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 流量

照着寧爲的本心,對於瑞國那邊強行給自己加的戲,是不太想做理會的,沒什麼必要。從目前發展的現狀來看,反正急得不是他們。

在三月的輔助下,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足夠了。起碼寧爲還是很有自信在他有生之年,能看到三月獎超越諾貝爾獎,成爲全世界公認的最中肯且知名的大獎。

當然這些都是次要的,關鍵還是那種獲獎的榮譽感。

諾貝爾獎之所以影響力巨大,是因爲大家已經默認這些獲獎者推動了這個世界的科技樹在正確的方向上向前發展,於是有了許多諾貝爾獎得主專有的特權。比如高校內的專用停車位,比如資本大佬揮舞着支票本求合作。

在寧爲的設計中,未來的三月獎當然也要如此,且是必須要爭取的。

因爲一個國際性獎項,往往真能帶動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向前前進一大步。

瑞國的人口不過一千萬人,只看人口數量,基本就跟華夏一箇中型城市相當,但其科技實力卻能在世界排進前十,而且在多個科技領域領先於世界。比如冶金、材料、機械、電子、通信,等等,諾貝爾獎在其中自然有着極大的促進作用。

畢竟諾貝爾獎的評委大都在這個國家,大家認可這個獎項,也就代表着認可瑞典的科學傢俱備對世界科技發展點評的權力。

對於華夏來說,三月獎同樣如此。

當三月獎擁有跟諾貝爾獎等同的地位,也就意味着全世界認可了寧爲制定的這套科學評價體系,認可了華夏具備決定世界科技走向的能力,認可了華夏從世界製造中心向世界科技中心的轉型。在學術圈一旦有了這個認知,也代表着更多各國的優秀人才會有更加充足的意願來到華夏交流,最起碼來到華夏看一看。

雖然現在已經用地球村來形容網絡時代地球上發生的資訊傳遞速度,但其實在西方許多媒體鏡頭下的華夏跟華夏人眼中的華夏,依然是兩個世界。

許多醉心於學術的人在想要了解或者獲取一些資訊時,幾乎是本能選擇那些具備一定公信力的大型媒體,因爲如果想要從數以萬計的自媒體獲得信息,就需要花費太多的沉沒成本去分辨其中的真僞,太過浪費時間不划算。

這種情況下有了三月獎加持,會很自然的讓許多科研工作者去自發的通過渠道瞭解華夏,甚至會想要到華夏來看一看,也許來了就不願意走了呢?

比如像露西·羅恩這樣,雖然常常會有怨氣,沒事還喜歡跑來跟寧爲吵吵架,但是在燕北大學呆得其實也挺好的,時不時的還會拉上江同學一起出門逛逛街,也在燕北大學交到了不少朋友,據說還有不少追求者……

聽江晨霜說,露西·羅恩甚至真的有了在華夏戀愛甚至結婚的心思,用她的原話說華夏男人要比她祖國的那些男人靠譜得多。比如日常聊天時,甚至有人向她表露過,作爲男人婚後將工資卡交給她保管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尤其是在露西·羅恩還不太懂彩禮是種啥玩意兒的情況下。

對此,寧爲當時回饋給江同學的評價只有一句:“什麼玩意兒?!舔狗不得House!”

可惜的是,據說他可愛的周師兄已經很舔了,然而卻依然沒能俘獲露西·羅恩的芳心。大概是智商上的優越,讓這位哈佛天才女博士更看重外在的美……

其實寧爲到是很想跟露西·羅恩談談擇偶觀的問題。

比如外表並不是一切,尤其是從女人的角度來看,男人的外表是最不能信任的。畢竟帥氣不能當飯吃,他的周師兄雖然單純從容貌上來說的確不算帥氣,但起碼不醜。尤其是請客吃頓飯都能拖個幾年,有錢都攢起來的性子,特別適合嫁過去過日子……

但最終還是作罷。

主要是寧爲不太敢確定,憑他跟露西·羅恩的關係,這種談話會不會出現反效果。

因爲露西·羅恩還很誠懇的跟江同學說過,她對於華夏男人的好印象,必須要拋開寧爲來談,因爲她覺得寧爲身上沒有任何她所看到的其他華夏優秀男人身上那些美好的品質,並非常疑惑江同學爲什麼會對寧爲這種大男子主義的傢伙死心塌地的……

