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節 政策

老海跑路到臺灣後,前腳安定下來,後腳他就琢磨着重新創業了。

然而他變賣家當帶來的那六百兩銀子在這裡肯定是不夠開店的,所以最後老海調查一圈後,便拿出所有積蓄,再加上去銀行貸的兩百兩銀子,咬牙去車行買了一輛昂貴的觀光馬車和兩匹滇馬,當起了出租車司機。

不想老海這一注卻賭對了。他前腳買了馬車,後腳來大員的旅客數量就打着滾上升,生意紅火的老海很快就還清了貸款。

這之後他又開始了資本運作:把自家的車抵押給銀行,然後又多買了一輛馬車,這樣他當司機的同時又當起了車老闆。

乾淨漂亮的街道上,老海一邊駕車,一邊口沫橫飛地跟客人侃大山,說到興起時,他還破口大罵了一番明國官府的昏暗腐敗,這讓穿着一身薄袍的卜老爺臉色發黑。

然而老爺儘管心裡不爽,但又說不出反駁理由:他很清楚“當行買辦”這種惡政就是導致很多小民破家的元兇。

聽完老海的坎坷創業史後,坐在他身後的方唐鏡不由得興趣大增:他對本地移民的生存方式相當關心,因爲這些情況能折射出本地官府對待治下子民的態度。

然而老海對方唐鏡這種探問卻是輕車熟路了——幾乎所有包得起馬車來此地遊覽的明國大商人,都會從他這裡打聽同樣的內容。

老海告訴方唐鏡:凡是來大員的移民,將軍府都會給安排一份養家的工作,不論男女。所以在這裡是找不到閒人的,一個都沒有。這些移民中大部分人其實還是社會底層,他們揹着房貸和移民欠款,需要每天上工來賺錢。

不過將軍府治下清明,沒有胥吏欺壓,也沒有苛捐雜稅,將軍大人不但管大夥養老,還管生病和小娃娃上學,所以大夥都很有幹勁,覺得日子有奔頭。

接下來老海說到自己:像他這種創業成功的小老闆其實並不多,因爲移民大多數是窮鬼,能拿出第一桶金的人佔比例很少。所以如今能當小老闆的,除了少數他這樣的之外,就是本地的歸化野人了。

說到野人,老海也是蠻羨慕的。這些被剝奪了祖傳獵場和漁場的土著,現在都住進了大房子,而且將軍府還在年初落實了政策:這些人都補償了一筆徵地費。

發銀子還不算,將軍府爲了不讓這幫野人變成乍富乍窮的“拆遷破落戶”,還專門開了班,給野人傳授了炸雞秘方和店鋪裝修圖。現在這幫野人一個個都抖起來了,大街上的啃德雞店和正新雞排都是他們開的。

“不過也無需在意,此輩成不了氣候。”沒有注意到乘客臉上古怪的表情,老海說到這裡,指了指道路兩旁被白色柵欄圍起來的漂亮木屋小區,然後告訴客人:那些野人文化水平低,也就只能做一做餐飲行業了。有錢後的野人最多就是收購各小區的食堂,商業上很保守。

說到最後,老海纔講出了方唐鏡最感興趣的部分:外來闊佬如何在本地立足。

話說在赤崁區政府臨街的一樓大廳,就有招商辦窗口,是專門用來接待明國大商人的對口單位。老海告訴方唐鏡:政府衙門裡的吏員都很客氣熱心,也不會欺哄小民,有事儘管去就對了。

另外老海還告訴方唐鏡,招商辦有一張“負面清單”,將軍府的產業,凡是不再負面清單上的行當,外來商人都可以投資買賣,與將軍合股也行,單幹也行。

......

方唐鏡聽到這裡,突然哈哈一笑,然後將手中的摺扇伸出車外劃了一個圈:“如此說來,這田地也能買賣嘍?”

就在老海一路侃大山的同時,馬車已經駛出了居民區的水泥路,改行在了低一等的煤渣路面上。而道路兩旁的建築,也從整齊的小區變成了綠毯一般的農田,一望無際,直達視野盡頭。

“哈哈哈。”聽完方唐鏡的問話後,老海同樣也大笑了起來——但凡是穿着長袍來包車的,就沒有一個不關心田土,今天這位方老爺也不例外。

“能買賣,能買賣!”老海這時目視前方,掩藏住了自己一臉古怪地笑容:“一畝只須五兩銀,一千五百畝......嗯,那叫......對,一平方公里起賣!都是連片的!”

“嗯?”聽到老海這樣說,連一直在扭頭看風景的卜老爺都動容了。而同樣震驚的方唐鏡也及時問出了老爺心中所想:“當真?連片賣?”

