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節 熟悉環境

包括排隊,包括走路靠右行,包括大小便去公廁等等基本行爲規範都是大夥要學習的。

村民們儘管不適應,但是人離鄉賤的道理他們還是知道的,所以沒人有怨言——在碼頭上被士兵用刺刀頂住的那一幕明確告訴了他們,此地規矩大。

埕尾村的30來個漁民們總共佔了小區的七八間屋子。而就在他們入住後沒兩天,小區裡陸陸續續又來了不少移民,很快就把剩下的房子給填滿了。

新人們接下來就在震驚中看到了一場名爲“房子是怎樣蓋成”的劇目。

大清早,一長串隆隆做響的各式煤氣車開進了小區。被怪物嚇得連門都不敢出的移民們,紛紛躲在門後偷偷往外張望。

這些奇形怪狀的鐵獸各有各的用處。

最先行動的是打夯機。噴着粗氣,吱嘎做響的怪物用粗大的樁錘將已經平整過的土地又砸了一遍。於此同時,從車上下來的工人們開始從板車上卸載各種構件。

接下來就是砸基樁。有着一副長臂鐵爪的鐵車,三下五除二中就將兩排大腿粗的尖頭木樁砸進了地面。

這之後就是工人們的事了:各種各樣的預製件都被陸續擡到了工地。在尖利的哨聲和口號聲中,工人們先是配合着將框架固定到了基樁上,然後就是安裝地板這些固定程序了。

傳統的榫卯工藝使得房屋的主體結構很快就被搭建了起來,而各種規格的鐵釘,木螺釘,卡扣又令整間屋子獲得了必要的結構強度。

一天。只用了一天時間,在於承德他們這排小屋的隊尾,就多出來一間完工70%的同類。而當第二天屋頂和室內的幾面牆壁被吊裝到位後,到了下午,那間小屋已經在交接了:馬主任這邊把桌椅牀鋪都拉來了,屁股後面還有一家人眼巴巴地等着入住呢。

於承德他們自然是趕緊上前幫忙:都是落難人,眼看着就是鄰居了,閒着也是閒着。

馬明馬主任用一把小巧的牛皮紙扇扇着風,笑呵呵地站在門前看着移民們搬桌擡椅,互幫互助。

心情愉快的他不久後領着於承德他們去了工地。鄉下人們於是終於藉着這個機會,近距離看到了那些噴吐着黑煙的怪獸。

站在工地邊緣,興致很高的馬主任拄着腰,指着那一排已經打好了基樁的土地,開始給他的領民們揮斥方籌......

而領民們在接受了一番愛國主義教育後,也很是對未來充滿了信心。馬主任沒有什麼豪言壯語,他只是把工地上正在乾的一件件事情講述了一番。

現在於承德他們知道,鐵爪車挖出來的那些壕溝,不是用來防備野人和海盜的,而是用來埋一種合抱粗的鐵管,通自來水的——馬主任說了,大概一年後就能通水。

猶如聽天書一般的新人們不禁開始咂舌:合抱的鐵管埋地......往四周圍的那些小區望一眼就能想象得到,此地的髡人老爺們是何等的有錢了。

馬主任看把土包子們鎮住了,下一刻他還洋洋得意地告訴他們:用不了多久,碼頭區那種明亮的玻璃窗就能安裝到大夥屋裡了!

......街道辦主任的工作是很忙碌的。不但要應付平日裡的各種瑣事,還要重點關注新來的移民。這些人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又面臨着一種半軟禁的生活,最是需要人排解和安慰的時候。

而馬明同志則是一位很負責的街道辦主任。

他在最近一段時間裡,不但多次上門噓寒問暖,和新移民們講未來,拉家常;還經常出面爲他們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調解紛爭,解釋政策。

沒過幾天,和藹可親的“馬里長”就成了這些新移民們無話不談的知心大哥。

......

一晃半個月時間過去了。

和那個貧瘠,充滿危險的小漁村相比,新小區不啻於天堂。所以總得來說,於承德他們對新環境還是相當滿意的。

而在第15次用紅外溫度計測量完這些人的體溫後,馬明知道,該是他出報告的時候了。

通常來說,當15天的觀察期過後,如果新人沒有出現發熱體徵,那麼就可以安排工作了。當然,監測體溫的程序是不會停的,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然而新人們永遠不會知道的是,他們在被分配工作之前,還有一道關卡要過:當地街道辦主任的報告。這份報告非常重要,從某種程度上說,可以決定很多人的生死。

在報告中馬明要根據這些天摸底到的情況,對手下的新移民們做出評估。這其中上邊最爲關注的,就是新移民的宗族和社團狀態。

雖說穿越衆一直以來都沒有公開宣揚自己對封建禮法,宗族,縉紳這些東西的憎惡,但是生長在大員的穿越政權,毫無疑問是把上述這些東西當作死敵來對待的。

不說,但可以做。

自從某勢力剿滅海盜後,這名聲就算是徹底打出去了。與此同時,海對岸有一處世外桃源的故事也漸漸在大明沿海地區傳播開來。

和江浙一帶不同的是,自古以來就因爲耕地稀少而不停往外遷徙的福建人,這下算是瞌睡遇到了枕頭:不但有很多零散的移民前往大員找食活命,一些小宗族在派人調查過後,同樣舉家搬遷來此。

