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6章 結束衝突

576章 結束衝突

此時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手裡還是有些底牌的,包括關東軍司令部上下,都極力求戰,雖然派出了不少人到大本營進行遊說,認爲至少要發動一次四個師團的進攻,打擊一下日軍,順便收斂一下戰死將士的遺體。但這些要求都被大本營直接拒絕了。

畢竟此時武漢會戰已經進行到了最關鍵的時期,侵華日軍在武漢會戰期間損失相當大,甚至有向徐州會戰看齊的趨勢,而在豫北的作戰也絲毫未見消停,陣亡的將士也直線拔高。在民國東南,戰事也是不斷,此時日軍的戰線已經拉長到數千公里,對於此時的日本來說,與民國作戰的同時,再招惹上蘇聯這樣強勁的對手,無疑是極爲不智的。

而此時蘇聯俄歐本土正在準備入侵波蘭,相比遠東,蘇聯大本營更在乎歐洲的局勢,因此對於日本的議和沒有多作刁難,便借頗下驢的同意了。

至此,這場有史以來,蘇日規模最大的軍事衝突,與日軍的落敗而告終。

不過真正的諾門坎戰役,卻遠不是後世傳言的那樣日軍在蘇軍面前慘敗。

而是經過了大清洗之後的蘇軍,戰力極爲低下,在絕對優勢的兵力與技術兵種下,硬是打出了傷亡高於日軍的結果。相比起朱可夫得到蘇聯高層的全面支持,而關東軍除了在初期得到了大本營的默許之外,在中後期,一直不得施展手腳,幾個師團的兵力未及投入作戰。被大本營勒令不得擴大戰爭規模。

蘇聯在作戰過程中至少投入了4個師約5.7萬人的作戰兵力,對付日軍一個多師團,單是作戰兵力就是2.5萬日軍的一倍以上。而23師團比起在華作戰的第五,第六這樣的常設師團。充斥着不少新兵。第23師團加配了一定的作戰兵力,達到一個多師團之後,參戰兵力也只有2.5萬人上下。而被喻爲鋼軍的第5師團在戰時達到2.8萬人也並不是一件十分出格的事。

火炮數量雖然相差不多,但蘇聯的五百幾十幾大炮裡面,122MM與150MM重炮數量佔了相當一部分。無論是射程,威力,還是數量,都具有壓倒性的優勢。就是蘇聯的76MM野炮,比起日軍的75MM山炮,野炮,都有一定的優勢。

陸續增援,投入的坦克有近500輛,裝甲車也是300多輛,各式飛機500多架。

而相比之下,日軍的坦克,裝甲車只有180多輛,飛機只有300餘架,火炮也只有500多門,其中重炮只有七八十門的日軍。

而負責指揮蘇軍的還是朱可夫這樣在二戰中蘇聯最能打的將領之一。

但就算是朱可夫這樣出色的將領指揮,在初期兵力並不佔太大優勢的情況下,甚至只能靠着幾百輛坦克與裝甲車充當救火隊救場,才能勉力抵擋日軍的攻勢。直到後續蘇軍增援的飛機,更多的裝甲部隊不斷趕到,消耗了數倍於日軍的炮彈,才扳回了局面。

但就是在這樣優勢的情況下,蘇軍的傷亡實際上比起日軍的傷亡還要高一些。除了這些年蘇軍未經歷大型的戰事以外,可以想象大清洗對於蘇軍造成的影響之深遠。幾乎將軍隊大半有經驗和戰鬥力的軍官都清洗了一遍。就算是蘇德戰爭,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德軍對蘇軍都未能造成如此大的戰果,可見內部的損失,有時候不一定比起外在的敵人帶來的更大。

而蘇聯爲了維持這樣一場遠距離的戰爭,對於蘇軍的後勤壓力幾乎也到了極限。要說這場戰爭蘇軍取得的勝利,只能說是成功的將反擊的日軍擊退到了哈拉哈河東岸。從軍事的角度上來講,蘇軍並未取得多大的勝利。大清洗後蘇軍戰力相對低下的事實,不僅僅是在諾門坎戰役中體現出來,在隨後入侵芬蘭的戰爭中,蘇軍的弱點再次暴露出來。

可以想象,此時的蘇軍有着這樣的武器裝備,與日軍尚且打得這般慘烈,歷史上的民國戰場上,民國的無數軍民,面對着上百萬的日軍,所承受的壓力有多大。

“司令,英法對德宣戰了!”

