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山地步兵巔峰(上)

第332章 山地步兵巔峰(上)

1月20日

最後一支俍兵隊伍進入龍州,那是南丹的瑤族隊伍。

900瑤族漢子跨越數百里山路,用了不到7天就赴約趕到龍州。

雖然沒有趕上光復龍州的戰役,但頭人的盤石卻對接下來的戰事很有信心。

沒什麼,因爲死對頭黃勇也帶了近千壯族俍兵赴約。

兩族從成化年間的瑤民叛亂開始,俍兵總目黃李繼率部駐守博白界碑隘,鎮壓瑤民。

而黃勇便是那第一代俍兵頭目,壯族頭人黃李繼的後人。

無論如何都要在【朝廷】面前與那黃勇爭個高低!

21日

各縣的補給陸續運至龍州,沈復興趁機率兵東進,兵不血刃拿下崇左。

日寇在短暫佔領龍州與崇左後,無力駐守,也無後勤補給,只能快速撤離。

事情到這裡,其實很明顯了。

日寇兵力、補給完全不足。

偌大的廣西之地,就靠一個第5師團與寶島混成旅團,怎麼看都不是全面進攻的信號。

其實戰爭打到這裡,日寇已經不期望佔據所有的土地,只是希望在切斷後勤之後,重慶方面能夠投降。

但他們低估了中華民族抵禦外辱的決心,與艱苦卓絕的韌性!

顯然,這種愚蠢的短視,已經快要將日寇國內的高層與民衆壓死。

如何解決呢?

他們正在準備一場驚天動地的新戰爭,來解決目前的戰爭問題。

哦,他們有個屬於自己的說法:

賭國運!

根據沈復興的計算,小鬼子這次投入的兵力不會太多,目前的情況,應該也就2萬人左右。

南寧、防港城與欽縣這個三角地帶,還要反擊,這些兵力是完全不夠的。

沈復興站在崇左城外,心中已經有了定計。

在向桂林行營通報光復龍州與崇左的消息後,沈復興第一次召開作戰會議。

21名各部族頭人穿着各式勁裝,至少沈復興沒能勸動他們換上軍裝。

會議並不在城內進行,而是在城南的營地裡。

俍兵們在空地上生了一把火,然後按照部族出兵多少,以北爲首,以左爲尊,次第圍了一圈,安置好桌子。

唯一讓沈復興不太適應的,就是沒有椅子。

看着端上來的野味與自釀的紅蘭酒,沈復興有一種被拉回酒桌文化的錯覺。

篝火在暮色中跳動,將各部族頭人、長子的面容映照得忽明忽暗,連續光復龍州與崇左,但衆人的臉上並沒有喜色。

這次會議的內容沈復興早就讓人告知下去,東進,殺鬼子!

他解開軍裝最上方的銅釦,謝過青年爲他倒上的酒。

在衆人的注視下,沈復興緩緩起身,端起酒杯:“那日,沈某孤家寡人來此,僅帶着德公一紙文書與古老的約定,不曾想僅僅兩日功夫,近萬俍兵匯聚龍州,蕩平日寇,光復崇左。”

“幾百年過去了,沈某似乎又看見了瓦氏夫人劍斬倭寇的場面,何其壯哉!”

說完沈復興仰頭將酒灌入喉中:“此乃一飲!”

喝完酒,沈復興將德公的手書攤開,高高舉起:【俍兵出山,如吾親臨】。

裝是真的能裝,但沈復興不得不承認,在這裡,十個白崇禧也比不上李宗仁!

衆頭人看着那一紙文書沒有說話,只是靜靜等着沈復興繼續開口,倒是那幾個少族長心情激動,似乎這樣的漢子,纔是他們欣賞的漢人。

沈復興又給自己碗裡倒上一杯,繼續說道:

“昔年,馮子材變賣家產在欽州募兵,各部族再次下山,鎮南關一戰,驚天地泣鬼神,打得那些洋人哭爹喊娘。”

“沒多久,那洋人的【朝廷】便因此倒臺,此亦是俍兵之功,值得再飲!”