穿越衆自然是來者不拒。

這時候就體現出街道辦主任的重要性了:只有在第一線的親民官,纔可以不着痕跡的從家長裡短,噓寒問暖中調查出第一手資料,從而做到有的放矢。

這些宗族在15天的觀察期後,普通的族人通常會被拆散安置。當然,這是遠遠不夠的:將所謂的族長,耆老,還有隱性的繼承人統統做二次安置,纔是穿越勢力真正的殺手鐗。

所以於承德同志今天就面臨着一個很重要的關口:一旦馬主任認定他是一個封建族長,並且有維護宗族的“趨勢”,那麼他肯定會被遷徙到別處去生活——最近半年的熱門地點是臺北的硫磺礦村。

第689節 北歸(一十四)第389節 報應來了第617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下)第182節 三大肥第294節 龍巖戰記(十六)第21節 王國棟第271節 下午茶第683節 北歸(八)第591節 突至第61節 學霸第486節 黑導遊第91節 大樟村第613節 廣州的清晨第563節 接收(六)第125節 鎮宅之寶第528節 吳掌櫃的日常(七)第323節 過期品第188節 焦姐第115節 兩位秀才第237節 剝洋蔥(一)第129節 城市化第157節 滯銷第446節 傻狗第458節 華容道第327節 會議(二)第134節 砸響窯第61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283節 龍巖戰記(五)第70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五)第24節 出山剿匪第687節 北歸(一十二)第44節 丐幫第679節 北歸(四)第381節 特殊使者第493節 堂下何人第487節 白馬王子和新旗艦第304節 建制(二)第628節 討逆(六)第428節 手術第338節 開港(四)第278節 對澳門的攻略第88節 談判(二)第326節 會議(一)第17節 銀元寶第60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二)第152節 積分第69節 靠近第359節 開港(二十五)第625節 討逆(三)第75節 錢錢錢第552節 明葡戰爭(四)第169節 轉運第8節 兩隻老闆第450節 直線第165節 糞土當年第708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七)第348節 開港(十四)第413節 炮打徐府第335節 開港(一)第644節 年話第235節 羣賢畢至(八)第65節 秋闈第668節 共襄大業(五)第175節 前程第293節 龍巖戰記(十五)第18節 胡管家第719節 各處的開端第150節 赤崁見聞第577節 官邸會議(一)第18節 胡管家第356節 開港(二十二)第401節 綁票知府第84章 電信第592節 毛承祿第422節 校場(一)第332節 招安之旅(一)第498節 出逃第122節 利潤點第517節 展示和震懾第3節 西崑崙第184節 外交成果第140節 鍊鋼第466節 解惑第315節 胚胎移植和馬政第512節 公文和健勇第370節 電報和任務第636節 甲板話語第134節 砸響窯第195節 欲取先予第106節 齊備第414節 私人恩怨第61節 學霸第284節 龍巖戰記(六)第371節 問診第615節 廣州的夜晚第186節 福州第407節 交公第570節 海峽治安整飭第644節 年話第495節 一碗菜粥
第689節 北歸(一十四)第389節 報應來了第617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下)第182節 三大肥第294節 龍巖戰記(十六)第21節 王國棟第271節 下午茶第683節 北歸(八)第591節 突至第61節 學霸第486節 黑導遊第91節 大樟村第613節 廣州的清晨第563節 接收(六)第125節 鎮宅之寶第528節 吳掌櫃的日常(七)第323節 過期品第188節 焦姐第115節 兩位秀才第237節 剝洋蔥(一)第129節 城市化第157節 滯銷第446節 傻狗第458節 華容道第327節 會議(二)第134節 砸響窯第61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283節 龍巖戰記(五)第70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五)第24節 出山剿匪第687節 北歸(一十二)第44節 丐幫第679節 北歸(四)第381節 特殊使者第493節 堂下何人第487節 白馬王子和新旗艦第304節 建制(二)第628節 討逆(六)第428節 手術第338節 開港(四)第278節 對澳門的攻略第88節 談判(二)第326節 會議(一)第17節 銀元寶第60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二)第152節 積分第69節 靠近第359節 開港(二十五)第625節 討逆(三)第75節 錢錢錢第552節 明葡戰爭(四)第169節 轉運第8節 兩隻老闆第450節 直線第165節 糞土當年第708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七)第348節 開港(十四)第413節 炮打徐府第335節 開港(一)第644節 年話第235節 羣賢畢至(八)第65節 秋闈第668節 共襄大業(五)第175節 前程第293節 龍巖戰記(十五)第18節 胡管家第719節 各處的開端第150節 赤崁見聞第577節 官邸會議(一)第18節 胡管家第356節 開港(二十二)第401節 綁票知府第84章 電信第592節 毛承祿第422節 校場(一)第332節 招安之旅(一)第498節 出逃第122節 利潤點第517節 展示和震懾第3節 西崑崙第184節 外交成果第140節 鍊鋼第466節 解惑第315節 胚胎移植和馬政第512節 公文和健勇第370節 電報和任務第636節 甲板話語第134節 砸響窯第195節 欲取先予第106節 齊備第414節 私人恩怨第61節 學霸第284節 龍巖戰記(六)第371節 問診第615節 廣州的夜晚第186節 福州第407節 交公第570節 海峽治安整飭第644節 年話第495節 一碗菜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