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百團大戰

正如帕特里奇猜測的那樣,這也正是羅耀武正在等待的機會。?

弄清楚美日聯軍的進攻部署後,羅耀武就意識到,攻佔承德是美日聯軍的首要目的,隨後就會包抄山海關,迫使中**隊後撤,或者圍殲該地區的數十萬軍隊。打到這一步,美日聯軍基本上穩抄勝券了。?

羅耀武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在承德阻擊美日聯軍。?

問題是,在兵力部署上,羅耀武沒有多少選擇餘地。?

爲了守住山海關方向,羅耀武不但用上了最能打防禦戰的第十五集團軍,還把綜合素質最強的第二十六集團軍,以及第四十集團軍派了過去。如此一來,就算把第二十七集團軍算上,羅耀武手裡也只有四個主力集團軍了。?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即第十六集團軍的重建工作能夠及時完成,問題還不大。?

不管怎麼說,在突出部戰役後期,第十六集團軍的骨幹力量,特別是半數以上的基層指揮官都順利回到關內。得益於此,第十六集團軍的重建工作在去年的十一月底就完成了。問題是,重建後的第十六集團軍只有兵員,沒有主戰裝備,甚至連軍車都不多。要想讓該集團軍恢復戰鬥力,必須爲其提供足夠的主戰裝備。?

顯然,這就是羅耀武面臨的最大問題。?

在之前的數個月內,羅耀武就知道,承德是與山海關一樣重要的戰略要地,所以在將第十五集團軍部署在山海關的同時,他將第十六集團軍留在了承德。按照羅耀武的設想,等到第十六集團軍恢復戰鬥力之後,將負責承德的防禦工作。?

結果卻是,因爲沒能獲得主戰裝備,第十六集團軍一直沒有恢復戰鬥力。?

受此影響,三月下旬,羅耀武就將第十六集團軍撤了下來。?

可是在派誰去守衛承德的問題上,羅耀武着實犯了難。?

如果從個人意願出發的話,羅耀武肯定希望加強第十六集團軍,比如把第二十七集團軍的準備抽調給第十六集團軍。可惜的,第二十七集團軍並不由他全權指揮,而且該集團軍與中央的關係非常密切。從第二十七集團軍抽調裝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不然羅耀武也不會通過從東北軍的其他主力部隊抽調裝備來加強第十五集團軍了。?

這樣一來,羅耀武別無選擇,只能讓第二十七集團軍去頂替第十六集團軍。?

可以說,這是整個防禦部署中最大的漏洞。?

雖然第二十七集團軍的編制最爲完整,官兵的鬥志也不差,但是羅耀武卻不信任這支部隊,因爲這支重建的主力集團軍從未上過戰場。?

如果有可能,羅耀武更希望讓第二十七集團軍充當預備隊。?

問題是,沒有這種可能。?

當時在他手裡,幾支擅長打防禦戰的部隊都用上了,剩下的第三十九集團軍與第六十五集團軍以進攻能力突出爲主。再說了,在把部分主戰裝備交給第十五集團軍之後,這兩個集團軍的戰鬥力也嚴重下降。?

能夠頂替第十六集團軍的,只有第二十七集團軍。?

幸運的是,第十六集團軍確實是一支極爲擅長打防禦戰的部隊,而且從前線返回的基層指揮官非常清楚該如何部署防禦陣地。?

正是如此,在與第二十七集團軍換防之前,第十六集團軍有數個月的時間將承德變成一座軍事要塞。?

如果沒有第十六集團軍在承德構築的防禦陣地,第二十七集團軍肯定守不住承德。?

問題是,再爲堅固的防禦陣地,也不能保證永遠擋住敵人。?

受此影響,羅耀武不得不採取誘敵深入的戰術,先把敵人放進來,拉長戰線,再利用步兵擅長打山地戰的特點,在敵人的戰線後方發動一場大規模戰役,瓦解敵人攻打承德的進攻行動。?

爲此,羅耀武對剩下的兩個主力集團軍做了調整。?

這次,擔當主力的是第六十五集團軍。?

因爲裝甲部隊在山區內的活動受到限制,所以羅耀武讓第六十五集團軍把剩下的全部主戰裝備都移交給了第三十九集團軍,並且用第三十九集團軍的一個步兵師替換下了第六十五集團軍的裝甲師,使第六十五集團軍成爲了一支純步兵部隊。?

問題是,即便在山區裡面,步兵的突擊能力都非常有限。?

增強步兵突擊能力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增加兵力。爲此,羅耀武將兩個新編集團軍編入了第六十五集團軍,並且採用一加二的方式,爲第六十五集團軍的所有基層部隊都增加了一倍多的兵力。?

這樣一來,第六十五集團軍的實際戰鬥編制將近十萬人!?

