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嚴峻形勢下的應變

犧牲在所難免,但血淋淋的發生在眼前和只看着紙面上的數字卻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在前線目睹戰士們前仆後繼、血灑疆場的指揮官,與通過電話狂叫“拿不下某某陣地就撤你的番號”的指揮官,心理是不相同的。

孟有田盡到了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由此而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熬過這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希望更多的人能夠歡慶最後的勝利。這種心理使他有些躊躕,也趨於保守,起碼在秦憐芳和小全看來是這樣的。

珍惜生命,不僅是自己的,親人的,還有無數孟有田不認識的,根本叫不出名字的。這是一種來自後世根深蒂固的思維,每每讀到鬼子在中國慘殺獸行的文字,都會令孟有田胸中鬱悶,更何況要親眼目睹,親耳所聞。

一方面孟有田變得嗜殺,每殺掉一個鬼子,都會使他的鬱悶和憤怒減輕一分;另一方面,如果無辜百姓因爲自己而被屠戮,孟有田依然沒法擺脫那種愧疚。矛盾的心理,兩難的選擇,時時讓孟有田感到困惑,小婁莊人質事件給他造成的心理陰影並沒有消散。那在風中飄散的白髮,那被砍成兩段的老嫗,讓孟有田想忘記卻難以忘記。

而這正是孟有田極爲重視保護老百姓的原因,他無法想象無辜百姓被當作擋箭牌被驅趕着向他的槍口走來的情景,因此才極力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土門村不及良崗莊的地理優越,但預防措施卻比良崗莊強上幾倍。孟有田經常站在山崖上。假想着敵人從何處撲來,從何處進山。在何處構築封鎖線。針對這些假想,他有針對性地佈置陷阱,佈置阻擊陣地,佈置假象誘敵。對此,他是殫精竭慮,不斷思索,不斷改進。

…………

對於岡村寧次來說,蠶食確實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手段。但蠶食的意義並不完全在此。因爲蠶食是緩慢的,是耗時的,而岡村寧次很清楚時間對他的寶貴,對華北日軍的寶貴。

華中的兩個師團抽調華北,是華北日軍的最後一個“黃金時期”,如果不能在“全力以赴的一戰”中使華北局勢有大的轉機,隨着今後幾年在華兵力定額的逐年減少。不能說失敗在所難免,逐漸被動卻是可想而知的事情。

而岡村寧次先進行蠶食,正是爲了之後的鐵壁合圍打基礎,作準備。只有先把根據地進行壓縮,他才能抽調出足夠的兵力展開行動。而未被壓縮前,要完成鐵壁合圍所需的兵力。對岡村寧次來說是難以調動齊全的。所以,孟有田判斷蠶食是鐵壁合圍的前奏,確實是準確的。

秋天剛到,青紗帳剛剛消失,岡村寧次便迫不及待地出手了。目標直指華北糧倉——冀中根據地。此時,冀中根據地在日軍的蠶食下已經大爲萎縮。根據地只剩下了五六塊,其中最大的兩塊,東西不過百里,南北也不足百里。

歷史可能會重演,但結果卻不盡相同。沒有百團大戰的消耗,八路軍的實力比歷史上要強;道溝、地道、地雷的提前推廣,使日軍受到了很大的阻礙,遭到了更多的死傷;孟有田的曝料預警,使八路軍對可能會來的鐵壁合圍有了瞭解和研究,應對不象歷史上那樣措手不及,混亂慌張。

血戰,突圍,突圍,血戰。冀中軍民雖然事先沒有得到情報,但最初的慌亂過後,開始了慘烈的、悲壯的抵抗。冀中根據地留一部主力配合地方武裝,以隱蔽方式開展地道戰、地雷戰、爆破戰,堅持地區,大部主力則按照事先制定的緊急計劃向冀南突圍。冀南根據地也得到了八路軍總部的命令,向尚未完工的石德路出擊,接應冀中主力作大踏步地有秩序的退守。冀西根據地也聞令而動,向敵交通線發動牽制性進攻。

孟有田的警告和指點終於發揮了作用,對於日軍的鐵壁合圍,八路軍總部進行了細緻的分析研究,特別是對華北糧倉,八路軍兵站的冀中地區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制定了相關的應急策略。而且幾個根據地協調動作,緩解和分散了冀中所面臨的壓力。

這是繼大破襲作戰後的又一次大協調行動,也表明八路軍的作戰策略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再是各個根據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缺少溝通和支援。

而對於日軍來說,進行一次鐵壁合圍式的大掃蕩也是不容易的,它需要大量的兵力,需要作一系列的準備,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重新佈署,不可能對各個根據地同時展開類似的軍事行動。換句話說,日軍的兵力雖然得到了加強,但也不是極度充裕,也只能採取分區作戰,於某一地或某兩地集中優勢兵力,展開鐵壁合圍。

