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零傷亡震世

“騎兵出擊!”

貴霜大軍無法正面衝入漢軍陣中,鮮卑的五千騎兵就已經調頭逃跑了,領頭的乞伏如弗十分明白漢軍騎兵的強大,而且草原殺神馬超就在漢軍陣後。不能從正面擊潰漢軍,令漢軍步卒反衝自家騎兵,就已經代表着兵敗。

鮮卑衆的離開讓西部各國驚懼,他們也紛紛停止腳步,不過他們沒有鮮卑人那麼多兵敗的經驗,覺得波調左右夾擊不失爲破局之法,於是他們駐步等待戰果。

哪知道等了沒多久貴霜大軍就潰敗了,士兵如無頭蒼蠅一般無論將校怎麼呼喝都不再聽從指揮。

貴霜士兵能堅持那麼久已經算是強軍了,其實他們心中早就有了逃跑的想法,正是因爲看清了前軍的慘狀。前軍甚至都沒有衝到漢軍陣前,他們也不認爲自己可以衝上去,尤其衝殺漢軍左翼的炮兵使得軍陣拉長,漢軍也衝向己方腹部。

劉封本意是讓八陣前衝,發揮連弩的威力,貴霜士兵誤會漢軍要橫斷他們,尤其是波調那裡的狀況也被他們知曉,將軍一下令撤退,他們就撒丫子向後方逃跑。

貴霜潰敗,各國國主這才明白鮮卑爲什麼搶先撤退,他們暗罵波調無能也率衆撤退。

敵軍棄陣而逃,劉封下令八陣中的騎兵隊和後軍的涼州騎兵一起隨後掩殺。

短距離內兩條腿怎麼可能跑得過四條腿,很快騎兵隊追上了貴霜敗軍,這些敗軍完全沒有抵抗的想法,騎兵隊輕鬆斬殺。

“留活口!”

大漢正規軍征戰和馬超初期一樣只要戰功,根本不在乎勞力的價值。眼見騎兵隊殺得順手,鄧芝坐不住了,他向劉封告罪一聲奔上前方連連呼喊。

在鄧芝身邊熟悉貴霜國語言的商人的勸降下(騎兵隊喊投降貴霜士兵不聽),貴霜士兵放下心中絕望跪地投降。

原處後陣的馬超沒有和騎兵隊追逐貴霜敗軍,這不符合他的性格,他率衆從外圈直奔西部各國的軍隊。

“列陣迎敵!列陣迎敵!”

馬超越追越近,烏孫國主知道逃跑沒有用,想着調頭迎擊,但大宛、康居等國主只想着早早歸國。這次西部聯合部隊他們出的人不多,即便全丟了也不可惜,但時間他們丟不起。波調身死,貴霜必定大亂,他們要乘貴霜還沒有恢復過來,從貴霜身上咬下一塊肉來。

大宛等國常年被貴霜欺負,如今有機會欺負回來,自然不會放棄,況且與強盛的大漢爭鋒不如找個軟柿子捏。

疏勒國主見大宛等國停都不停,只有烏孫一支部隊反擊,他也不再管烏孫,頭也不回的逃跑。

友軍棄我而去,對烏孫士兵打擊非常大,對面的敵軍鎧甲精銳耀眼,己方陣型都還沒調整完,整軍到一半,烏孫軍中出現了逃兵,這下烏孫國主制不住士兵了,逃兵越來越多,望着越來越近的馬超,他慫了,下馬跪地請降。

馬超留下馬岱收攏降軍,他則繼續率軍追擊。馬超的緊追令逃兵意識到大部隊太容易成爲目標,有人開始脫離大部隊向北方和南方逃跑,有一人就會有兩人,西部聯軍撤軍變成了四散奔逃。

涼州軍藝高人膽大,也是多次與鮮卑人在草原上追逐養成的戰鬥素養,敵軍只是步兵更讓他們不放在眼中。之後的追逐中經常看到漢軍一騎就追着數十甚至數百敵軍跑,也有一騎拉着數十、數百降軍回頭的。

這場決定西域主導權的大戰以大漢全面勝利結束,大漢以震驚世人的零傷亡擊敗三十萬聯軍。此戰共擊殺敵軍三萬餘人,俘虜敵軍八萬餘人,繳獲輜重無數(敵軍從龜茲、焉耆等國搶掠的物資)。

敵軍除了鮮卑全身而退,貴霜只有少數騎兵護衛波調屍首而返;烏孫國主被生擒,烏孫國士兵基本投降,疏勒士兵大部被擒,國主逃得一命;大宛、康居也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的戰損,好在國中大軍尚存,國主也沒有事,回國後就能從貴霜身上找回損失。

消息傳回國內羣情振奮,百姓高呼聖君在朝,大臣讚歎劉備後繼有人。

所有人喜笑顏開,唯獨劉備還是面無表情,他向回京的鄧芝問道:“可曾找尋到紫花苜蓿?”

