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省六部制

辛毗招工匠向劉備解釋了一番,劉備說道:“招老黑頭父子前來。”

“劉公!”老黑頭見到劉備就要跪拜,劉備趕忙扶住他。

“敢問絳老姓名。”

“不敢當劉公如此。”老黑頭說道,“老身姓白,名恐污劉公之耳。”

說來也是好笑,老黑頭其實姓白,小時候是孤兒受一戶白家人收養,只是當年瘟疫,白家人都死光了,就剩下老黑頭。

“白公制白雲石磚,於國有大功,我當厚賞。”

“非劉公,老身早死於亂軍之中,又何來今時之日,尚能傳遞香火。”老黑頭趕忙推辭,“不過區區一磚石,實不敢受劉公厚賞。”

“正所謂,千金買骨,若不厚賞白公怎可激勵後來之人。”劉備說道,“此後,凡用一磚需付白公一錢,另拜白公爲監作。”

劉備問清老黑頭兒子叫白榮,字子華。劉備向他問道:“子華前爲亭長,如欲復職可爲縣從事,若欲隨白公可爲典事。”

“在下願重歸舊職,不求升遷。”

“立功豈能不賞。”劉備說道,“拜子華爲縣獄掾。”

“謝主公!”

“改良工匠亦皆有封賞。”

“謝主公!”

張飛說道:“大哥,這鋼如此易成,不知所制刀劍可堪用否?”

就幾人說話的功夫,原本的小爐開始接鐵水,另一個小爐開始倒鋼水,這速度比以前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劉備看向辛毗,辛毗很快拿來了幾把環首刀。

“鐺!”新制鋼刀很輕鬆就斬斷了百鍊鋼環首刀,張飛順勢將新刀插入原刀刀鞘,“好刀!”

辛毗又遞來另一種刀,這刀比環首刀開鋒角度要小,關羽拿刀劈砍一件兩襠鎧,一刀下去札甲片、內襯一起砍斷。這種刀是工匠新制的,專門用來破甲的武器,以前工匠有過想法,無奈鋼材質量不過關,沒能成功。

關羽說道:“如此我軍器械越發精良矣。”

劉備又想到一件事,問道:“既有白雲石磚,可曾改良水泥?”

辛毗說道:“工匠正在打造,不日必有喜訊。”

“善!”

同樣因爲耐火材料不過關,爐溫不足,劉備只能製造土水泥,質量堪憂,還不防水,對今後的水利工程沒有幫助。有了耐火材料,工匠正在試驗新的水泥配方,確保水泥耐水、耐腐蝕等。

這時簡雍飛奔過來,說道:“主公,陛下病重。”劉協都病了那麼多天了,簡雍又來強調,顯然是劉協走到頭了。

皇宮

迴光返照的劉協抓着劉備的手說道:“自朕繼位以來,天下洶洶,羣雄並起,幸得皇叔奮勇,一整山河。將死之際聞天下平定,朕心甚慰。中原初定,尚需皇叔操勞。早年,皇后、貴妃多隨朕奔波,未得安寧之日,朕死之後,還望皇叔按月給予祿米奉養。”

“臣奉詔,請陛下放心。”

“幸哉乎!惜哉焉!”劉協言訖而亡。(後世起居注將這兩句話調換了位置)

天子駕崩,喪禮十分繁瑣,一整套程序走下來比打仗強行軍都累,而這事劉備要全程參與。

劉協喪禮完成的差不多了,辛毗、華歆、王脩、士仁四人來見劉備,王脩說道:“主公,天子無嗣,國不可無君,主公有大功於社稷,當繼大統。”

華歆說道:“自桓、靈以降,天下洶洶,若非劉公,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劉公功蓋寰宇,又是先帝之叔,理當繼位爲帝。”

士仁說道:“將士皆願主公爲帝。”

這帝位劉備不要也沒有敢要,不過三請三讓的戲碼還是要做的。劉備說道:“世間豈有叔繼侄之理,汝等速去,勿復多言。”

叔侄不是繼位的阻礙,劉備這麼說幾人都明白了,他們笑着告退。之後幾天,又有兩撥人來請劉備繼位,劉備推脫後。

三讓過後,陳羣、諸葛亮、關羽等數十位文武官員一起來請劉備登基。

劉備說道:“我朝以雒陽爲都,自董卓焚燒宮室,雒陽破敗,當先修繕雒陽。”劉備的話術衆人自然明白。

陳羣說道:“劉公既應允,雒陽修繕速也。”

“我常思本朝體質,以爲有改進之處。”劉備說道,“我粗製一法,諸君可一觀。”

“官分九品,三省六部制。”

相比正常的三省六部制,劉備做出了一些改變。

首先是尚書省,六部爲工部、刑部、禮部、民部(未避李世民名諱改成了戶部)、吏部和教部,單獨把教育列爲一部,將兵部獨立出來。這六部組成尚書省(原名尚書檯),處理全國政務,負責執行詔令,六部長官爲尚書,副官爲侍郎。

