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漢家的軍官,你還能行嗎?”
十萬大山邊緣,盤石扭頭看了還在咬牙堅持的周化慶,朗聲喊道。
頓時,周圍的瑤民們鬨笑聲響成一片,紛紛看向拿着樹枝當登山杖的周化慶,只見他停下腳步,臉色微白的笑道:“我跟我的人要是沒法及時到,發不出電報,可不算你們贏啊。”
一日疾行百里,還多半是山路。
換成一般的部隊,早就不知道掉隊掉到哪裡去了。
就昨夜遇到的蛇羣,要不是盤石帶人舉着火把,撒着什麼藥粉驅散了蛇羣,周化慶這輩子都要對蛇羣有陰影了。
誰家好人山裡1月份竟然有蛇?
簡直無法想象!
盤石與衆人聽到周化慶這句話,頓時臉色大變。
瑤民被逼上山後,族人越來越少,如果能贏下這次的萬畝良田,到時候各瑤民部落抽籤,只要有一支去耕種,就能養活所有人。
實在不行,租給他人,派遣一支部落守護,也能讓瑤民從山上下來。
幾百年了,瑤民被迫上山,過着有上頓沒下頓的日子。
幾乎每個部落,每家每戶都經歷過捱餓的日子。
有時候,爲了控制部落的人口,老人與小孩的數量是有定數的。
因爲食物都是有定數的!
而沈復興在拿出這萬畝良田,應該就是祖上預言的【領路人】了。
只不過,現在沒拿到這萬畝良田,一切還沒落定。
想到這裡,盤石的收斂神色,指着不遠處的山巒說道:“前面就是母牛嶺,山腰有條小路可以翻越,過了母牛嶺就是那楠鄉,到了那裡,纔是真正的十萬大山。”
周化慶臉色微變:“那就趕緊吧,今晚就在十萬大山裡過夜!”
盤石搖了搖頭:“到了那敏,部隊不停,我的人會去採買一些補給,全力向東,爭取早一日抵達南屏,那裡有我們瑤族的幾個部落,族裡的年輕人已經騎馬去報信了。”
“有多遠?”
“山路百里!”
“這一日不可能抵達!不瞞你說,我們也是專業的山地部隊,哪怕是小部隊行軍,一天也沒法走百里吧?”周化慶跟着白遠樵進行過多次山地拉練,就山西這個地形,稅警3團一日60裡已經是極限。
更何況這是地勢更復雜的熱帶山脈,這裡的山勢比山西更加陡峭,他們幾乎是在無人區行走。
他還知道,光是昨日行軍,就有2人折損,1人失蹤。
一人折損是在翻山的時候踏空,隨着那塊巨石一起落入山澗,屍骨無存。
另外一人則是在掩護他們躲避蛇羣的時候,被毒蛇咬了一口,發現時已經口吐白沫,來不及救治了。
就這,還沒到十萬大山呢!
盤石經過提醒,沒有去反駁周化慶:“漢人軍官,讓你的人把東西給我的族人,這山嶺就是我們瑤人的家,那些布儂也不是我們的對手。”
說着,盤石一聲口哨傳遍山野,整個隊伍便加速向母牛山行進。
另外一邊
沈振華帶人緊緊跟在黃勇的身後,整個隊伍在丘陵中如履平地,近乎於較勁的方式搶着趕路。
“沈連長,盤石那個傢伙到哪兒了?”黃勇一邊走,一邊客氣地問道。
他們的情況好很多,丘陵地帶行軍,甚至還將馬匹讓給了沈振華等人用來馱電臺等重物。
沈振華來到道路旁,拿出地圖開始標記,黃勇立馬湊過來,看着複雜的地圖:“這還沒進十萬大山?哈哈哈,我就說盤石那幫瑤民不行,好好的回山上打獵就是了,非要下山跟我搶頭功!”
但沈振華的標記卻開始緩緩移動,從那敏鄉向東:“如果地圖沒錯的話,他們應該向南屏挺進了,如果今天能到南屏,可能會比我們快一些。”
黃勇的笑容頓時僵住,他舔舐了一下嘴脣,衝着行軍的隊伍喊道:“二郎們,抓緊一些,莫要輸給了那些山瑤,萬畝良田是我們的,爲了兒孫能吃飽飯,爲了老人能安度晚年,衝啊!”
“吼——!”