當姜立拿到有關諾門坎戰役的相關數據時,也聽到了一個並不太讓人意外的消息。

“該來的始終都要來,這些英國佬與法國佬以爲退讓能避免。難道民國與日本之間發生的一切還不足以證明一味的退讓只能讓戰爭來得更快嗎?”姜立冷笑一聲,歐洲的劇變還是如同歷史上那般來臨了。

“歐洲離咱們太遠,現在暫時還扯不上太大的干係。眼下單是武漢,還有豫北,就足夠咱們操心的了。”張治邦喘了口大氣,在豫東的戰事不算激烈,有手下幾個軍長,還有集團軍參謀部撐着,也出不了亂子。正趕上再次召開的洛陽軍議,張治邦乘飛機趕回來,也誤不了多大的事。

“誰說不關咱們的事?英法纔對德宣戰,日本就逼迫英法分別關閉滇緬公路與滇越鐵路,要是真讓日本人的計劃得逞,咱們花了幾千萬美元修建的滇緬鐵路,明年二月多通車,但能否真投入運營,可就不好說了。”姜立將一份報告扔在了張治邦身前的桌子上。

“什麼?封閉滇緬鐵路和公路,他們敢?”張治邦頓時炸了毛,“咱們花了這麼大的代價修起來的路,別說日本人辦不到,就是洋鬼子,真敢這麼做,也得掂量掂量,真當咱們民國好欺負,司令,我知道你夾袋裡有的是底牌,關鍵時刻就得亮出來,讓那些洋人見識一下,咱們民國也不是一窮二白。”

西北明明有着不小的汽車產量,這兩年鋼鐵,石油產量也提升上來了。雖然坦克那邊的生產就連張治邦也不太知情。不過機械化2旅跟3旅的擴大卻是肉眼看得到的。而綏遠那邊的裝甲部隊組建的速度比起中原這邊還要更快。張治邦相信,只要姜立願意,經過這一年多的積蓄之後,組織起一兩次大規模的反擊,給日軍造成一定程度的壓力和傷亡還是辦得到的。

“底牌亮得太早,可就起不到那種一錘定音的效果了,司令自然有司令的考慮。”從蘭州趕來的馮佔海瞪了張治邦一眼道。

“這不是覺得太憋屈嗎?原本還指望着蘇聯跟關東軍大幹一場,分擔咱們一點壓力,沒想到這老毛子也不是好東西,纔打了一半就不打了,也是些中看不中用的蠟槍頭,咱們都拖住了上百萬日軍了,他們才幹掉不過萬把日軍。跟一個師團打了這麼久。”張治邦又嘟嚷道。

“蘇聯這幾年搞內鬨,一大批將領,優秀軍官被自己人幹掉了。沒有了這些基幹力量的軍官,指揮起來一盤散沙,上陣一窩風,退下來一團糟。能打出好成績來纔有鬼了。不過蘇聯的工業底子畢竟還在,打個幾仗,軍隊有了實戰經驗,這戰力就提上來了。”姜立不以爲意地一笑道。

“武漢那邊打了這麼久,有些快扛不住了,這次把你們召集起來,自然是有行動了。主弱枝強,現在武漢中央那邊神經比較敏感,之前又有咱們佔了河南這麼一出,在四川那邊,中央的一些影響力也被咱們一點點的擠出去。直接派部隊援助武漢那邊,估計日本人沒打着,就被別人當成是去搶地盤的了。所以還是從豫北和豫東兩個方向着手,用現有的兵力,打兩個反擊戰出來,還是老規矩,不需要收復多少失地,關鍵是在作戰中儘量保全自身的同時,給日軍多一些殺傷。”

“司令,你都不給咱們增兵,這仗怕是不好打啊。”張治邦說道。

“這個容易,讓覺得好打的人來打就是了。你要是不好打,隊伍拉下來,讓趙鐵樹上,正好他的第2集團軍也休整了一段時間了。”姜立道。

“那還是我上吧,我這才頂上去,幾場像樣的仗都沒打,哪能麻煩老趙。其實細想起來,也沒有那麼難。第9集團軍還撐得下來。”