好吧,又想遠了。

總之,先把那些高端人才吸引到華夏來看以看,萬一就被吸引住了,決定留下來做研究呢?只要價格開的夠高,只要城市宜居,環境夠好,在哪幹活不是幹呢?畢竟科學是無國界的嘛。

而且相對於華夏人來說,其實國外人的思想更不反對移民,畢竟大多數西方國家都是移民國家嘛,火星都願意去,更別提只是在地球上換個地方生活了。

當然,在寧爲的構想中,大概也只需要吸引各個行業科研領域的精英就夠了。最好是那種一心把實驗室當成家的,大家一起努力,建設更美好的地球。

顯然三月是瞭解寧爲的想法的,所以給出了建議……

要勇往直前!

當然這種事情其實不太適合在微博發聲了。

人家都是接受記者採訪,他在微博上回應一、兩句就顯得不太尊重人了。

於是,寧爲放下了手頭的研究,走出了辦公室,來到隔壁,很禮貌的敲了敲虛掩着的門。

門很快被打開,露出柳唯那張很有棱角的臉。

“要出門?”

“沒有,就是有個事要問下你,我記得之前有不少媒體希望能採訪我來着?”

“你要接受採訪?”

“嗯,蒂姆諾貝爾獎基金會主席都站出來接受採訪了,我做了反思,咱也不能表現得太倨傲了,做人呢還是要低調些。偶爾接受一下采訪、直播什麼的,跟媒體打好關係,也是有必要的。你覺得呢?柳哥?”

柳唯沉默了片刻,想了想,字斟句酌的問道:“寧爲,你具體想談點什麼,要不要先過過稿?”

“我就想心平氣和的跟這個世界講一講三月獎的事情,可以說是一次大型科普性宣傳吧,告訴大家三月獎的評選流程爲什麼是最科學的,還有迴應一些傳聞,爲什麼今年的三月獎沒有華夏人獲獎。大概就是這些,過稿就不用了,說什麼不說什麼,我心裡都有數的。”

“寧爲啊,你應該知道,許多人都很看好你,對你的評價特別高,但其實大家也希望你能少說些話。科學家其實安靜些沒什麼不好的,尤其是大科學家不太擅長溝通是很正常的事情。埋頭做好自己的事情其實就足夠了!”柳唯建議了句。

說得很委婉,表達的意思也很直接,就差沒直說“你不會說話就少說點不行嗎?”

這讓寧爲想到了三月在屏幕前氣勢洶洶喊出的那句:“喵星人不懼挑戰,永遠勇往直前!”。

雖然許多人都覺得寧爲很毒舌,但其實對這個評價寧爲是很委屈的,真要說到毒舌,三月纔是真的毒,然而絕大多數人似乎對此都沒什麼印象,甚至網絡上對於三月的主流評語竟然是——可愛!

這纔是最誇張的。

起碼跟三月比起來,寧爲覺得自己已經很擅長溝通了,而且溝通能力很強。比如他經常一開口就能讓曾經的寢室羣裡所有人都閉上嘴巴。

“有些話還是得說的。尤其是涉及到三月獎。這個獎項對於我的一系列計劃很重要,三月獎未來能不能發展起來。我讓三月做了一個不算太科學的情景預測,大概就是根據以往國際社會熱點事件各方反應作爲模板,然後做出一個數學模型,來判斷這次事件的媒體後續反應。”

“結果是如果我們不做迴應的話,接下來很可能會有一篇知名媒體的報道開始刷屏,非常客觀的從各個角度來分析三月獎爲什麼不可能取代諾貝爾獎。爲了提高真實性,說不定這篇報道還會是一位華裔記者署名。這種報道對三月獎的影響見仁見智,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必然會延緩三月獎在國際學術圈的接受度,這種接受度並不是提高獎金能解決的。”

“可怕的是,按照報道傳播影響力來計算,這種針對性的文章會在學界內流行,從而拖延三月獎在國際學術界被認可的速度。這個時間可能是兩年、五年甚至十年,雖然說我們都還年輕,無所謂。但總有些人已經老了呀,我相信許多老科學家們肯定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華夏也擁有自己能跟世界頂級獎項相媲美的國際性大獎,你說呢?”

