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網運分離

在溫泉酒店,李河川罕見的準備了最豪華的佈置,

就連參會人員,都是每人一臺平板電腦當做紀念品。

當然了,電腦中都是先拷入了礦海集團的宣傳片。

李河川可顧不上拿到電腦的人看到之後會不會對礦海感興趣,甚至跳槽到礦海。不過他倒是希望這樣,起碼也能省去招人的步驟了。

挖人牆角的事情李河川自然不會幹,畢竟那會有損他的名望。

不過別人主動跳槽,那就不歸他管了。

因此,礦海集團的宣傳片也是極爲華麗,將員工幸福的一個個瞬間全部收錄進去,爲的就是能夠吸引各式人才。

一期鐵路運營線路長達500公里,以李河川的實力根本就吃不下整條鐵路,所以他才召開鐵路投資會議,拉攏合夥人。

幹事保守的於佔勝和董長生已經被他拋到了腦後,他現在要遊說的對象包含了鐵路工程局、機車車輛製造廠及信號、網絡等方面的專業公司。

“礦海鐵路不同於國鐵,我準備開展新的運營模式——網運分離。”李河川解釋道,“所謂網運分離,是鐵路網歸礦海公司所有,但上線運力卻開放一半的份額與各位共享。”

華鐵一局的一個經理問道:“李總,恕我說句你不愛聽的話,網運分離國內外都做過很多試驗,可是最終結果是什麼?無一成功。我不知道李總如何有信心保證網運分離的成功。”

李河川呵呵一笑,說道:“這位老闆問的好。以前搞得網運分離爲什麼不成功?一個是結算複雜,二就是不透明。我李河川做事爽快,因此只要是合作的公司,上網運價直接結算,當然了,如果你們不嫌麻煩,可以按天結算都沒問題。拉多少貨,拉多遠,完全透明,能掙多少錢,一目瞭然。”

旁邊一位做鐵路系統網絡的公司代表說道:“這個請各位放心,我們不是一兩天打交道了,完全可以用我公司的計費系統,大家不用勞心傷神的去結算。”

一局經理呵呵一笑,說道:“華威公司是業內專家,你說的當然對。”

李河川對着華威公司代表說道:“當然了,如果你的網絡價格比國鐵的貴,我可不一定採購你的產品呢。”

“李總放心,別的不說,礦海公司我轉過幾圈了,供貨的話絕對質優價廉,比國鐵價格低那是肯定的,畢竟給他們供貨,是要有一些額外費用產生的。”華威公司說道,“礦海,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了。”

“什麼費用?”李河川問道。

衆多鐵路工程公司呵呵一笑,互相之間的默契很深,顯然已經見慣不慣了。

對於建設部分鐵路工程,中標費其實倒不是最麻煩的,畢竟只要有懂工程的,很快就能衡量出來工程造價。可是施工前中後三期中,額外的打點費用確實最頭疼的,因此在鐵路工程公司,招待費和辦公費中的其他往往是最多的。

諸如會議費,包含但不限於住宿,一些提供大家都能懂的服務費用也是在這裡列支。培訓費裡也必然暗含一些景點門票費等等。這都是行業內的秘密,李河川自然不清楚。

他順着自己的思路說道:“諸位,別的不說,現成的億噸煤炭貨源肯定是沒問題的,僅僅是礦海很快就會有兩千萬噸的煤炭外運任務,加上榆煤、神煤公司,每年往低了說也是上億噸。”

三局局長是晉省人,也是對礦海鐵路比較感興趣的一個,他見李河川提到了運量,便說道:“李總,別說那些沒用的,你就直接說怎麼個合作法吧?”

李河川用手中的激光筆一指線路圖,說道:“500公里,投資額大約200億元。礦海集團投資100億,其餘由感興趣的公司墊資修建。”

“墊資?”四局是冀省的一家鐵路工程公司,說道,“之前的慣例都是按工程進度撥付的,墊資對工程公司壓力太大吧?”