沈復興再次仰頭,一口將酒灌下。

辛辣之感順着喉嚨燒到了胃裡,不少頭人眼露異色,這個沈復興與以前來的人都不一樣。

以前那些趾高氣昂的官員,仗着德公的面子,傲氣的很。

話裡話外都是讓他們要對朝廷感恩,對德公感恩。

但這個沈復興

不等大家反應,沈復興再次給自己倒滿,將酒杯端了起來。

心道,要是李希烈在就好了,一定能喝死這幫傢伙。

但來都來了,活還得幹,這裡再不動手,恐怕.戰局就要變了。

“萬曆七年,凌雲韋氏俍兵隨俞大猷平定瑤亂。”沈復興的柴火點在沙盤西南角:“戰後朝廷改土歸流,韋氏先祖在凌雲土司府前立誓:改土歸流恩如天,世守邊疆報皇恩。”

“如今,俍兵遵守古老的約定,再次下山守衛國土,驅逐韃虜,我沈復興何其有幸,再敬諸位!”

說完,沈復興看着眼前晃晃悠悠的酒碗,一咬牙,猛地灌下。

“好!”

“好酒量!”

“沈參贊名不虛傳!”

一連三大碗紅蘭酒,加上這些話,哪怕是再苛刻的頭人,也不得不敬佩沈復興這豪爽的氣質。

只是沈復興喝完,只感覺胃中彷彿有烈焰在燃燒,翻江倒海的感覺隨之而來。

他強忍住不適坐下,讓自己連連深呼吸,在一衆頭人的讚美中,慢慢夾起不知名的素菜的入口。

“沈參贊!”

左手的【布儂】壯族頭人黃勇端起酒碗起身:“您的豪爽吾等已經看在眼裡,德公說您就是他親弟弟,要像對待他一樣對待您,今天,我代表【龍州布儂】部落,向山神、先總理、關聖帝起誓,必將竭盡所能,助參贊蕩平日寇!”

說完,黃勇猛地將酒灌下。

沈復興心中又高興又痛苦,他嘴角一抽,左手不自覺地摸向胃.

罷了!

爲了抗戰,豁出去一回!

可當沈復興緊閉雙眼,一狠心將年輕人剛倒下的酒猛然灌下,這才發現.入口沒有那種辛辣,還有些甜甜地。

他扭頭看向身旁專司爲他服務的黑衣壯族年輕人,對方只是衝他眨了眨眼,示意他別暴露。

沈復興會意,立馬呲着牙,搖頭吐出一口酒氣,隨後對着黃勇拱手:“有您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有了黃勇帶頭,衆人按照順序起身,沈復興來者不拒,只是到最後已經有些站立不穩。

恰逢此時,有人開口:“不知參贊,我等下一步要怎麼做?如此多的武器裝備,呵呵,要是按兵不動,有些人該緊張了。”

他說的沒錯,武裝了近萬俍兵,雖然還沒經歷實戰,可有些人確實不太放心。

此刻,沈復興已經紅着臉,強撐着坐在位置上。

一口氣灌下近7兩紅蘭酒,現在開始慢慢酒精上頭了。

“打!必須幹他小鬼子!”沈復興對於戰爭有足夠的敏感度,大腦瞬間清醒:“我也不瞞着大家,這次,我需要2支千人的部隊開道。”

他伸手指向東南的防城港:“一支,急行軍穿越十萬大山,去防城港扇鬼子一個巴掌!”

“一支,不走左江,直接走直線,穿越山嶺丘地,直奔大塘,截斷日寇北上的路線!” “我親率大軍,徐徐跟上!”

兩支部隊,這是兩支先鋒啊!

左首的黃勇突然拍案而起,腰間祖傳的匕首在火光下泛着冷光:“我龍州布儂請爲先鋒!”

說完,他他刻意瞥了眼對面的瑤族頭人盤石:“無論是當年隨瓦夫人抗倭,還是在鎮南關殺洋人,我龍州布儂都是先鋒!可不像某些人,只知道躲在後面。”

另外一邊,正在用竹筒給自己倒酒的盤石動作一滯,竹筒瞬間發出“咔咔”的聲音,有細心的人看到,酒液順着竹筒正緩緩滲出。

鏘!

一把鑲嵌着寶石的匕首瞬間釘在桌案上,盤石將幾乎漏完的竹筒遞給旁人緩緩起身,眼睛死死盯着黃勇:“某南丹瑤族刀劍未嘗不利!”

