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節 招商會之前

“市長,過來的是水泥廠股東,本地‘進步’士紳白申明,旁邊是吳......”

一個皮膚黑瘦,身穿素色棉布夾克直筒褲,胳膊下夾着牛皮公文包,留着三七開秘書頭的年青人,在丁立秋耳邊小聲急促地對來人做了簡介。

丁立秋聽到這裡微微一點頭,打斷了年青人的話:“後邊這位不用介紹,我認識,吳掌櫃,友好人士。”

說到這裡,丁立秋臉上堆起了職業化的領導式親切笑容,迎上前伸出了雙手。

同樣滿臉堆笑的白舉人急步走來,穿過人羣,有點笨拙和不適應地伸出雙手和丁立秋一握一搖:“哎呀呀,丁市長大駕光臨,學生有失遠迎啊!”

“市”這個詞,在明清之前乃至上溯到秦漢,主要指的是帶有商業性質的集市,坊市,以及農村定時的趕集區域等等,沒有行政屬性,明代和市相似的行政單位是“府”。

市真正作爲具體的行政區域,那還要等到辛亥革命之後的明國時期。民國九年,地方自治運動蓬勃興起,廣東高官陳炯明欲使廣州成爲不受舊行政區劃管轄的城市,因此委託孫科起草有關條例,組織現代化市政系統。

於是孫科撰成《廣州市暫行條例》,並在民國十年(1921年)2月被省署公議通過。這是我國首次以市爲行政單位一訂立法規,超出了地方自治的範圍。

時空輪轉,到了穿越衆這個位面,或許是冥冥中的感應,真正現代化意義上的第一個明代市級行政區,也被穿越衆設置在了廣州,和老城隔江相望。而丁立秋這個首任特區的“市長”,同樣給明人帶來了巨大的震撼。

一開始,看到在城外有人徵地,當時能接觸到一些內幕消息的明人,最大膽的想象也不過是一處大集市而已,這是符合明人對“市”的認知的。

然而時至今日,隨着現代化的新區以土著張口結舌的速度拔地而起,這個當初不知怎麼被傳開,甚至在明人眼中帶點揶揄味道的“市長”稱呼,已經變成了實打實的,不亞於廣州知府的權威稱呼。

儘管丁立秋從根本上說只是個不入流品的總兵府私幕“參事”,但是現在下至紳民上至官宦,但凡知曉內情的,可沒人敢在丁市長面前拿大了。即便是正牌廣州府臺洪雲蒸洪大人,見到丁立秋,私下裡也是平禮相待的。

“哈哈,白孝廉客氣,我就是臨時起意來水泥廠這邊看看施工進度。怎麼樣,本地父老對施工可還滿意?”

“滿意,滿意!大工即不擾民,又給了苦哈哈們賺錢米的機會,丁市長簡直是做善事了!”

“呵呵,白孝廉學問精深,當知道水能載舟的道理。如今天下動盪不安,咱們做臣子的,花費些錢糧穩一穩民心,也算是爲朝廷辦些實事。”

“微言大義,微言大義。”

白舉人這時一臉讚賞模樣。學問精深飽讀史書的他,聽到這一番忠奸難辨的話語後,連連點頭,彷彿壓根沒有發現對方是個反賊一樣。

就這樣白股東加入了丁市長的團隊,雙方一同視察了正在緊張施工中的荒灘各處工地,期間與工程管理人員以及一線明人勞工都做了交談和調查。

隨後,在聞訊趕來的本地其他“父老”的陪同下,丁市長還和大家共進了午餐。在午餐期間,丁市長對這些本地帶路黨宣佈了一條重要消息:下月初,在廣東新區有一場南洋招商會,歡迎諸位屆時參加。

..........................

