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詔書

隆慶皇帝對着白元潔送來截獲番夷的地圖鑽研了一整夜,硬是沒看懂。

陳沐在內閣中看着西班牙人的地圖,同樣也只能看個半懂。

“陛下,這,這應當是鮫人,那個是大八帶魚,都是自己嚇自己的東西。”陳沐看着羊皮地圖上美人魚海妖、大章魚也是滿臉說不清道不明的鬱悶,圖上太多志怪的東西了,他指着圖道:“咱們在這,京師在這塊、西北是這、廣東是這,他們沒來過咱們這,所以圖畫全憑心想瞎猜。”

沒有北極圈,印度、中南半島和明朝被直接畫成一個大圓圈,從福建到日本順風幾天的航程被畫得離八丈遠。

陳沐笑嘻嘻地對隆慶皇帝行禮,像個妄臣般指着羊皮地圖道:“陛下,這幅圖有問題。”

他用手指在羊皮圖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劃了兩條線,然後指着中間道:“地圖中間是這個地方,是他們的國家,倒挺精細。但他們把大明畫在邊角,這不對。臣以爲得對他們曉之以理,讓他們改改。”

“咳!”

張居正沉着臉指指地圖,道:“陳帥,說正事。”

陳沐不好意思地笑笑,返身從身後圓筒裡抽出輿圖,上前鋪蓋後說道:“陛下,這是臣的海圖,北面是廣東,西至馬六甲、東至日本、南至呂宋。”

高拱跟張居正看着輿圖對視一眼,這小鎮朔整天就像南征……他的輿圖上也沒把大明放中間啊!

“這就是陛下想知道的上川島,過去廣海衛在時,上川島有幾十個駐軍,不過後來末將主南洋衛時就把駐軍撤了,用兵船巡邏,這次沒擋住番夷,應當是兵船不足的緣故。”

上川島離濠鏡很近,在西邊廣海衛城以南海外。

陳沐邊指邊道:“呂宋在廣東以南稍稍偏東,他們順風攻打廣東,沒有選擇打東部門戶南洋港,而進攻濠鏡非常明智,如果其大舉入侵,單憑濠鏡是抵擋不住的,但這也恰恰說明其兵力不足,所以才遊曳至上川島。”

高拱對陳沐單靠一幅圖信口拈來深感驚奇,這是全靠編得吧?

他問道:“何以見得?”

“那島上炮臺都是末將爲香山千戶時從葡夷手裡搶來的,一共……”

隆慶皇帝皺眉打斷,不虞道:“搶的?”

“啊,臣失言,請陛下治罪。哪有自己搶自己東西的,濠鏡是陛下的土地,那會剛到香山,臣看着濠鏡上有葡夷幾百軍兵、島上還有朝向北邊的炮臺心裡就不痛快,後來就上島跟葡夷交涉,他們也就是些商賈軍頭,不知禮儀滿心防備。”

“臣對他們曉之以理,他們還是很懂事的,就把炮臺獻給陛下了。”

“當時總督軍門是工部張部堂,末將提議在濠鏡增設三百戶所駐軍,那畢竟是國朝廣東門戶,後來倭寇侵襲,加固炮臺、新添火炮,臣離開時島上才八座炮臺,駐軍三百,再加上碼頭力夫、心向朝廷多繳賦稅的葡夷商賈,滿打滿也就才五百人。”

“所以西夷此次來攻,兵力不慎充足,很快就能將他們打退。”

聽陳沐說到這,隆慶皇帝纔算稍做輕鬆,但依然心有餘悸地問道:“依陳卿之鑑,西夷不會釀成先前倭寇之亂那樣的動盪?”

