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回 王蘭

利津縣王蘭,暴病而死,魂魄來到地府,閻王勘察生死簿,發覺王蘭陽壽未盡,乃小鬼抓錯了人,忙責令送他還生。

小鬼不敢怠慢,可是回到陽間一瞧,王蘭屍體已經腐爛,鬼卒擔心閻王怪罪,跟王蘭商量“人做鬼則辛苦,鬼成仙則快樂。我讓先生做一名鬼仙,逍遙快活,何必做人?”王蘭心想“屍體沒了,做人不成,做做鬼仙也未嘗不可。”於是點了點頭。

鬼卒道:“離此地不遠有一狐妖,已修成金丹。我去將金丹偷來送給先生服用,從此後魂魄不散,長存不死。縱橫紅塵,隨心所欲,先生願意嗎?”

王蘭大喜,忙道:“願意,願意。”

鬼卒在前引路,至一宅院,高樓雅室,悄無一人。月光下一隻狐狸,擡頭望天,緩緩吐氣,一粒金丹自口中飛出,升至半空,旋轉不停,吸收月亮精華。爾後狐狸一吸氣,金丹又吞落口中,如此來回呼吸,金丹起起落落,上下飛舞。

鬼卒一旁窺伺,覷得機會,待狐狸將金丹吐出,疾步上前,一把抓在手裡,命王蘭張嘴,將金丹塞進他肚中。

金丹被奪,狐狸又驚又怒,但自忖不是鬼卒對手,憤憤離去。

王蘭也與鬼卒分別,回到家中。妻子家人見面,嚇得四散逃走,王蘭以實情相告,衆人才漸漸聚攏,不再害怕。

爾後王蘭在家中住下,飲食起居,一如平時。有朋友張某,聞訊前來拜訪,一番寒暄後,王蘭跟張生說:“我與張兄,一直家道貧窮。如今我身懷異術,倘若遊走四方,定能輕易致富,你願意與我一起外出嗎?”

張生唯唯答應。王蘭又道:“我如今乃鬼仙,神通非凡,醫病不用藥,且能知過去未來,但人鬼有別,若貿貿然現身,只怕嚇壞普通凡人。我想借張兄身體一用,可以嗎?”

張生遲疑道:“你的意思是說:鬼附身?有沒有危害?”

王蘭道:“放心,絕對於你健康無損。”

張生側頭想了想,便答應了。

兩人就此外出遠行,這一日來到山西地界,聽百姓們言語中提起:此地有一富翁,愛女忽得怪病,昏迷不醒。特地張榜四處求醫,許下諾言,能治好女兒怪病者,願以千金相贈。

王蘭悄悄跟張生說:“我善治百病,可去富翁家登門造訪。”

張生點頭,前往富翁府邸,進入閨房,只見富翁女兒昏倒在牀,人事不知,拉被摸手,均無反應。

王蘭小聲道:“此女魂魄被勾,我這就去找回來,你隨機應變。”語畢,屋中颳起一陣微風,張生心知杜明,知道王蘭已經離去,對富翁道:“令千金病情雖然危急,不過還有救。”

富翁問“要用什麼藥材,我吩咐下人去準備。”

張生笑道:“無需用藥。令千金並非生病,只不過魂魄離體,我已暗中派手下前去尋找,且稍待片刻,咱們去大廳中喝杯茶水,如何?”富翁不敢推辭,領着張生前往大廳歇息,送上香茗。

一個時辰後,王蘭成功將女子魂魄尋回,塞入軀殼,稟報給張生知道。張生聞言起身,對富翁道:“令千金病情已經痊癒,請隨我入屋查看。”

來到屋中,少女仍然沉睡不醒,富翁問道:“你不是說我女兒病好了嗎,怎麼仍是昏迷不動?”