穿越衆佈局南洋的計劃,儘管現在還不能正式發動,但是包括開拓軍在內的前期準備已經在慢慢進行當中了。這其中,有組織的吸納明國投資人共同參與計劃,原本就是重要一環。

穿越衆不可能就帶着一幫窮鬼去南洋搞開拓,這裡面缺乏了一個重要環節/階層:投資者。

前面已經說過,明國現在的經濟是處於滯漲中的。一邊是底層吃不飽飯流離失所,一邊是地主階層把貴重金屬埋在了家中地窖,有點後世經濟危機的感覺。

所以穿越衆不但要引流大批底層民衆去廣闊新世界尋找食物和土地,還要儘可能引導明國的地主階層去新世界投資,將已經凝固的死水鬆動開......不需要僱人挖坑再填上,穿越衆只需要營造一個強大,公平的投資環境,再教會這些古代資本家如何投資獲利就可以了。

這其中還夾雜着開拓軍司令部以及內閣和議會方面的催動力量,於是丁立秋在現階段的工作稍稍告一段落後便開始着手操辦這事。今天見到增城地區的土財主們之後,他便把開辦招商會的信息透露了出來。

這個消息毫無疑問引起了在坐諸人的興趣。這些人眼下既然已經在水泥廠綜合項目上投錢上了車,那麼就已經是靠了過來,自然對新的發家路子不牴觸,反倒很感興趣了。

丁大市長這裡也說得很清楚:“或許諸位老爺們入股水泥廠有親近我家曹將軍的意思,這個我們都懂,將軍也知曉。然而這下南洋置辦田地種的路子,可是咱大明士紳祖傳的手藝了......傳世家產......四時耕種......出產將軍包銷......”

在丁立秋賣力的介紹下,與會士紳很快搞清楚了所謂下南洋的意思:這不就是和大夥去鄉下置辦田莊一樣嗎,只不過田莊遠了點,在南洋,另外,和大明不同的是,南洋的田產毫無疑問是靠在了曹將軍身上。

想明白這一點後,思維敏捷,敢於下注的白舉人當即就在餐桌上第一個表態:曹將軍打算開疆拓土,他白申明一定要襄助一二!這次不拘大小,他說什麼也要弄個種植園種點稻米勞軍!

其他反應過來的土財主們這時也紛紛表態要插一槓子。笑話,水泥廠大家摸不到路數,但是開田莊,那大明不論是土財主還是縉紳,個頂個的可都是專家......骨子裡帶出來的。

丁市長看到氣氛比較熱烈,心情大好的他伸出手親近地拍了拍白老爺的肩膀:“也不一定要種稻米。來人啊,把荷蘭人送來的咖啡和可可泡上,再把圖冊拿過來,我請老爺們賞畫。”

下一刻,白老爺在呷了一口微苦的咖啡後,來不及吐槽,就又被攤在面前的一本精美畫冊給吸引住了:“白老爺,這種大木叫做橡膠樹,這可是寶貝,每歲的產出,將軍府可是高價收購的。”

