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首領,步度根舉部出雁門東向代郡,欲爭草地。”
軻比能說道:“牽校尉(護鮮卑校尉牽招,這官職和本身的將軍官職不衝突,劉備帳下還有護烏丸校尉田豫,烏丸校尉閻柔等,雖然烏丸覆滅了,可官職還在)令我三家鮮卑媾和尚不足二年,步度根如何敢來爭奪草場。”
“在下不知。”
“報首領,漢人出寗(同寧)城往西五十餘里,奴役部族,侵佔草場。”
“豈有此理!”軻比能一腳踢翻桌子,“漢朝欺人太甚,召各部至彈汗山!”
“是!”
“首領,步度根之事如何處置?”
“我寫信一封,你送往步度根部。”
“是!”
шшш• ttκǎ n• ¢ ○
以前幽州被認爲是邊野之地,而且還要時常受到北方異族的劫掠,中原百姓都不願意到幽州來。自從劉備攻取幽州,幽州百姓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但許多商家進駐幽州,而且商隊不斷,還有從冀、青、徐三州過來的捕人隊。
隨着劉備勢力一天天變大,加上教育的普及,劉備所說“漢人不得爲奴”的禁令得到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學子的下放基層,讓劉備治下的士人、豪強再也不敢和以前一樣陽奉陰違。
可是習慣了他人伺候的士人,從今往後什麼事都要親力親爲,那是萬萬不能的,於是他們就開始想其他辦法。而後,糜竺等一些腦袋活泛的人想到了辦法。
劉備的要求是漢人不得爲奴,不是不得奴役他人。於是,這些人開始從其他人手中購買異族人爲僕。劉備得知此事,沒有怪罪糜竺他們,還讓繡衣衛隱晦的表達讚賞。
有了劉備的默許,這項改變在劉備治下蔓延開來。雖說現在是亂世,可劉備治下的領土沒有受到太過嚴重的破壞與荒廢,尤其是徐州,這裡的士人、豪強特別多。
轉變的人多了,異族的人數需求也就變多了。可劉備實力強悍,除了烏丸找死,沒有哪個部落敢進攻劉備治下。沒人進攻,那便沒有異族人口來源,這樣的情況最終促使了捕人隊的出現。
一樣米養百樣人,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老老實實種地勞作,總有一些人喜歡不勞而獲,喜歡爭強鬥狠,喜歡賺快錢,然後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那麼多士人、豪強高價收購,這些人便有了心思,這類人以各地的遊俠居多。這年頭的遊俠可不是爲國爲民的,他們大都是遊手好閒,有的甚至恃強凌弱。
遊俠在亂世可能會出現許多英雄,但出身大一統的劉備對這些黑的、灰的非常不感冒。不過劉備也不會過於打壓,這樣容易閹割漢人血性。於是,在繡衣衛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遊俠們來到幽州,做起了捕人隊的生意。
發展了這麼多年,幽州的劉和甚至都開始給捕人隊庇護,收起了捕人隊的稅。
而各地的士人、豪強們從最初的購買青壯男丁,到現在鍾情於婦孺。異族的青壯男丁價值觀基本成型,買回來很難訓教,而小孩子卻容易灌輸忠心的思想。至於異族婦女,她們習慣於依附強者。
前幾年,捕人隊遇到部落,會盡可能的保證每個人的生命,到了最近,基本上只要反抗就會被殺。青壯男丁抓回來之後,也會先讓他們練葵花。
劉備治下的百姓越來越富裕,異族的需求就越來越多(普通中產家庭也會買一到兩個侍女),可北方就那麼多異族,最瘋狂的幾年,幽州往北數百里都成無人區了。
無人區的存在也沒有持續多久,很快劉備治下百姓就得知北方草原荒蕪消息。百姓欣喜若狂,紛紛將家中的庶子派往草原養羊、養牛。
不同於國內土地被劉備強制要求種糧,草原上不但利於養殖業,甚至連土地權都不明,剛開始那幾年,爲了爭搶草場,發生過好幾次村民械鬥。
劉和上報幽州情況給劉備後,劉備也很懵逼。不過這種形勢正是劉備夢寐以求的,爲了給百姓動力,劉備一連頒佈了數條政令。
一,確立百姓嫡長子繼承製。從今往後,任何庶出子都不能繼承長輩的遺產,除非嫡子死光了(反向推恩令,只適用於平民)。庶子便可以讓他們到北方草原養羊(幾年內國家保證你的安全,你上繳一定量的羊毛當稅收,多少稅視你佔的草場而定,幾年後不再交稅,草場歸個人所有)或者遼東種地(幾年內跟隨大部隊開墾荒地,視開墾量授予土地,不收稅),自力更生。
二,建設各地基礎設施。爲了保證物資的運轉,外出屯居的百姓安全。許多地方都建造了水泥路,草原上還新建了許多新城。各地也組建了自己的建設隊,前身便是屯田兵。
三,解除大部分武器和鎧甲的禁令。漢朝不像秦朝和後世一些時代禁止攜帶武器,刀、劍、弓等都能隨身攜帶。在這個基礎上,劉備還解除了長矛、戟、重鎧等武器的禁令(只剩下弩、馬鎧、明光鎧、馬槊等強力裝備禁止),還開放了一些地方能讓百姓直接購買(編輯出來的,價格比自己打造還便宜,變相打擊私制武器)。
不久之前,幽州百姓修復寗縣城牆,重新在寗縣定居。這讓軻比能如鯁在喉,乘着上供的機會,軻比能與劉和商議,提出讓寗縣百姓搬離的想法。
但劉和不爲所動,以寗縣原本就是漢朝領土爲由,拒絕了軻比能的提議。爲了防止鮮卑動亂,劉和還讓牽招、田豫、閻柔、鮮于輔等人聯合向鮮卑三部施壓,讓鮮卑和諧發展,不要擅動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