因爲正規軍缺乏分散作戰的經驗,而且也不太熟悉純步兵的戰鬥方式,所以羅耀武還將召回來的游擊隊編入了第六十五集團軍,爲每一個步兵連都配備了一支遊擊小分隊,並且安排了以當地人爲主的嚮導。?

加上另外投入的三個新編集團軍,五個游擊區的游擊隊,一個民兵縱隊,當時部署在山區裡的兵力將近三十萬。?

毫無疑問,這是一支規模龐大的作戰力量。?

只不過,羅耀武並不打算集中使用這支兵力。?

原因很簡單,中**隊沒有制空權,也沒有火力優勢,甚至沒有基本的裝甲保護,步兵集中活動,只能成爲美日聯軍空中力量與遠程炮兵的靶子。雖然羅耀武並不懷疑官兵們英勇奮戰的鬥志,但是傷亡過大,必然使得反擊行動失去意義。?

爲此,羅耀武決定打一次“百團大戰”。?

包括第六十五集團軍在內,所有參與了反擊行動的作戰部隊都以營團爲單位,每一支突擊力量的兵力均不超過兩千人,分散成上百支突擊部隊,分佈在美日聯軍整條後勤補給線附近,並且同時發起進攻。?

可以說,這也是打擊美日聯軍後勤補給線最有效的辦法。?

雖然帕特里奇早就預見到,中**隊會襲擊美日聯軍的後勤補給線,也爲此準備了一支兵力可觀的救266914533火隊伍,但是第四步兵師就一萬多人,加上幾個國民警衛隊師,也就只有幾萬人而已。?

毫無疑問,這點兵力,絕對不可能同時應付上百場襲擊。?

事實上,美日聯軍的指揮系統也不可能同時應付上百場戰鬥。?

對羅耀武來說,卻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他只需要向前線作戰部隊下達進攻開始的命令,戰鬥結束之後,各作戰部隊都將在當地嚮導的引領下撤出戰鬥,不用他操心。至於作戰過程中遇到的麻煩,羅耀武更不用考慮,因爲這是前線指揮官的事情。?

對羅耀武來說,最需要關注的,就是選擇最佳時機。?

十三日上午,第二騎兵師殺入承德市。?

雖然此時第二騎兵師的主力還在城外,而且第四步兵師還沒有完成防禦部署,但是羅耀武並沒下達進攻命令。?

原因很簡單,第四步兵師的到來,表明帕特里奇已經認識到了後勤補給線上的漏洞。?

如果在第二騎兵師全面投入承德戰役之前發起進攻,美日聯軍很有可能暫時放棄攻打承德的作戰行動,用兩個、甚至三個主力師守衛後勤補給線。毫無疑問,在這種情況下,針對美日聯軍後勤補給線的進攻行動必然事倍功半。?

只有在第二騎兵師全部投入戰鬥,無法從承德抽身之後,才能發起進攻。?

當然,羅耀武也知道,這個時候,第四步兵師肯定完成了防禦部署。只是比起對付第二騎兵師來說,羅耀武更願意面對第四步兵師。?

不是說第四步兵師好對付,而是這支重建的主力師一直就沒有出色表現。?

正是如此,直到十四日清晨,隨着第二騎兵師的主力突入承德市區,在武烈河東岸建立橋頭堡,爲進軍雙橋區做準備的時候,羅耀武才讓參謀發出了進攻開始的信號。?

第一場戰鬥在天亮後不久打響,一個由大約兩千名步兵組成的突擊部隊在喀喇沁旗南面大約三十公里處,襲擊了一支有一百多輛重型卡車、得到大約一個步兵連護衛的美軍輜重部隊。戰鬥只打了不到半個小時,突擊部隊就摧毀了近八成的卡車。隨着美軍的空中支援與炮火支援到達,突擊部隊最終主動撤出了戰場。?

也就在這半個小時之內,其他一百多支突擊部隊先後投入了戰鬥。?

因爲當時在美日聯軍後勤補給線上活動的只有三十多支車隊,所以一些突擊部隊還襲擊了美日聯軍的巡邏部隊,以及設在公路線附近的軍事據點。?

戰鬥全面打響,美日聯軍的問題暴露了出來。?

雖然在當天上午,美軍創記錄的出動了近三千架次作戰飛機,並且調動數個師的好幾個炮兵旅,但是面對上百場戰鬥,不但支援力量嚴重不足,就連指揮系統都出了問題,很多支援行動都沒能及時完成。?

打到當天下午,爲了掩護突擊部隊退入山區,羅耀武還讓第六十五集團軍組織起相當於一個師的部隊,向喀喇沁旗發起攻擊。?

因爲喀喇沁旗是美日聯軍攻打承德的主要後勤補給中心,不能有任何閃失,不然在承德作戰的部隊連突圍的機會都沒有,所以美日聯軍不得不放棄對那些退入山區的中**隊的打擊行動,把重點轉向喀喇沁旗。?

當然,在這個白天,美日聯軍在承德的作戰行動也毫無收穫。?

