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李勝帶着宗曇這具人偶從山中御劍飛出,出山之後李勝沒有再把宗曇收進靈獸袋,這隻靈獸袋還是當初在蠻族大山莫花花所贈,可以裝活物的靈獸袋裝了宗曇進去後,倒也讓他省了許多事。現在宗曇已經祭煉完畢,爲了隨時練習增加驅使人偶的熟練度,李勝決定讓宗曇扮成自己的僕人,二十多歲的書生跟了一個看起來三十多歲的僕人,似乎也沒啥引人注意的地方。
李勝乘坐人偶驅趕的馬車,用了十多天時間纔來到李國京城,通過京城門口的例檢後,人偶趕着馬車載着李勝重回故地。李勝挑起車簾望向窗外的這坐城市,十年未見舊貌依然,雖然大街兩旁修建和翻新了多處建築,但大致的相貌還是差相彷彿。馬車經過玄武大街不久就轉入一條岔道,然後又駛入一條寬闊的巷子。這巷子的盡頭有一座宏偉的府邸,正是李勝的故居,昔日的赤王府!
李勝坐馬車上遠遠看到那府門的扁額上寫着“英國公府”四個大字,就知道這府邸的主人已經換了,不願再引人注意,令人偶趕着馬車在巷子中間轉道,不一會兒行至一間客棧外,李勝在夥計的引領下,暫時在這家昌盛客棧落腳下來。
當晚二更時分,李勝帶着人偶潛入那英國公府,卻聽見府中大廳傳來鼓樂之聲,他神識外放將那廳中的一切盡入目中。
廳中坐着幾個身着便服的中年人,其中一人高居首位顯然就是這英國公府的主人,李國新任的英國公李澄。這李澄年近五十,是李國軍中頗有聲望的一位將軍,多次指揮李國軍隊抵禦鄰國侵襲都獲得大勝,深得李國皇帝的信任,所以才能以四十之齡獲得國公爵位。在李勝年幼時,赤王也曾在這府中勝贊過這李澄,言及將來成就不可限量。
坐在李澄左手的是一個儒生,這儒生約有五十多歲,乃是李國當朝右宰徐宜,與李澄私交甚好最近呈交了一份激勵農耕的法令,獲得李國皇帝的支持,這次在李澄府中聚飲就是爲了慶祝這次新政令得到通過並頒佈全國施行。
www ⊙ttκǎ n ⊙C O
坐在李澄右手的是一個英武漢子,年齡應在三十歲左右,正是李澄的長子禁衛軍偏將,即將被調任李國東方邊境任副將的李博。
三人在廳中一邊飲酒,一邊談笑風生,忽然一陣夜風從廳間掠過帶動廳角的風鈴引來一陣悅耳的輕響。徐宜舉杯笑道:“國公得賜這座府邸後,在此已長住了五六年,感覺如何?是否非常舒適?”
李澄不但不喜,反而放下酒杯嘆了一口氣。李博似是知其父的心事,揮手令一干樂師舞娘盡皆退下,纔對有些詫異的徐宜說道:“家父得賜這華宅後前兩年還家宅平安,但自從前年發生一事之後,這家宅中就有些鬼祟之物出沒,不但鬧得家宅不寧,連舍妹也受了些驚嚇,經常在深夜說些胡話。”
徐宜聽後又轉眼看了看李澄的臉色,確定此事無疑之後,才試探性的說道:“聽說這種鬼祟之物可以請些道行高深的法師進行驅逐,做一兩場法事就能解決!”
李澄聽了只是搖頭,有些無力的說道:“若是這麼簡單就好了。偏偏來了幾波和尚道士,做了好幾場法事,都沒有什麼作用。”
徐宜眼珠一轉,又道:“聽說皇宮中供奉有大法力的仙師,若是能夠請來的話……”
李澄又搖了搖頭,說道:“這些供奉仙師的事情我也略知一二,聽說這些供奉聽宣不聽召,連皇帝都沒法使喚他們,我與這些供奉又沒有什麼交情,實難拉下這張老臉去求人。萬一這些人來了還是解決不了問題,豈不是更加尷尬?”
徐宜哦了一聲,又似想起了什麼,微笑道:“上月國公就在各處軍中頒下將令,徵召各種精擅江湖異術的人士加入軍中,並且還爲此設立了異士營,莫非國公的本意卻是在此處?”
李博連忙道:“此非父親的意思,全是小侄的想法。只因小侄不願舍妹再如此昏昏噩噩過活,更不願家父又要操心國事,還以爲家事操心。還請徐相且莫外傳!”
徐宜笑了笑才道:“世侄莫要驚慌,我與你父相交十數年,素知你父爲人。設立異士營也不是什麼壞事,如今天下大定,各國間雖偶有戰事,但規模都受到控制。要想提升國力,單靠攻城掠地已不是上策,徵用更多能人異士獲取各國情報,以便利我朝中重臣制訂因應之策也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情。所以,世侄此法雖是出於私心,但成效卻必然可觀,也算是一件功勞。”又轉向李澄道:“國公以爲徐某所想如何?”
李澄心中暗自喝采,這徐宜老練世故,一件因私廢公的舉措,在幾句話間就變成了因私利公的妙舉,果然不愧李國的右相啊!
他舉起杯子遙向徐宜致意,飲下一杯之後,才道:“徐相所說不錯,當初我也是有此考慮才同意博兒頒下此令,但可惜這月餘時光都不曾真的招攬到什麼真正的人才。那些前來應徵的所謂奇人異士,不過是些跑江湖賣假藥的混混,真是讓我非常失望!”
徐宜聽了這話,低頭沉思片刻,說道:“不如雙管齊下,軍中繼續徵召奇人異士,便在這京城四門中也張貼榜文,想這京城之地衆賢雲集,更有許多往來商販走足之流,相信很快就會將這榜文內容傳遍天下。”
李澄聽了一怔,想了想才沉聲道:“此行不妥!這京城之地,天子腳下,若是被言官檢舉,李某就要吃苦頭了。徐相,你這計策可是在坑我啊!”
徐宜笑了笑道:“這又不用國公出面,我這裡有前日太子殿下交待給我的一份召令,令我在準備充分之後,在京城內發佈榜文,徵召奇人異士爲國效勞。雖然沒有告訴我如何爲國效勞,但這召令上有皇上的玉印,想來是得到皇上御準的。”
“哦,竟有此事?真是天助我也!”李澄一聽大喜,竟站起身來,端起酒杯遙敬徐宜一杯,滿飲之後將酒杯一擲,對李博道:“明日你查驗過這召令內容後,即刻發佈招賢榜文,若其中有擅醫、藥、驅鬼引靈之術的異士,就悄悄留下帶至府中,交給錢管家查驗。若是有人能解除這宅中隱患,我也就可以放下許多心事了。”
李博立即站起身來領命。徐宜也站起身來滿飲杯中酒後,向李澄告辭。
潛伏在廳外暗處的李勝意外得到這個消息,心中一喜。此次前來京城正愁沒有機會接近太子,無良方暗查當年的慘案起因,現在有了這個機會,若是真能一舉顯名,還怕那太子不召見自己嗎?只要有機會接近太子,憑自己現在的修爲與各種秘術,必定有機會在不打草驚蛇的情況下,查出原因爲雙親報仇血恨!李勝捏緊了雙拳暗暗下定決心。
悄然退出國公府,回到客棧後。李勝細細思量了一番如何顯露些小法術,既不引人生疑,又能借機踏入國公府瞭解府中鬼祟害人的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