這個時候,已經沒什麼家國情懷了。
讓老人孩子吃飽飯,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理由。
甚至因爲有了德公的手書,他們都沒有去確認那萬畝良田到底有沒有。
兩支隊伍幾乎是拼了命的向各自的目的地趕去,而日寇的援軍也開始北上。
參謀本部的《賓陽會戰指導方案》已經下發,第21軍司令安藤利吉親自下令,全軍兵分兩路:第5師團及寶島混成旅團向崑崙關、思隴(崑崙關以北)突擊。
第18師團及近衛混成旅團向賓陽(38集團軍司令部)迂迴,切斷崑崙關一帶中國軍隊補給線及退路。
而此刻,正在進犯邕欽路(南寧東南)的日寇卻很幸運的逃出了第46軍的包圍圈,原因特別可笑。
桂系175師師長馮璜失去聯絡,理由竟然是白崇禧失去對桂林行營與桂南會戰的控制後,桂系各部出現了避戰的情況。
如此一來,圍繞着南寧制定的反擊計劃,左重右輕。
西路重兵集結,東路兵力空虛,第18師團趁機繞過崑崙關,進擊永淳。
而永淳位於賓陽南翼,僅50公里路程。
第38集團軍徐庭瑤對此一無所知,如果第18師團佔據賓陽,將會直接切斷駐守在崑崙關的邱清泉與孫立人。
一個不慎,委員長麾下最精銳的第5軍將會全軍覆沒!
1月24日
沈復興率俍兵大軍越過東門鎮,向山圩出發,幾乎是沿着第5師團突襲龍州的路線,大搖大擺率軍北上。
一路上,不斷有俍兵加入,人數一度破萬。
但這種類似於【蠻兵】的存在,日寇第21軍司令官安藤利吉並不在意,他可不相信,堂堂帝國軍人,會輸給山裡的野人?
不過,很快他就要後悔了。
同日,沈復興派出的兩路先鋒開始了比拼。
南路先鋒已經過了那敏鄉,向東直入十萬大山。
盤石赤腳踩在溼滑的岩石上,腳底的繭子比牛皮還要厚實,他回頭看了眼氣喘吁吁的周化慶,咧嘴皺眉:“周參謀,要不要安排幾個族人幫你?”
周化慶抹了把臉上的汗水,軍裝早已被汗水浸透,他搖搖頭,咬着牙邁開腿:“盤頭領,你們這腳底板是鐵打的嗎?“
瑤族戰士們爆發出一陣善意的笑聲,他們揹着步槍,腰間掛着砍刀,在陡峭的山路上如履平地。
起初,還有人甚至一邊走一邊用竹筒喝着自釀的米酒,彷彿這不是一場生死攸關的急行軍,而是一次尋常的狩獵。
但第二天當他們得知北路龍州布儂的行軍速度後,隊伍裡所有戰士將自己用不到的雜物拋下,堆在一個山谷,留下20人看管。
速度比之前更快,同樣的登山,他們的總能找到更省力的方法,速度更快。
就算有掉隊的,盤石也是咬牙每隔幾裡留下2-3人,接應後面跟上的隊伍。
要他放棄族人,那絕無可能!
隊伍的速度越來越快,但人數卻開始已逐漸變少。
在接近南屏的時候,整個隊伍已經不足700人。
“周參謀,翻過前面那道山樑,就是南屏了。”盤石指着前方那處雲霧繚繞的山峰:“我的族人已經在那裡準備好了食物和嚮導。”
“族人?”
“是南屏瑤人,我們瑤族同爲一體,這次哪怕不是爲了德公的面子,單看在沈參贊的萬畝良田,我瑤族亦會拼命。”盤石現在滿腦子都是良田。
但周化慶卻不自覺地搖了搖頭,心裡暗暗佩服沈總團長。
當時他提出要拿安南萬畝良田的時候,不少人都是反對的,說什麼此例一開,以後部隊還怎麼作戰?
可沈總團長一力堅持,這纔有了兩支俍兵部族百里大躍進。
山間的霧氣越來越濃,能見度不足十米,瑤族戰士們卻彷彿能嗅到空氣中的每一絲變化,他們不需要指南針,憑着祖輩傳下來的經驗就能在茫茫大山中找到方向。
儘管如此,減員還是不可避免。
分得清道路,卻一定能保證腳下安全。
“小心!”盤石突然低喝一聲,伸手攔住周化慶。
一條青綠色的竹葉青蛇從樹枝上垂下來,吐着信子,盤石眼疾手快,匕首一閃,蛇頭應聲落地。
他彎腰撿起還在扭動的蛇身,隨手拋給身後的族人:“晚上加餐。”說完,盤石繼續解釋:“這裡冬日晝夜溫差大,溼度高,山越高的地方氣溫低,蛇會冬眠,但我們走在山腰或者山澗中,這裡氣溫高,冬天蛇還是會出來的!”
