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將功補過

;刀日凌晨四點四十分。..在拼掉最後個成建制的步兵背協,韓軍集團軍指揮官在川內鎮向第三十九集團軍第三裝甲師繳械投降。

“元山反擊戰”到此宣告結束。

雖然離天亮還有一個多小時,但是考慮到弗軍第二集團軍羣在南面守得很穩,而且美軍的空中投入越來越大,所以羅耀武在半個小時後下達了撤退命令,僅讓第一一五摩步師留下來清掃戰場,其他幾個師旅,以及第四十集團軍的作戰部隊全部撤往咸興,第十六集團軍的作戰部隊則退回“四一線”。

顯然,羅耀武已經意識到。美軍即將參戰。

可惜的是,因爲沒有制信息權,不清楚美軍第八集團軍的調度情況,所以羅耀武無法準確判斷美軍會在哪個方向上參戰。

雖然有足夠多的理由相信,美軍會把主力放在東線,先幫助韓軍穩住戰線。再向咸興進軍,最終北上攻打第十六集團軍守衛的防線,但是在沒有確切情報之前,羅耀武不敢貿然做出判斷。

直到十四日上午十點半,韓軍第九機械化步兵師轉守爲攻,羅耀武才做出準確判斷。

考慮到當時的情況,最理想的選擇是讓第十五集團軍與韓軍打對攻戰,繼續消耗韓軍的有生力量,即便無法全殲第九機械化步兵師,也要拖垮這支部隊,使其喪失戰鬥力,這樣就能迫使美軍分兵。

問題是,情況遠沒有這麼理想。

在佯攻中,因爲提前“享受”了美韓聯軍的空中打擊,又要儘量把佯攻打成主攻,所以第十五集團軍的損失非常大。韓軍第九機械化步兵師發起反擊的時候,不但四十五師拼得所剩無幾,就連補充的預備隊也快拼光了。

當時,四十四師與四十三師的兵力都只有額定編制的三分之二。

這點兵力,守住防線都嫌不足,哪有能力與韓軍打對攻?

受此影響,羅耀武不得不命令第十五集團軍停止進攻,退守清川江防線。再說了,攻打順川的目的已經達到,即便退守,也不會對戰局產生太大影響。

只不過,這麼一來,害苦了葉振邦等三營官兵。

大部隊上來的時候,葉振邦還以爲要讓他們撤下去。結果他們沒有收到撤退命令,只是趁機補充了彈藥物資。把重傷員送了下去,並且補充了一個連的兵員。

不管怎麼說,能夠喘口氣,總是好事。

讓葉振邦沒有想到的是,反擊只打了半天,當大部隊一路撤下來,退到清川江北岸的時候,新的命令也送了過來。

準確的說,就是以前的命令,只不過強調了守住安州的重要性。

三營必須堅守二十四小時。因爲大部隊需要二十四小時才能退到清川江北岸,只有等到大部隊退回去之後,三營才能撤退。

讓葉振邦稍感順心的是,旅長已經到達北岸,親自負責接應行動。

實際情況,並沒有葉振邦想像的那麼糟糕。

與第十五集團軍一樣,韓軍第九機械化步兵師的狀態也很糟糕。打到這個時候,不但傷亡慘重。官兵也早沒了鬥志。如果讓黃真尹做決定。肯定會讓第九機械化步兵師留下,派一個二線步兵師去攻打安州不管怎麼說。只有保住了第九機械化步兵師,才能在突破清川江防線後繼續北上,如果拼掉了第九機械化步兵師,就算打下安州。渡過清川江。也無法繼續前進。

問題是,這次不由黃真尹做主。

美軍第八集團軍參戰的前提條件就是由美軍指揮戰鬥,而不是由韓軍指揮戰鬥。

雖然黃真尹仍然是韓軍第一集團軍羣司令,兼統一戰爭總司令,但是在指揮權上。他還比不上漢密爾頓少將。

既然美軍明確要求第九機械化步兵師發起反擊,以佔領安州、渡過清川江爲目的,黃真尹也無法反對。作爲韓軍上將,黃真尹非常清楚,這不是漢密爾頓的決定,而是帕特里奇的決定。更重要的是,帕特里奇的這一決策,是爲了在東線發起戰略進攻。如果能夠圍殲第三十九集團軍,就算拼掉了第九機械化步兵師。韓軍也不會虧本。

不管怎存說,統一是韓國的事情,不是美國的事情。

問題是,前線部隊的情況並沒有黃真尹希望的那麼理想。

第九機械化步兵師的情況確實非常糟糕,就算按照黃真尹下達的命令發起反擊,並且因爲第十五集團軍主動撤退而一路順利,但是受之前戰鬥的影響,特別是被第十五集團軍的突然反擊打得落花流水讓韓軍前線指揮官在推進的時候小不得不格外小心謹慎,甚至親自到前線。讓部隊放慢速度。

第十五集團軍會主動退卻嗎?

