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節 會議(二)

“長江以北是明國的棉花產區,尤其是松江府及其附近地區。事實上整個長江三角洲,在明末的棉花種植面積已佔十之八九,衣被天下不是說說的,歐洲人都能買到,運去西亞和南美。”

正在臺上侃侃而談的,是某個有志於跑去松江府開棉紗廠的專業人士。此君不用說“生前”肯定在紡織業幹過,所以他針對市場分析得很專業。

“無論是原材料,還是熟練工人,在松江都能就地解決,這種條件其他地方是沒有的。等咱們的機器一進去,很輕鬆就可以控制住上游的棉紗產業,然後往下游滲透。”

“我這裡有不下二十款19世紀水平的紡織機圖紙,蒸汽,電力,甚至是畜力都可以帶動,只需要很少的進口零件,加上自產鍋爐就可以工作。”

看到臺下大部分人都在傾聽,這位仁兄不禁爲自己準備了很久的事業小小得意了一把。

到最後他下臺前,還說了幾句略帶鼓動性質的話語:“眼下奮戰在各條戰線上的職工們,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人還穿着麻布和福建土布,這都是由於產業結構不合理造成的。”

“一旦咱們在上海灘建廠,那麼臺灣這邊只需要等着穿成衣就行了。包括海軍的船帆在內,我有信心在八個月內就讓全體國民穿上工裝夾克和牛仔褲,順便再出口一些高檔棉紡品給外國佬。”

“我的話完了。”

看到這位仁兄躊躇滿志地走下臺,早上還在大肆起鬨吐槽那些不靠譜人士的霍雄和米碩兩個,這次倒是沒有搗亂,而是換上一副沉思的表情,坐在人堆裡不吭聲了。

下午上臺的這些人,就不像早上那幫人可以隨意轟下去了。因爲到這時候,大部分上臺人士都屬於比較重要的第二產業,這些人手裡有數據有計劃,主張得也多是有關於國計民生的支柱產業,不是臺下人裝傻耍賴就能糊弄過去的。

包括棉紡計劃在內,還有諸如造紙,瓷器,傢俱,日化等等一批輕工業計劃,也在下午剩餘的時間裡陸續被人提了出來。

這些計劃裡有去明國安營紮寨的,也有立足於本土,大肆爆出產品搞傾銷的,總之,都是能賺錢賺人賺市場的成熟計劃。

......

頭天的會議結束後,第二天上臺的就是真正重量級的行業了:軍隊,重工業以及第一產業。

軍隊是個籠統概念,這裡麪包括了陸海軍,特戰隊,情報總局,以及警察和即將成立的“皇協軍”司令部這些山頭。

每個山頭都派出了各自的發言人,在臺上力陳本部門的重要性。各種武器裝備,大炮鉅艦就像不要錢一樣從這幫人嘴裡噴了出來,彷彿明天一早崇禎兄就會帶着百萬鐵騎衝進臺江一樣。

軍隊代表過後,重工業這邊念報告的反倒是隻有一個人:鄒國慶。

由於重工業各廠之間的關聯性太強,必須要統籌規劃,所以沒有山頭一說。工業黨們在內部論壇上也早就開好了會,列出了明年的發展計劃,現在就由鄒閣老念一念就可以了。

看到穩坐釣魚臺的工業黨,像臺下的霍雄和米碩這種第一產業大戶,也是止不住頭頂冒涼氣:工業這東西關聯性太強了,設備或者不進口,要進口就必須將配套的耗材和配件生產設備一同搞定,這確實讓人頭痛。

而且在這方面他們還不好反對。譬如鄒國慶要求的500噸級四柱油壓機項目和某些專用機牀——雖說這些設備可以用來造大炮,但人家報告裡可是說用來提高拖拉機質量的。

就這樣在糾結中,以樑樂天爲首的第一產業集團陸續上臺了。

儘管一直以來窯區工業基地都熱火朝天,帝國的各項事業也都蒸蒸日上,但是數據是不會騙人的:自登陸大員以來,佔有進口物資最多的,還是不顯山不露水的第一產業。

人們往往會忽視農林牧副漁這幾樣土了吧唧的行當,但是作爲智商正常的穿越勢力高層,從一開始就沒有放鬆過對這方面的投入。

農業永遠是一國最重要的根本,無農不穩不是說着玩的,高科技設備再多,大炮再猛,一旦餓了肚子,某勢力治下的幾十萬草民瞬間就能露出獠牙,造了老爺們的反。

所以一直以來,進口物資對於第一產業的支持其實是最多的,總量超過了30%。這裡面不但包括良種,實驗室,種牛,這還體現在了工業方面:早期的拖拉機就是硬生生揠苗助長出來的,當時包括煤氣發動機在內的很多零部件,都是大辦公室蠻橫地靠進口物資撐起來的。

這種做法的影響是深遠的,導致現在工業黨想要進口點設備,都要想方設法和農業聯繫起來。

......