中書省,統轄文參謀,議定國家戰略,釐定律法,上諫皇帝等職責。長官爲尚書,副官爲侍郎。

最後是門下省,由繡衣衛整編而成,統轄各地監察機構,負責糾察、彈劾官員、肅正綱紀。爲刺激監察,抓住貪贓枉法的官員,家產一半充公,一半爲辦案人員平分。

當然繡衣衛不會就此消散,原繡衣衛一分爲二,上臺面的人是門下省官吏,隱於幕後的人還是以繡衣衛爲名。新繡衣衛又分兩部,一部專查國外情報,一部專門暗查國內異常。查國外情報這一部有時候將會和軍部合作,暗查國內的就不會爲人所知,整個新繡衣衛所部只向天子負責。

中書省和尚書省的官員在到達一定級別後,就不可以跨省任職,而門下省則完全不能遷任他部。

另外一個重要部門是軍部,只負責抵禦外敵、開疆拓土。國內的匪盜由新組建的六扇門負責,六扇門則歸刑部統管,各縣的縣尉、各郡的都尉等一併劃入六扇門。

軍部之中又分爲陸軍、海軍和參謀部,天子爲軍部最高長官,陸、海軍最高長官都以大將軍爲名,參謀部長官爲參謀長,其下將領各分職責。天子與京師護衛軍由衛將軍負責,屬於軍部,不屬於陸軍。

除了上述官職,還有少府(內務部改名)、銀行(新建)、內監、宗正府等獨立部門直接歸天子掌控。

爲了方便天子管理,劉備還準備組建相府,六部尚書、中書尚書、門下尚書八人加上陸軍、海軍正、副長官和參謀長七人,共計十五人。選一人爲正名丞相,餘衆爲副名宰相(原本是制度名),丞相與宰相沒有上下級關係,組成議會與天子一起商議重大國策。

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戰涼州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一百五十九章 夏侯氏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權出兵第三百零二章 馬超私心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五十九章 陶謙的奮鬥第一百七十六章 千里遠征第二百一十四章 黃月英之謀第二百七十二章 山頭第三百九十二章 反間連環計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呂東向第一百八十九章 郭嘉亡第二百二十九章 魏延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裝線膛第一百零六章 死守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方策劃第二百九十三 消耗之計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五十四章 董氏滅絕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第三百零五章 許都之襲第五十六章 劉虞起兵第二百七十三章 毒計第二百八十二章 劉璋投降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七十一章 曹呂相爭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上第四百二十八章 蒸汽機改良第一百八十七章 劉協離許都第三百零四章 斷糧之危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一百九十三章 赤壁之火第四百一十二章 等級制度第一百一十章 周逵第三百五十三章 曹軍出擊第六十五章 兗州驚變第三百一十一章 伏兵起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繡終降第四百五十九章 火神谷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一百八十六章 龐統死第二百九十五章 關中戰開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息羅馬之戰第三百七十章 江夏之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荊州之爭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三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一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騎死傷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第一百六十六章 袁紹再起兵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暑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第七十九章 孫策第二百三十八章 吳郡之變第一百九十三章 赤壁之火第三百五十二章 扶羅韓敗亡第一百零六章 死守第一百六十五章 黃祖死第四百零七章 零傷亡震世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第二百七十八章 諸葛取蜀中第二百一十四章 黃月英之謀第四十七章 曹操的奮鬥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二百四十章 小沛之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荊州之爭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三章 駿馬成羣第一百六十章 二虎競食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二百四十章 小沛之戰第三百零五章 許都之襲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第四百二十八章 蒸汽機改良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方策劃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二百六十七章 鞭撻士卒第一百零九章 王模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繡終降第三十四章 鄭玄
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戰涼州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一百五十九章 夏侯氏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權出兵第三百零二章 馬超私心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五十九章 陶謙的奮鬥第一百七十六章 千里遠征第二百一十四章 黃月英之謀第二百七十二章 山頭第三百九十二章 反間連環計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呂東向第一百八十九章 郭嘉亡第二百二十九章 魏延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裝線膛第一百零六章 死守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方策劃第二百九十三 消耗之計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五十四章 董氏滅絕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第三百零五章 許都之襲第五十六章 劉虞起兵第二百七十三章 毒計第二百八十二章 劉璋投降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七十一章 曹呂相爭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上第四百二十八章 蒸汽機改良第一百八十七章 劉協離許都第三百零四章 斷糧之危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一百九十三章 赤壁之火第四百一十二章 等級制度第一百一十章 周逵第三百五十三章 曹軍出擊第六十五章 兗州驚變第三百一十一章 伏兵起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繡終降第四百五十九章 火神谷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一百八十六章 龐統死第二百九十五章 關中戰開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息羅馬之戰第三百七十章 江夏之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荊州之爭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三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一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騎死傷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第一百六十六章 袁紹再起兵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暑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第七十九章 孫策第二百三十八章 吳郡之變第一百九十三章 赤壁之火第三百五十二章 扶羅韓敗亡第一百零六章 死守第一百六十五章 黃祖死第四百零七章 零傷亡震世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第二百七十八章 諸葛取蜀中第二百一十四章 黃月英之謀第四十七章 曹操的奮鬥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二百四十章 小沛之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荊州之爭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三章 駿馬成羣第一百六十章 二虎競食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二百四十章 小沛之戰第三百零五章 許都之襲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第四百二十八章 蒸汽機改良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方策劃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二百六十七章 鞭撻士卒第一百零九章 王模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繡終降第三十四章 鄭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