張治邦的反覆讓會場的人都是一陣笑聲。

“也不是完全沒有加強,這次給作戰的集團軍各自增派一個獨立重炮團。再說機械化旅那邊不是一直在增強嗎?”馮佔海聞言也是一笑,不過語氣一轉道,“不過武漢那邊也還是要作出一定的支援,地面部隊武漢一時間也不缺,缺的還是能擋住日軍飛機大炮的支援火力,咱們在北面的飛行隊也不湊手,不過組織幾次上規模的空襲,應該還是不成問題的。怎麼也得幫武漢撐過這幾個月,冬天一到,日軍的後勤壓力更大。咱們也能多一些準備的時間,不過武漢過早淪陷,中原便陷入三面受敵的窘境,哪怕咱們準備了不短的時間,但也要儘量避免,或者說是推遲這種不利的局面。”

“那就這麼辦吧,豫北和豫東的壓力就重一些了,戰略轟炸機編隊休整了這麼久,也是要再出來拉練一下了。”姜立拍板道,其實張治邦這傢伙猜得是不錯的,1939年對於西北軍而言是相對平靜的一年,雖然豫北一直大戰連場,豫東,山西,綏遠也是打打停停。但總體規模不算大。

西北軍損失了坦克一百七十多輛,而日軍只損失了兩百多輛,相對接近的交換比例,相比起以前,西北軍的損失乍看一眼同以前的戰績比差了不少,一方面是日軍新近服役的九七式坦克,確實給西北軍造成了一定的損失,特別是復仇者坦克,對比起九七式,已經佔不到太多的優勢。不過在坦克戰中,西北軍仍然是佔優勢的一方,而西北軍如此多的坦克損失,有相當一部分,是進攻日軍時,爲日軍的步兵所帶來的。坦克的損失大了一些,可西北軍的步兵的傷亡卻是一直被控制在了一定的程度。而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西北戰車工廠陸陸續續生產出了四百幾十輛坦克。在補充了戰爭消耗之餘,西北的裝甲部隊也得到了不斷的擴大,當初的三個機械化旅只有一百幾十輛坦克,而此時西北軍已經在不斷的作戰中,坦克數量上升到了四百多輛。周大富的裝甲混成旅已經擴編完成。而同時,機械化2旅與3旅也在陸續進行擴編。

不過這並不是姜立真正的王牌。

結束了會議之後,姜立,馮佔海少數幾人趕到了已經擴編爲警備師駐地。

守衛森嚴的軍營內部的草坪上,草皮子此時卻正隨着一輛看上去有些低矮的坦克履帶的滾動而翻轉。

坦克靈活地在草皮子上轉了幾圈。最終停了下來。與西北的戰斧系列坦克相比,這種坦克看上去更加低矮,不過炮筒比改裝過的戰斧2的57MM火炮還要粗了一圈。豁然便是一門75MM口徑的火炮。

“這種坦克看上去有些怪異啊,粗筒子粗了一圈,更矮了,體格也比戰斧小了一點。能比戰斧好使嗎?”楊虎城提出質疑道。雖然他不是坦克駕駛員,也很少鑽到裡面去,但有些原理是相通的,比如說他坐汽車的時候,汽車裡面的空間大小直接與舒適度掛鉤,坦克的體形小,也就意味着掛的鋼板更少,直接影響防禦性能。而此時戰斧已經成了西北軍的一種標誌性武器,作爲一種新開發出來的坦克,自然要拿出來跟戰斧比一比。

“沒有戰斧坦克好使。”從這種看上去有些像坦克,又有些不像的裡面鑽出來了幾個人。爲首的是一名負責測試的坦克車組成員。給了楊虎城這樣的答案。

“準確的來說,這是脫胎於復仇者坦克,稱之爲自行火炮,也許更爲合適。這種自行火炮取消了炮塔,所以不能像坦克那樣靈活的旋轉攻擊不同角度的目標。不過這種幾經改裝的自行火炮其優點也彌補了自身一定的不足。取消了炮塔之後,相對低矮了一截的車身,在戰場上生存率更高。其體形看上去雖小,但其裝甲厚度並不低,防禦能力能達到戰斧式坦克的八成。”

“而加裝的火炮威力夠大,足以在八百多米的距離上擊穿包括戰斧式所有改進型的正面裝甲。至於日軍的坦克,只要被打中,很難有幸免的。另外加裝的75MM火炮,對於地面工事,也具有極大的摧毀作用。”(。)

