第三百四十九章 良師益友第一百零三章 廷杖第五十二章 人心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生第一百七十八章 誑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子母甲第三十一章 都掌第十九章 志向第二百五十一章 判斷第二百二十九章 渡鴉第七章 一騎第四百六十章 雄心第十四章 羔羊
第三十二章 督軍第九十八章 大略第十五章 毒物第二百零六章 鵝絨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備第八十六章 長壽第二百七十七章 鐵路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第七十四章 聚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茶館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第九十七章 翻倍第一百一十一章 西傳第三十二章 緣由第二百七十七章 鐵路第三十四章 革漕第三百零七章 誇誇第八十六章 炮彈第二百二十七章 引弓第四章 速報第四十三章 望遠第六十八章 鼓舞第二百零七章 快活第二十八章 賠償第十七章 胭脂第三百二十五章 開葷第一百四十六章 代鑄第四十二章 泛海遭風第六十一章 重現第九十二章 馳援第七十一章 截擊第五十章 海難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日第一百五十章 服務第二十一章 計劃第六十四章 黑市第四十章 人禍第五十五章 龍擡頭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壞第四十一章 亂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戰痘第九十八章 日上第十五章 學校第四百一十四章 清華園第一百一十章 詔書第三章 行刑第十八章 祖法第三十三章 登澳第九十八章 日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隻雞第二十一章 光棍第三十四章 革漕第四十七章 然後第三十六章 飛奔第十九章 硫磺第二百二十六章 覺悟第一百七十五章 證據第一百九十九章 顯聖第一百八十三章 亦力八里第四百三十二章 暴風第六十五 換鐵第二百七十八章 畫師第七十七章 幕府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花第八十二章 李氏第五章 競賽第五百章 飢餓第三百五十一章 攙和第二章 南洋第二百二十六章 單位第一百零二章 國門第一百九十二章 舞劍第一百三十七章 恨意第一百零三章 腸衣第二百八十三章 獵場第二百九十一章 使命第一百零八章 大盜第一百一十章 驚喜第七十六章 急行第二百二十九章 渡鴉第二十三章 初戰第七十三章 歡喜第三章 狗剩第二百六十一章 血統第八十八章 頭疼第一百零二章 國門第三百三十六章 長島第三百四十九章 良師益友第一百零三章 廷杖第五十二章 人心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生第一百七十八章 誑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子母甲第三十一章 都掌第十九章 志向第二百五十一章 判斷第二百二十九章 渡鴉第七章 一騎第四百六十章 雄心第十四章 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