第512節 公文和健勇第623節 討逆(一)第298節 龍巖戰記(二十)第636節 甲板話語第568節 落腳事宜第556節 明葡戰爭(八)第684節 北歸(九)第490節 特區局面(二)第274節 聖光照耀第703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二)第265節 分配工作第554節 明葡戰爭(六)第710節 收線(二)第525節 吳掌櫃的日常(四)第484節 到埠第587節 難唸的經第462節 接觸和態度第386節 節奏感第166節 買方時代第286節 龍巖戰記(八)第90節 初次接觸第497節 人棍第356節 開港(二十二)第243節 小軍閥第33節 年夜驚變(二)第304節 建制(二)第433節 檢驗成果第486節 黑導遊第125節 鎮宅之寶第608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九)第360節 去舟山第280節 龍巖戰記(二)第577節 官邸會議(一)第597節 撫遠號條約(一)第29節 告辭第666節 共襄大業(三)第580節 春雷營(一)第712節 收線(四)第20節 攔路虎第397節 堂上交鋒第615節 廣州的夜晚第189節 夜會熊文燦第285節 龍巖戰記(七)第125節 鎮宅之寶第469節 晨光第457節 各方(二)第124節 歷史在改變第229節 羣賢畢至(二)第625節 討逆(三)第109節 戰略相持第509節 雞湯第346節 開港(十二)第648節 赴任之路(二)第632節 各方勢力的聚會第54節 海軍建設第335節 開港(一)第398節 連續打擊第322節 鍾四毛第355節 開港(二十一)第213節 殺王(十)第476節 金殿撒潑(二)第206節 殺王(三)第146節 珍珠,又見珍珠第201節 公平交易第382節 走投無路第143節 瘧疾和奴隸第690節 北歸(一十五)第246節 升級第382節 走投無路第119節 原來的主人第456節 各方(一)第252節 機械廠第90節 初次接觸第246節 升級第494節 賀扁擔第323節 過期品第24節 出山剿匪第173節 買櫝還珠第590節 上賊船下不來第715節 收線(七)第332節 招安之旅(一)第311節 瘟疫第521節 榜樣的力量第432節 服了第376節 王尊德服軟第553節 明葡戰爭(五)第689節 北歸(一十四)第121節 外籍勞工第50節 王對王第579節 官邸會議(三)第629節 討逆(七)第215節 殺王(十二)第500節 自己人第313節 竹鼠第132節 動真格第505節 臺北(四)第451節 雙鬼拍門第474節 爆吧第461節 過夜第249節 化工廠(二)
第512節 公文和健勇第623節 討逆(一)第298節 龍巖戰記(二十)第636節 甲板話語第568節 落腳事宜第556節 明葡戰爭(八)第684節 北歸(九)第490節 特區局面(二)第274節 聖光照耀第703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二)第265節 分配工作第554節 明葡戰爭(六)第710節 收線(二)第525節 吳掌櫃的日常(四)第484節 到埠第587節 難唸的經第462節 接觸和態度第386節 節奏感第166節 買方時代第286節 龍巖戰記(八)第90節 初次接觸第497節 人棍第356節 開港(二十二)第243節 小軍閥第33節 年夜驚變(二)第304節 建制(二)第433節 檢驗成果第486節 黑導遊第125節 鎮宅之寶第608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九)第360節 去舟山第280節 龍巖戰記(二)第577節 官邸會議(一)第597節 撫遠號條約(一)第29節 告辭第666節 共襄大業(三)第580節 春雷營(一)第712節 收線(四)第20節 攔路虎第397節 堂上交鋒第615節 廣州的夜晚第189節 夜會熊文燦第285節 龍巖戰記(七)第125節 鎮宅之寶第469節 晨光第457節 各方(二)第124節 歷史在改變第229節 羣賢畢至(二)第625節 討逆(三)第109節 戰略相持第509節 雞湯第346節 開港(十二)第648節 赴任之路(二)第632節 各方勢力的聚會第54節 海軍建設第335節 開港(一)第398節 連續打擊第322節 鍾四毛第355節 開港(二十一)第213節 殺王(十)第476節 金殿撒潑(二)第206節 殺王(三)第146節 珍珠,又見珍珠第201節 公平交易第382節 走投無路第143節 瘧疾和奴隸第690節 北歸(一十五)第246節 升級第382節 走投無路第119節 原來的主人第456節 各方(一)第252節 機械廠第90節 初次接觸第246節 升級第494節 賀扁擔第323節 過期品第24節 出山剿匪第173節 買櫝還珠第590節 上賊船下不來第715節 收線(七)第332節 招安之旅(一)第311節 瘟疫第521節 榜樣的力量第432節 服了第376節 王尊德服軟第553節 明葡戰爭(五)第689節 北歸(一十四)第121節 外籍勞工第50節 王對王第579節 官邸會議(三)第629節 討逆(七)第215節 殺王(十二)第500節 自己人第313節 竹鼠第132節 動真格第505節 臺北(四)第451節 雙鬼拍門第474節 爆吧第461節 過夜第249節 化工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