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大港

由馬尼拉石匠就地取石,雕刻南洋大帥口中高四丈的天妃娘娘像。依照設計圖,天妃娘娘面容慈祥,背後依山勢修築十六座炮廟,因爲陳沐還沒想好在這放多大的炮,所以預留的炮位很長很大。

岸炮的口徑普遍比船炮大,可他的船炮現在是大明口徑最大的火炮,南洋能造最大的火炮彈重纔剛二十四斤,索性都是長炮,做岸炮也不虧,但他希望再大一點。

島上百姓安居樂業,隨明軍收復呂宋島,閩廣商賈帶來了大量工作機會。他們在陳沐的授意下以李禹西爲首,在島上開設硫磺礦場、挖掘硝洞硝土廠,一大片礦場、林場如雨後春筍般在呂宋、陳來諸島冒出頭來。

這裡有更低廉的人工成本,在南洋府衙的要求下,商賈大量僱傭本地工人、租賃土地種植、開廠,形成初步產業分工。

呂宋島提供原材料,輸送回廣東製作加工,一部分產品傾銷各地、再把一些國內用不到或產量太大的器具賣回呂宋。隔着大海,兩個地方聯動起來。

一時間,在呂宋最暢銷的產品,居然不是絲綢和棉布,反倒是獨輪風帆推車、礦鎬、大鋸。

呂宋真的是風水寶地,山地熱帶多硝、火山地帶多黃,再有本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木材,它能極大地提升大明戰爭潛力。

時至八月底,林道乾從三嶼傳回戰報,他的人手已成功登島,島上駐防的西夷似乎沒有戰意,除了登島之初在岸邊遭到阻擊外,幾乎沒有受到抵抗,三座在西夷眼中沒有多大意義的島嶼徹底易手。

但在抵抗中,林道乾再次提及由西夷組成小隊的高昂戰力,即使面對十倍於己的海盜,他們依然能做到有序地撤退,依靠當地土人的掩護下堂而皇之地登船向宿霧島撤走。

戰報中有林道乾的猜測,他認爲西班牙人在收縮兵力。

緊跟着回到馬尼拉的斥候印證了林道乾的猜測,這些呂宋人在八郎手下受訓月餘,接着向南投入刺探軍情的使命中,跟着戰事爆發後逃離呂宋的百姓一起去往羣島南方,接着寥寥可數的人手穿過防線帶回宿霧島的消息。

他們說島上的西夷兵在增多,日漸增多,而且僅防禦幾個登島地點,留下大片無人防守的海岸。

“大帥,宿霧島只能強攻大港。”

就在陳沐籌備着率領船隊自西夷不設防的海岸方向進攻雷加斯比嚴防死守的宿霧島時,幕僚徐渭與平託聯袂而來。徐渭受命翻譯歷次戰爭中的西夷書信,因進度緩慢,就從陳沐手中借走平託,一同完成翻譯。

不過就算二人聯手共事,翻譯的進度依然很慢,同一個詞是沒有正確答案的,徐渭的西語不標準、平託的漢語也有問題,更別說書信中大量平託也讀不通的日常用語與各式暗喻。

這一點上,海戰書籍比日常信件的翻譯要容易的多。

“過去有一個葡萄牙人,尊敬的將軍,他叫麥哲倫,你可能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他是第一個環球航行的人,雖然他死在半路,但他的船隊完成了航行。”平託擡起手指託着架在鼻樑上的眼睛,對陳沐道:“遺憾的是,他受僱於西班牙人,他就死在宿霧島。”

陳沐怎麼可能不知道麥哲倫,不過他確實不知道麥哲倫死去的地方離自己這麼近,他問道:“他死在宿霧島,和必須強攻宿霧大港有什麼關係?”

宿霧島上人口沒有呂宋多,聚落也不比呂宋島,但那的港口比馬尼拉港更加發達龐大,幾十年的積累要強過馬尼拉一切新設的模樣。

也正如此,陳沐才更不願強攻宿霧港,面對完備的港口岸防,船越大沉得越快,小船又沒有足夠火力,尤其西方人這種玩弄幾何的傢伙們設計出的岸防炮位,哪怕陳帥船多兵多,他也更希望能悄摸走到雷加斯比身後把他斃掉。

“十幾年來,書信中記載西班牙船隊在宿霧島岸邊多次觸礁,如果雷加斯比不在岸邊設防,那麼那裡一定是暗礁地帶,將軍的船會在那裡遇到和最初登島的西班牙人一樣的困境。”

“這個消息很有用,平託先生。”

陳沐重重點頭,接着有些煩躁地從座椅上起身,透過城堡的窗戶望向海灣。

難以想象——整個呂宋島,攻打港口經驗最豐富的居然是僅率軍進攻過馬尼拉的他!

陳璘沒有這種經驗、鄧子龍也沒有這種經驗。

林鳳倒是有些攻打港口、城寨的經驗,可那是福建的港口,和宿霧島情況天差地別,更別說:“斥候帶回來的消息,雷加斯比從印度弄來一支受僱葡萄牙的僱傭軍,有二三百人,現在已經登上宿霧島。”

“敵軍收縮兵力,雖然我們擊敗、擊潰、收降數千敵軍,但那大多是沒有銃炮的呂宋軍,現在他們不會在海上和我們打了,西班牙人本身並未傷及元氣,在宿霧,我們可能要面對算上僱傭軍後近千西夷,但是不能等了。”

“雷加斯比會想方設法調集一切可以調集的兵力,以此來防備我們的進攻,拖延時間直至明年,如果等到明年,西班牙人將會得到兵力補充,到時候我們要面對的就是一整支西夷軍隊。”

說實話,陳沐不想太早遇到成建制的西班牙軍團,軍器齊備三千人編制的那種,“就在年前,我要拿下民都洛島與宿霧島,把西班牙人趕到蘇祿國,等明年我們的大船隊一到,戰爭將重新回到海上。”

這其實是陳沐自認爲對西班牙人唯一的優勢,他知道自己的實力與潛力,也知道潛力在多久時間後能變爲實力,但西班牙人並不知道。

“傳令鄧子龍,率五支船隊兩千旗軍拿下民都洛島,命林鳳向南繼續推進,取呂宋島全境,向南襲擾諸島。徐先生,待呂宋編戶齊民後,根據丁口,參謀島上設幾部指揮使合適,至少要編出五六個指揮使司吧?”

