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是被投公司找投資人,沒想到在海川這裡反了過來。
爲了能夠在心理上佔據優勢,於文博和馮嘉義到了榆市後,先是給李河川打電話說上午有點事情,需要下午再談。
李河川知道這兩人是專門來找他談判的,說是有事,肯定是託詞,談判策略。
他答應下來,便去和吳曦月逛母嬰生活店,到下午纔去了談判地點。
談判地點就安排在了大廈裡的一個小會議室,李河川也沒有穿正裝,溜達着進了會議室。
而後沒幾分鐘,於文博等人進入了。
於文博看到李河川,明顯一愣,週六上午八點五十,李河川來到了百度位於燕京的辦公地址,正處於快速發展與擴張中的百度,即便是,片刻之後才反應過來,試探性的問:“你是李河川先生?”
李河川點了點頭:“是我。”
馮嘉義在一旁看呆了,他和李河川在郵件上溝通過,心裡想李河川能夠熟練運轉兩個項目,一定是一位互聯網老手,年齡也肯定在三十以上,沒想到李河川還是震驚住了他。
於文博其實也驚訝不已,只不過沒有表現出來。他來之前曾經搜索過李河川的資料,只是知道這個人和一個礦海煤業的老闆重名,後來那個礦海再也沒有見過李河川的名字,想來想去,覺得這是兩個人。
見了面,他更覺得是兩個人了。
雖然很驚訝,但馮嘉義還是迅速冷靜下來,熱情的與李河川握了握手,說道:“李先生你好,這位就是我們投資總監於文博。”
李河川又和於文博握了一下手,說道:“久仰。”
於文博的大名,李河川沒說錯,的確是久仰。這位白渡呃投資總監先後策劃了好幾筆大的收購案,整體都比較成功,而他也獲得了不少名聲,算得上知名投資人了。
於文博是一個講究效率的人,所以簡單的客套之後,他便說道:“李先生,這次我們過來,主要是出於對資源交易網和企業吧這兩個項目的興趣,我們過來,就是因爲我們帶着誠意。之前馮經理也和你聊過,我們對這兩個業務收購的意向,不知道李先生……”
李河川微微一笑,淡淡地說道:“不好意思於總,打包的事情,我之前就和馮經理溝通過,目前我不接受任何公司的打包收購意向。”
於文博沒想到李河川乾脆利索的拒絕了他,甚至連白渡準備給出的意向價格都不詢問,就拒絕了他。
難道是他背後還有其他資本大鱷在支撐?還是他對企業吧、資源交易網的未來太自信?
雖然李河川拒絕的如此乾脆。於文博還是沒有放棄,說道:“李先生,先別忙着拒絕,難道你不想知道我們最新的報價?你應該知道,白渡背後有一些硅谷的投資人,他們知道了這個項目,已經給出了他們認爲的價格,我想互聯網行業應該沒人會給出這樣的高價了。”
白渡上下對資源交易網和企業吧十分看好,認爲這是切入企業市場的最好的利器,有了它,就有了聚攏用戶的磁鐵,這恰巧是白渡所欠缺的。爲了補上這塊缺口,白渡還特意將兩個業務進行了分析和評估,給白渡的投資人看。那些投資人在看完了分析之後,給出了明確答覆:白渡如果要收購這兩個業務,投資人會增投相當於1億元人民幣的額度。
作爲硅谷的投資人,更具有國際視野,早就看出華夏必將成爲世界第一大市場,在這個市場裡佔有一席之地,帶來的收益絕對是超額的。
於文博來之前和馮嘉義已經有了新的報價,四千萬人民幣,當然了,作爲談判,他準備從三千萬往上加的。就連這個價格,都讓他心跳加速,畢竟海川科技才一個月,這個高的估值,在整個互聯網行業可以說絕無僅有。
但做夢也沒想到,李河川一口回絕了。
這讓於文博覺得自己受傷了。
而李河川又開始撒鹽,說道:“相信我,白渡目前拿不出收購海川科技的資金,即便你們後面的投資人給你們增資了,也不可能達到它應有的價值的。”
於文博又愣住了,和馮嘉義對看了一眼,兩人心中都是驚訝不已,這小子到底是什麼來頭,連報價都不問,直接就說白渡買不起?
不過畢竟是老牌投資經理,他從李河川的話裡也捕捉到了信息,那就是李河川只融資,不出售。
於是於文博問道:“李先生對這兩塊業務如何看待?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
李河川微微一笑,說道:“資源交易網對接的是資源類的企業,可以說是線上的資源合同整合平臺。而企業吧則是提供了高粘性的用戶,不但爲資源交易網輸出流量,而且自身也將向企業社交轉變。未來前景?現在的兩個項目不過是拉開企業級應用的大幕的兩隻手,真正登上舞臺,驚豔全場纔是海川的未來。現在與未來想比?不足萬一。”
於文博皺了皺眉,不足萬一,意思是說現在的海川只是一,未來可能是萬?
這個年輕人哪來的自信?
於文博決定敲打一下李河川,至少讓他知道,互聯網行業不是他李河川說了算的。
於是,他便以站在李河川的角度說道:“企業吧的模式創意,雖然很完美的切入了企業級應用,資源交易網也找準了企業交易的痛點,但你畢竟缺乏足夠的流量與資金支撐,而這兩個項目一旦被某個擁有大流量的企業去模仿,超過你那是分分鐘的事情。”
他的話很含蓄,不過意思卻很明顯,如果李河川拒絕了白渡的收購,那麼那個“大流量的互聯網企業”就會模仿着出同樣的項目。
李河川微微一笑,說道:“兩位既然對海川科技的項目感興趣,那麼我們可以一塊梳理一下海川的發展。一個月前,資源交易網上線,以實時抓取煤炭價格指數爲核心。同一天,企業吧開始內測。接着,企業吧從煤炭擴展到所有企業,接連上線每日簽到、會員升級,再後來就是自建企業吧。同時資源交易網已準備基於前期的資料積累,進行企業交易註冊。這些升級和調整都是渣一個月內做出的,如果放到你說的某個大流量公司,於總覺得大半年的時間能做到嗎?”
於文博一下子陷入了沉思,不可否認,海川科技的產品迭代很快,而且每一次更新的功能又是前一次的加強,這種速度和創意,真的模仿不來。
李河川見於文博不語,接着說道:“剛纔於總也提到了流量。實不相瞞,在沒有任何推廣的情況下,企業吧註冊用戶已經超過了五百萬,日活也達到了了五十萬,無論增長速度還是用戶粘性,都是其他企業比不上的。有這些流量,對海川感興趣的不止貴公司一個。事實上,我剛剛拒絕了礦海集團的投資意向,這一點你可以跟礦海負責外部事物的霍青玉打聽,這是她的名片。”
於文博看着李河川掏出的一張金色的名片,不由地看了一眼他,微微點了點頭,說道:“不知道如果融資的話,李先生的條件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