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葛家河水電站

礦海裝備的深層鑽探設備終於研製成功,不過範一明也是心疼的只打突突,畢竟僅僅一套定製的鑽頭就價值數百萬,關鍵是還是一次性的。

根據之前預估的數據,頁岩氣開發需要探到地下3000米的距離,這個距離之下的世界人類一無所知,鑽探設備以每天五根左右的速度消耗着價值不菲的鑽頭,每一次開動機器,範一明都心疼不已。

不過在耗費了將近一個億的鑽頭後,終於迎來的收貨期。

安裝在探頭頂端的探測器首先檢測到了頁岩氣成分,對這種無限接近天然氣的東西,礦海公司自然是欣喜若狂。就連西三局的老職工在得知頁岩氣被成功開採出來時,也是老淚縱橫。

幾十年的守護,一年夢想成真。

西三局正在爆發他的第二春。

誰也沒想到,貧瘠的西三局在煤炭開採完了,居然還能再幾千米之下探測出頁岩氣來,而且據礦海預估,那可是價值數千億的資源。

有人羨慕,自然就有人眼紅。

有人網上爆料說,頁岩氣礦海集團根本就沒有采礦權,這種開採是非法開採。

甚至有人說,礦海集團作爲一家民企,居然獲得瞭如此重要的戰略資源,這背後一定有貪腐或者不可告人的秘密,是嚴重的國有資產流失。

不過也有網友知道西三局的歷史,指出西三局所在區域的用地本就是西三局的,輪不到別人來職責。而西三局內部的老員工也翻到了幾十年前的採礦證,上面顯示探勘採礦權屬於西三局,業技術現在的西三局建材集團,而且期限竟然是無限期。

對呀,幾十年前西三局的前身,三個省的礦務局,那可是政府機構的一部分,怎麼可能在給自己發放的採礦證上註明期限和開採量呢?

而幾家大媒體和衆多自媒體號則從法律、社會意義、慈善、扶貧等角度給予了礦海集團肯定,不用李河川猜,他也知道是誰幫了他。

於是,從法理上,西三局建材集團得到了正義的支持。

西三局的新生代職工沸騰了,第二春的西三局無疑是給他們定做的,有這個印錢的機器,這些人都成爲了小富豪。

畢竟佔股19%,等頁岩氣開採出來,他們每年的分紅都夠在西北這個地方找最漂亮的米脂姑娘的。

一時間,西三局成爲和華西村並列的富饒之地。

不過李河川的目標可不僅僅是頁岩氣,上次去西三局考察時,他已經注意到了一個最大的機會。

想起考察,他又想到了和自己同去的霍青玉。

到現在爲止,他也猜不透爲什麼霍青玉會跟自己同行,而且是在吳曦月的支持下。

甚至兩個人之間的逾越之舉,在李河川看來都和吳曦月的縱容離不開。

他可不相信吳曦月會大方到出讓自己的老公,而且這事還無法求證的。

想不明白的他,只好將大量的時間轉移到了葛家河上面。

葛家河地處荒漠邊緣,但並非枯水河,而是因爲採空區的原因導致了河流轉向,這在礦海投入的機械壩進行攔水之後,葛家河又進入了豐水期。

不過因爲來水,倒是逼得葛家河上有的一些人家進行了搬遷。

當初他們把房屋建在了河道里,就是因爲葛家河常年沒多少水,當然了,違建拆除也沒得說,畢竟礦海給了他們一份收入豐裕的工作。

太陽光伏電站果然和李河川預計的一樣,在經過了一場大雨後開始冒出了雜草,這在荒漠地區不得不說是個奇蹟。不過有了雜草就涉及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拔出的問題。

固然機械割草可以,但是電廠衆多連線和一根根的支出對機械化收割造成了麻煩,這時候雜草收割機的山羊就派上了用場,而放羊人就是這批從葛家河裡搬遷出去的人,畢竟他們當初搬到葛家河裡就是因爲河裡的草多。

葛家河是西北稍有的高落差河流,在恢復了水流之後,逐漸彙集了更多的水,這使得開發葛家河有了支撐。

雖然臨近陽曆年,但現在正是葛家河的枯水期,對於華國水電建設集團而言,現在正是施工的好機會,畢竟從建設成本上講,現在施工至少能夠節約20%的成本的。

從進入11月份開始,榆市和鄂多市就感受到了濃濃的人氣。

這波人氣從衣食住行到休閒娛樂進行蔓延,有心人打聽了一下,才知道,多半年前冠城縣也出現過這樣的局面,於是論壇上有了爆料帖子,說礦海集團正在葛家河進行一項大工程。

近2萬名建設者從全國各地彙集到這個三省交界之處,河道上的挖掘、河岸兩側的運輸,專用的公路,巨大的工程機械……照片和視頻將葛家河的變化發到了全國,甚至是世界的角落。