李河川微微一笑,說道:“礦海鐵路的利潤額不會低於25億,這是在運輸一億噸的基礎上。在可預見的未來,它的運量會急速上升,不遠的將來還會擴大到礦石粉、金屬材料,甚至反向運輸上。咱們就按投入200億計算,每年的淨利潤至少會在25億以上,甚至過兩年就會翻番。試問,大家知道還有什麼行業能輕鬆賺取這麼多利潤的?”

一局經理點點頭,說道:“利潤按照怎麼個比例分配呢?”

他的話問道了關鍵點,所有人都把目光轉向了李河川身上。

“按照各局運輸量的比例進行分配,不過礦海集團可以給各位保底,保證總分配利潤不低於10%的回報率。當然了,後期各局的運輸量上來了,自然會拿到更多的利潤。礦海集團可以承諾,礦海自營運力不會超過70%。“

幾個工程局的頭頭私下討論起來,也緊急進行風險評估。

終於,三局的經理率先說道:“三局願意承擔!實不相瞞,三局作爲晉省的老企業,因爲早年修建各類鐵路線,又進行臨管運行,人員富裕的很。如果不是李總提出的半年工期,三局恨不能將所有的活都攬下來。”

“老周,這就是你的不對了。雖然四局這幾年的重點在南方,可不代表我們就放棄了北方。實際上,我們對李總的方案很感興趣,也願意現在就買機車組織施工材料運輸。”四局的施經理據理力爭。

華車集團的老總呵呵一笑,說道:“兩位,機車車輛是我們華車集團的,在開會之前,我已經準備以融資租賃的形式賣給礦海集團了。”

“老喬,這你就不地道了。怎麼不聲不響的就投入機車車輛了?你讓我們華威公司的信號和通訊業務怎麼開展?我們的東西總不能搞融資租賃吧?”華威公司老總說道。

李河川看向和華威公司類似的幾家供應商,淡淡地說道:“礦海集團既然實行網運分離,那麼信號業務、枕邊監測設備等等也可以採取合作的方式。礦海鐵路願意與各位就設備安裝調試、設備維修工作進行長期合作。”

“這也可以?”一家設備供應商高興極了,這等於提供了長期飯票呀。

李河川看向熱烈討論的衆人,往下壓了一下聲音,說道:“礦海鐵路雖然成立時間晚,但我相信,在各位的共同努力下,它會成爲一個前無古人的壯舉!”