一臉微笑的農業大臣樑樂天穩步走上了臺,毫不在意臺下那些樂色憂心忡忡的眼神。

果不其然,身爲最終BOSS,樑樂天第一個計劃就引燃了全場:墾丁50畝橡膠種苗+500畝橡膠種子計劃。

墾丁在臺灣最南角,是本島唯一具有熱帶氣候特徵的地方。

農業部的規劃是:首先進口一批2歲——3歲齡的橡膠種苗,這些低矮的苗木會被移植在墾丁新修的暖氣大棚中,這個數量不能低於50畝。

接下來就是500畝的橡膠種子計劃......“大家不用擔心,純粹的橡膠種子體積不大,也就和紅棗差不多。”樑樂天依舊微笑着補充到。

全場譁然。

這個計劃太生猛了:橡膠苗的體積可比種子大多了,50畝地要多少種苗纔夠用?何況那500畝種子也不是吃素的,即便個頭小。

震破屋頂的噓聲今天第一次響了起來——所有人都知道,如果不把這個危險的苗頭壓下去的話,那即將到來的1629年度就沒其他人什麼事了,因爲這個該死的橡膠計劃很明顯只是這幫泥腿子們的第一步,後面還不知道有多少邪惡計劃排隊呢。

“肅靜!肅靜!混蛋,不許再吵啦!”高高在上的羅議長這會連桌子都差點被敲爛了。

然而議長大人貌似沒什麼權威,噓聲不但更加響亮,還有人站起來對着臺上的樑樂天比出了中指。

關鍵時刻,負責維持會場秩序的司法部長周通材出手了,然後幾個比中指的就被膀大腰圓的客串保安給拖了出去。

這下大家都老實了......被趕出去的人會喪失明天對各項議案的最終表決資格。

“農業是有滯後性的。即便明年種下的苗木,四五年後也才能割膠。到那個時候,正好是我們的國力飆升,準備四面出擊的時候。”

站在臺上的樑樂天等場面靜下來以後,彷彿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又開始宣講:“到那個時候,你們唯一會抱怨的,就是當初爲什麼不多種點橡膠樹?因爲遠洋貨輪和炮車都需要橡膠。”

“所以現在開始種植樹苗是正確的,過兩年等軍隊佔領南洋的島嶼後,正好移植過去。”

樑樂天說出的理由很強大,但是臺下的人依舊不買賬:“數量也太多了點。”

一片竊竊私語聲響了起來。

毫不在意這些閒言碎語的樑樂天,這會已經開始繼續往下念規劃了......農業系統的報告很長,後面內容還多着呢,各種驢馬牛羊的引進還沒說呢。至於說樹苗......50畝地沒有,30畝地是一定會有的,樑樂天毫不擔心。

在樑樂天報告的最後,他又給了廣大的吃瓜羣衆們一記暴擊:農業系統正式要求化工廠分家,組建全新的農藥+化肥工廠,並且專門就此事向曹皇帝申請,要求“配套引進”3——5名對應的技術人才以及相應的設備。

......

紛紛擾擾的第二天會議過去後,人們從大批渡過臺江回家的貴人們臉上看到了憂愁和無奈。

這種情況在經過一夜發酵後,導致的結果就是第三天的會議上充滿了激烈地辯論和歇斯底里地喊叫聲——再不搏一把的話,就沒得玩了。

第三天的會議內容是自由辯論兼表決。

每一個願意上臺發表意見的穿越者,都可以得到10分鐘的時間用來抨擊某人的報告或者再次爲自己的事業鼓吹一番。

今天上臺的人就不多了:像樑樂天這種大行業的,那都是穩坐釣魚臺只等表決......其餘那些知道自己沒戲的圍碟,也不會上去丟那份人。

所以今天上臺去吵鬧的,不出意料就是那些“中層人士”——原本感覺到自己今年有希望,卻偏偏又被其他行業行業擠佔了資源的那夥人。

這裡面除了叫囂着末日即將來臨的軍方人士之外,重點就是昨天風光的那批輕工業人士:棉紡,造紙,瓷器,傢俱,日化......