張生道:“別急,令千金昏迷時間過長,魂魄雖已歸位,但血液尚未暢通。你且用手輕輕按摩,不出片刻,令嬡便會醒轉。”

富翁依言按摩女兒手掌,過不大會,只聽得一聲嚶嚀,少女睜開眼來。富翁喜極而泣,忙問女兒事情經過,少女回憶道:“我本在後花園遊玩,忽然間不知哪裡冒出一名少年,騎着駿馬,拿着彈弓,身後跟着許許多多手下。女兒因爲男女有別,不敢跟陌生人相處,正準備回屋,不料那少年十分無禮,縱馬攔住女兒去路,不由分說,將彈弓塞入我手中,說道‘小姑娘,我教你打彈弓,怎樣?’我搖頭道‘我又不認識你,纔不跟你玩呢。’那少年惱了,一把將我抓住,放在馬鞍上,笑道‘少爺請你打彈弓,那是瞧得起你,害什麼羞?’說着縱馬亂跑,將女兒帶到一處深山。女兒用力掙扎,那少年生氣了,一把將我推落地面,我想回家,但又不認識路。恰在此時,一名年輕書生憑空出現,捉住女兒手臂,一路快跑,轉眼間便回到家中,只覺得恍恍惚惚像做了一個噩夢。”

富翁一聽,認爲神奇不可思議,不由得對張生言語信了七八分,忙拿出千兩黃金饋贈,一面擺酒席致謝。

吃完酒席,張生告辭離去。這一日來到一處郊外,路遇一老鄉,那人名字叫做賀才,既是酒鬼也是賭鬼,不務正業,很快就將家財敗盡,眼下窮得跟叫花子一般。暗中聽說張生會異術,賺了不少銀子,特地趕來投奔。

王蘭悄悄跟張生說“賀才人品不端,不可深交。隨便給幾百兩銀子,打發他走路。”

張生點頭贊成,跟賀才說:“賀兄,我知道你此行目的,無非是想討要財寶。但你吃喝嫖賭,每日花銷都是無底洞,再多的銀子也填不滿。如果你肯改過自新,我便送你一百兩金子。否則,你走吧。”

賀才忙道:“願改,願改。”

張生聞言,便拿出一百兩黃金賜予賀才。

賀才得了這樣一筆巨資,興高采烈離去,此後花天酒地,揮金如土。縣裡衙役聞訊,心想“這賀才以前窮得叮噹響,此刻卻身藏鉅富,八成是偷來搶來的。”於是將賀才抓捕入獄,嚴刑拷打。賀才成日鬼混,身體早給掏空,連受了幾次刑罰,便給打死了。

賀才死後,魂魄念念不忘張生,四面尋找,終於在一座廢棄烽火臺中找到老鄉,由於賀才已經做鬼,自然能看見王蘭。

一人二鬼坐在一起喝酒,賀才喝得爛醉如泥,大喊大叫,亂髮酒瘋,適逢御史大人經過,聽到聲響,尋思“烽火臺乃軍事重地,是何人在此喧譁?”命左右前去查看,將張生抓捕扣押,一番審訊,張生如實招供。

御史大怒,心想“人鬼不同路,這張生居然與惡鬼稱兄道弟,簡直不成體統,待我稟奏上蒼,看老天爺如何處罰。”

於是焚燒牒文,上報天神。等到傍晚入睡,果有一金甲仙下凡託夢,跟御史說“王蘭無辜而死,此刻已成就鬼仙,醫術神奇,妙手仁心,做了許多善事,玉帝親口敕封他爲清道使,不可無禮造次,而張生爲人亦無過錯,應當赦免。至於賀才,品行邪蕩,已被我發配至鐵圍山做苦力,不用你操心。”