從一九四二年九月初至十月下旬,日僞軍佔據了冀中根據地的所有縣城和較大集鎮、村莊,根據地縣、區幹部被迫分散隱蔽,留守的一部分主力部隊損失很大,和縣大隊、區小隊被迫化整爲零,轉入地下。冀中根據地全部變爲日佔區和游擊區,但在近兩個月的頻繁戰鬥中,日僞軍在冀中軍民的頑強抵抗下也遭到了不小的傷亡。

結果看似是歷史的重演,但卻又有不同。由於有提前的應對計劃,以及周邊根據地的協調配合,冀中區黨、政、軍領導機關的損失比歷史上要小很多,主力部隊則有三萬多人殺出了重圍,進入了冀南根據地休整,而日僞軍的損失則比歷史上要大很多。此消彼長之下,對岡村寧次下一步的軍事計劃有了很大的影響。

先平原,後山區,依舊是岡村寧次的主要策略。冀中大掃蕩之後,便是對冀南的軍事行動,將平原地帶控制手中,可以使退至山區的八路軍面臨缺衣少食的困境。

但冀中八路軍主力轉至冀南,合兵一處後實力較強,而日僞軍的損失又比較沉重,想馬上就對冀南搞這樣一次大的掃蕩,顯然是不太現實的。岡村寧次需要重新佈署部隊,需要作偵察、後勤等一系列的準備。

連鎖反應一旦形成,誰也不能預料之後的變化。冀中的反鐵壁合圍大掃蕩,無疑給八路軍敲響了警鐘,增加了經驗,也給了他們吸取教訓的時間。冀中平原基本上成爲了敵佔區或游擊區,冀南平原很可能成爲下一個目標,完全失去富庶平原的後果,是難以想象的。即便部隊不被日軍消滅,吃穿問題也足以將退至山區的八路軍擊垮。

“……在敵人重兵壓境,大部隊活動困難的情況下,爲了保存主力,暫時離開冀中,轉移到毗鄰地區,作大踏步地有秩序的退守,這是完全必要的,許可的。但是,拉起部隊走了,要不要及時返回去呢?冀中部隊可暫時在冀南活動,冀南地區周圍都有依靠,活動餘地很大,待敵情變得對我們有利的時候,待兜個圈子返回來,再打回冀中去,有什麼不可以呢?”

“……冀中部隊撤離了根據地,敵人的大部分兵力會長時間駐留根據地嗎?據我們判斷,這是不太可能的。我們走了,敵人也走了,問題是,如果我們沒有及時返回去,任由留守之敵坐穩屁股,就將失去恢復根據地的有利時機。當然,要考慮到開始恢復根據地時的敵我鬥爭的嚴峻性。從敵情和冀中的實際情況看,主力部隊要回去的話,有兩種可能:一種,付出了相當的代價也站不住腳,只好又退回來;另一種,指揮巧妙,打幾個大勝仗,付出代價後能站住腳……”

“……冀南根據地應緊急做好反掃蕩的準備,先平原後山區一直是日軍的基本策略,冀南極可能是日寇的下一個目標。要深刻分析研究冀中日軍所用之新戰法,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特別指出今後發揮我軍機動特長的幾種戰法:其一,跳出圈外機動;其二,圈內突圍與圈外接護協同一致進行;其三,善於在兩敵接合部機動;其四,選良機、看火候,轉到外翼殲敵……”

“……各抗日根據地要有迎接最困難時期之準備,做大量的工作:一、分若干精幹小部隊深入敵之“掃蕩”基地,接敵偵察;二、派得力幹部帶小部隊深入下層,領導縣、區、村指揮部;三、若干團加強便衣活動乘機進行機動;四、各領導機關力求短小精幹,派幹部幫助下層。幹部們要經常查明敵情,注意隱蔽自己,平時要多走多看,對地形務必熟悉,這樣才能在敵大掃蕩中及時轉到合擊圈外機動……”

可以看出,八路軍總部下發的指示已經與歷史上大爲不同,放棄冀中、任敵長期蹂躪的歷史可能不會出現了。儘管總體形勢依然是敵強我弱,但自信猶存,鬥爭猶在,並且在逐漸形成一套針對日軍新戰法的措施和策略,以便在嚴峻的形勢下能夠保存自己,打擊敵人。