這幫人今天算是發了瘋。爲了爭取到項目立項,不惜使出了十八般武藝,包括但不限於諷刺挖苦,聲淚俱下,破國藥丸等等大預言術,哪怕因爲辱罵同僚和延時發言而被趕出場外都在所不惜。

然而最終結果了這幫人幻想的,卻是一個意想不到的人:夏首相。

臨近中午的時候,在位子上昏昏欲睡了一上午的老夏大概是醒了,也或者是實在不想聽某些人的表演了,所以他站起了身,來到麥克風前,將出了自己對產業結構的一番私人發言。

第211節 殺王(八)第616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上)第558節 接收(一)第294節 龍巖戰記(十六)第580節 春雷營(一)第534節 課程第358節 開港(二十四)第85節 管制第430節 反賊第32節 年夜驚變(一)第135節 優惠期已過第372節 黑狀第102章 開門迎客第24節 出山剿匪第33節 年夜驚變(二)第446節 傻狗第444節 人頭武庫和包衣第310節 建制(八)第705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四)第213節 殺王(十)第716節 收線(八)第568節 落腳事宜第416節 天津衛第278節 對澳門的攻略第358節 開港(二十四)第246節 升級第249節 化工廠(二)第340節 開港(六)第342節 開港(八)第169節 轉運第14節 兩筐石頭第513節 錯判第139節 電爐第164節 淨街第674節 幻變(二)第131節 大員鷹第694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三)第554節 明葡戰爭(六)第83節 柴系統第532節 招商會之前第331節 劉香的應對第66節 出航前(一)第522節 吳掌櫃的日常(一)第583節 大淩河之戰(二)第94節 別了,甘第丟斯第415節 北上第155節 希高堂第132節 動真格第269節 葡萄牙人的來歷第596節 登艦第718節 清場第94節 別了,甘第丟斯第6節 迴歸第609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第164節 淨街第78節 本子第76節 江山多嬌第328節 會議(三)第623節 討逆(一)第310節 建制(八)第350節 開港(十六)第679節 北歸(四)第442節 接觸第673節 幻變(一)第272節 西班牙人的選擇第422節 校場(一)第305節 建制(三)第334節 熊道的任務第253節 鋼廠和礦石第462節 接觸和態度第421節 選拔第40節 蘿蔔開會(二)第151節 雙重禮包第381節 特殊使者第357節 開港(二十三)第325節 孕婦學習班第399節 地契聯盟第422節 校場(一)第228節 羣賢畢至(一)第61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一)第188節 焦姐第508節 熊文燦的選擇第642節 小年第595節 甲板衆生第146節 珍珠,又見珍珠第145節 熊道第230節 羣賢畢至(三)第722節 腹心第23節 冷兵器第384節 真正的目標第291節 龍巖戰記(十三)第375節 公文的由來第249節 化工廠(二)第512節 公文和健勇第542節 成爲股東第627節 討逆(五)第30節 杭州第651節 落腳第93節 談判條件第320節 水利
第211節 殺王(八)第616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上)第558節 接收(一)第294節 龍巖戰記(十六)第580節 春雷營(一)第534節 課程第358節 開港(二十四)第85節 管制第430節 反賊第32節 年夜驚變(一)第135節 優惠期已過第372節 黑狀第102章 開門迎客第24節 出山剿匪第33節 年夜驚變(二)第446節 傻狗第444節 人頭武庫和包衣第310節 建制(八)第705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四)第213節 殺王(十)第716節 收線(八)第568節 落腳事宜第416節 天津衛第278節 對澳門的攻略第358節 開港(二十四)第246節 升級第249節 化工廠(二)第340節 開港(六)第342節 開港(八)第169節 轉運第14節 兩筐石頭第513節 錯判第139節 電爐第164節 淨街第674節 幻變(二)第131節 大員鷹第694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三)第554節 明葡戰爭(六)第83節 柴系統第532節 招商會之前第331節 劉香的應對第66節 出航前(一)第522節 吳掌櫃的日常(一)第583節 大淩河之戰(二)第94節 別了,甘第丟斯第415節 北上第155節 希高堂第132節 動真格第269節 葡萄牙人的來歷第596節 登艦第718節 清場第94節 別了,甘第丟斯第6節 迴歸第609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第164節 淨街第78節 本子第76節 江山多嬌第328節 會議(三)第623節 討逆(一)第310節 建制(八)第350節 開港(十六)第679節 北歸(四)第442節 接觸第673節 幻變(一)第272節 西班牙人的選擇第422節 校場(一)第305節 建制(三)第334節 熊道的任務第253節 鋼廠和礦石第462節 接觸和態度第421節 選拔第40節 蘿蔔開會(二)第151節 雙重禮包第381節 特殊使者第357節 開港(二十三)第325節 孕婦學習班第399節 地契聯盟第422節 校場(一)第228節 羣賢畢至(一)第61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一)第188節 焦姐第508節 熊文燦的選擇第642節 小年第595節 甲板衆生第146節 珍珠,又見珍珠第145節 熊道第230節 羣賢畢至(三)第722節 腹心第23節 冷兵器第384節 真正的目標第291節 龍巖戰記(十三)第375節 公文的由來第249節 化工廠(二)第512節 公文和健勇第542節 成爲股東第627節 討逆(五)第30節 杭州第651節 落腳第93節 談判條件第320節 水利