這兩族的矛盾延續數百年,雙方在那次大規模衝突後,瑤族退居高山,壯族控制低地,形成“瑤居山巔,壯佔山腰”的格局。

壯族稱瑤族爲“山瑤”,瑤族視壯族爲“官軍幫兇”,這種互相污名化的事情早已見怪不怪。

雖然在去歲德公的號召下,大家共同簽署《抗戰公約》,對着先總理與關聖帝發過誓。

但真正的大緩解還是在新中國之後,雙方纔逐漸化干戈爲玉帛,逐漸走到一起。

至於現在,那便是在德公威望之下的和平。

就在衆人覺得劍拔弩張,要起衝突的時候,盤石猛地轉向,對着沈復興行禮:“某南丹瑤族雖然人少,但這次德公有詔,吾盡起全族可戰之兵,也要與龍州布儂爭一個高低。”

盤石的話擲地有聲,這也打消了其他部族要搶功的想法。

畢竟這次出兵,【朝廷】給的實在太多了。

一顆鬼子頭100大洋,到時候可以換成多少頭牛?多少鐵器?

還有一來就發的槍支彈藥,沈參贊可是說了,絕不收回!

幹!

這一票幹成了,部族至少有十年好日子過!

見兩人爭鋒相對,沈復興強撐着起身:“沈某感激二位,現如今,有兩條路,如何分呢?”

“把最難的給我!”黃勇仰起頭說道,看來他勢必要爭個高下了。

盤石冷笑一聲:“你的族人在山裡跟烏龜爬一樣,乖乖走你的大路去吧,這十萬大山,就是我們瑤人的後花園!”

“你!當年殺上山的時候,你們可沒有跑這麼快啊!”

黃勇喝過酒,頭腦一熱,言語間更是毫無忌憚。

“黃頭領!”

身旁同是壯族,但年紀更大的頭人低喝一聲。

瞬間,黃勇反應過來,這次不是來找瑤民麻煩的,但他也不想認錯,只是扭過頭去,冷哼一聲。

沈復興見狀,知道自己該出面了。

他緩緩起身來到篝火旁,黃勇與盤石兩人自覺站了過來。

沈復興伸出雙手抓住兩人的胳膊:“明日卯時,沈振華與周化慶會各自與你們出兵,現如今,我們就用最古老的方式來決定出兵順序。”

沈復興一把抽出黃勇腰間的小刀,撿起地上的兩根樹枝,劈成同樣大小。

他將樹枝舉起:“先燃盡者,走十萬大山,後燃盡者,走大塘。”

“三日爲期,先到者,我沈復興許安南一年三熟良田萬畝!”

轟——!

幾乎瞬間,所有頭人都站了起來。

不少人紅着眼睛看向黃勇與盤石,這可是安南的萬畝良田啊,一年三熟!

整個部族都不會捱餓了!

老人也不用年紀大了就自己出去覓食了!

而處在漩渦中心的黃勇與盤石兩人頓時呼吸粗重,誰特麼知道還有這麼高的獎賞。

這下,豁出性命也要搶下頭功。

沈復興很滿意這些俍兵頭領的反應,德公的威望是足夠了,但沒有足夠的獎勵,這不是開國際玩笑麼?

他伸手將樹枝伸入篝火點燃,然後分給兩人,沈復興抓着他們的手臂高高舉起。

所有人都開始喊叫起來,整個營地的戰意燃到了極限。

在這裡不遠處,還有幾十處篝火聚會,聽到聲音人們紛紛趕來。

七嘴八舌瞭解之後,龍州布儂與南丹瑤族的族人瞬間也紅了眼睛。

這可是部落至少百年的根基啊!