推一本《大明女皇》,作者有一條超級好看的鬆獅。

第一百四十五章 防僞第三百四十三章 貪玩第六十八章 農耕第九十三章 普利第九章 控制第三百零四章 佈陣第一百二十一章 周瘸第一百零八章 雄主第六十八章搶掠第三章 好吃第二百六十章 連天第七十四章 奪門第一百五十七章 信任第二百二十一章 水門第一百六十九章 騰驤第三十二章 偉大第四百四十八章 當十第一百三十章 兩萬第三十七章 旱澇第四十九章 魔鬼第三十四章 數目第三百一十八章 學堂第二十六章 棱堡第一百三十三章 黑洞第六十七章 教授第二百四十九章 防備第二百八十九章 延續第十九章 傻瓜第一百三十一章 比劃第五十九章 科舉第一百三十七章 恨意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軍第十六章 主教第四十二章 威望第四十七章 然後第一百三十八章 艾蘭第三十八章 道遠第十二章 蒸汽第二百五十七章 得志第九十二章 脫繮第一百六十三章 變革第二十四章 藥筒第四十四章 挺美第三百九十八章 長弓第二百一十六章 鐵廠第十五章 思維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我第七章 隊列第四百三十八章 繞過第一百四十九章 瓷盒第七十八章 標準第二十七章 三處第三百二十五章 開葷第九十七章 手冊第四十八章 名單第三百一十八章 三角貿易第一百二十章 牧野營第五十四章 看賞第三百四十三章 增收第八十章 商隊第一百章 船舵第二百九十五章 餵魚第七十三章 舉人第六十五章 蘇祿第四十六章 如何第二百七十一章 傳說第六章 貿易第四百九十八章 龍旗第七十四章 不時第九十四章 雪崩第九十五章 會戰第四百一十六章 開墾第四十二章 無用第三百一十九章 霹靂第四百八十六章 忌憚第一百二十五章 戎服第一百零一章 爭鋒第一百二十章 牧野營第五十一章 作價第五十六章 萬全第四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生第九十三章 遺產第一百零二章 奏疏第九十一章 咫尺第二百七十二章 塞契第四十五章 開戰第四十二章 信心第一百零八章 大盜第一百四十三章 吐蕃第四十六章 屯兵第八十三章 黑船第八十四章 難題第四十一章 小魚兒第五十章 炮操第七十章 賑濟第三十一章 仇恨第九十三章 發兵第七十四章 聚兵第七十六章 五島
第一百四十五章 防僞第三百四十三章 貪玩第六十八章 農耕第九十三章 普利第九章 控制第三百零四章 佈陣第一百二十一章 周瘸第一百零八章 雄主第六十八章搶掠第三章 好吃第二百六十章 連天第七十四章 奪門第一百五十七章 信任第二百二十一章 水門第一百六十九章 騰驤第三十二章 偉大第四百四十八章 當十第一百三十章 兩萬第三十七章 旱澇第四十九章 魔鬼第三十四章 數目第三百一十八章 學堂第二十六章 棱堡第一百三十三章 黑洞第六十七章 教授第二百四十九章 防備第二百八十九章 延續第十九章 傻瓜第一百三十一章 比劃第五十九章 科舉第一百三十七章 恨意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軍第十六章 主教第四十二章 威望第四十七章 然後第一百三十八章 艾蘭第三十八章 道遠第十二章 蒸汽第二百五十七章 得志第九十二章 脫繮第一百六十三章 變革第二十四章 藥筒第四十四章 挺美第三百九十八章 長弓第二百一十六章 鐵廠第十五章 思維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我第七章 隊列第四百三十八章 繞過第一百四十九章 瓷盒第七十八章 標準第二十七章 三處第三百二十五章 開葷第九十七章 手冊第四十八章 名單第三百一十八章 三角貿易第一百二十章 牧野營第五十四章 看賞第三百四十三章 增收第八十章 商隊第一百章 船舵第二百九十五章 餵魚第七十三章 舉人第六十五章 蘇祿第四十六章 如何第二百七十一章 傳說第六章 貿易第四百九十八章 龍旗第七十四章 不時第九十四章 雪崩第九十五章 會戰第四百一十六章 開墾第四十二章 無用第三百一十九章 霹靂第四百八十六章 忌憚第一百二十五章 戎服第一百零一章 爭鋒第一百二十章 牧野營第五十一章 作價第五十六章 萬全第四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生第九十三章 遺產第一百零二章 奏疏第九十一章 咫尺第二百七十二章 塞契第四十五章 開戰第四十二章 信心第一百零八章 大盜第一百四十三章 吐蕃第四十六章 屯兵第八十三章 黑船第八十四章 難題第四十一章 小魚兒第五十章 炮操第七十章 賑濟第三十一章 仇恨第九十三章 發兵第七十四章 聚兵第七十六章 五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