至少絕大部分韓軍前線官兵都不相信。要知道,就在幾

月”;前,第十五集團軍懷在拼命攻打順川,副不拿下鵬淵愕不罷休的樣子。就算要撤,也不會迅速撤退,肯定會留下斷後部隊,伏擊追擊的韓軍。

結果就是,從順川到安州的幾十公里路程,“高速推進”的韓軍足足走了大半天。

直到十四日下午,韓軍先頭部隊纔到達安州南面。

遭到炮擊後,韓軍停了下來,並沒立即發動進攻。

因爲夜晚鄰近,所以連葉振邦都認爲,韓軍會在外圍部署防線。不會急於進攻。

要知道,在此之前,弗軍在夜間戰鬥中就沒有佔到便宜。

問題是,葉振邦把情況想得太理想了。

第九機械化步兵師慢吞吞的進軍行動並沒對參戰的美軍第八集團軍產生影響。十四日傍晚,第七機步師的先頭部隊到達元山。雖然只是一個用輪式偵察車輛武裝起來的輕裝營,也只有輪式車輛能夠在一天之內從登山開到元山,但是美軍地面部隊到來,仍然像一支興奮劑一樣,給死氣沉沉的韓軍注入了無限活力。

不管怎麼說,美軍參戰已成定局。

因爲美軍已經在臺島戰場上擊敗了中隊,所以韓軍絕大部分官兵都將美軍當成了救世主,認爲只要美軍參戰,勝利就指日可待。

這種士氣上的鼓動效果,比一個輕裝營顯著得多。

當天晚上,弗軍第二集團軍的兩個告兵師就從元山出發,兵不刃血的拿下了川內鎮與高原鎮。因爲第三十九集團軍的一一五摩步師還在清掃戰場,並且負責斷後,所以韓軍從高原鎮向北進發的時候,與該師發生了一場小規模戰鬥。

大概是被第三十九集團軍打得太狠了,韓軍把一場微不足道的戰鬥說成了“決戰”。

當然,美軍沒有“上當受騙”。

依靠無人偵察機蒐集到的戰術信息,美軍很快就搞清楚,與韓軍交戰的只是一支師級部隊,而不是所謂的集團軍。

問題是,第一一五摩步師是第三十九集團軍的主力部隊,其地位與四十五師差不多。而第三十九集團軍又是重裝集團軍,該師的裝備非常齊全,坦克戰車爲數不少,所以美軍把該師當成了第三十九集團軍準備死守咸興的標誌。

不管美軍打算怎麼北上,都得佔領咸興。

如果第三十九集團軍打算死守咸興,就有機會圍殲這支王牌部隊。

要知道,中隊可沒有足夠的海運能力將這支軍隊從海上撤走。只要能夠及時到達咸興,就能包圍第三十九集團軍!

更重要的是,這是戰術決策,由漢密爾頓做主,不需要請示帕特里奇。

結果就是,當天晚上,美軍少將就越過黃真尹,命令韓軍第二集團軍羣向咸興進軍,把元山交給即將到達的第二機步師。

當然,漢密爾頓沒有忘記讓第二機步師加快行軍速度,爭取在十五日夜間到達。

只有這樣,纔有能力在十六日白天打響圍殲戰。

得知韓軍第二集團軍羣強攻咸興的消息後,帕特里奇與黃真尹都很驚訝,問題是此時第二集團軍羣已經與第一一五摩步師纏在一起,要想撤回來已經來不及了。

相對而言,帕特里奇還要穩重一點。

雖然沒有親眼目睹戰場情況小但是美軍中將相信,第三十九集團軍在殲滅了集團軍與集團軍之後小沒有集中兵力攻打元山,表明中隊已經放棄進攻。在此情況下,守住咸興的意義並不大,所以第三十九集團軍很有可能正在全速撤退,弗軍第二集團軍羣北上進軍咸興最多隻是空歡喜一場,不會有太大的風險。

問題是,黃真尹並不這麼看,因爲他知道,第二集團軍羣是支什麼樣的部隊。

離開防禦陣地,這支又二線步兵師拼湊起來部隊在野戰中,恐怕連中隊的一個師都打不過,憑什麼去攻打咸興?

必須分散第二集團軍羣的壓力,不然這個集團軍羣被擊潰,將會殃及後面的美軍。

更重要的是,還會禍害黃真尹。因爲黃真尹已經接掌了第二集團軍羣的指揮權。真要追究問責的話,黃真尹會第一個完蛋!