怨不得老爺動容。要知道現在映入大家眼簾的,可是一望無際的“熟田”。卜老爺他們即便坐在馬車上,也能看到這些田地裡各種各樣的農作物在生長,還有那銀線一般的水渠編織在平坦的綠毯中,老遠就能看到閃光。

這種經過整治的熟田可不是荒地,如果真能買來千五百畝的話,對於來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老爺來說,那可是能傳家的基業!這一刻,埋藏在士大夫血液里根深蒂固的地主基因瞬間爆發,無比飢渴地告訴身體的主人:買地!買地!

“區政府大廳牆上就掛有置地詳略,老爺可去一觀。”老海轉過頭說了一句後,扭回臉後又變得壞笑起來:“不過這田土買來是不得轉佃的,只許自家人耕種!”

“啊!”卜老爺聽到這裡大吃一驚,再也裝不住矜持了,張口便問道:“爲何不許轉佃?”

“將軍不允,說是佃戶擠佔了用工名額。”老海先是歡樂地指了指頭頂,然後說道:“一戶人家便能做的事,爲何要包給佃戶?”

“胡說!這一千五百畝地,一戶人家如何種得過來?”卜老爺這時已經出離憤怒了。

“哈哈哈。”老海這次沒有再轉頭,他怕自己滿臉的嘲諷被卜老爺看到:“別處種不過來,將軍治下便能!”

說到這裡,他伸長脖頸望了望後,便大聲指着遠方說道:“諸位老爺,且看那是何物?”

卜老爺聞聲張望,發現遠方的田地裡,有個冒着黑煙的小點。

“駕!”心情愉快的老海這時再不說話,而是用力抖了抖手中的皮帶繮繩,兩匹溫順的滇馬隨之加快了速度。馬車在煤渣路上又跑了大約十分鐘後,卜老爺他們終於看清了那冒着煙的小黑點。當然,在來到近前後,那個小點已經變成了噴吐着黑煙的大鐵牛。

“籲......”老海這時緩緩降低了車速,將馬匹趕到了路邊的一處涼亭前。停下車後,他先是給兩匹馬套上了料袋,然後又拿出一個摺疊的帆布桶準備下渠打水飲馬。

與此同時,老海指着那輛正在作業的拖拉機說道:“兩位老爺,那便是日耕千畝的大機器了,不妨上前去看。”

不待老海說完,方唐鏡已經開始做下田的準備了。只見他迅速脫掉新買的富貴鳥皮鞋,然後扒掉花花公子短襪,將長袍往腰裡一系,便赤着小腿跳下了車,疾步踩上了路邊的田埂。

然而赤着腳跳上田埂的人不只他一個:卜老爺。

在對待農事方面,傳統士大夫倒是相當嚴謹的。作爲地主階層的代言人,不懂農事的士大夫幾乎沒有。上至朝堂,下至州縣,哪怕是吟詩作畫的清客文人,在稼穡方面同樣是沒有小白的。

所以當兩位老爺看到從前方緩緩駛來的大鐵牛後,他們便趕緊脫鞋進了田。

隨着鐵牛在吼叫和冒煙中來到近前,卜老爺終於看清了此物的玄妙。帶着大塊玻璃的駕駛室,裡面坐的駕駛員,包括鐵牛身後的圓柱狀煤氣爐,這些卜老爺已經在碼頭的機器上見過了,這些都不出他意料。

唯獨令老爺沒想到的是,鐵牛身後那長長的鋼犁。

鋼犁是橫排的,長長的犁身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把閃亮的大犁刀。然後面前的田土就在卜老爺目瞪口呆中,被那一排犁刀輕鬆翻卷起來,感覺絲毫不費力的樣子。

拖拉機拖着長長的耕犁在卜老爺面前轉了一個巨大的彎後,又一路犁着田往遠處駛去。

卜老爺傻傻站在田頭望着鐵牛遠去後,這才喃喃地說道:“日耕千畝一說,怕是當真的!”

方唐鏡先是臉色凝重地點了點頭,然後他往前走了幾步,蹲在鐵牛犁過的田地裡,伸出手臂插進犁溝試了試:“這入地該有半臂了,好深的犁!”

“嗯,入地深,莊稼病少,好厲害的鐵牛!”跟上來的卜老爺這時抓起田土看了看:“土不行,最多算是中田。”

扔下土塊站起身後,卜老爺扭頭看了看四周圍,然後他又感慨着說道:“算上這水渠,怕是值上田的價了!”