他們也不想自己未來的孩子,成年禮是一張去廣東打工的車票。

沈復興沒有擡頭,但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視在這兩根燃燒的樹枝上。

不少人恨不得上去將對方的吹滅,十萬大山距離防城港近,但路難走。

崇左距離大塘遠,但路好走,可是沿路有可能遇到鬼子。

一時間,誰也說不上來哪條路更好。

只是此刻黃勇與盤石兩人早已被沈復興這一步步“勾引”地下不來臺,無論是頭功還是【安南萬畝良田】,都逼着他們拼命。

火焰一點點燃燒落下,本就只有20公分的樹枝很快就燒到了極限。

兩人從握着的手勢也變成了兩根手指捏着,儘管溫度越來越高,但兩人都捨不得放手。

到最後,早已不是哪根樹枝先燒完的事情,而是兩個頭人之間的較勁。

彷彿這數百年來的恩怨一般,一定要在這火焰中比個高低。

“呃!”

一聲悶哼,黃勇的食指被火焰燙傷,樹枝落了下來.沒有燃盡。

盤石死死咬着牙關,轉了一圈向所有人展示一遍手中的樹枝,然後拋在地上,高舉雙手接受族人的歡呼。

另外一邊,黃勇低着頭,一手捂着手指,看向盤石的眼神都要冒出火來。

沈復興知道,不能添油了,他立馬高聲宣佈:

“南丹瑤族,走十萬大山,三日內抵達防港城外!”

“龍州布儂,東出崇左,三日內抵達大塘,封鎖日寇北上路線!”

看着一個志在復仇,一個揚眉吐氣的兩人,沈復興最後補了一句:“率先完成者,賞安南萬畝良田!”

散會之後,沈復興搖搖晃晃回到自己的營地。

該吐的,摳的,都已經做了,如今大腦還有些暈,但他還是堅持着沒睡。

子時

警衛來報:“龍州布儂黃勇連夜帶兵出征,南丹瑤族盤石部族的營地看起來還有幾人守衛,但也已經空了。”

沈復興擺了擺手,在電報上寫下:俍兵已出,健公千萬當心日寇繞過崑崙關,直取賓陽。

第二日

沈復興的電報傳入桂林行營,但白崇禧已經來到前線指揮部,遷江。

陳誠看完覺得有道理,便已讀轉發給了第38集團軍司令徐庭瑤,讓他小心日寇繞擊。

可接到電報的徐庭瑤只是看了一眼就丟入垃圾桶,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反擊在即,竟然擔心日寇千里奔襲賓陽?荒謬!”

這一日,南丹瑤族已經深入十萬大山,電報沒有信號。

這一日,龍州布儂前出百里,其疾如風!

(本章完)

