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傳說

烏拉爾山東側的戚繼光殫精竭慮,謀劃將最廣袤的土地以更加先進的手段分封給麾下參與西征的將士。

當然並非分封,實際上劃撥土地的方法是建立指揮使司。

等待劃撥的土地也並非烏拉爾山以西鳥不生蛋的荒地,沒多少人會看得上西伯利亞汗國的土地,明軍更在意的是西伯利亞汗國與哈薩克汗國交界,那片縱貫東西的地帶。

那裡比南方的沙漠有更多耕地,比北方的沼澤更加溫暖,氣候上更適合人類生存,更重要的是那裡有一條被明軍千軍萬馬踏出的道路,掌握這片狹長的地帶,就能掌握南北兩大汗國。

何況,它有一個難以比擬的便利條件,兩個汗國的五金、毛皮、木材等資源,從這一狹長地帶輸送最爲便捷。

九個指揮使司,僅需要九個指揮使司,就能把伊犁都指揮使司與西伯利亞汗國連成一片,儘管它們看起來會承擔極大的風險,但這風險長不過一代人。

短時間明軍西征的大勢,會夾裹整個地帶得到前所未有的安寧祥和。

至於長時間,戚繼光認爲一代人的時間足夠大明將鐵路修到這裡,而當鐵路修到這,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

貿易是件很神奇的事,在過去,絲綢之路撐起這片土地的繁華,但在如今,貿易意味着世界。

就像戚繼光偶爾會擔心海外軍府尾大不掉,緊接着就被這一想法逗笑——沒人能拋棄大明。

東洋、西洋、南洋,離開大明什麼都不是,縱然有諸多五金資源,可它們依舊離開大明什麼都不是。

恰恰相反,與大明連在一起,它們就擁有整個世界。

整個世界的市場、整個世界的港口、整個世界的城市。

在戚繼光眼中,陸地上的鐵路,就意味着這些,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戚繼光的戰略思想。