隨着夜幕降臨,發生在山區內的戰鬥才宣告結束。?

第34章 分秒必爭第77章 打得解氣第180章 層層遞進第59章 戰略冒險第74章 穩操勝券第131章 歪打正着第31章 萬事俱備第70章 騙子瘸子第106章 帶話回去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99章 只要三天第156章 南方戰場第171章 巔峰對決第47章 三個小時第6章 鬆弛有度第157章 左右挨刀第186章 幾近絕望第36章 進攻受阻第140章 戰場降溫第24章 決戰前夕第82章 恰準時機第82章 空中救援第75章 攻守易勢第42章 時不待人第103章 共同赴難第81章 壓軸大戲第140章 戰場降溫第15章 東南告急第52章 敵後戰場第22章 騎虎難下第39章 迂迴得逞第69章 一地得失第14章 只要結果第67章 志在必得第39章 火速增兵第1章 戰略契機第88章 死戰寧波第64章 服從命令第44章 再次入朝第49章 出奇制勝第40章 扭轉乾坤第69章 一地得失第103章 共同赴難第159章 故技重演第123章 東南戰事第87章 鋪開了打第26章 將錯就錯第9章 大敵當前第152章 戰略撤退第16章 瘋狂計劃第130章 吃啞巴虧第34章 分秒必爭第172章 遠程炮火第41章 預備力量第187章 最終決策第62章 圍攻丹東第84章 託人帶信第188章 戰略打擊第109章 鋼鐵雄獅第144章 準備反擊第139章 舉世震驚第85章 又是一道第144章 現實難題第64章 空中突擊第10章 斬首行動第198章 利益關係第81章 壓軸大戲第79章 出其不意第120章 趁熱打鐵第27章 空軍發威第139章 戰地談判第54章 空降一師第172章 力所不逮第2章 積極準備第70章 地面救援第34章 以攻對攻第32章 全旅壓上第100章 非常戰術第52章 致命伏擊第195章 空降兵系第58章 水到渠成第64章 一席之談第134章 不堪一擊第22章 騎虎難下第17章 戰場揚威第120章 鋪天蓋地第157章 左右挨刀第43章 何爲希望第4章 飢寒交迫第13章 發動羣衆第16章 祿口惡戰第109章 鋼鐵雄獅第76章 峰迴路轉第50章 給點奔頭第86章 自釀苦酒第174章 迂迴包抄第106章 拿命做陪第80章 全力投入第146章 左右兩難第18章 以少勝多
第34章 分秒必爭第77章 打得解氣第180章 層層遞進第59章 戰略冒險第74章 穩操勝券第131章 歪打正着第31章 萬事俱備第70章 騙子瘸子第106章 帶話回去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99章 只要三天第156章 南方戰場第171章 巔峰對決第47章 三個小時第6章 鬆弛有度第157章 左右挨刀第186章 幾近絕望第36章 進攻受阻第140章 戰場降溫第24章 決戰前夕第82章 恰準時機第82章 空中救援第75章 攻守易勢第42章 時不待人第103章 共同赴難第81章 壓軸大戲第140章 戰場降溫第15章 東南告急第52章 敵後戰場第22章 騎虎難下第39章 迂迴得逞第69章 一地得失第14章 只要結果第67章 志在必得第39章 火速增兵第1章 戰略契機第88章 死戰寧波第64章 服從命令第44章 再次入朝第49章 出奇制勝第40章 扭轉乾坤第69章 一地得失第103章 共同赴難第159章 故技重演第123章 東南戰事第87章 鋪開了打第26章 將錯就錯第9章 大敵當前第152章 戰略撤退第16章 瘋狂計劃第130章 吃啞巴虧第34章 分秒必爭第172章 遠程炮火第41章 預備力量第187章 最終決策第62章 圍攻丹東第84章 託人帶信第188章 戰略打擊第109章 鋼鐵雄獅第144章 準備反擊第139章 舉世震驚第85章 又是一道第144章 現實難題第64章 空中突擊第10章 斬首行動第198章 利益關係第81章 壓軸大戲第79章 出其不意第120章 趁熱打鐵第27章 空軍發威第139章 戰地談判第54章 空降一師第172章 力所不逮第2章 積極準備第70章 地面救援第34章 以攻對攻第32章 全旅壓上第100章 非常戰術第52章 致命伏擊第195章 空降兵系第58章 水到渠成第64章 一席之談第134章 不堪一擊第22章 騎虎難下第17章 戰場揚威第120章 鋪天蓋地第157章 左右挨刀第43章 何爲希望第4章 飢寒交迫第13章 發動羣衆第16章 祿口惡戰第109章 鋼鐵雄獅第76章 峰迴路轉第50章 給點奔頭第86章 自釀苦酒第174章 迂迴包抄第106章 拿命做陪第80章 全力投入第146章 左右兩難第18章 以少勝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