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香……”趙玉笙咳了兩聲,呼吸越來越不順暢,想抓着她的手,也失去了力氣。
眼前陣陣發昏,一陣紅一陣黑,整個人的意識都在渙散。
朦朧之,趙玉笙恍惚看到了百里清幽的身影,離她越來越近,又好像越來越遠,她想伸手去抓,卻又消失不見。
疲憊地閉眼睛,趙玉笙徹底地暈了過去。
暗衛看着用背頂着那落下的大柱子的百里清幽,已經不能用震驚來形容。
“還不快把人擡走?”百里清幽冷聲吩咐道,暗衛慌忙擡起趙玉笙,又看看一旁的挽香。
“主子,那她呢?”
百里清幽揮掌推開柱子,看着自己背的燒焦,雖然還沒燒到裡面的肌膚,不過只怕也是一片通紅了。
“一起擡走。”
太后急匆匆趕來,那些嬤嬤慌忙把她攔着。
“太后娘娘,前面太危險,您可不能過去啊……”
“這好端端的怎麼起火了……”太后憂心忡忡地看着趙玉笙的那間廂房,也不知道百里清幽把人帶走了沒有。
“還不快點去救火……”
徐姑姑忙道:“太后娘娘不必着急,丞相一定能平安救下趙小主的。”
“這火可不是鬧着玩的,但願吧。”
大火整整燒了一夜,最近天氣乾燥,房子又老舊,根本經不起這樣的火燒,翌日鐘聲依舊想起,看着眼前一片狼藉,衆人的心情都有些沉重。
太后也熬了一夜沒睡,看着最後一點火也被撲滅了,整顆心才安定下來。
昨日遣送來的那些妃子宮婢們,除了身有大大小小的擦傷,倒也沒什麼事,站在一旁,各個臉驚惶未定,心有餘悸,想想第一天來着皇廟,差點被火燒死,各個面容悲慼。
太后嘆了口氣,還是問道:“人都在這兒?”
昨日領着那些人進來的嬤嬤掃了一圈,眉頭皺起:“太后娘娘,趙妃娘娘與寧妃娘娘似乎不在。”
太后亦是蹙起眉頭,趙玉笙不在,她知道,被百里清幽帶走了,但是寧妃爲何不在?
“還不快派人去看看……”
“太后娘娘……”
一名嬤嬤氣喘吁吁地跑了過來,“趙妃……趙妃娘娘房發現了兩具屍體啊……”
“什麼?”饒是知道是百里清幽安排的,太后亦是受了驚嚇。
徐姑姑忙道:“可擡出來了?”
“我們去看看。”太后抓緊徐姑姑的手,心裡亦是有幾分緊張。
徐姑姑看了太后一眼,又問那嬤嬤道:“那寧妃呢?”
“這……我們並沒找到寧妃娘娘……”
那兩具屍體被擡出來,臉被白巾蓋着,看不出容顏,身的衣裳也被燒燬了大半,身形依稀可看出是趙玉笙的模樣,至於那丫鬟,倒也沒人去在意。
“這怎麼用白巾蓋着?”
“回太后娘娘,這兩具屍體的臉已經被燒的血肉模糊,奴才們也是從房樑柱下把她們擡出來的,想必是被房樑壓倒,這才……纔沒跑出來……”
“打開看看吧。”
不看一眼,她也不安心。
侍衛有些猶豫,還是伸手扯開了那方白巾,周圍頓時響起一陣陣嘔吐聲。
“這……”太后亦是嚇得後退了幾步,臉色有些發白。
她整張臉已經是看不到一處好的了,頭髮都被燒沒了,臉血肉模糊,一塊紅一塊黑的,根本看不出原本的模樣。
“還不快擡下去?”徐姑姑斥道,扶着太后走到另一邊。
嬤嬤憂心道:“太后娘娘還好吧?”
太后心裡是鬆了口氣,但是臉色卻還是有些差,純粹是剛纔嚇得。
緩了口氣,太后道:“那寧妃呢?都找不到她的身影嗎?”
嬤嬤搖搖頭,“連屍體都沒有,奴婢們不得不懷疑,寧妃藉着火勢逃了,奴婢已經派人去追了。”
太后對寧妃的事不關心,不甚在意地點點頭,“晚些派人給趙妃的孃家送個信吧,他們總要知道的,帝宮那邊,哀家自會去說的。”
“是。”
待兩人回到房,看見裡面的人,太后一顆懸着的心,總算也放了下來。
太后給徐姑姑使了個顏色,徐姑姑會意,轉身退了出去,關了房門,守在外面。
“你們沒事吧?”太后走了過去,看着昏睡的趙玉笙,憂心道:“她這是怎麼了?”
“吸了煙,昏迷過去了,應該晚些能醒了。”
太后點點頭,瞥見一旁的挽香,也是嚇了一跳,“這……怎麼還有一個?”
“她的侍女,想着日後也好照顧她,便一起帶出來了。”
太后瞭然,又聽百里清幽道:“太后娘娘,我們不能久待,今日得下山去了,安排好趙妃,我也該回京了,晚了只怕墨長息會起疑。”
“我已經讓徐姑姑去準備馬車了,徐姑姑會跟你們一起下山,有她在,不會有人盤查的。”
百里清幽蹙眉,“徐姑姑還是留在這裡照顧你吧,我有辦法能矇混過去。”
“那也好……哦對了,廂房那邊的人說,寧妃不見了,也沒有找到她的屍體,想必是趁亂逃出去了。”
“她若要離開皇廟,也只有回京城去,無事,到時候我再派人找找便是。”
太后想了想,還是忍不住囑咐道:“還是要拜託丞相照顧好珞胭母子,盡力尋找帝君。”
百里清幽點點頭,說道:“太后娘娘放心吧,宸貴妃聰慧過人,知道如何自保,帝君洪福齊天,也一定不會有事的。”
“這天聖,怎麼如此多磨多難啊……”太后哀嘆道。
“如果太后沒有別的吩咐,我們便離開了,太后保重……”
百里清幽用斗篷包裹住趙玉笙,暗衛抱着挽香,向太后道別之後,便從廂房後面離開了。
徐姑姑聽到裡面沒了動靜,才走了進來。
“太后娘娘,丞相他們走了?”
“嗯,等會你去大門那邊看着點,別讓守衛爲難丞相。”
“是。”徐姑姑要下去,太后又道:“等一下,你還是先去準備筆墨紙硯吧,哀家修一封,等下你順道拿給丞相,送去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