懸崖峭壁層疊、直徑打數百米的進水口塔體、河上架設的巨型纜機,宛如進入了《流浪地球》的場景,讓人震撼而心生嚮往,

從葛家河到西三局砂石廠,一條高標準的公路率先修建,將生產的混凝土源源不斷的運輸到施工現場。

當然,這些運渣車全部採用了封蓋式的運輸車,不會對沿線脆弱的生態造成任何破壞。

葛家河水電站,目前國內在建的規模最大的水電站。

白鶴灘水電站所擁有得全球首個單機容量百萬千瓦機組,投產後每轉一圈可發電150度,每分鐘可轉動110圈!一年16臺機組發電620億度,相當於一座特大型城市全社會全年用量總和。

這樣的水電站,僅攔河壩就高達300米,用的混凝土更是天文數字。

此外,由冠城鋼鐵聯盟供應的高標準鋼筋也參與了攔河壩建設,甚至有專家說,葛家河水電站的攔河壩足可以承受10級的大地震而不潰,由此可見修建標準之高。

在攔河壩的兩側,各有一座地下宮殿般的存在,那是水電站的核心,屆時,由華夏電網公司和礦海集團聯合研製的16臺1000MW的水輪發電機組將安裝到這裡,而生產商則是世界上最出名的華夏電氣集團承接。

甚至,華夏電氣集團曾派出了150人的技術團隊吃住到現場,將各種理論數據進行反覆對比,以找到最佳的參數。

如今,發電機組的核心部件正在技藝高超的電焊師傅手中進行對接。

對於發電機而言,最重要的核心部件是轉輪,它是由上冠、下環和15片葉片組合焊接而成,受運輸道路的限制,只能在工地進行裝配焊接和生產加工。

轉輪的焊接,其技術指標要求和質量控制要求都極爲嚴苛,一名技能優秀的焊工一天也只能焊10公斤焊絲。轉輪焊接過程中整體溫度必須保持在100度以上,且焊接操作空間十分狹小,施焊難度極大。

此刻雖然進入了冬季,但在地下,又有大量的電焊作業,因此溫度還是飆升到了40多度,這也導致了承包焊接任務的中車焊接技術組給焊接工人額外發放了高溫補貼。

這件事情甚至在兩年之後成爲審計的重點,中車的老總對第三方審計機構不經調查,就開出冬天不應該發放高溫補貼的審計單極爲不滿,事後專門找了個藉口讓審計公司進入了中車的另一個項目去感受了。