第136章 能幹的阿秀第9章 激烈的衝突第242章 堂堂正正的進攻第172章 殺戮第141章 同病相憐?第24章 打擊第144章 掃蕩前的準備第207章 扯動——突圍的手段第243章 佔領良崗莊第1章 新生第200章 壓力——因時間而顧慮第126章 活資料第243章 佔領良崗莊第165章 腹心牽制第76章 激戰第33章 三十而立第180章 絕路突破第72章 拜訪宋家第21章 光棍段大根第244章 新的想法第162章 鬼子的憤怒和無奈第85章 肺腑之語第272章 威脅利誘第48章 爭秋奪麥後的閒適第216章 理想的感慨第4章 患難的關心第176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152章 好事多磨第227章 撤退更難第18章 希望第88章 難民與內奸混入第62章 脫困而歸第256章 兩頭害怕的僵局第104章 柳鳳的小秘密第77章 伶牙利齒的女人第78章 總結會第45章 真假亂攪和第46章 鬧新房第48章 爭秋奪麥後的閒適第148章 形勢的改變第87章 黑雲壓城第13章 各有心思的誤會第5章 冒險的收穫第127章 無題第137章 厭倦之心第163章 繼續掃蕩第62章 更重的責任第30章 比較極端第188章 慘烈——死生血戰第12章 風雲激盪第175章 大掃蕩來了第99章 論人第159章 頓生感慨第102章 後路?支點?第138章 風雪求救人第186章 夜難眠第183章 真實而沉重第67章 羣衆遭難第98章 煽惑心氣第179章 一尺崖之戰第31章 發財而不獨第17章 巧遇風波第47章 故人來第147章 全殲追敵第54章 那個時代的洞房花燭第53章 軋馬路第118章 爾虞我詐第80章 神槍渡危第243章 佔領良崗莊第92章 內奸?第148章 洋馬騎槍第2章 患難之遇第49章 優待俘虜?第73章 故人再相見第107章 危險的徵兆第88章 老天給的能力第8章 路遇鬍子第157章 壓抑沉悶中的大爆發第15章 兩人世界第203章 A彈——滅絕人性的攻擊第98章 折騰第154章 不歡而散第36章 具體而微的戰術第36章 找幫手第149章 並騎同行第29章 人活的就是堅強第51章 李大懷的自強想法第133章 遊說爭支持第202章 進攻——敵人的噩夢第113章 擊敗何家班第39章 他賣咱也賣第88章 老天給的能力第100章 義倉規矩的漏洞第264章 正面交鋒(二)第246章 思緒第49章 優待俘虜?第153章 批評教育第45章 夜深沉(一)第123章 口口相傳的神奇第199章 猛襲——使敵人胡思亂想
第136章 能幹的阿秀第9章 激烈的衝突第242章 堂堂正正的進攻第172章 殺戮第141章 同病相憐?第24章 打擊第144章 掃蕩前的準備第207章 扯動——突圍的手段第243章 佔領良崗莊第1章 新生第200章 壓力——因時間而顧慮第126章 活資料第243章 佔領良崗莊第165章 腹心牽制第76章 激戰第33章 三十而立第180章 絕路突破第72章 拜訪宋家第21章 光棍段大根第244章 新的想法第162章 鬼子的憤怒和無奈第85章 肺腑之語第272章 威脅利誘第48章 爭秋奪麥後的閒適第216章 理想的感慨第4章 患難的關心第176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152章 好事多磨第227章 撤退更難第18章 希望第88章 難民與內奸混入第62章 脫困而歸第256章 兩頭害怕的僵局第104章 柳鳳的小秘密第77章 伶牙利齒的女人第78章 總結會第45章 真假亂攪和第46章 鬧新房第48章 爭秋奪麥後的閒適第148章 形勢的改變第87章 黑雲壓城第13章 各有心思的誤會第5章 冒險的收穫第127章 無題第137章 厭倦之心第163章 繼續掃蕩第62章 更重的責任第30章 比較極端第188章 慘烈——死生血戰第12章 風雲激盪第175章 大掃蕩來了第99章 論人第159章 頓生感慨第102章 後路?支點?第138章 風雪求救人第186章 夜難眠第183章 真實而沉重第67章 羣衆遭難第98章 煽惑心氣第179章 一尺崖之戰第31章 發財而不獨第17章 巧遇風波第47章 故人來第147章 全殲追敵第54章 那個時代的洞房花燭第53章 軋馬路第118章 爾虞我詐第80章 神槍渡危第243章 佔領良崗莊第92章 內奸?第148章 洋馬騎槍第2章 患難之遇第49章 優待俘虜?第73章 故人再相見第107章 危險的徵兆第88章 老天給的能力第8章 路遇鬍子第157章 壓抑沉悶中的大爆發第15章 兩人世界第203章 A彈——滅絕人性的攻擊第98章 折騰第154章 不歡而散第36章 具體而微的戰術第36章 找幫手第149章 並騎同行第29章 人活的就是堅強第51章 李大懷的自強想法第133章 遊說爭支持第202章 進攻——敵人的噩夢第113章 擊敗何家班第39章 他賣咱也賣第88章 老天給的能力第100章 義倉規矩的漏洞第264章 正面交鋒(二)第246章 思緒第49章 優待俘虜?第153章 批評教育第45章 夜深沉(一)第123章 口口相傳的神奇第199章 猛襲——使敵人胡思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