……

這個理由可以說是無敵了,尤其是思考境界的拔高。

很多人都討厭那種談話的時候,把立意無限拔高的說辭,但不得不承認這種方式很有用。就好像此時柳唯都不敢說個“不”字。

“你說得對。但三月獎有專門的辦公室,三月基金會有專門的管理部門,你去湊什麼熱鬧?直接讓其他教授接受採訪不好嗎?”柳唯給出了一種選擇。

“真不是我自誇啊,柳哥,現在三月基金會影響力還不夠大啊,他們就算接受採訪,估計傳到國外也沒幾個人重視。我不一樣,我有流量的。”

回答依然很合理。

網絡時代,流量即爲影響力,說出的話,要讓人看到了才能叫表達態度,沒人看那叫自娛自樂。

“好吧,你想什麼時候?”

“要不……就今天下午吧,隨便約一家媒體,早點搞定早點了事!”

“沒什麼特別的要求?”

“嗯,如果是熟識的人來採訪最好。”

“好!”

……

寧爲說是隨便約一家媒體,但媒體當然不可能太隨便。

畢竟太多的媒體希望能採訪寧爲了,別說一些地方性的媒體了,就是央媒都已經申請過好多次了。

隨着寧爲獲獎越來越多,名聲越來越大,網絡上流傳寧爲接受採訪的視頻卻並沒有變的更多,主打還是寧爲本科時接受的幾次採訪,以及在央媒新聞上的幾分鐘內容。

當寧爲本科畢業之後,正經視頻就只剩下爲寧班做宣傳拍的那些小視頻了。從傳媒的角度看來,這多少還是有些浪費了。

就好像寧爲的自我評價那樣,這畢竟是個雖然不靠流量吃飯,但卻自帶流量的傢伙。

所以很自然的,柳唯第一時間上報之後,消息便傳到了——央媒。

……

央視大樓,知名主持人羅珍正在電腦前仔細閱讀着下期《人物》節目邀請的嘉賓簡歷,明天就要正式錄製節目了,在節目前對嘉賓有更深的瞭解,無疑對於節目的拍攝跟製作進程更有利,最重要的是《人物》這檔節目邀請的嘉賓本就有其特殊性,比如的確都是人物。

就好像明天她要對話的就是一位華夏知名的商業大佬。能做到大佬的位置上,多少是有些脾氣的。雖然說到了這些大佬的層級,多少都會給央媒一些面子,但作爲主持人,多瞭解一些採訪的對象,在保證有看點的話題可以討論的情況下,還能保證大體上的友好氣氛,卻能彰顯一個主持人的功力。

羅珍正看資料看得入神,擺在桌上的電話突然響了起來,瞟了一眼,看着主任辦公室五個大字,羅珍連忙接通了電話。

“喂,張主任,有什麼吩咐?”

“羅珍啊,臨時有個採訪任務,你趕緊準備一下,馬上準備過去。”

“啊?採訪任務?我去。”羅珍有些懵,畢竟臺裡有負責外出採訪的記者,對於一個節目主持人來說,很少會有外出採訪的任務分配到她身上。

“嗯,臺裡目前就你跟寧教授打過交道嘛,寧教授那邊的意思是希望能有個熟人去做期採訪,所以就你了。”

“寧教授?寧爲啊?”

“不然呢?還有哪位寧教授是他願意接受採訪,咱們就得馬上響應?你趕緊準備吧,叫小周配合你,時間定在下午兩點,地點就在燕北數學研究中心,你們過去之後直接打一位柳唯先生的電話,他會安排好的。對了,這次可不是錄製節目,配合好的同時,看能不能再跟寧教授約一次更正式的採訪。”

“好的,張主任,保證完成任務。”

……

掛了電話,羅珍還是很興奮的。

正如張主任說得那樣,不是哪位教授都是願意接受採訪,央媒這塊就會配合的。畢竟央媒也要面子不是。

但寧爲絕對是個特例,即便之前被拒絕太多次,但依然沒什麼脾氣,畢竟人家的成就擺在那裡。

羅珍還記得上次她跟寧爲對話,還是寧班正在籌建中,未來之城的規劃還只是一張圖紙的時候。

現在寧班已經正式開課了,那座在LP縣的未來之城也建設得如火如荼。

只是沒想到她又有了再次採訪寧爲的機會,畢竟目前還沒有人兩次登上《人物》這檔節目。更多的還是好奇,寧爲怎麼突然想着要被採訪了?