至於爲什麼選擇中車公司,還是因爲德國世界焊接大賽上,中車派出的焊接高手將0.2毫米的鋼板完美焊接到一起的緣故。

在修建葛家河水電站的同時,因爲預見到水位上升,因此礦海集團順手修建了一座鋼索大橋。

作爲葛家河水電站的配套項目,這座公鐵兩用的大橋位於水電站上有10公里的位置,距離江面足有100多米,事後竟成爲衆多網友的打卡聖地,着實當了一回網紅。

葛家河水電站是李河川一手推進的,從項目申報到批覆建設用了不到兩個月,堪稱建過一來速度最快的項目。

至於爲什麼會這麼快,李河川心裡清楚,一定是那位老人在默默推動這件事情吧。

李河川頓時覺得自己的擔子更重了。

第84章 各有算計第18章 研發狂人範一明第163章?特高壓輸電技術人才招聘第151章?機械部隊集結第20章 收購長林裝備第120章 是誰在算計我?(求訂閱,加更)第118章 還缺少一點名望值(求訂閱,5更之4)第182章?礦海的億噸煤礦第97章 採煤設備備件國產化第237章 租下隔壁的辦公室第63章 宣佈投產第161章?開始打電網的主意了第41章 自建工廠的打算第223章 正式上線第112章 大型智能機械壩第157章?華國石油成爲乙方第70章 請叫我法律顧問第166章?導電材料提前完成第60章 員工培訓第253章 合夥人第213章?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第85章 礦難第136章?激進的項目推進計劃第192章?量子幽靈第204章?西三局第116章 進軍煤化工領域(求訂閱,5更之2)第225章 只出讓不打包第67章 安婕的分析第42章 租賃廠房第263章 入股KTV第241章 晚間新聞的專題第238章 媒體採訪第75章 我要吃掉他的庫存第252章 新朋友第152章?意外第16章 改善職工伙食第58章 鐵生妙計卸滾筒第70章 請叫我法律顧問第58章 鐵生妙計卸滾筒第143章?懸掛式檢修線第259章 圍繞李河川的圈層第82章 增發股份第243章 打破現有平衡第122章 運煤通道主導權之爭第100章 鐵路改革帶來的機遇第253章 合夥人第89章 李河川當選長林煤業董事長第9章 供電所的老張第217章 從煤炭開始第128章?兄弟變女婿第239章 專題報道第216章 資源交易平臺第140章?網運分離第53章 大棒加胡蘿蔔第74章 融資租賃第114章 謝謝,我不吃盒飯第232章 煤炭競拍第36章 瘋狂的賭約第215章 葛家河水電站第172章?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118章 還缺少一點名望值(求訂閱,5更之4)第255章 結交李河川第9章 供電所的老張第68章 定個小目標,賺他一個億第190章?能源領域的降維打擊第76章 賣磚賣到手軟第203章?你的背後有國家第181章? 府勝煤田第186章?換樑第7章 我們要開工了第10章 張所長的小提醒第22章 組建礦海智能裝備公司第51章 全面接手第95章 歸程第34章 託管運營煤礦公司第84章 各有算計第167章?超導材料第248章 不婚者霍青玉第236章 李河川的川付寶第197章?和拓礦業公司的野心第39章 新的研發組第113章 人工運河奇蹟第81章 長林煤業的股份第267章 未來的規劃第238章 媒體採訪第72章 我有3000萬塊磚啊第96章 成套大采高採煤設備第128章?兄弟變女婿第22章 組建礦海智能裝備公司第262章 起名第17章 親吻纔是西方禮儀第253章 合夥人第37章 裝備公司的雙99%第184章?500億投資第89章 李河川當選長林煤業董事長第96章 成套大采高採煤設備第133章?地宮第69章 舉報人是他?第263章 入股KTV第69章 舉報人是他?
第84章 各有算計第18章 研發狂人範一明第163章?特高壓輸電技術人才招聘第151章?機械部隊集結第20章 收購長林裝備第120章 是誰在算計我?(求訂閱,加更)第118章 還缺少一點名望值(求訂閱,5更之4)第182章?礦海的億噸煤礦第97章 採煤設備備件國產化第237章 租下隔壁的辦公室第63章 宣佈投產第161章?開始打電網的主意了第41章 自建工廠的打算第223章 正式上線第112章 大型智能機械壩第157章?華國石油成爲乙方第70章 請叫我法律顧問第166章?導電材料提前完成第60章 員工培訓第253章 合夥人第213章?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第85章 礦難第136章?激進的項目推進計劃第192章?量子幽靈第204章?西三局第116章 進軍煤化工領域(求訂閱,5更之2)第225章 只出讓不打包第67章 安婕的分析第42章 租賃廠房第263章 入股KTV第241章 晚間新聞的專題第238章 媒體採訪第75章 我要吃掉他的庫存第252章 新朋友第152章?意外第16章 改善職工伙食第58章 鐵生妙計卸滾筒第70章 請叫我法律顧問第58章 鐵生妙計卸滾筒第143章?懸掛式檢修線第259章 圍繞李河川的圈層第82章 增發股份第243章 打破現有平衡第122章 運煤通道主導權之爭第100章 鐵路改革帶來的機遇第253章 合夥人第89章 李河川當選長林煤業董事長第9章 供電所的老張第217章 從煤炭開始第128章?兄弟變女婿第239章 專題報道第216章 資源交易平臺第140章?網運分離第53章 大棒加胡蘿蔔第74章 融資租賃第114章 謝謝,我不吃盒飯第232章 煤炭競拍第36章 瘋狂的賭約第215章 葛家河水電站第172章?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118章 還缺少一點名望值(求訂閱,5更之4)第255章 結交李河川第9章 供電所的老張第68章 定個小目標,賺他一個億第190章?能源領域的降維打擊第76章 賣磚賣到手軟第203章?你的背後有國家第181章? 府勝煤田第186章?換樑第7章 我們要開工了第10章 張所長的小提醒第22章 組建礦海智能裝備公司第51章 全面接手第95章 歸程第34章 託管運營煤礦公司第84章 各有算計第167章?超導材料第248章 不婚者霍青玉第236章 李河川的川付寶第197章?和拓礦業公司的野心第39章 新的研發組第113章 人工運河奇蹟第81章 長林煤業的股份第267章 未來的規劃第238章 媒體採訪第72章 我有3000萬塊磚啊第96章 成套大采高採煤設備第128章?兄弟變女婿第22章 組建礦海智能裝備公司第262章 起名第17章 親吻纔是西方禮儀第253章 合夥人第37章 裝備公司的雙99%第184章?500億投資第89章 李河川當選長林煤業董事長第96章 成套大采高採煤設備第133章?地宮第69章 舉報人是他?第263章 入股KTV第69章 舉報人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