高拱與張居正也看向陳沐,倒不是別人不看,實在是內閣閣臣都被高閣老驅逐沒了,揍了高拱的殷士儋也在前幾天正式告老,如今高拱一路力挺的張四維還未入閣,閣臣只剩他跟張居正了。

陳沐斷然搖頭,斬釘截鐵道:“陛下放心,絕對不會,其此次入侵很快就會被擊退,甚至也許此時此刻,廣東將官已將其擊潰。”

“但自正德年間屯門海戰起,國朝同佛朗機人的爭端就沒停過,臣以爲是時候一勞永逸地解決了。”陳沐解釋道:“正如過去軍爭,弓弩爲先;當今之世,銃炮爲冠;這都是因爲不必短兵相接即可殺死敵人,敵在海而我在陸,運籌必然佔優,但就像倭亂時一般,沿海百姓深受其擾。”

“臣以爲是時候南征了,其利有三,海事煩不勝煩,一勞永逸使海疆安泰三十年爲一利;滿刺加、摩鹿加、呂宋,原皆爲國朝藩屬,今先後爲西夷所佔,滅國戮王、擄民財貨,戰其重揚國威於外使藩國臣服,是爲二利。”

“至於三利,在於控制海內航線,能爲朝廷運回大量財貨,補充國庫所需。”

陳沐口若懸河,但隆慶皇帝不置可否,至少他沒有被說服,他說:“陳卿在走險。”

高拱微微頷首,對陳沐道:“陛下要聽的不是蠱惑,是廟算。”

“高閣老,這正是廟算。凡戰者必有仰仗,西夷遠渡重洋,艦船調動需數月之功;而我軍就近,自南洋港至呂宋順風十日可達,即使無風,一月亦能至,我船艦往來運送三次,其尚不可至一次。”

“論兵船炮艦,我未必強但彼必勢弱;論後勤輜重,我快彼三倍;論人多地廣,國朝更強西夷十倍有餘。”

“能戰之國不輕言兵事,善戰之將不輕言戰事,戰爭就是風險,但戰爭更是機會!因此高閣老問陳某南征需調度兵員、財秣?”

陳沐端端正正地向皇帝及閣臣行禮,道:“如陛下與朝廷授臣南洋大臣,總理外洋事務。則以廣東都司、南京工部全力支持,若平時戰事,多需軍餉軍糧數十萬,臣只需廣東都司財力物力人力,另請陛下賜詔書一封、軍旗船旗各一面,則不需朝廷多耗一兩銀、一粒米——”

“明年冬季之前,朝廷可在呂宋再設總督,年運白銀百萬兩。”陳沐拱手,隨後指向地圖馬六甲道:“但馬六甲還不行,先攻西夷,震懾葡夷,否則海上沒了商賈,有貨也賣不出去。”

“至於勝算,如戰事進行至此,至少六成。”陳沐看閣中衆人表情還不算牴觸,都在深思,遂道:“畢竟海上風猛浪急,若朝廷所派監軍能熟知兵事自然最好,除此之外,若驅逐呂宋西夷,還需朝廷派遣知兵善政的官吏協助治理,相助藩屬。”

陳沐說罷不再言語,端端正正地等待皇帝與閣臣決斷。

高拱與張居正在心中盤算,隆慶皇帝卻已先問道:“朕還不知,陳卿想要的詔書,是什麼?”