171章 四馬驅姜戰賀蘭9448章 圖謀河南427章 18集團軍344章 勸諫400章 41軍162章 四馬拒姜戰賀蘭2515章 討論2第6集 團軍452章 形勢532章 戰斧危機504章 踏雷97章 奉天戰役15114章 22旅趙毅153章 西撤555章 徐州8516章 懸啞白54章 奉天戰役8260章 長城抗戰5鷹式331章 軍事擴張358章 涅磐計劃149章 湯佐輔崔興武19章 張學良的反應190章 軍工佈置2468章 單刀直入520章 湘江0156章 王以哲315章 左右爲難361章 潛龍2414章 圍攻399 反擊413章 綏遠準備442章 大雨299章 會師497章 細微的轉變542章 伏法88章 威逼利誘398章 佟麟閣的感慨593章 重錘13章 血色9185371章 圍剿260章 長城抗戰5鷹式318章 特別的婚禮390章 南苑3343章 傅作義549章 機會時間418章 勸說1章 赤條條的來60章 各方反應600章 尾聲2133章 外科手術式的進攻232章 東大營逆流而上101章 吉林形勢1223章 上海1683章 關於學校拆遷的計劃452章 形勢407章 隔絕253章 暫二旅旅長217章 上海11133章 外科手術式的進攻2418章 勸說551章 徐州492章 奉天戰役13255章 希特勒383章 戰平津15382章 戰平津14596章 騾河莊440章 麻煩179章 入主青海510章 認同342章 綏遠3410章 滇緬公路165章 四馬拒姜戰賀蘭5541章 軍議137章 爭議69章 安排579章 騰龍戰機77章 徐景隆的背叛131章 外科手術式的進攻106章 暴起467章 綏遠7329章 白銀法案137章 爭議101章 吉林形勢1442章 大雨270章 長城抗戰12228章 上海完382章 戰平津14302章 人選435章 服氣473 包頭鐵礦209章 上海6505章 王勁哉475章 祭旗448章 圖謀河南159章 整編邵力子145章 游擊戰3湯老虎59章 聯合電文392章 撤退511章 截拿591章 越南叢林2
171章 四馬驅姜戰賀蘭9448章 圖謀河南427章 18集團軍344章 勸諫400章 41軍162章 四馬拒姜戰賀蘭2515章 討論2第6集 團軍452章 形勢532章 戰斧危機504章 踏雷97章 奉天戰役15114章 22旅趙毅153章 西撤555章 徐州8516章 懸啞白54章 奉天戰役8260章 長城抗戰5鷹式331章 軍事擴張358章 涅磐計劃149章 湯佐輔崔興武19章 張學良的反應190章 軍工佈置2468章 單刀直入520章 湘江0156章 王以哲315章 左右爲難361章 潛龍2414章 圍攻399 反擊413章 綏遠準備442章 大雨299章 會師497章 細微的轉變542章 伏法88章 威逼利誘398章 佟麟閣的感慨593章 重錘13章 血色9185371章 圍剿260章 長城抗戰5鷹式318章 特別的婚禮390章 南苑3343章 傅作義549章 機會時間418章 勸說1章 赤條條的來60章 各方反應600章 尾聲2133章 外科手術式的進攻232章 東大營逆流而上101章 吉林形勢1223章 上海1683章 關於學校拆遷的計劃452章 形勢407章 隔絕253章 暫二旅旅長217章 上海11133章 外科手術式的進攻2418章 勸說551章 徐州492章 奉天戰役13255章 希特勒383章 戰平津15382章 戰平津14596章 騾河莊440章 麻煩179章 入主青海510章 認同342章 綏遠3410章 滇緬公路165章 四馬拒姜戰賀蘭5541章 軍議137章 爭議69章 安排579章 騰龍戰機77章 徐景隆的背叛131章 外科手術式的進攻106章 暴起467章 綏遠7329章 白銀法案137章 爭議101章 吉林形勢1442章 大雨270章 長城抗戰12228章 上海完382章 戰平津14302章 人選435章 服氣473 包頭鐵礦209章 上海6505章 王勁哉475章 祭旗448章 圖謀河南159章 整編邵力子145章 游擊戰3湯老虎59章 聯合電文392章 撤退511章 截拿591章 越南叢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