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我們身上是不是貼着標籤,司機很快的來到了火車站,而且準確無誤的找到了我們,要知道那時候甭說手機了,連傳呼機也還沒有發明出來。一輛綠色的青島人叫小大頭的很新的車,從司機的打扮和談吐看,有一定的素質,很高興得打過招呼,上了車,司機30歲左右的樣子,中等個,長得不是很帥,但是很幽默,很高興的招呼我們這兒那兒的風景,一會兒開上了山東路,路很寬,車很少,司機師傅很自豪地說,這是目前青島最好的馬路,看慣了北京永遠走不完的車流人流,這條路上確實很是寬敞而幽靜,島城的高高低低錯落有致的景色也和北京的永遠的平整不同,給人一種迎接新生活的全新的從心底開始的得意與新奇。
司機師傅也沒忘了介紹我要報到的廠,你算是來對了,司機師傅的神情裡透漏着自豪,青島港上很多人託關係擠破頭的要進來都進不來,咱們廠是目前機械局工人收入最高的工廠,國外引進的技術,做麪包及食品機械,你看這車,新吧,剛買的,一下買了兩輛。
我很高興得聽着司機師傅的介紹,心底裡美滋滋的,想到了那些勸我留在北京的同學,他們找到個接收單位就高興得不得了,你看我的單位多好……
汽車七轉八彎的開了好久,終於說到了,原來在水清溝一帶,凡是在青島生活過幾年的人,都知道水清溝一帶意味着什麼,雖說我想說的是一個會計的十年所見所聞所做,但是會計其實是與經濟的發展休慼相關的,我不敢說我是個聰明人,但是我是個愛思考的人,所以整個記述過程中,可能要多次提及與社會經濟相關的很多問題。水清溝洛陽路一帶代表着什麼呢?代表着青島的工業區,污染區,貧窮區,文化水平落後素質較低區,那兒的市民是青島市中心區的居民瞧不太上的,環境是髒亂差的,工人是最出力但是收入不高的……基本上是這樣一個印象吧,直到現在,因爲那個地區既不靠海也不靠農村,又沒有特殊的風景,仍然是誰都不太願意過去的,欠發展的區域。
工廠到了,大門口對着馬路,一進大門,整個的工廠就盡收眼底了,右邊前面是三層的土黃色辦公樓,和它連在一起的後面是車間,左面是兩層的辦公樓,和它連在一起後面的也是車間模樣的建築,最後面左右的車間連在一起橫擺得建築物還象車間,中間的空地上,散亂的左一堆右一堆的各樣的灰暗的金屬材料,有些機器的低鳴聲,或遠或近的傳來,滿眼盡收的是些灰暗的色彩,是夏天,記憶中卻沒有一絲生氣。
雖說沒開始工作,但大學實習的時候,參觀過很多的廠區,最大的應該是長春的汽車城,長春一汽,怎麼說它大呢,帶領我們實習的廠方人員說,這麼說吧,長春一汽每年生的寶寶足夠一個幼兒園,一個人從出生那天起,直到研究生,只要他願意,整個過程他都不需要離開這個汽車城,北京實習的時候,包括北京第一機牀廠,北京開關廠,首都吉普汽車有限公司,因爲我們學校隸屬當時的機電部,所以部署廠有義務接待我們實習,記得我們校自己的附屬廠,廠區至少有現在廠區的3倍大。
儘管如此,我自己想可能我見過的都是大廠的代表,大多數的廠就這樣吧,拎着簡單的東西,在司機師傅的帶領下,我和男友到了右手的三樓,門口掛着廠長辦公室,還有一個檔案管理室的牌子,進去後比較簡陋的辦公室分裡外兩間,一男三女看起來都是30歲以上的年紀,那位先生看起來是負責人了,司機師傅介紹說是主任,便簡單的聊了起來,說那一年,廠裡總共要了7名大學生,就我一個女的,在這之前的一年,要過一名本科生,我那時可能真的很傻,沒有什麼判斷是非的能力,其實就這一句話,已經基本可以判斷這個廠的綜合實力了。在本年度的7名大學生中,我是第一個報到的,按照國家關於幹部報到的規定和大學本科畢業的國家統一工資規定,我十五號以前報到,當月給我發全額工資,國家規定本科畢業第一年,基本工資96元,廠裡效益較好,浮動一級,基本工資108元,報到後先回家休息一個禮拜,然後再回來上班。不管是當時還是十年後的現在,對於上述的工資規定我都感到驚異,深刻的體會到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只要報到就要發工資,只要是本科畢業,全國上下一個工資標準!
於是,填完幾張表格,將報到證和行李提取票上交之後,我就回家繼續我最後一個暑假,不過我的身份不再是一名學生,而是一名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