他們不需要頻繁地以橫掃之勢進攻行軍路線上經過的每個國度、每個部落,甚至不需要親自動手,僅需貿易,大勢就會夾裹着毀滅拒絕他們的一切。

繼而改變整個世界。

戚繼光認爲只需要保證行軍路線的安全,並在其上修造鐵路,修建一條起自遼東,終至烏拉爾山的弧形鐵路,將整個北方包裹其中。

將來需要做的就只是通過鐵路不斷移民、蠶食北方即可,而南方鐵路沿線的諸國則可以貿易手段拉攏、打壓、扶植,即定萬世基業。

所以他要給蒙古人的,是烏拉爾山以西,在山那邊設立十五個指揮使司,作爲抵禦沙俄的最前線。

只不過戚繼光千想萬想也想不到,自己及陳布烏拉爾山兩側、綿延數百里兵陣,擱在古代能號稱百萬的大軍,居然會被三千里之外的人利用。

這個人叫鮑里斯·戈東諾夫,在莫斯科,是伊凡四世兒媳婦的兄弟,也是沙俄五位攝政王之一。

萬曆十二年三月二十八日早上,伊凡四世死於莫斯科。

他最傑出且更加殘暴的兒子伊萬在三年前被自己失手打死,只剩下兩個繼承人,一個是弱智兒子費奧爾多,另一個是襁褓中的私生幼子季米特里。

都不能令人滿意,因此,伊凡設立攝政會議,五個最強勢的大貴族掌握攝政王的權力,他們都是權傾一時的豪門貴族。

擱在中原,這五個人就該叫顧命大臣了……只不過這兒可不興忠孝仁義那一套,伊凡四世前腳死,五個攝政王后腳就爲爭權奪利鬧得不可開交。

國舅戈東諾夫與別利斯基大公支持費奧爾多繼位,主張繼續加強中央集權,可稱作集權派。

姆斯基斯拉夫斯基大公與督軍舒伊斯基則支持年幼的季米特里,主張擴大貴族權力,可稱作廢立派。

費奧爾多的舅舅,羅曼諾夫家族的扎哈林·尤里耶夫則站中間,寄望雙方調解。

五大攝政王的意見不一,沙皇的傻兒子費奧爾多自然無法繼位,在這種大事面前,明軍助西伯利亞庫楚汗殲滅葉爾馬克部哥薩克的事變得毫無意義。

四月,烏拉爾山的要塞將遭遇敵軍的消息送至莫斯科,五大貴族忙着調兵遣將,但又誰都不認真調兵遣將,兩派人都想着如何從中攻訐對方,居中調停的扎哈林光是調和關係就費盡力氣。

他們擬定集結六千部隊在烏拉爾山西側設防,不過這支部隊纔剛集結到莫斯科郊外,就被廢立派的舒伊斯基煽動,跟着城內被煽動的貴族與百姓包圍克林姆宮,舉着火把要求處死集權派的別利斯基大公。

這是件非常可怕的事,不在於包圍,而在於火把。

儘管莫斯科有堅固的石制城牆,但因傳統的緣故,克林姆宮依然是木製的,不是紫禁城那種木製建築、土木石制城牆,而是從內到外都是木製的。

克林姆,本就是木要塞的意思。

別利斯基大公雖未被處死,但經過此事也被貶離權力中心,被戈東諾夫多方斡旋,最終指派爲這支集結軍隊的將領,作爲烏拉爾督軍前去劃立防線。

至少在沙俄這邊,戈東諾夫這一步,是把死棋下活了。

經歷大舉削藩、屠城諾夫哥羅德以及爲奪取波羅的海南岸出海口持續二十五年的立沃尼亞戰爭,沙俄已元氣大傷,並且大多數貴族皆認同不能再向西興兵。

也有人不同意,比方說被伊凡四世打死的伊萬太子,他就不同意,死因也是拿這個事向伊凡四世吵架,還罵他爹,結果把他爹罵急眼,就被打死了。

爲今之計,他們只能大舉向東。

戈東諾夫的打算,是讓別利斯基大公領兵擊退侵入烏拉爾山的‘西伯利亞庫楚汗’,並進一步東侵,使其成爲沙俄的英雄,以再度還朝。

同時他還利用戚繼光的這支軍隊,極力在莫斯科渲染‘西伯利亞庫楚汗’的威脅,聲稱他們有三萬大軍。

作爲國舅,戈東諾夫深知自己雖有禁衛軍的支持,但一切權力來源仍然是即將繼位的外甥費奧爾多,可偏偏這外甥是個傻子,隨隨便便什麼方法都能把他趕下臺。

一旦外甥不能繼位沙皇,自己一切權力都將化爲泡影。

因此他很清晰地抓住了矛盾的關鍵點,另一個繼承人,尚在襁褓中的私生子季米特里,並委派其母與季米特里作爲監軍,一起去找‘西伯利亞庫楚汗’。

只要這個繼承人死了,那不就只有一個沙皇繼承人了嗎?