爲此,黃真尹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在別的地方做文章,比如讓直接聽從他指揮的第九機械化步兵師連夜發動進攻,爭取在天亮前渡過清川江。到時候,就算第二集團軍羣在咸興吃了敗仗,他也能夠拿出勝利果實,將功補過。

雖然黃真尹的想法有點天真。但是打下安州,渡過清川江也是戰略任務。

不管怎麼說,加把勁不會有錯。這下,葉振邦等三營官兵就得遭受摧殘了。

第75章 攻守易勢第45章 最後一餐第149章 來去匆匆第108章 心繫戰場第194章 不忍告別第4章 好話在前第168章 一拍即合第171章 巔峰對決第45章 步步爲營第111章 官復原職第123章 一石三鳥第37章 南守北攻第5章 烈火將軍第40章 扭轉乾坤第135章 走上正道第8章 蓄勢待發第71章 雪上加霜第166章 主輔相承第67章 獵捕海豹第161章 絕不退縮第80章 沒有重點第31章 千鈞一髮第21章 決戰南京第48章 防守反擊第32章 中央突破第71章 雪上加霜第96章 老將出馬第3章 身份問題第112章 小題大做第29章 箭在弦上第154章 深入內陸第7章 戰略圍剿第37章 見證奇蹟第58章 來頭不小第119章 關鍵一環第96章 新任司令第84章 小鬼壓場第18章 以少勝多第98章 危牆欲倒第3章 秘密任務第116章 前沿挑釁第134章 進軍錦州第164章 惱羞成怒第159章 另類戰鬥第44章 機票作廢第125章 縮小差距第37章 全面撤退第27章 炒飯惹禍第88章 死戰寧波第24章 大難不死第88章 強勢干預第41章 預備力量第69章 一地得失第29章 箭在弦上第115章 功虧一簣第107章 轉移重點第90章 兵力緊缺第55章 穩重踏實第130章 能力有限第72章 存亡之秋第1章 戰略契機第104章 戰地營救第104章 似輸非敗第202章 一場勝利第94章 大禍臨頭第149章 來去匆匆第113章 前程做賭第102章 勤儉節約第8章 秘密基地第178章 別無選擇第193章 死守戰線第183章 向着勝利第179章 拼盡全力第72章 存亡之秋第44章 保衛天津第22章 騎虎難下第54章 當局者迷第97章 前後反差第33章 陰差陽錯第3章 機緣巧合第46章 步兵防線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107章 想走還留第79章 誰最受傷第24章 決戰前夕第10章 最後底線第7章 漏網之魚第73章 進軍大連第83章 量力而爲第98章 破釜沉舟第176章 天賜良機第14章 人非聖賢第174章 迂迴包抄第150章 士氣問題第4章 突然襲擊第63章 正面猛攻第149章 提前出動第61章 後繼乏力第162章 調整部署第59章 戰略冒險
第75章 攻守易勢第45章 最後一餐第149章 來去匆匆第108章 心繫戰場第194章 不忍告別第4章 好話在前第168章 一拍即合第171章 巔峰對決第45章 步步爲營第111章 官復原職第123章 一石三鳥第37章 南守北攻第5章 烈火將軍第40章 扭轉乾坤第135章 走上正道第8章 蓄勢待發第71章 雪上加霜第166章 主輔相承第67章 獵捕海豹第161章 絕不退縮第80章 沒有重點第31章 千鈞一髮第21章 決戰南京第48章 防守反擊第32章 中央突破第71章 雪上加霜第96章 老將出馬第3章 身份問題第112章 小題大做第29章 箭在弦上第154章 深入內陸第7章 戰略圍剿第37章 見證奇蹟第58章 來頭不小第119章 關鍵一環第96章 新任司令第84章 小鬼壓場第18章 以少勝多第98章 危牆欲倒第3章 秘密任務第116章 前沿挑釁第134章 進軍錦州第164章 惱羞成怒第159章 另類戰鬥第44章 機票作廢第125章 縮小差距第37章 全面撤退第27章 炒飯惹禍第88章 死戰寧波第24章 大難不死第88章 強勢干預第41章 預備力量第69章 一地得失第29章 箭在弦上第115章 功虧一簣第107章 轉移重點第90章 兵力緊缺第55章 穩重踏實第130章 能力有限第72章 存亡之秋第1章 戰略契機第104章 戰地營救第104章 似輸非敗第202章 一場勝利第94章 大禍臨頭第149章 來去匆匆第113章 前程做賭第102章 勤儉節約第8章 秘密基地第178章 別無選擇第193章 死守戰線第183章 向着勝利第179章 拼盡全力第72章 存亡之秋第44章 保衛天津第22章 騎虎難下第54章 當局者迷第97章 前後反差第33章 陰差陽錯第3章 機緣巧合第46章 步兵防線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107章 想走還留第79章 誰最受傷第24章 決戰前夕第10章 最後底線第7章 漏網之魚第73章 進軍大連第83章 量力而爲第98章 破釜沉舟第176章 天賜良機第14章 人非聖賢第174章 迂迴包抄第150章 士氣問題第4章 突然襲擊第63章 正面猛攻第149章 提前出動第61章 後繼乏力第162章 調整部署第59章 戰略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