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放第四十四章 罵陣第二百六十六章 自在第二百七十一章 雨露第一百九十六章 明將第十七章 思考第一百五十章 移民第六十八章 過分第三十八章 石炮第一百三十六章 時苗第十三章 神威第一百八十一章 勝負第五十一章 援軍第一百六十二章 復古第二百一十八章 明械第四十二章 籌劃第七十一章 天荒第三百五十二章 治病第三百九十五章 羔羊第九章 控制第七十九章 結餘第九十二章 守禦第五十章 引商第三十七章 沒用第二百零六章 鵝絨第四十三章 道理第五十九章 初犯第四百二十六章 稅卡第一百一十二章 本分第四百二十二章 方丈第一百五十八章 暴躁易怒第六十五章 皈依第一百章 黑娃第四章 杉木第四百三十一章 試用第三十四章 乾淨第四百二十七章 萬佛朝宗第一百零八章 腔圓第二百一十六章 堅韌第二百七十五章 急報第二十三章 礦場第二百五十三章 刺蝟第六章 工期第二百九十四章 預言第二百五十六章 正直第七十三章 戲精第一百零一章 二事第九十六章 三眼第九十八章 狹路第五章 生長第五十章 海難第十六章 爆破第四百八十章 執念第八十章 準備第一百五十五章 舊傷第六十七章 包裹第五十九章 北朝第一百章 光頭第二百一十三章 羅伯特第五十六章 困擾第二百二十七章 耀眼第十六章 爆破第一百三十八章 墩堡第五十七章 禮畢第一百零六章 開張第三十章 營房第二章 蠢賊第二百八十七章 親戚第三十章 問詢第一百零八章 白陶第一百四十一章 策反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軍第一百九十章 團結今天章節晚上發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將第二十六章 潞水第八十一章 自給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國第二百五十三章 巨銃第二百七十八章 畫師第十一章 彈劾第二百零二章 車陣第五十五章 兩市第三百九十二章 牧河第三百四十二章 賠償第四百七十四章 申明第三百四十四章 礦產第九十六章 百戶第一百五十一章 復國第一百四十五章 防僞第八十二章 科學第二百四十九章 防備第四百三十一章 試用第三百零二章 劇本第三百一十章 遷徙第一百四十八章 辟邪第三百零二章 劇本第六十二章 煩第六十八章 炮仗第六十三章 撼山
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放第四十四章 罵陣第二百六十六章 自在第二百七十一章 雨露第一百九十六章 明將第十七章 思考第一百五十章 移民第六十八章 過分第三十八章 石炮第一百三十六章 時苗第十三章 神威第一百八十一章 勝負第五十一章 援軍第一百六十二章 復古第二百一十八章 明械第四十二章 籌劃第七十一章 天荒第三百五十二章 治病第三百九十五章 羔羊第九章 控制第七十九章 結餘第九十二章 守禦第五十章 引商第三十七章 沒用第二百零六章 鵝絨第四十三章 道理第五十九章 初犯第四百二十六章 稅卡第一百一十二章 本分第四百二十二章 方丈第一百五十八章 暴躁易怒第六十五章 皈依第一百章 黑娃第四章 杉木第四百三十一章 試用第三十四章 乾淨第四百二十七章 萬佛朝宗第一百零八章 腔圓第二百一十六章 堅韌第二百七十五章 急報第二十三章 礦場第二百五十三章 刺蝟第六章 工期第二百九十四章 預言第二百五十六章 正直第七十三章 戲精第一百零一章 二事第九十六章 三眼第九十八章 狹路第五章 生長第五十章 海難第十六章 爆破第四百八十章 執念第八十章 準備第一百五十五章 舊傷第六十七章 包裹第五十九章 北朝第一百章 光頭第二百一十三章 羅伯特第五十六章 困擾第二百二十七章 耀眼第十六章 爆破第一百三十八章 墩堡第五十七章 禮畢第一百零六章 開張第三十章 營房第二章 蠢賊第二百八十七章 親戚第三十章 問詢第一百零八章 白陶第一百四十一章 策反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軍第一百九十章 團結今天章節晚上發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將第二十六章 潞水第八十一章 自給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國第二百五十三章 巨銃第二百七十八章 畫師第十一章 彈劾第二百零二章 車陣第五十五章 兩市第三百九十二章 牧河第三百四十二章 賠償第四百七十四章 申明第三百四十四章 礦產第九十六章 百戶第一百五十一章 復國第一百四十五章 防僞第八十二章 科學第二百四十九章 防備第四百三十一章 試用第三百零二章 劇本第三百一十章 遷徙第一百四十八章 辟邪第三百零二章 劇本第六十二章 煩第六十八章 炮仗第六十三章 撼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