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
榮町街上兩側的商鋪與當初的漢口一樣繁華,可龐大的城市只有28萬人口,其中有8萬頭小鬼子,街上的行人稀少。
偶有人力車從兩側低頭跑過,那枯瘦的身形與凹陷的臉頰,只是這座離開母親多年孤島的寫真。
由於物資消耗太過嚴重,寺內壽一的南方軍司令部早早就遷回了臺北。
當然,更重要的一面則是整體南下策略的制定。
根據近衛第二內閣的意見,馬來亞、法屬印度支那,荷屬東印度只要拿下這三個地方,加上與泰的合作,就可以形成糧食、橡膠、石油爲一體的南洋資源供應,進而避免與英美直接開戰。
但根據陸軍大臣東條英機的構思,要求寺內壽一做好馬來亞、緬甸、菲律賓等地包括整個南洋的進攻計劃。
可以說,東條大臣與近衛內閣之間已經出現了非常龐大的偏差。
如此龐大的進攻計劃,寺內壽一需要的部隊數量與運輸船數量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
作戰室內,忙碌的參謀們已經用幾個月時間制定計劃,但所有人都繞不過一個坎。
那便是登陸!
參謀長冢田攻嘆了口氣,向寺內壽一彙報:“司令官閣下,目前的計劃是組建四個軍,分別進攻諸島,唯一的問題就在.泰!”
此時,寺內壽一正負手站在南亞地圖前,右下角的澳大利亞赫然在地圖內,上面還有許多地方標註了礦產的分佈。
但他的目光,卻停留在改名泰的這個國家上。
“外務省的工作還沒有反饋嗎?對方難道不想加入軸心國同盟嗎?匈牙利、羅馬尼亞、斯洛伐克、保加利亞都在柏林談判加入軸心同盟,這可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陣營!”寺內壽一微微有些急躁。
畢竟除了登陸補給點,繞不開的河內與西貢,剩下就是泰的問題。
如果泰能夠加入,那麼部隊通過那裡中轉,進攻的順序就可以變成兩步走,通過泰直接進攻緬甸與馬來亞、新加坡與荷屬東印度,另外一邊從高雄直奔菲律賓,兩隻拳頭最後在蘇拉威西匯合,吞下整個南亞。
冢田攻搖頭,表情顯得有些古怪:“鑾披汶政權既要又要,他們提出一個方案,讓我們假意進攻,然後他以投降國的形式參戰”
寺內壽一眉頭一挑,似乎是頭次聽到這種說法,他轉過身:“什麼意思?”
“大抵是不想得罪英美吧,似乎其國內也有一批親英美派系一直反對,軍隊內部也沒有形成統一。”冢田攻表現得有些可惜:“要是泰能參戰,至少可以爲我國提供20萬僕從軍,佔領地的駐屯就可以省下2個軍的配置。”
可冢田攻如此說着,寺內壽一的思緒卻早已飄遠。
好半晌,眼神放空的寺內壽一忽然問了個問題:“你說,要是金陵的那位向英法宣戰,重慶那位向我們宣戰,是不是無論誰贏了,他們都是贏家??”
冢田攻頓時愣在了當場,他的大腦有些轉不過來:“金陵那位向英法宣戰這.”
“是吧,帝國除了勝利,已經沒有其他路可走了,但支那人只要兩邊宣戰,無論結果如何,他們都將是戰勝國。”寺內壽一的眼中竟然閃過憂慮。
冢田攻思忖再三,又是搖頭又是點頭:“如果按照這個說法,帝國勝利之後,最多也就只能獲得在支那不對,帝國有了南洋之後,或許會讓滿洲獨立,將其他地盤還給支那那我們不是替支那在作戰??”
兩人的小腦瞬間萎縮,不堪使用。
他們思來想去,好像無論如何,只能在支那的幾個港口駐軍,幾乎無法獲得更多利益。
畢竟都是同盟了,吃相不能與宣戰時那樣難看。
冢田攻與寺內壽一對視一眼,覺得帝國高層中出了一個叛徒。
“司令閣下,金陵那位會不會是重慶特地派來的?”冢田攻思路大開,又問了一個問題。
可話纔出口,他就沉默了,寺內壽一也沉默了。
無他,他們的戰略眼光只能看到這裡,剩下的便全是無端的猜測了。
兩個從【寧漢合流】時期就一直想着將對方活活掐死的存在會出現世紀大和解?真要有這檔子事,日記裡不要大書特書?
而且,在三國同盟建立之前,【桐工作】的協議內容核心就是退出國境,回到77事變前的狀態,外加汪逆的人頭!
但在三國同盟建立之後,孫科帶去柏林的協議,核心內容就是退出全境,外加汪逆的人頭。
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雙方還想着將對方活活掐死。
也就只有沒什麼戰略眼光的小鬼子會有這種奇怪的想法。
當然,整個日寇高層也正在南下的戰略上出現了盲目的戰略短視與巨大分歧。
南下,但不向英美開戰,依託與德意結盟,緩和與莫斯科的關係,換取帝國佔據泰、馬來亞、法屬印支、荷屬東印度等核心資源產出地區。
近衛內閣甚至主張從武漢撤兵,換取國際上對於帝國的諒解,繼而繼續進口石油、鋼鐵。
但無論是近衛內閣還是東條內閣,他們都沒有任何結束戰爭的計劃。
整個國家彷彿一臺時速300碼的大運,在高速公路上疾馳,而剎車卻掌握在激進的軍部手中。
當年,他們在覬覦東北的時候,還會提出:
“戰爭怎麼打,以什麼爲結束?”
可現在,他們南下的目的是什麼?
石油、糧食、橡膠,這些都是爲了戰爭而服務的物資。
那些狂熱的軍人只認定一點,那就是在戰爭勝利後,與德意瓜分世界。
但具體如何結束?
誰特麼也不清楚!
話題到了這裡,小腦已經不太夠用的兩人還是將目標投向法屬印支,只有站穩這裡,纔有資格南下。
“參謀部的計劃還是三路進攻嗎?”寺內壽一問道。
冢田攻也恢復自己的角色:“是的,司令閣下,北路軍分成兩路,一路從諒山南下,穩紮穩打,依託桂越公路沿途建立補給站,沿支棱、右隴、北江南下,一路沿海邊,在海軍的掩護下,從芒街、先安、下龍切斷河內東面。”
“南線部隊不走興安,直奔海防,同樣在海軍的掩護下,封鎖河內。”
寺內壽一看着對方在地圖上的標記,忽然想起了什麼:“這不是淞滬會戰的計劃嗎?”
對方立馬點頭:“嗨!司令閣下英明,正是淞滬會戰的翻版,雖然海軍不願意出動航母,但幾艘巡洋艦就可以做好沿途的保護工作,沒有颱風、沒有暴雨,逐步將支那軍隊趕回雲南。”
“喲西,我同意這個計劃,指揮官人選確定了嗎?”寺內壽一緩緩點頭。
冢田攻看了看左右,拿出一份文件擺在寺內壽一面前,正是一串名單候選。
山下奉文:陸軍中將,目前率領日本代表團赴歐考察德意軍事。
本間雅晴:陸軍中將,第27師團師團長,在豫北與沈復興多次作戰,經驗豐富。
今村均:陸軍中將,第5師團師團長,在桂南會戰中表現突出,與稅警系軍官(邱、孫)有豐富對戰經驗。
飯田祥二郎:陸軍中將,近衛師團師團長,桂南會戰表現優異,作戰極其勇猛。
寺內壽一端詳片刻,手指在其中一人名字上點下:
“就是他了,與計劃一起,儘快上報陸軍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