說實話,別利斯基大公領兵離開莫斯科時心裡對戈東諾夫是萬分感恩戴德的。

直到他聽說,烏拉爾的敵軍多到讓人數不清,傳說中有三十萬之巨。

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生第一百九十章 團結第四百二十八章 革命第五十章 海難第一百一十八章 禽獸第七章 輜重第二百五十八章 現代第五十三章 變化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知第九十三章 普利第三十三章 貴族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將第六十章 應龍第十七章 瞭船第五十一章 繞襲第六十二章 琉球第五十章 引商第一百零四章 邊疆第七十一章 吃虧第二十九章 海盜第一百零二章 震懾第五十七章 清化第九章 控制第四十八章 摒棄第六十五章 浪費第十五章 算計第四十二章 泛海遭風第一百四十八章 悲催第三章 欠款第二百三十二章 折返第四百二十八章 革命第三百一十五章 殺戮第九十四章 雪崩第四十六章 城中之城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港第一百零四章 六部第二十五章 雙半第一百零四章 六部第三十五章 消失第八十一章 死間第四十九章 魔鬼第五十六章 百發百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元軍第一百二十七章 腦補第四十八章 名單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吝第四百二十九章 查賬第八十一章 學長第六十七章 新銳第六十四章 自縛第六十章 鄰居第五十九章 壓軸第二百一十一章 卜商第七十六章 活該第二百六十一章 要害第一百二十章 賭博第三百零五章 算數第一百九十七章 卡拉恰第八十一章 普吉第二十二章 租借第三十四章 家寶第一百六十五章 白虎第九十九章 活口第一百二十七章 設卡第一百七十三章 迷茫第四十一章 廣稅第六十三章 四王第一百二十四章 賠償第一百九十四章 聯軍第二百二十六章 單位第七十二章 開源第四百二十八章 革命第五十四章 潮水第五十六章 槍術第四十八章 攻山第二章 亂象第二百六十六章 自在第七十九章 不必第一百四十三章 助教第二百七十六章 殺降第五十二章 南人第四章 商隊第四十章 聯軍第三百八十五章 路耗第七十四章 膽子第九十九章 遭遇第二十五章 赤巾第五十九章 北朝第一百五十章 移民第一百八十八章 來臨第九章 潮水第五十四章 船廠第二百六十四章 教諭第二百零一章 角色第五十一章 不敢第二百九十八章 實現第三百四十四章 麻煩第九十三章 發兵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海口第二百五十四章 榮辱
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生第一百九十章 團結第四百二十八章 革命第五十章 海難第一百一十八章 禽獸第七章 輜重第二百五十八章 現代第五十三章 變化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知第九十三章 普利第三十三章 貴族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將第六十章 應龍第十七章 瞭船第五十一章 繞襲第六十二章 琉球第五十章 引商第一百零四章 邊疆第七十一章 吃虧第二十九章 海盜第一百零二章 震懾第五十七章 清化第九章 控制第四十八章 摒棄第六十五章 浪費第十五章 算計第四十二章 泛海遭風第一百四十八章 悲催第三章 欠款第二百三十二章 折返第四百二十八章 革命第三百一十五章 殺戮第九十四章 雪崩第四十六章 城中之城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港第一百零四章 六部第二十五章 雙半第一百零四章 六部第三十五章 消失第八十一章 死間第四十九章 魔鬼第五十六章 百發百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元軍第一百二十七章 腦補第四十八章 名單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吝第四百二十九章 查賬第八十一章 學長第六十七章 新銳第六十四章 自縛第六十章 鄰居第五十九章 壓軸第二百一十一章 卜商第七十六章 活該第二百六十一章 要害第一百二十章 賭博第三百零五章 算數第一百九十七章 卡拉恰第八十一章 普吉第二十二章 租借第三十四章 家寶第一百六十五章 白虎第九十九章 活口第一百二十七章 設卡第一百七十三章 迷茫第四十一章 廣稅第六十三章 四王第一百二十四章 賠償第一百九十四章 聯軍第二百二十六章 單位第七十二章 開源第四百二十八章 革命第五十四章 潮水第五十六章 槍術第四十八章 攻山第二章 亂象第二百六十六章 自在第七十九章 不必第一百四十三章 助教第二百七十六章 殺降第五十二章 南人第四章 商隊第四十章 聯軍第三百八十五章 路耗第七十四章 膽子第九十九章 遭遇第二十五章 赤巾第五十九章 北朝第一百五十章 移民第一百八十八章 來臨第九章 潮水第五十四章 船廠第二百六十四章 教諭第二百零一章 角色第五十一章 不敢第二百九十八章 實現第三百四十四章 麻煩第九十三章 發兵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海口第二百五十四章 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