話音未落,前面有人急匆匆跑來:“頭人!開路的瑤老之子盤法旺墜崖了,這.回去怎麼跟瑤老交代?”
盤石閉眼咬牙扭頭,隨後低下頭,重重一聲嘆息:“隊伍不要停,到了南屏再說!”
周化慶看對方的樣子,欲言又止。
盤石解釋道:“瑤老地位尊貴,一般由神判決定,族裡的祭祀都要靠瑤老,這次回去麻煩了。”
周化慶拍了拍他的肩膀:“等抗戰勝利了,我去找沈總團長,讓他安排你們瑤族下山,給你們分田地。”
盤石擺了擺手:“無功不受祿,再說了,我們來之前,也不知道有這良田的獎勵,驅逐韃虜,是祖上傳下來的約定,也沒個記載。”
“那”
“沒事的,周參謀,這次我們瑤族一定會贏,爲了古老的約定,爲了萬畝良田,爲了族人不再靠賣山貨過活!”這一刻,盤石的眼神堅定,彷彿身前不是十萬大山,而是他心中的夢想。
周化慶沉默片刻,突然理解了沈復興承諾的“萬畝良田”對這些山地民族意味着什麼,那不是簡單的土地,而是一個民族重新站起來的希望。
“到了!”前方傳來歡呼聲。
霧氣緩緩散去,眼前豁然開朗,山坡上,幾十名瑤族男女正等候在那裡,他們身邊堆滿了竹筒飯、燻肉和新鮮的野果。
其中幾個年輕人腰間別着短刀,身上卻揹着步槍,這可很少見。
再往前走,竟然是數百名戰士嚴陣以待,一名身材高大的男人緩緩起身,走向盤石。
“這是?”周化慶有些吃驚。
盤石驕傲地挺起胸膛:“我們南屏瑤人,兩年前德公派人來徵兵,他們跟着德公一起打過鬼子。”
周化慶突然意識到,這些看似與世隔絕的山地民族,其實早已將自己的命運與整個國家的抗戰緊密相連。
通訊兵迅速架起電臺,天線高高豎起,周化慶親自拍發電文:“我部已抵南屏,距離防城港不足百里,明日可達防城外,請求指示。”
電報已經送出,而盤石卻與對方擁抱在了一起。
兩人嘰裡咕嚕說了一堆周化慶聽不懂的話,但結果很明顯,在那山坡上等待着戰士加入了隊伍。
南屏瑤族的頭人在得到身後老人的點頭後,將部隊交給盤石。
很明顯,那應該就是盤石說的瑤老。
與此同時,北路軍的沈振華與黃勇已經距離大塘不足40裡,但他們卻遭遇了日寇的外圍守軍。
在佔據南寧之後,第21軍的補給都是從海上運到防城港、欽縣,然後分兩路北上。
大塘就是其中很關鍵的一條中間路線,只要佔據大塘,就可以威脅南寧日寇的後勤補給,他們這支軍隊將成爲桂南會戰的關鍵因素。
沈復興很有自信,自己這麼做至少是幫上了李宗仁與白崇禧一把。
只要他們自己夠爭氣,這仗就不會這麼慘。
此刻,沈復興在行軍途中看到了兩路先鋒發來的電報,深吸一口氣:“命令,南路軍全速前進,務必在明日午時出現在防城港外,並打響第一槍!”
“記住,把聲勢弄大,越大越好,讓鬼子以爲我們有大部隊來攻!”
“北路軍快速解決眼前之敵,不要怕暴露,同樣明日午時必須出現在大塘鎮外,切斷日寇北上樞紐!”
兩道毫無感情的命令下達,沈復興知道,自己是在跟時間賽跑。
他不知道現在賓陽的情況如何了,但他知道,只要自己及時出現在日寇眼前,威脅他們的後路,就能救下邱清泉與孫立人。
參謀猶豫道:“沈參贊,還要給白長官發電報嗎?賓陽那邊遲遲沒有動靜,就連.戰況通報都沒有了。”
呼——!
騎在馬上的沈復興掏出一支菸,緩解自己的情緒。
呼!
沈復興終於感覺舒服了一些,他緩緩開口:“給委員長髮報,就說我部已偵查到,日寇第18師團正向賓陽進軍,桂林行營不聽命令,未加防範!”