苜蓿,原產地爲小亞細亞地區,西漢時期從西域傳入中原,這種草能入藥也能作爲牧草,經過專門培育後有“牧草之王”的美譽,苜蓿中的佼佼者正是位於于闐(和田)的大葉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適應性強,產量高,再生速度快,比普通的苜蓿更耐旱和耐寒,而且壽命長,一次種植甚至可以收割5、6年,在適宜生長的環境中甚至能存活十年、二十年。同時苜蓿還有改善土地的功效,可以作爲水土保持和護坡植物,能適應和改良鹽鹼地,如果專門打理甚至可以變沙漠爲綠洲。

看着手中的小花,劉備大喜過望,說道:“伯苗尋得棉花與紫花苜蓿,此次開拓西域,當爲首功!”

劉備的話卻把鄧芝嚇了一跳,他說道:“將士浴血廝殺,二位皇子遠征萬里,下臣不敢據功。”

諸葛亮瞭解劉備,知道他不會無的放矢,問道:“陛下何重此物?”

“我大漢北據冰原,所得草場無數,然漢民多不善逐草而居,旦有此草北方無憂矣。”

北方遊牧民族之所以強悍,便是因爲他們逐草而居,小孩子從幾歲開始就要學習騎馬,這樣才能在部族中生存。所謂入鄉隨俗,漢民搶得草場後,爲了生存,他們也不得不學習遊牧民族的習俗,這樣非常不利於文化融合。

有了高產的牧草,劉備就可以改良畜牧業,變放養爲圈養。圈養都許多好處:一,節約飼料增肥快,俗話說吃肥走瘦,就是這個道理;二,有利於羔羊、牛犢等小動物生長,地區變動少疾病就少,發情也比較集中,產羔集中且存活高;三,還有利於土地改良,減少荒漠化。

除了以上好處,還有經濟分工和增加職位的效用。圈養後,專門種草的人可以得利,專門運輸的人可以得利,專門養殖的人還是可以得利,勞動分工的好處就不用多說了。

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二百八十二章 劉璋投降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備之謀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五十五章 羅馬海軍第二百四十一 劉備大軍至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都氐人第八十五章 郭嘉第六十三章 劉備入徐州第二百六十七章 鞭撻士卒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戰第三百零七章 猶豫不決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一百八十五章 陽平關之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繡衣出動第二百七十二章 山頭第三百四十七章 繡衣誘敵第二百九十四章 荊南之爭第一百八十五章 陽平關之戰第二十八章 孫堅的奮鬥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四百四十五章 玻璃第一百九十六章 逍遙津之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逍遙津之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吳懿兵敗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戰第二十二章 遷都第三百六十三章 曹軍騎兵第二章 錢糧滿倉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遜之謀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方策劃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一十章 周逵第一百九十七章 黑山張燕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十九章 虎牢關之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二百二十章 詐降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機至第二章 錢糧滿倉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一百五十二章 獻捷天子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七十八章 劉寵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二十六章 撤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備之謀第七十九章 孫策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八十九章 江東之主第三百六十三章 曹軍騎兵第三百六十七章 曹仁兵敗第三百零五章 許都之襲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四百零六章 波調之死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一百三十九章 甘陵之變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三百一十四章 江陵大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一百二十九章 黃祖慘敗第二百四十二章 馬超再起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四百一十三章 耽摩慄底守城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曹真請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驕兵之計第五十四章 董氏滅絕第五十九章 陶謙的奮鬥第四百三十九章 治身毒之策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發第二百四十九章 軻比能敗逃第一百二十七章 呂孫相爭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呂東向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一百一十章 周逵第四百一十三章 耽摩慄底守城戰第六十八章 劉備留軍回青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七十九章 孫策第二百三十八章 吳郡之變第一百零三章 衆叛親離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三百一十四章 江陵大戰
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二百八十二章 劉璋投降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備之謀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五十五章 羅馬海軍第二百四十一 劉備大軍至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都氐人第八十五章 郭嘉第六十三章 劉備入徐州第二百六十七章 鞭撻士卒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戰第三百零七章 猶豫不決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一百八十五章 陽平關之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繡衣出動第二百七十二章 山頭第三百四十七章 繡衣誘敵第二百九十四章 荊南之爭第一百八十五章 陽平關之戰第二十八章 孫堅的奮鬥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四百四十五章 玻璃第一百九十六章 逍遙津之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逍遙津之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吳懿兵敗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戰第二十二章 遷都第三百六十三章 曹軍騎兵第二章 錢糧滿倉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遜之謀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方策劃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一十章 周逵第一百九十七章 黑山張燕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十九章 虎牢關之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二百二十章 詐降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機至第二章 錢糧滿倉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一百五十二章 獻捷天子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七十八章 劉寵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二十六章 撤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備之謀第七十九章 孫策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八十九章 江東之主第三百六十三章 曹軍騎兵第三百六十七章 曹仁兵敗第三百零五章 許都之襲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四百零六章 波調之死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一百三十九章 甘陵之變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三百一十四章 江陵大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一百二十九章 黃祖慘敗第二百四十二章 馬超再起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四百一十三章 耽摩慄底守城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曹真請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驕兵之計第五十四章 董氏滅絕第五十九章 陶謙的奮鬥第四百三十九章 治身毒之策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發第二百四十九章 軻比能敗逃第一百二十七章 呂孫相爭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呂東向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一百一十章 周逵第四百一十三章 耽摩慄底守城戰第六十八章 劉備留軍回青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七十九章 孫策第二百三十八章 吳郡之變第一百零三章 衆叛親離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三百一十四章 江陵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