第26章 金絲眼鏡湖南腔第262章 龍雲的抵抗第247章 老闆,150重炮瞭解一下第348章 鬥爭中求妥協第222章 計破祁縣第37章 最後的悲鳴(上)第353章 你來做孔家話事人第301章 二戰伊始第314章 濮陽之戰升級第168章 復興中華,還於舊都第19章 反擊!反擊!(上)第330章 一點寒芒先到第350章 文和亂武(上)第126章 一條平安路,半部淞滬史(下)第265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愛國第195章 第五戰區大撤退第302章 北上!北上!第272章 世界第一陸軍第331章 聚兵龍州第43章 反擊羅店(中)第184章 長治圍殲戰第113章 民族Debuff第346章 豫北的動員潛力!第78章 前線驚變第244章 是誰派你來的?第333章 山地步兵巔峰(下)第205章 事成之後,37分賬第143章 喋血湯山第57章 【特種彈】第123章 東方的平安格勒第177章 雄踞四地第225章 一夜五城,劍指太原第153章 壞消息與好消息第47章 不信!第19章 反擊!反擊!(上)第26章 金絲眼鏡湖南腔第182章 川軍的骨,廖肯的武第70章 標準模版第264章 龍公館風雲(下)第137章 救中國!第369章 安天下狂瀾(下)第313章 兵圍濮陽第256章 第十戰區!第265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愛國第125章 一條平安路,半部淞滬史(上)第115章 金山衛疑雲第60章 快跑!第245章 簡單點第22章 羅店大捷!(中)第129章 盛名之下第27章 戰局爲重第291章 支那惡魔第101章 大迂迴戰術第248章 對不起,國家沒有這些人才第125章 一條平安路,半部淞滬史(上)第204章 擴編,覬覦第273章 河內協定(上)第170章 共赴國難第241章 稅有誤,老王顧第131章 不能記載的夜第182章 川軍的骨,廖肯的武第29章 失意者的虎嘯(中)第6章 慈,也可掌兵第46章 第6穿插連第316章 我是軍人!你是百姓!第369章 安天下狂瀾(下)第265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愛國第250章 5000年的大國夢第375章 永駐安南,可否?第217章 你不結婚,我心不安第171章 金陵十三騎第369章 安天下狂瀾(下)第305章 血戰馬頰河(上)第239章 太原兵工廠第322章 贏糧景從第51章 【山河形勝】第150章 防守一波?好,放手一搏!第11章 絕境第78章 前線驚變第195章 第五戰區大撤退第107章 圍魏救趙第283章 中式維和:打成共識第50章 率土之濱?海島奇兵!第136章 誰來守金陵?第137章 救中國!第10章 被遺忘之人(下)第208章 災害與工業化第155章 你命中不該在此第323章 就按維安說的辦第113章 民族Debuff第298章 夫妻同心昭和十四年冬第204章 擴編,覬覦第22章 羅店大捷!(中)第39章 最後的悲鳴(下)第334章 願委員長暫忍數日第210章 您堅持住,我去打鬼子第172章 連拿帶順第249章 我有一個大國夢第342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
第26章 金絲眼鏡湖南腔第262章 龍雲的抵抗第247章 老闆,150重炮瞭解一下第348章 鬥爭中求妥協第222章 計破祁縣第37章 最後的悲鳴(上)第353章 你來做孔家話事人第301章 二戰伊始第314章 濮陽之戰升級第168章 復興中華,還於舊都第19章 反擊!反擊!(上)第330章 一點寒芒先到第350章 文和亂武(上)第126章 一條平安路,半部淞滬史(下)第265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愛國第195章 第五戰區大撤退第302章 北上!北上!第272章 世界第一陸軍第331章 聚兵龍州第43章 反擊羅店(中)第184章 長治圍殲戰第113章 民族Debuff第346章 豫北的動員潛力!第78章 前線驚變第244章 是誰派你來的?第333章 山地步兵巔峰(下)第205章 事成之後,37分賬第143章 喋血湯山第57章 【特種彈】第123章 東方的平安格勒第177章 雄踞四地第225章 一夜五城,劍指太原第153章 壞消息與好消息第47章 不信!第19章 反擊!反擊!(上)第26章 金絲眼鏡湖南腔第182章 川軍的骨,廖肯的武第70章 標準模版第264章 龍公館風雲(下)第137章 救中國!第369章 安天下狂瀾(下)第313章 兵圍濮陽第256章 第十戰區!第265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愛國第125章 一條平安路,半部淞滬史(上)第115章 金山衛疑雲第60章 快跑!第245章 簡單點第22章 羅店大捷!(中)第129章 盛名之下第27章 戰局爲重第291章 支那惡魔第101章 大迂迴戰術第248章 對不起,國家沒有這些人才第125章 一條平安路,半部淞滬史(上)第204章 擴編,覬覦第273章 河內協定(上)第170章 共赴國難第241章 稅有誤,老王顧第131章 不能記載的夜第182章 川軍的骨,廖肯的武第29章 失意者的虎嘯(中)第6章 慈,也可掌兵第46章 第6穿插連第316章 我是軍人!你是百姓!第369章 安天下狂瀾(下)第265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愛國第250章 5000年的大國夢第375章 永駐安南,可否?第217章 你不結婚,我心不安第171章 金陵十三騎第369章 安天下狂瀾(下)第305章 血戰馬頰河(上)第239章 太原兵工廠第322章 贏糧景從第51章 【山河形勝】第150章 防守一波?好,放手一搏!第11章 絕境第78章 前線驚變第195章 第五戰區大撤退第107章 圍魏救趙第283章 中式維和:打成共識第50章 率土之濱?海島奇兵!第136章 誰來守金陵?第137章 救中國!第10章 被遺忘之人(下)第208章 災害與工業化第155章 你命中不該在此第323章 就按維安說的辦第113章 民族Debuff第298章 夫妻同心昭和十四年冬第204章 擴編,覬覦第22章 羅店大捷!(中)第39章 最後的悲鳴(下)第334章 願委員長暫忍數日第210章 您堅持住,我去打鬼子第172章 連拿帶順第249章 我有一個大國夢第342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