嗯?!
等沈復興說完,參謀愣了一下?
什麼意思,桂林行營不聽話?
我們什麼時候偵查到了鬼子的行蹤?
還沒開口,沈復興就催促道:“讓你發什麼就發什麼,哪那麼多廢話!”
得嘞!
您是大爺,這倒反天罡的打小報告,還是生平第一次見。
只見過上級給下屬穿小鞋的,沒見過一個參贊說整個桂林行營不聽話的。
但電報還是這麼發了出去。
電波穿越崇山峻嶺,很快抵達柳州,來到了委員長手上。
看着陳布雷親自送來的電報,委員長陷入了迷茫:“我不明白.這是維安打小報告?”
陳布雷忍住笑:“沒錯,就是沈維安的小報告,據我所知,加上這次,他已經第三次提醒東側防線薄弱。”
聞言,委員長招呼侍從將地圖拿來。
這是他在會戰期間最喜歡做的事情,那就是拿着地圖研究,順便發出幾道指揮的命令,調度一兩支部隊。
可這次不同,他纔看到雙方的佈置圖,就有些發矇:“這第46軍不是在附近麼?爲何不調何宣去?”
就在這個時候,有侍從快步進來,將電報遞給陳布雷。
後者只是看了一眼,臉色驟變!
陳布雷快步來到委員長面前:“永淳失守,第46軍奉命阻擊,但日寇已經渡河,甘棠危急,賓陽危急!”
“娘希匹!”委員長氣得猛然一拍桌子:“維安提醒了幾次?他白崇禧就是不聽,他徐庭瑤也不聽,無能!”
陳布雷低頭不語,這桂南的亂象哪裡說得清楚。
“早該換掉他白健生了,小諸葛,徒有其名罷了!”
就在委員長絮叨白崇禧的時候,陳布雷發現桌上沈復興的電報還有第二頁,他連忙上前。
只一眼,陳布雷就露出喜色:“委員長,維安的電報還沒看完呢!”
聽到這話,委員長轉身,皺眉接過陳布雷手中的電報:“嗯?突襲防城港與大塘?”
他急忙來到地圖前,可看完就連連搖頭:“不可能,這翻越十萬大山,三日?十日都不夠!”
“安慰人心罷了,我同意他去龍州,也是希望能有一支部隊從西而來,繞擊南寧。”委員長放下電報,嘆了口氣:“此時此刻,我.哎,給維安去電,桂南一役,最後打成什麼樣,就看他了。”
說完,委員長竟然回到位置上坐了下來,那副思考的模樣讓陳布雷連連揮手,示意所有人退出。
也不知道這個時候,他究竟是在後悔自己與李宗仁爭權奪利太兇,還是後悔自己與沈復興關係搞太僵?
又或者,他正在後悔爲什麼沒有下決心幹掉汪逆?
就在前日,汪逆確定僞中央政府名稱爲“國民政府”,首都設金陵。
歷史上著名的【青島會談】正在發生,汪逆企圖通過分裂國家來滿足他的私慾。
委員長昨日剛剛發表《爲日汪密約告全國軍民書》,痛斥汪逆賣國,號召全民討逆。
第二日
第18師團全線度過鬱江,第46軍節節後退。
第76師師長王凌雲在駐守甘棠,與日寇發生激戰。
此時,日寇距離賓陽不足50裡!
白崇禧大驚,緊急調撥部隊回援。
陳誠這邊也拼命調度,但周圍只有第49師李精一,他受命向甘棠與賓陽之間的武陵移動。
但在行軍途中遭遇日寇飛機猛烈打擊,部隊損失慘重。
一時間,賓陽危急!
徐庭瑤、林蔚與劉斐等人亂了,整個戰區竟然找不到第二支部隊回援賓陽。
第5軍損失慘重,目前駐守崑崙關,而日寇也在同步猛攻崑崙關外圍。
岌岌可危!
就在此時,防城港外突然硝煙瀰漫,無數瑤兵在周化慶與盤石的帶領下直接攻破外圍防線,架起迫擊炮在猛轟防城港外圍。
同日
衣衫襤褸的沈振華與黃勇繼直接來了一個大迂迴,繞行65裡,避開大塘外圍守軍。
800龍州布儂如天兵下凡,擊潰守軍佔領大塘,切斷了日寇的補給線。
一時間
乾坤倒轉!日寇第21軍變得岌岌可危!
俍兵們三日疾行200餘里,創造了世界山地步兵史上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