“融心匯智、精誠合作!”有人注意到了礦海集團鐵路板塊的核心價值觀,不由地輕聲唸了出來。

第237章 租下隔壁的辦公室第67章 安婕的分析第7章 我們要開工了第226章 海川的未來第137章?兼併安成化肥廠第258章 山居會所第182章?礦海的億噸煤礦第237章 租下隔壁的辦公室第129章?釣魚第202章?你使勁往大猜第44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146章?煤制油項目第9章 供電所的老張第36章 瘋狂的賭約第240章 互聯網加煤炭第170章?人送綽號鋼鐵俠第64章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第253章 合夥人第220章 精準的預測第82章 增發股份第39章 新的研發組第69章 舉報人是他?第215章 葛家河水電站第173章?拿下小嵐礦山第199章?秩序,由我來建立第92章?結伴回家第90章 組建礦海集團第226章 海川的未來第77章 公司章程上做文章第244章 這裡是華夏的硅谷第74章 融資租賃第205章?他們要的是希望第13章 簽訂大單第53章 大棒加胡蘿蔔第4章 新老闆的新方法第218章 編寫爬蟲程序第153章?託舉哥第34章 託管運營煤礦公司第47章 新的征程第19章 談判第209章?靜靜的葛家河第25章 女律師的指點第65章 防治污染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第34章 託管運營煤礦公司第147章?給你個總經理幹不幹?第176章?第二家電網公司第90章 組建礦海集團第228章 五千萬投後估值第99章 小嵐鋼鐵廠的失策第16章 改善職工伙食第151章?機械部隊集結第209章?靜靜的葛家河第145章?年芳十八的總裁第154章?梧桐河的隱患第122章 運煤通道主導權之爭第182章?礦海的億噸煤礦第90章 組建礦海集團第47章 新的征程第1章 關停小煤礦第92章?結伴回家第273章 截胡第196章?談,可以;打,奉陪第171章?收編鋼鐵廠第206章?西行第192章?量子幽靈第86章 李河川的救援裝備第16章 改善職工伙食第43章 忍住衝動第50章 如此經營,豈能不垮?第248章 不婚者霍青玉第197章?和拓礦業公司的野心第254章 圈層第28章 合則兩利第136章?激進的項目推進計劃第127章?開創鐵路研發的奇蹟第192章?量子幽靈第204章?西三局第205章?他們要的是希望第16章 改善職工伙食第27章 45號合金支柱訂單第53章 大棒加胡蘿蔔第129章?釣魚第166章?導電材料提前完成第16章 改善職工伙食第51章 全面接手第5章 煤礦協會的主意第97章 採煤設備備件國產化第104章 原太特鋼的邀請函第104章 原太特鋼的邀請函第178章?超導電纜示範工程第53章 大棒加胡蘿蔔第177章?超導電纜第194章?能量因子力學應用第99章 小嵐鋼鐵廠的失策第25章 女律師的指點第200章?聯合運輸模式第68章 定個小目標,賺他一個億第235章 387億!第20章 收購長林裝備第12章 參觀礦井
第237章 租下隔壁的辦公室第67章 安婕的分析第7章 我們要開工了第226章 海川的未來第137章?兼併安成化肥廠第258章 山居會所第182章?礦海的億噸煤礦第237章 租下隔壁的辦公室第129章?釣魚第202章?你使勁往大猜第44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146章?煤制油項目第9章 供電所的老張第36章 瘋狂的賭約第240章 互聯網加煤炭第170章?人送綽號鋼鐵俠第64章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第253章 合夥人第220章 精準的預測第82章 增發股份第39章 新的研發組第69章 舉報人是他?第215章 葛家河水電站第173章?拿下小嵐礦山第199章?秩序,由我來建立第92章?結伴回家第90章 組建礦海集團第226章 海川的未來第77章 公司章程上做文章第244章 這裡是華夏的硅谷第74章 融資租賃第205章?他們要的是希望第13章 簽訂大單第53章 大棒加胡蘿蔔第4章 新老闆的新方法第218章 編寫爬蟲程序第153章?託舉哥第34章 託管運營煤礦公司第47章 新的征程第19章 談判第209章?靜靜的葛家河第25章 女律師的指點第65章 防治污染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第34章 託管運營煤礦公司第147章?給你個總經理幹不幹?第176章?第二家電網公司第90章 組建礦海集團第228章 五千萬投後估值第99章 小嵐鋼鐵廠的失策第16章 改善職工伙食第151章?機械部隊集結第209章?靜靜的葛家河第145章?年芳十八的總裁第154章?梧桐河的隱患第122章 運煤通道主導權之爭第182章?礦海的億噸煤礦第90章 組建礦海集團第47章 新的征程第1章 關停小煤礦第92章?結伴回家第273章 截胡第196章?談,可以;打,奉陪第171章?收編鋼鐵廠第206章?西行第192章?量子幽靈第86章 李河川的救援裝備第16章 改善職工伙食第43章 忍住衝動第50章 如此經營,豈能不垮?第248章 不婚者霍青玉第197章?和拓礦業公司的野心第254章 圈層第28章 合則兩利第136章?激進的項目推進計劃第127章?開創鐵路研發的奇蹟第192章?量子幽靈第204章?西三局第205章?他們要的是希望第16章 改善職工伙食第27章 45號合金支柱訂單第53章 大棒加胡蘿蔔第129章?釣魚第166章?導電材料提前完成第16章 改善職工伙食第51章 全面接手第5章 煤礦協會的主意第97章 採煤設備備件國產化第104章 原太特鋼的邀請函第104章 原太特鋼的邀請函第178章?超導電纜示範工程第53章 大棒加胡蘿蔔第177章?超導電纜第194章?能量因子力學應用第99章 小嵐鋼鐵廠的失策第25章 女律師的指點第200章?聯合運輸模式第68章 定個小目標,賺他一個億第235章 387億!第20章 收購長林裝備第12章 參觀礦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