寧教授懶得跟媒體打交道在臺裡也算出名了的。

畢竟臺裡想採訪卻一直沒機會的名人可不太多,寧爲絕對是最特殊的那個。

興奮之下,她也第一時間在微信上找到了寧爲,發了個消息過去:“寧教授,剛剛臺裡給我佈置了個任務,下午兩點趕去燕北數學研究中心去跟您做一期專訪,您是想聊些什麼話題?”

很快她收到了迴應,依然非常簡單“?”

不過還好,緊跟着的一條消息還是足夠熱情的:“又是羅姐你來了啊?不過下午隨便採訪幾句應該沒法做節目吧?我就是想跟大家探討一下關於諾貝爾獎跟三月獎這個話題,這點東西不可能撐起一整期節目吧?我讓柳哥隨便找個人錄個小視頻就差不多了,派你來的會不會小題大做了?”

看到寧爲的消息,羅珍立刻回覆道:“寧教授,我大概懂您的意思了。不過這也不需要做一期節目啊。我們可以節選一些對話的內容,直接以新聞的形式播報就好了。在新聞上您也可以發表看法,我跟您說在做主持人之前,其實我也是新聞採訪記者來着,這工作我也挺熟悉的。”

“那就最好了,羅姐,謝謝啊。可惜了,我爸又不在京城,不然還能讓你跟他合個影來着。”

“以後肯定有機會的。寧教授,我這邊準備好後就直接過去,您現在可以想想需要我採訪些什麼問題,我們直接在微信上溝通,等會過去之後我們就直接開始,免得耽誤您的時間。”

“嗯,其實挺簡單的,你現在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下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評審委員會委員尼爾斯·庫爾斯頓跟諾貝爾基金會主席拉爾斯·海肯斯滕這兩天發言的視頻,然後圍繞他們說的這些話題來問就行了。具體怎麼針對這兩個問題發問,你肯定比我更有經驗。”

“沒問題,等會我會把問題現在微信裡跟你提前溝通一下的。”

“嗯,麻煩了羅姐,等會見。”

“不麻煩,等會見!”

寧爲說得這些視頻,羅珍還真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情況,不過五分鐘之後,兩個視頻就已經下載到了手機中,也讓羅珍瞭解了前因後果。