御史一一謹記在心,俄爾夢醒,當即將張生無罪釋放。

張生回到故鄉,身上還剩下九百兩黃金,二一添作五,一半自己留下,一半贈予王蘭妻兒。從此後,張王兩家生活富裕,後輩子子孫孫,盡皆大富大貴。

第312章 負屍第173章 酒狂第44回 齕石第438章 小翠(二)第259章 狐懲淫第185章 狐夢第150回 妾杖擊賊第85回 巧娘(二)第120回 狐妾第159回 白蓮教第187章 農人第238章 細侯第200章 鄱陽神第81章 林四娘第355章 紅毛氈第235章 胡大姑第107回 汪士秀第305章 梅女第243章 亂離二則第309章 禽俠第356章 抽腸第219章 河間生第136回 諸城某甲第226章 彭海秋第22回 野狗第338章 張貢士第119回 庚娘第141回 羅剎海市(一)第73回 阿寶第172章 寒月芙蕖第248章 雷公第136回 諸城某甲第360章 刁姓第332章 陸押官第152回 姐妹易嫁第79章 龍第387章 大蠍第268章 邵女(二)第196章 花姑子第314章 周克昌第7回 山魈第430章 人妖第76章 狐聯第253章 向杲第5回 瞳人語第262章 八大王第168章 土地夫人第17回 嶗山道士第353章 皁隸第307章 夏雪第244章 小謝第26回 嬌娜第93回 金陵女子第187章 農人第8回 咬鬼第43回 金世成第448章 夢狼第348章 富翁第57回 造畜第302章 三朝元老第37回 新郎第410章 老龍船戶第48回 義鼠第14回 種梨第87回 魯公女第388章 蚰蜒第155回 續黃粱第404章 乩仙第288章 鬼令第96回 湯公第18回 長清僧第93回 金陵女子第357章 太醫第94回 紅玉第50回 海公子第267章 邵女(一)第18回 長清僧第417章 劉全第297章 畫馬第380章 瑞雲第382章 龍飛相公第373章 真生第70回 遵化署狐第300章 鬼妻第15回 斫蟒第129回 阿霞第209章 蓮花公主第73回 阿寶第149回 雨錢第273章 赤字第108回 連城第71回 汾州狐第298章 放蝶第252章 大人第306章 夜明第230章 馬介甫(一)第352章 於中丞第101回 西僧第1回 考城隍第46回 董生
第312章 負屍第173章 酒狂第44回 齕石第438章 小翠(二)第259章 狐懲淫第185章 狐夢第150回 妾杖擊賊第85回 巧娘(二)第120回 狐妾第159回 白蓮教第187章 農人第238章 細侯第200章 鄱陽神第81章 林四娘第355章 紅毛氈第235章 胡大姑第107回 汪士秀第305章 梅女第243章 亂離二則第309章 禽俠第356章 抽腸第219章 河間生第136回 諸城某甲第226章 彭海秋第22回 野狗第338章 張貢士第119回 庚娘第141回 羅剎海市(一)第73回 阿寶第172章 寒月芙蕖第248章 雷公第136回 諸城某甲第360章 刁姓第332章 陸押官第152回 姐妹易嫁第79章 龍第387章 大蠍第268章 邵女(二)第196章 花姑子第314章 周克昌第7回 山魈第430章 人妖第76章 狐聯第253章 向杲第5回 瞳人語第262章 八大王第168章 土地夫人第17回 嶗山道士第353章 皁隸第307章 夏雪第244章 小謝第26回 嬌娜第93回 金陵女子第187章 農人第8回 咬鬼第43回 金世成第448章 夢狼第348章 富翁第57回 造畜第302章 三朝元老第37回 新郎第410章 老龍船戶第48回 義鼠第14回 種梨第87回 魯公女第388章 蚰蜒第155回 續黃粱第404章 乩仙第288章 鬼令第96回 湯公第18回 長清僧第93回 金陵女子第357章 太醫第94回 紅玉第50回 海公子第267章 邵女(一)第18回 長清僧第417章 劉全第297章 畫馬第380章 瑞雲第382章 龍飛相公第373章 真生第70回 遵化署狐第300章 鬼妻第15回 斫蟒第129回 阿霞第209章 蓮花公主第73回 阿寶第149回 雨錢第273章 赤字第108回 連城第71回 汾州狐第298章 放蝶第252章 大人第306章 夜明第230章 馬介甫(一)第352章 於中丞第101回 西僧第1回 考城隍第46回 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