......被鐵牛徹底打臉的卜老爺,最終去水渠洗完腳後,回到了馬車上。

到了這個時候,卜老爺的態度變得溫和了很多。他不但讓卜墨拿出新買的黃鶴樓請老海抽,還拿出桔子汽水請他喝。

這之後老爺便聽到了後續:這大鐵牛掛上犁就能耕田,等莊稼熟了,大鐵牛還能掛上一種專門用來收莊稼的“滾刀”,一日夜便能將數百畝稻子全數放倒。

接下來老海還格外熱情地給老爺科普了脫粒機等等農用設備。

卜老爺現在終於相信:這世上當真是有一戶人家,能種千五百畝田的。

第557節 明葡戰爭(九)第444節 人頭武庫和包衣第455節 傳信第298節 龍巖戰記(二十)第214節 殺王(十一)第418節 小吏陸水第362節 落腳第555節 明葡戰爭(七)第634節 歷史慣性的體現以及火線提幹第106節 齊備第353節 開港(十九)第635節 鄭和島第111節 羊入虎口第304節 建制(二)第664節 共襄大業(一)第131節 大員鷹第36節 夏先澤第86節 崑崙人第523節 吳掌櫃的日常(二)第201節 公平交易第173節 買櫝還珠第428節 手術第468節 講故事第621節 大會(四)第663節 救反賊(九)第390節 何以解憂第638節 灘頭的坑爹事第533節 接待入住第327節 會議(二)第360節 去舟山第190節 迂迴第522節 吳掌櫃的日常(一)第429節 生養第407節 交公第724節 雞肋第307節 建制(五)第532節 招商會之前第494節 賀扁擔第382節 走投無路第711節 收線(三)第419節 展布第77節 雖近亦誅第566節 本地人物的接待第195節 欲取先予第156節 卡位第391節 那個男人第99節 許心素第40節 蘿蔔開會(二)第570節 海峽治安整飭第575節 阮春堂和梅西第457節 各方(二)第512節 公文和健勇第436節 人頭第93節 談判條件第41節 動力爲王第511節 教頭第691節 北歸(一十六)第33節 年夜驚變(二)第475節 金殿撒潑(一)第172節 遮了天第229節 羣賢畢至(二)第646節 站長第478節 轉移話題第380節 落腳第102章 開門迎客第270節 表兄弟第142節 種點什麼好第581節 春雷營(二)第504節 臺北(三)第453節 同行第61節 學霸第143節 瘧疾和奴隸第636節 甲板話語第146節 珍珠,又見珍珠第429節 生養第480節 買地政策第614節 廣州的白天第391節 那個男人第500節 自己人第128節 新附民第387節 諸事紛亂第70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六)第127節 不服王化第415節 北上第389節 報應來了第85節 管制第562節 接收(五)第214節 殺王(十一)第608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九)第511節 教頭第59節 楊二入彀第240節 困獸第667節 共襄大業(四)第30節 杭州第673節 幻變(一)第674節 幻變(二)第404節 法師與騎士第154節 黃老爺第480節 買地政策
第557節 明葡戰爭(九)第444節 人頭武庫和包衣第455節 傳信第298節 龍巖戰記(二十)第214節 殺王(十一)第418節 小吏陸水第362節 落腳第555節 明葡戰爭(七)第634節 歷史慣性的體現以及火線提幹第106節 齊備第353節 開港(十九)第635節 鄭和島第111節 羊入虎口第304節 建制(二)第664節 共襄大業(一)第131節 大員鷹第36節 夏先澤第86節 崑崙人第523節 吳掌櫃的日常(二)第201節 公平交易第173節 買櫝還珠第428節 手術第468節 講故事第621節 大會(四)第663節 救反賊(九)第390節 何以解憂第638節 灘頭的坑爹事第533節 接待入住第327節 會議(二)第360節 去舟山第190節 迂迴第522節 吳掌櫃的日常(一)第429節 生養第407節 交公第724節 雞肋第307節 建制(五)第532節 招商會之前第494節 賀扁擔第382節 走投無路第711節 收線(三)第419節 展布第77節 雖近亦誅第566節 本地人物的接待第195節 欲取先予第156節 卡位第391節 那個男人第99節 許心素第40節 蘿蔔開會(二)第570節 海峽治安整飭第575節 阮春堂和梅西第457節 各方(二)第512節 公文和健勇第436節 人頭第93節 談判條件第41節 動力爲王第511節 教頭第691節 北歸(一十六)第33節 年夜驚變(二)第475節 金殿撒潑(一)第172節 遮了天第229節 羣賢畢至(二)第646節 站長第478節 轉移話題第380節 落腳第102章 開門迎客第270節 表兄弟第142節 種點什麼好第581節 春雷營(二)第504節 臺北(三)第453節 同行第61節 學霸第143節 瘧疾和奴隸第636節 甲板話語第146節 珍珠,又見珍珠第429節 生養第480節 買地政策第614節 廣州的白天第391節 那個男人第500節 自己人第128節 新附民第387節 諸事紛亂第70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六)第127節 不服王化第415節 北上第389節 報應來了第85節 管制第562節 接收(五)第214節 殺王(十一)第608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九)第511節 教頭第59節 楊二入彀第240節 困獸第667節 共襄大業(四)第30節 杭州第673節 幻變(一)第674節 幻變(二)第404節 法師與騎士第154節 黃老爺第480節 買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