半點不誇張,一分鐘時間,羅珍腦子裡浮現出起碼幾十個問題。

448 拜服的底層邏輯119 滿譽歸途435 CERN的苦惱257 我是個識大體的人511志得意滿233 到底想幹什麼?366 芯片難題043 人總有在乎的東西410 請再多給我十多分鐘052 好消息023 再一次被自己震驚了!015 學習讓我快樂!043 人總有在乎的東西017 不能慣着的兄弟180 三月的第一個問題302 其實都是善良的人吶462 槍斃十分鐘113 來吧,讓數論支配你們的恐懼426 神經病啊124 守着金飯碗要飯?(爲大漢盟主跟三千月票加更!)039 學神是我室友010 威逼利誘230 世界領先水平486 關於諾獎引發的爭論006 保研?我不稀罕了!513 一切爲了全球人民三江及上架感言266 不負責任的設計399 寧爲的安排037 刺眼的兩行字509 和平號,準備起航!194 不爽就先背刺一劍329 請假475 理論基礎110 這裡是思想碰撞場123 我是來送溫暖的(感謝大漢的盟主,感謝大家的月票,今天還有一更)198 一條微博與千億美元的蒸發(三更求月票)213 這是江大要爆發的節奏嗎?162 天才科學家跟公主482 喜訊402 沉浸式體驗426 神經病啊251 請跪下,謝謝066 輔助了個寂寞415 完美039 學神是我室友411 短板471 按部就班407 一個聲音的重要性160 他就是救世主!439 雙標到飛起103 北大也還行吧 (繼續四千字加更,求首訂,求月票)482 喜訊141 我不敢指導你了!185 也許是解決辦法的方法411 短板112 報告會上092 從大洋彼岸寄來的OFFER384 逆反心理嚴重的院士281 做生意,要懂和氣生財477 殺瘋了的三月243 這裡就是未來的中心017 不能慣着的兄弟296 除了我們,還有誰能爲地球發聲?!179 還是本性太過純良441 時代的落幕跟興起110 這裡是思想碰撞場333 太巧了370 方向099 一杯神奇的咖啡 (上架前的大章)135 對,是他,還是他!370 方向240 讓人驚悚的致謝辭355 世界第一204 數學在戀愛中的一種應用方法172 新熱電材料247 殺雞儆猴的計劃413 被嚇住了489 學術界的毒瘤呀199 你們要的迴應(深夜更新求月票)437 光!325 老實人桑達爾271 給他們現在,我們贏得未來351 忙碌跟期待012 一篇論文的環球旅行046 湍流算法531 希望433 不相通的人生286 獲獎感言之我的絕望你們不懂(十月最後一天求月票啊!)228 史上最年輕獲獎者的最短記錄116 原來世界最低調的高校其實是……413 被嚇住了223 三月搬家380 內行啊!416 很有學問的吃貨們400 是他?那成!355 世界第一135 對,是他,還是他!109 寧爲不可能這麼膚淺!
448 拜服的底層邏輯119 滿譽歸途435 CERN的苦惱257 我是個識大體的人511志得意滿233 到底想幹什麼?366 芯片難題043 人總有在乎的東西410 請再多給我十多分鐘052 好消息023 再一次被自己震驚了!015 學習讓我快樂!043 人總有在乎的東西017 不能慣着的兄弟180 三月的第一個問題302 其實都是善良的人吶462 槍斃十分鐘113 來吧,讓數論支配你們的恐懼426 神經病啊124 守着金飯碗要飯?(爲大漢盟主跟三千月票加更!)039 學神是我室友010 威逼利誘230 世界領先水平486 關於諾獎引發的爭論006 保研?我不稀罕了!513 一切爲了全球人民三江及上架感言266 不負責任的設計399 寧爲的安排037 刺眼的兩行字509 和平號,準備起航!194 不爽就先背刺一劍329 請假475 理論基礎110 這裡是思想碰撞場123 我是來送溫暖的(感謝大漢的盟主,感謝大家的月票,今天還有一更)198 一條微博與千億美元的蒸發(三更求月票)213 這是江大要爆發的節奏嗎?162 天才科學家跟公主482 喜訊402 沉浸式體驗426 神經病啊251 請跪下,謝謝066 輔助了個寂寞415 完美039 學神是我室友411 短板471 按部就班407 一個聲音的重要性160 他就是救世主!439 雙標到飛起103 北大也還行吧 (繼續四千字加更,求首訂,求月票)482 喜訊141 我不敢指導你了!185 也許是解決辦法的方法411 短板112 報告會上092 從大洋彼岸寄來的OFFER384 逆反心理嚴重的院士281 做生意,要懂和氣生財477 殺瘋了的三月243 這裡就是未來的中心017 不能慣着的兄弟296 除了我們,還有誰能爲地球發聲?!179 還是本性太過純良441 時代的落幕跟興起110 這裡是思想碰撞場333 太巧了370 方向099 一杯神奇的咖啡 (上架前的大章)135 對,是他,還是他!370 方向240 讓人驚悚的致謝辭355 世界第一204 數學在戀愛中的一種應用方法172 新熱電材料247 殺雞儆猴的計劃413 被嚇住了489 學術界的毒瘤呀199 你們要的迴應(深夜更新求月票)437 光!325 老實人桑達爾271 給他們現在,我們贏得未來351 忙碌跟期待012 一篇論文的環球旅行046 湍流算法531 希望433 不相通的人生286 獲獎感言之我的絕望你們不懂(十月最後一天求月票啊!)228 史上最年輕獲獎者的最短記錄116 原來世界最低調的高校其實是……413 被嚇住了223 三月搬家380 內行啊!416 很有學問的吃貨們400 是他?那成!355 世界第一135 對,是他,還是他!109 寧爲不可能這麼膚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